崔佰喜:怀念岳父 2024-04-16 02:32:28 怀念岳父文/崔佰喜再过几天,就是3月19日,是岳父大人故去的第三十五天,也是俗称的“五七”。今天写这篇文章以寄托对岳父大人的哀思。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得既突然,又猛烈,让人猝不及防。这对于身患多种疾病的岳父,注定是一种痛苦煎熬。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岳父就需要到医院去,要么检查,要么拿药,要么住院治疗。从2月上旬开始,岳父的病情逐渐加重。老人家实在忍受不住病痛的折磨,想再次去医院治疗。但当时市里的疫情正处于高发期,小区的管理很严,进出小区都不容易。内弟与小区管理人员好说歹说,反复求他们,才勉强放行。但出了小区却未必住得上院。疫情刚发生时,市里各医院还收治病号。随着疫情的肆虐,各家医院管控越来越严,到后来,大医院的一般科室暂停,小医院全部停业。所以,无奈之下,内弟又把岳父拉回家里。岳父于2月13日彻底躺下了,接下来几天,几乎连一点东西也吃不下,只有微弱的呼吸,最终于2月17日上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享年74岁。此时,我还远在他乡,听说岳父去世的消息后,立即和妻子简单收拾下行装,就匆匆出了门。汽车上了高速公路,我脑海里浮现出的,全是岳父被病痛折磨的身影……岳父一生辛劳,命运坎坷。听说,岳父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父亲在外地工作,是跟着奶奶一块长大的,吃了不少苦。岳父读完高中,曾担任过民办教师,后来在村委里工作20多年,直到退休。早在八年前,岳父就罹患咽喉癌,做了全切手术。从此,不能再像正常人一样讲话,与人交流全靠用笔写文字,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虽然正常交流有些困难,但基本生活还能自理。那次患病,正值盛夏酷暑。内弟突然打来电话说:“俺爸在医院检查的情况不太好,你们最好回来一下。”从苦日子里走出来的岳父,平时特别能扛事,身体有点不舒服,一般不打针吃药,不到万不得已不进医院。我知道,这次内弟突然打电话过来,肯定病得不轻。我们回去时,岳父已经住进了医院。据说,当天已经做了活检,次日病理化验结果就能出来。医生说,从临床表现来看,疑似咽喉癌,最终以化验结果为准。第二天,全家人早早地来到医院,等待着化验结果。大约九点多的时候,医生让家人去办公室。拿到化验报告,一眼就看见化验结果下方写着“晚期鳞状咽部癌”几个黑色大字,我和在场的人都感到为之一惊,急切地问医生该怎么办?医生说,目前手术是最好的办法,但风险很大,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家人意见一致,只要能做手术,就请医生尽最大努力吧。大约半个多小时后,我们都佯装若无其事的样子,回到病房。没等我们开口,岳父就问:“化验结果怎么说的?”内弟说:“化验单医生拿走了。”“化验单上写着什么都不要紧,我能接受。”岳父说。“不管是什么病,医生都会尽最大努力地治的,你就放心吧。”我补上一句说。岳父是个明白人,退休前一直是村里干部,对什么事都心中有数。他看我们不愿意说,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在临进手术室之前,我对岳父说,你一定要坚持,不要放弃,相信现在的医疗技术,等您病好了,我陪您去北京,看看毛主席,逛逛故宫,爬爬长城。还好,手术成功。全家人的心才稍稍放下。经过三个月的化疗,身体状况基本恢复正常。以后,只需要每半年定期检查既可。2016年7月,岳父的身体有了明显好转,我把他接到部队后,专门请假带上他,一起去了一趟北京,圆他老人家一个北京梦。在北京的几天里,岳父兴致勃勃,精神抖擞。我们一起游玩了大小十几个景点,体验了大都市的生活。回来后,我把这一趟旅游的照片制作成一个精美相册,留作纪念。岳父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遇事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我和妻子几乎是裸婚,结婚时几乎是一无所有。到了2009年,我们好歹也攒了点钱,但想买房交个首付,都捉襟见肘。岳父看出我们的难处,主动资助我们3万元,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我知道,那是岳父岳母他们一分一角省出来的。后来,岳父生病住院,急等着用钱,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也没有向我们开口。岳父是一个特别能忍的人。去年初,岳父突然又查出患有前列腺肥大和阴囊炎,憋涨、疼痛,时刻折磨着他。为了控制病情,岳父先后做了两次手术,并且每天还大把地吃药。尽管从直觉上看,病痛并没有减轻多少,但他始终没有叫一声痛,一直在默默地忍受着。就那样,有时感觉身体稍微好点,他还忙起了家务活。岳父是一个特别勤劳的人。既使身体有病期间,他还在房前开垦了一片小菜地,坚持自己种菜。多年前,他就与两个儿子分家开伙,但还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无论谁家有事,他总会第一时间靠上去帮忙。不管是轻活重活,只要能帮上忙,就会主动去干,绝不用打一个招呼。岳父是一个特别节俭的人。建国前出生的人,多数都是吃过苦的,那时物质生活相对匮乏。岳父的节省习惯,一直沿延续至今,从不乱花一分钱。家里的日用品,始终是只要能用坚决不换;采购物品,只要能满足需要,绝不买更贵一点的。现在农村绝大部分家庭,已经告别用煤生火做饭时代,但岳父仍然用煤球炉烧水做饭。岳父是个自强自立的人,他在遇到问题时,能自己解决的,绝不给别人添麻烦;能自己将就的,吃再多的苦也自己扛着。既使是自己的子女,也不轻易开一次口。就算到了临终前的半个月,他仍坚持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生怕给别人增加额外的负担,生怕给别人带来不便。岳父走得太急,以前每次看到他在院子里走动时,总感觉他的身子骨还行,只是身子虚弱而已。没有想到,他几乎到了生命尽头,仍没有向生活低头,仍然坚强地生活着,仍然在燃烧着生命之火。岳父走得太急,还没有来及与我们道一声告别,没有给我们真正意义的嘱托。因为他心里还有很多话要讲,还有好多事未尽,还有好多牵挂割舍不下,就这样匆匆地走了。岳父走得太急,我们还有很多愿望,没有在他身上实现,还想让他有机会再出去看看,换换环境,调节心情;还想找更好的医生为他治疗,让他早点摆脱病痛的折磨……没想到,他竟会如此匆匆地走了。岳父大人的功劳,我们铭记在心;岳父大人的品格,将永世流芳!岳父大人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愿尊敬的岳父大人,一路走好! 赞 (0) 相关推荐 【“思恩·清明”散文有奖征文】岳母仙逝三周年祭/汪团结 2015年3月26日凌晨约两点钟,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了正在睡梦中的我和妻子.一看来电号码,我们的心都往下一沉,预感到妻子的母亲.我的岳母一定不好了.赶紧接通电话,那头传来妻舅低沉的声音,妈快不行 ... 山河无恙 || 张俊哲:非常时期的非常经历 见证战"疫"的100张面孔 本期人物档案 张俊哲,男,38岁,出生武汉,祖籍上海,现就职于某大型国企. 几乎对所有人来说,新冠肺炎病毒就像一个"不速之客",而且 ... 杨兰芳:逆行的岳父 逆行的岳父 杨兰芳 我岳父叫尹起生,邵东市团山镇竹山村一名乡村医生.他今年六十二岁,个子不高,但精气神十足,行医四十多年,医术精湛,在当地小有名气,早在1984年,他就被卫生部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岳 ... 崔佰喜:许多往事都已模糊,唯有母亲的一次次送行,还历历在目 车走了很远,回头再看看母亲,她仍站在那儿没动. 我想:母亲静静地呆在那儿,一定是在想,儿子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在回来-- 母亲为我送行 文/崔佰喜 作为一名现役军人,长年在外,难得回老家一次.每次回来, ... 崔佰喜:用我余生的时间,丈量那一刻的刻骨铭心 临终嘱托 文/崔佰喜 当兵第二年夏季,我们营4个连队担任师农场的夏收任务,家里留下1个连队值班.从六月初进驻农场,很快就过了一个月. 那年我刚入党半年,积极向组织提出申请,也加入了夏收的队伍. 师农场 ... 崔佰喜:母亲为我送行。《我们的父亲母亲》作品欣赏 支持<我们的父亲母亲> 说到父母的时候 我们唯一的身份 就是他们的孩子 车走了很远,回头再看看母亲,她仍站在那儿没动. 我想:母亲静静地呆在那儿,一定是在想,儿子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再回来 ... 崔庆喜临创王铎书法欣赏之八 pingpu 崔庆喜行草书法欣赏 pingpu 崔庆喜书法斗方系列之一 pingpu 崔庆喜书法斗方系列之二 pingpu 崔庆喜书法斗方系列之三 pingpu 崔庆喜草书欣赏李白诗将进酒 ping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