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苏培盛:喷彩礼的男人,请你爷们儿点
《甄嬛传》里的苏培盛,虽然是个太监,却比现实里的很多男人要更像个男人。
槿汐为了能帮甄嬛回宫,打感情牌接近利用苏培盛,苏培盛当时对槿汐说了一句话,“你终于肯了!”
一句话,就把苏培盛的素质完全展现了出来。
苏培盛是首领太监,在皇上身边服侍多年,虽没有官衔,可地位不同一般,就连后妃与大臣也得对他礼让三分。
以苏培盛的地位,想要个丫鬟,不管是明求还是暗里使手段,都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他没有。
一个“终于”二字,道尽其中曲折与真诚。
苏培盛是个情商超群的人,见惯官场与宫斗套路,当槿汐突然来找并委婉带出想帮甄嬛回宫一事,他心中自是明明白白的,但因为来的人是槿汐,所以“被利用”,也是“被接受”。
苏培盛再来凌云峰和甄嬛对接回宫事项,临走前他悄悄给了槿汐一袋沉甸甸的银子,没有过多的话,很平常地说,“这个你先留下用着”。
这情景,像极了聚少离多的夫妻重逢又分别,临走时丈夫留下一些钱给妻子做日常花销。
都说女人是“细节控”,其实男人也如此。
女人渴望在细节里被爱,而男人则是在细节里付出爱。
苏培盛派人给甄嬛送来回宫的华服,甄嬛翻看着,却发现其中一些衣料是他专门给槿汐准备的,颜色与花样都是槿汐所喜欢的。
不是给钱和送礼物就是爱,但爱总要在钱和礼物中所体现。
钱是爱立于现实的基础,礼物是爱超越平淡的不俗。
其实感情是世界上“无中生有”的最大存在。
不爱你的时候,觉得你没车、没房、没存款,在一起没未来。
爱你的时候,觉得你有心、有志、有责任感,在不在一起有遗憾。
槿汐去找苏培盛的时候,实际是做了要为甄嬛“牺牲”的准备的,毕竟苏是个太监,饮食男女的欢爱与之无关,更别提儿女子孙阖家美满了。
她对苏培盛态度的转变,也是被其真情实意所打动。
苏培盛随身携带着槿汐所赠的荷包,这一物件牵扯出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并被宫中舆论刻意发酵,导致两人都被刑罚所累。
槿汐对甄嬛说,“其实对于苏培盛,奴婢原本也不做他想的。只是两个人互相利用、互相依靠地,好好过日子罢了。谁知道那日在慎刑司,他竟怎么拷打也不说出奴婢来。奴婢倒……多出几分真心来。”
有问题了,自己出头顶上,保护好身后的女人。
这样的男人,才是女人想要的依靠。
原本介意他“无性”,现在感动他“有心”。
后来在皇上把槿汐赐给苏培盛的时候,槿汐也是满心欢喜的,因为她早已在共患难之后对苏培盛倾心相托。
现实中有些男人会把和女朋友分手或者和老婆离婚的原因归于,“你不就是嫌我没钱吗?”
呵呵!
嫌弃你没钱应该从第一天认识你就嫌弃,不至于还和你谈恋爱、和你结婚。
你不仅没钱,更是没品、没德、没心、没肺和没用!
现代社会的离婚率和不婚率都在逐年升高,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但偏偏有些男人咋咋呼呼把一切罪责推给女人——
“都是彩礼闹的,一个个的卖女儿,娶不起!”
“离婚率高,抖音的毒鸡汤功不可没!”
“伪女权的结果,只能说现在把女人的地位抬得太高了!”
“天价彩礼,张嘴就来!”
……
诸如此类,满嘴喷粪!
还有些男人先前一直等着《民法典》实施,说是结婚可以不用给彩礼了。
说实话,这类男人真是可怜,活了二三十年,什么都没有不说,连基本的脑子都没有。
法律禁止的是“天价彩礼”这样的恶俗,不是让你空手套白狼。
客观来讲,不必说什么彩礼自古有之之类的虚话。
古代有的,未必符合当下社会发展。
恰是立足当下,彩礼才必须有!
为什么给彩礼?
为了保障女性的权益。
25岁+,说年轻已不算,说老谈不上,正是这个年龄,使女性在婚姻和职场上都略显尴尬。
未婚的,公司怕入职就结婚。
已婚的,公司怕入职就怀孕。
已育的,公司怕在职要二胎。
哪怕是在职婚育,一旦有孕,职场竞争力势必下降。
若拼职场,越往后生育风险越大。
若结婚生子,钱便是第一要义。
要么为钱工作,要么为爱婚育。
见过不少婚前活泼可爱婚后变怨妇的,究其原因——缺钱比缺爱严重。
女性婚后从怀孕所需的产检费、营养费、物品费,到生产住院费、手术费、产后月子、新生儿养育……
哪一步的稳妥都是钱铺垫和包办出来的。
这一阶段,也多的是婆家不管、娘家无力、丈夫无所谓的“人间不值得”案例。
为什么给彩礼,因为给女性婚育期一个保障。
彩礼话题有一个热门,“为什么男人不愿给谈了多年恋爱的女朋友彩礼,却愿意给相亲对象?”
有一个评论是这样的,“跟你谈感情你跟我谈钱,那既然谈钱,不得货比三家啊!”
在这种男人眼里,谈了多年恋爱的女朋友,只是一个“货”。
那么请问,“你是什么货色?”
不要以为你女朋友“廉价”不值,其实是你不值。
你不值得她用一生来选择。
你的相亲对象曾是别人的女朋友,你女朋友也会是别人的相亲对象。
婚恋是个局,在轮流转中为每个人匹配到彼此合适的人。
这局中的轮转,也是爱与孽、亏与偿、恩与报的流转。
所有因为彩礼闹掰的分手,全部都可喜可贺。
要么男的抠门,要么女的贪婪。
可惜啥?啥也不可惜!
奏一曲唢呐助助兴!
也有一些男人打着小算盘:看过三观最正的一句话,彩礼不是扶贫,是两个人重新组成小家庭。
翻译直白点儿就是:彩礼可以给,但你必须带回来,我们俩一起花,最好还是给我花。要是给了你或者给了你家里,就是扶贫了,那你就是三观不正。
这就是道德绑架的案例吧!
别的男人给女人彩礼,我若不给显得小气。
为了面子给了,我又总觉得亏。
我想我的钱是我的,但我不好意思直接说,我就给出一个道德标准,让你自惭形秽。
彩礼是表达男性对女性的求娶意愿,愿意拿出自己的诚意以及亮出自己的经济实力,让你知道,嫁给我是个明智的选择。
这笔钱,你自己留着也好,给你父母也好,作为嫁妆带回来也好,全凭你的意愿。
随时准备收回来的给,不叫给,叫“钓鱼”。
虽说现代婚姻是平等的,但多数还是女方嫁去男方家,哪怕俩人重新组合家庭,也还是男方父母参与比例更多些。
远嫁女,父母辛辛苦苦把女儿养大,嫁去你的城市,融入你的生活圈子。
彩礼钱,怎么就不能给女方父母了?
你父母也辛苦,但好歹你在身边,好歹女方也在替你尽孝。
丈母娘和老丈人,人财两空?
钱和爱,总要占一个的。
还有一段话是一些男人喷彩礼时惯用的金句——
“八抬大轿,抬的是大家闺秀;
重金娶妻,娶的是完璧之身;
明媒正娶,娶的是贤良淑德;
三媒六聘,娶的是知书达理。
敢问姑娘占哪样儿?”
翻译:我给的起一切,但是你不配!
我就纳闷了,既然觉得对方不配,那你为什么和人家谈恋爱呢?
还是单身的你,自认为很优秀,有很多女人上赶着嫁给你、非你不可,所以把你的择偶标准晾出来,劝退?
用最君子的语言,表露最流氓的态度!
还有男人感叹——
“祖爷爷那辈,有口吃的就能结婚;
爷爷那辈,有一辆自行车就能结婚;
爸爸那辈,有一台电视机就能结婚。
我们这辈,得有车、有房、有存款、有彩礼才能结婚。”
对比着表达,现如今的自己结个婚多难,是现代女人不知道知足,要得太多。
我就想问:你确定把你放在那个年代,你能让你的女人吃得上饭、坐的上自行车、看的上电视机?
你要明白:你的婚姻不是和女人谈判,而是男人竞争。
时代在发展,同时代的男人也在进步,无论什么时候综合条件都是女人选配偶的决定因素。
有一个专家分析婚姻时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
“婚姻本质上来说,它具有社会财富再分配和阶层流动的功能。”
很赞同!
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即使国家出台法律要求零彩礼,你也依然娶不到老婆。
社会风气变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以讹传讹。
因为彩礼是敏感话题,任何人以它做文章都能吸引眼球,所以一些营销号故意以极端例子博取关注,甚至不惜物化和丑化女性。
某一城市的银行推出了一个名为“彩礼贷”的贷款项目,贷款用途是:新婚旅行、婚车、家电和买首饰 。
穷成什么样才能想到以“彩礼贷”的名义赚这点利息?
这绝对是在挑拨矛盾。
合着一个男人穷、负债,是因为彩礼了?
合着这贷款的钱,旅行让女方一个人去了,婚车买给女方了,家电女方一个人用了,余钱全部给女方买首饰了?
别总说彩礼要你全家人的命了,你全家人的命就那么不值钱吗?
不带侮辱性的客观地把社会人群划分一下,且以经济条件为中心,综合实力评比。
来分析下,彩礼矛盾多出现在什么阶层?
中下阶层!
上等阶层:门当户对,强强联姻,珠联璧合。
中等阶层:旗鼓相当,大差不差,你来我往。
下等阶层:所有不多,不敢计较,尽可能给。
中下阶层则不然!
想要老婆又不想花钱,所以尽力打压贬损,以期对方降低条件,遂了自己。
上层阶级平常人接触不到,也想象不到,自不必说。
中层阶级,双方的能力和修养,让各自都有自我约束意识,男的不会不给,女的不会去要,三观和期望一致,都是朝着彼此共同更好的一面去。
婚姻是阶级流动的,它的流动性大致是这样的:
上等阶层的选项,在上等和上中等,优先选择上等。
中等阶级的选项,在上中等和中等,中等选择更多。
下等阶级的选择,在中下等和下等,往往只能下等,但也不乏中下等。
为什么中下等的没得选呢?
因为高的够不着,同等层次的选择高阶层的或选择给彩礼的下一层阶级。
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少有彩礼一说。
因为彩礼在房子面前,不值一提。
北上广深奋斗的女性,也少有面临彩礼矛盾一事。
一个普通女白领月薪按1万来算,一年是12万,哪怕除去花销每月实际存款几千来说,十几万也真不算什么。
除去极个别的奇葩,现实中没那么多天价彩礼和狮子大开口。
当你觉得女方要六万六、八万八、十万的彩礼而觉得是天价彩礼的时候,你应该反思反思你自己,而不是去骂女性物质。
喷彩礼的男人都是什么样的?
高、富、帅,不占一样!
德、智、体、美、劳,不占一样!
因为即使没有彩礼,其余的优点,但凡他有一样,女孩子都会选择。
什么都没有,还一天天骂骂咧咧,女孩子嫁给你图你什么?
图你抠?图你渣?图你键盘瞎巴巴?
——枕藏
*本文由枕藏原创。更多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