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只有320万的镇江,南京为啥不合并它?
南京人到外省旅游经常被这样问:你们的省会苏州,挺不错的吧?
呵呵,南京人表示这个对话无法继续下去了。
在省内被苏州、无锡甚至常州蔑视,南京人已经见怪不怪了,凡事,习惯了就好。
当然了,心态好是一回事,聊起发展来,南京不免要把眼光投向身边的这些个小兄弟。
讲真,要是给跨省兼并,南京恨不得把马鞍山甚至芜湖都给划过来。
可惜不行。那只有一个可能性了——镇江。
一
一个城市小如镇江,也是没谁了,散装的苏大强,镇江是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320万人),基本上属于一个“大县城”级别。
卫星城市向省会靠拢,这几年已经成了一种趋势。江苏周边的省份动作不断,安徽拆分巢湖,使合肥一跃成为拥湖大城,济南合并莱芜,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些,南京都看在眼里,身边最小的省内陆级市,就是镇江了。
镇江与南京一衣带水,在历史上,镇江作为军事重镇,主要目的就是保卫南京,因为镇江一旦失守,南京将无险可守。镇江在三国的时候叫京口,没错,就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那个京口。孙权在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迁都于京口,称为京城。三年后,孙权把都城放在了秣陵(南京),但京口依然是南京的门户重镇。
二
文化认同感是没有问题的。从现实的产业结构来看,镇江太需要南京的介入了。
传统产业上,镇江最拿得出手的是醋和船,但是食品行业太稳定,规模扩张很慢。造船受到国际经济气候的影响,波动又比较大。因此,镇江这几年引入了不少产业,新材料、光电子、新能源汽车,但总的来看,产业比较分散,特别是缺乏行业龙头的带动。
因为这些龙头不是镇江能够在短时间内培育的。
反观南京,在化工材料、电子通讯、汽车等领域都具有比较深厚的积淀,利用镇江的土地资源,带动镇江产业的整合,应该是件互惠互利的好事。
三
从空间布局上看,南京南北狭长,东西短促,江北新区开发远非一日之功,跨江联动目前还只是一个构想,南北已经通过合并六合和溧水进行了拓展,但这两个区的发展基础太差,暂时还没有办法融入南京的产业链。
那只剩一个方向了,就是往东。
第一个就是句容。
句容人民向往南京的心情,从仙林大学城的地产广告牌就能看到,在句容人的眼里,他们那不是镇江,而是——仙林东。南京人也基本上把句容宝华看作后花园一样,周末逛个农家乐,去茅山喝点小酒,去扬中吃条河豚,末了再去丹阳配个眼镜。
多么惬意的生活。
四
总说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可现实就是这么骨感,有情人就是难成眷属。
对上眼这么多年了,南京镇江就是没有进一步的动作。用望穿秋水来形容都不过分了,尤其是“仙林东”的售楼小姐们。
这要怪谁呢?重大区划调整当然要上报国务院,不过,基本方案仍然是省级政府首先拟定。实际上,处在南京、常州、无锡、扬州等强市的包围之中,镇江本身已经没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尽快地进行区划调整,将镇江的优势资源划给这几个市,可能是迟早都必须作出的决策。而早比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