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穴位图画版:膀胱经

膀胱经

1.晴明:本穴位在双目之内眦外,主治两目红肿,迎风流泪等眼疾。因有明目之效,故以其功能命名,曰:“晴明”。有疏风清热之功。

4.曲差:曲指弯曲,差指不齐。该穴从眉冲到五处的循行路线,很不规则,因名“曲差”。有清头散风之功。

5.五处:本穴前为曲差,后为承光,两旁为上星,目窗。本穴在其正中,而五穴同功,皆主目疾,有通关窍解郁热作用。又该穴在曲差后五分,因而名之。

8.络却:络,指细小的络脉。眼白外侧有红肉,结于大眼角为络。却,指退的意思。言针此穴可使目赤络消退,故名之。有清头散风之功。

9.玉枕:玉,贵意,此指肺金。枕指枕骨。穴当枕骨两旁,人寢着枕之处,因名玉枕。有清头散风之功。

11.大杼:杼,即织梭。脊椎两侧有横突隆出,形如织杼,古称杼骨,上椎尤大,本穴在其旁,故名之。是膀胱,小肠,三焦和胆经之会穴,又是八会穴中的骨会,被喻为经脉之大机杼。有祛风解表,疏调筋骨之功。

12.风门:出入之处为门。穴属膀胱,膀胱主一身之表。本穴如风气出入的门户,故以为名。有疏散风寒,清热调肺之功。

13.肺俞:俞通输。系肺在背之俞穴,穴在第三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处,是肺气转输,输注之穴,治肺疾要穴之一,故名之。有宣热疏风,调理肺气作用。主治邪在肺,肺寒热。

14.厥阴俞:系心包络在背之俞穴,内应心包络。心包络为手厥阴经,故换言而称“厥阴俞”。又以经脉的生长,发展,消尽次序而言,厥阴乃消尽之意,该穴可治心气不固,四肢厥冷之证,有通经活络之功。

15、心俞:本穴系心在背之俞穴,内应心脏,是心气转输,输注之穴。心主血,藏神,有理气和血,化痰宁心,安神之功。主治心脏疾患。

16.督俞:即督脉在背之俞穴,为督脉经气转输,输注之所,故以为名。有理气宽胸之功。

17.膈俞:内应横膈膜,而为之俞,故以为名。系八会穴中之血会,有补血化瘀之功。

18.肝俞:穴近肝脏,系肝在背之俞穴。内应肝脏,是肝气转输输注之所,为治肝要穴,故名之。有清泻肝胆,养血明目之功。

19.胆俞:即胆在背之俞穴,内应胆腑,为胆气转输,输注之处,为治胆疾要穴,故名之,有清泻肝胆,理气解郁作用。

22.肾俞:系肾在背之俞穴,内应肾脏,是肾气转输,输注之所,治肾疾要穴,故名之。有益肾固精,清热利湿之功。

23.三焦俞:系三焦在背之俞穴。内应三焦,是三焦之气转输,输注之所。治其病患的要穴。故名之。有调理三焦,健脾利水之功。

24.气海俞:本穴与任脉的气海穴相应而在背,故名之。为百气转输之处,有培元补肾之功。主治腰痛,月经不调,痛经,气喘。

25.大肠俞:系大肠在背之俞穴,与大肠相应,是大肠之气转输,输注之所,因而得名。有通调大肠之功,主治大肠疾患。

26.关元俞:因与任脉关元穴相对,而在背,是人体阳气交关之处。又“关”有联络之意,是联络元气之所,故名之。本穴统领下焦气血,犹可调补丹田原气。主治腰腿痛,腹胀,泄泻,遗尿,小便频数。

27.小肠俞:系小肠在背之俞穴。内应小肠。是小肠之气转输,输注之处,主治小肠之疾,故名之。有清热利湿作用。

28.膀胱俞:系膀胱在背之俞穴,内应膀胱,是膀胱之气转输,输注之所,治膀胱疾患要穴。故名之。有疏通膀胱,清热化湿之功。

29.中膂俞:膂,指背脊夹骨两旁劲起之肉,穴当其处,故以为名,有清利下焦之功。

30.白环俞:环者,绕也。是指足太阳膀胱经之支脉从腰部挟脊柱外侧直下,贯臀部至此穴后,再回绕至上髎穴,穴主白浊,带下。以其环行与主治功能命名。有疏调下焦之功。

31--34.上次中下四髎穴:就是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穴。一侧四穴,两侧共八穴。即以荐骨左右八个骶后孔排序次第而命名,合称“八髎穴”。均有理下焦,健腰腿之功,是治疗妇科,二阴疾患及腰痛的常用穴。

35.会阳:前会阴,后会阳。本穴在后阴尾骨尖下端两旁,为阳脉之气的左右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之所,故名“会阳”。有壮腰,补益,清热利湿作用。

36.附分:附指旁,分即离。本经由大杼分出,并从此下行,故名“附分”。该穴有清热散风,疏经活络作用。

37.魄户:户即门。该穴与肺俞平行,肺为藏魄之所,故以为名,有疏散风热,养阴清肺之功。主治肺痨,咳血,咳嗽,气喘,项强,肩背痛。

38.膏肓:膏,心下之部,生于脾。肓,心下膈上部,生于肾。“膏,肓”又喻指病位深隐,故以为名。本穴有通宣理肺,益气补虚之功。

39.神堂:居室为堂。心为藏神之地,本穴在心俞之侧。有如心神留住之所,故以为名。有清肺宁心,理气安神作用。主治气喘,心痛,惊悸,胸闷,咳嗽,脊背强痛。

40.譩譆:即噫嘻。据《素问》载:取本穴时,用手指压按本穴,令病人呼“噫嘻”之声,则指下跳动应手,因而名之。有宣肺解表,和胃降逆之功。

41.膈关:本穴内应膈肌,与膈俞平行,为胸腹交关之隔界,因以为名。有宽胸利膈,和胃降逆之功。

42.魂门:医常当以“门”“户”等喻为经气出入之处。本穴在肝俞之侧,肝藏魂,有如肝魂出入之门。故名之,有疏肝理气之功,主治肝疾,胁痛胀满。

43.阳纲:统领为纲。本穴属膀胱经,位居胆俞之侧,适当胃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之上,为诸阳之总纲,因名之。有疏清肝胆湿热作用。

44.意舍:居处为舍。本穴与脾俞平列,脾为藏意之所,因名“意舍”。有疏清湿热,健脾运阳作用。

45.胃仓:储者为仓。穴在胃俞之旁,胃为仓廩之官,因名“胃仓”。有理气和胃,健脾之功。主治胃疾,纳少不食。

46.肓门:门指出入之处。本穴上有膏肓,下有胞肓,穴由脊背透连脐腹,与肾经之肓俞相应,犹上下前后诸肓穴之门户,故以为名。有通调肠胃,化滞消痞之功。

47.志室:藏者为室。穴在肾俞之侧,肾藏志,故以为名。有滋补肾阴,清利下焦湿热作用。主治遗精,记忆力减退等。针炙本穴有壮肾添髓之效。

48.胞肓:胞,脬。脬,膀胱也。肓指脂膜。穴在第十九椎下两旁各三寸,膀胱俞之侧,适当膀胱与脂膜之间,主治膀胱之疾,故名之。有疏调下焦之功。

50.承扶:承指受,扶为搀。穴在双腿后面,臂纹正中,位置关键。又该穴主治尻尾股臀阴寒大痛,针之则可痛减离杖,不受人,物支持,因而名之。有舒经活络之用。

52.浮郄:浮指漂,郄指大隙。本穴所以命名“浮郄”,即穴位浮泛扩大,而功用浮泛。有疏筋利节作用。

53.委阳:委即曲。本穴在膝腘纹外侧端,平行于委中,外为阳,故以为名。有疏筋利节之功。

54.委中:本穴在膝腘窝正中,取本穴时,须使患者腘膝弯曲,“委而取之”,故以为名。为膀胱之合穴,又为四总穴之一,有清热利湿,疏筋利节作用。

56.承筋:承指承受。本穴位于腨肠(即腓肠肌)中央陷中,主治胫痹不仁,脚腨酸重,霍乱转筋诸疾,针之可使筋肉恢复承受作用,故名之。有疏筋利节之功。

57.承山:穴当腨肌下,分肉陷中。以承筋之凸,喻山岭之巅,本穴犹在山麓之夹谷,承山巅气势下行,故名之。有疏筋利节之功。

58.飞扬:飞和扬都有腾起之意,飞又有意外之意。本经经气按其意应直下运行,却由此出走外方,突然跃起,状若腾飞,故名之。系膀胱经络穴,别走肾经。有疏筋活络之功,主治癫狂恍惚,魂魄扬飞。

59.跗阳:跗,通附,从属,靠近之意。因足太阳之络(飞扬)别走足少阴肾经,阳气将尽,从此阳经已络于阴经,实有附属阳气之意,故在飞扬络穴之下,设此穴为跗阳。系阳跷脉之郄穴,有疏筋利节之功。

60.昆仑:昆仑指高大之意。《子午流注说难》中说本穴:”乃是太阳所行之经穴,膀胱为水府,穴居足踝后,比井荥输原各穴较高,昆仑乃水之高原”。且兼该穴主治头部疾患,又有高大之意,故以“昆仑”名之。有疏风活络作用。

62.申脉:申同伸,有矫健之意。因本穴在足外踝之下,属阳,阳跷脉出于本穴。故名之。系阳跷脉之所生,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跷脉,有祛散风寒,疏筋活络作用,主治脚脖拘挛,腰膝冷痛。

66.足通谷:通,指流通,谷,阴象也。本穴为足太阳膀胱经所流的荥穴,脉气通于足少阴肾经的然谷,故名之。有疏风清热之功。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狂。

67.至阴:至有尽,到之意。穴当足小趾外侧,是足太阳脉气终止之地,由此交给足少阴肾经,表示阳气已尽,阴气将起,自此进入阴经,因名“至阴”。系膀胱经之井穴,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清头明目,矫正胎位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