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画文物焕发勃勃生机,北京卫视《书画里的中国》绘制古今传承新画卷

“我曾经和学生去到日本,展览期间每天都去排队,只是为了看一眼这部作品的真迹,哪怕一次只能看十几秒,我也觉得特别满足!”在北京卫视播出的《书画里的中国》节目里,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丹霞老师回忆起自己去海外只为一睹《祭侄文稿》真迹的故事,引发了观众的热议,再度唤起了大家对海外流失文物的关注。

一直以来,书画文物都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一张名片,流传至今的书画文物更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神韵和精神气质。作为北京卫视一档全新的文化节目IP,《书画里的中国》把中国传统书画作品中厚重的历史放置在生动、鲜活的故事中,为传统的书画文物赋予了别致的“出场方式”,体现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表达和新思路。

穿越古今

让书画文物展现勃勃“生机”

从《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广受大众喜爱,到《上新了·故宫》点燃了“国潮文化”的热情,我们能够感受得到,当下年轻一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一直存在,只要“打开方式”正确,文化类综艺同样可以让年轻人追捧。而《书画里的中国》自播出以来,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究其原因,在于节目表达方式的创新驱动。

《书画里的中国》最新一期的开篇,在慢慢铺开的《清明上河图》里,随着王刚的解说,流动的河水里船夫忙碌的掌舵,王刚和陈都灵“穿越”到画中,站在桥上探着身子看船上的事故和城里的热闹,摆摊的小贩,无人看守的城门,王刚陈都灵“父女”的小篮子里早已装满货物。画面一转,陈都灵和王刚收起伞,挎着篮子急匆匆的跑进万寿寺里,继续这场书画之旅。

这种穿梭在历史与现代、书画与现实之间的虚实交错之感,可以说是《书画里的中国》的一大特色。节目通过3D复现技术、影视演绎等手法的运用,让传承千年的书画文物及其蕴含的历史故事“活”了起来,还原了观众对历史的想象。

《宫乐图》的画卷徐徐展开,唐朝仕女们围着桌案宴饮行乐的场面被定格在了曲子演奏得正浓的一刹那。在动画技术的助力下,节目让这个场景“动”了起来,有的仕女拿着乐器欢快的演奏,有的仕女品酒饮茶,嘉宾吴宣仪更成了“画中人”,带着观众近距离去感受仕女们利用闲暇时间欢乐聚会的场景,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去品味书画提供的细节和意境。

并且,在节目这场跨越时空的旅行中,古今关系并不是单向的存在,传统文化通过影视画面来到当下,观众也可以随着嘉宾的视角“穿越”到过去,实现了真正的古今“对话”。

欣赏《洛神赋图》时,演员王艳摇身一变成了“洛神”,再现了曹植与神女倾诉自己思念亡妻的故事,引出了关于洛神的原型可能是曹植已故妻子崔氏的一种猜测,曹植至情至性的形象跃然于纸上;鉴赏《竹林七贤图》时,演员于朦胧“穿越”到魏晋时期,化身竹林七贤嵇康,演绎了与好友山涛“决裂”的来龙去脉,将两个人“绝交于江湖,却相知于内心”的情感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视觉的观感,较之单纯聆听故事,更能留下深刻印象。跟随《书画里的中国》的镜头,观众得以跟随主持人和嘉宾“穿越时空”,一起看千年流传的书画作品,与曹植、李白等古代文人一起感受诗词中的故事,解读书画中的思想,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中,看见了这些书画文物的传承之路。

关照现实

节目找到了传统文化与观众的连接点

很多时候,被收藏在各大博物馆里的书画文物,都被大家自动贴上了“高冷”、“触不可及”的标签。而《书画里的中国》让书画文物与观众“对话”,告诉大家这些书画文物其实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

经典的书画作品有着历史的厚重感,但《书画里的中国》却并未将它与当下隔绝开。节目每期都设定一个了能够与当下观众共情的主题,找到与观众内心情感共通、思想共情的连接点。透过这档节目,不少观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和我们当下的血脉相连。

如第二期节目以“共美”切入,《宫乐图》《张好好诗》《捣练图》三幅作品紧扣主图展开叙事,在探寻书画文物所呈现的历史故事、传统文化的同时,更结合时代背景探讨女性之美;第五期节目则以“傲骨”为主题,王刚老师与嘉宾从创作背景、隐藏的细节、蕴含的情怀等不同角度鉴赏了三幅书画作品,让观众能体悟到附着在书画作品中的古代文人的铮铮傲骨。

同时,节目围绕“饮茶”文化、壮丽江山、人间深情等方面进行解读,阐述古画背后的文化内涵,并用当代的视角,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破解了书画文物与观众之间的“疏离感”,在潜移默化中撬动着观众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第四期“风尚”中,王刚以茶会友,在《萧翼赚兰亭图》《撵茶图》《苦笋贴》三幅作品中品味传统书画里的茶文化,从而感悟不同时代的人们品茶的生活美学;第三期“天下”中,演员吴樾置身画中,在层峦叠嶂间打出了一套热血戚家拳,展现了一种独有的人与自然共处的和谐之美,让观众看到了一幅国泰民安、盛世江山的壮美图画。

与此同时,节目不仅通过书画作品技法的鉴赏、书画作品故事的探秘来解读传统书法,更通过《祭侄文稿》《照夜白图》等书画作品真迹被收藏于海外,点明了中国文物流落海外的遭遇,呼应了观众希望国宝“回家”的心声。

2015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专门陈列了《照夜白图》的独立展柜,参观的人次超过百万,就如节目中嘉宾石述思说的:“中国人创造的文明得到了全球的认同。”

从每期节目围绕书画作品设定不同主题,到通过生动的故事展现书画作品的审美价值,再到深挖书画作品中民族精神、民族品格,《书画里的中国》在如何让经典书画“活起来”这一层面上做出新尝试,撬动了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更多可能性,更在不动声色中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感。

总结

从故宫、天坛,到颐和园、长城,再到万寿寺,近年来,北京卫视以古都文化资源为依托,接连推出了一系列文化节目,致力于用更贴近年轻人的方式,创新性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此番上新的《书画里的中国》是北京卫视在精品文化内容上的又一次深耕,进一步丰富平台文化类综艺的内容矩阵。

从表达方式的创新,到每期主题的探索,《书画里的中国》用契合年轻人的语态来解读国宝级书画作品,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年轻观众之间的情感距离,也承担了传承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社会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