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医妇科常用方剂100首
解表剂
桂枝汤 《伤寒论》
【歌诀】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组成】桂枝9、芍药9、炙甘草6、生姜9、大枣3枚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桑菊饮 《温病条辨 卷一》
【歌诀】桑菊饮中橘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组成】桑叶7.5、菊花3、杏仁6、连翘5、薄荷2.5、桔梗6、芦根6、生甘草2.5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银翘散 【温病条辨 卷一】
【歌诀】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组成】金银花30、连翘30、竹叶12、荆芥穗12、薄荷18、桔梗18、牛蒡子18、淡豆豉15生甘草15、鲜芦苇根汤煎服
【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泻下剂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歌诀】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康。
组成:大黄12、牡丹皮9、桃仁12、冬瓜仁30、芒硝9;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注意:凡肠痈溃后以及老人、孕妇、产后或体质过于虚者应慎用或忌用。
清热剂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要诀】
【歌诀】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方源】《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要决》
【组成】金银花20、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g。
【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主治】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疡疖肿,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歌诀】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组成】龙胆草6、黄芩9 、栀子9 、泽泻12、木通6、当归3、生地9、柴胡6、甘草5、车前子9。
【功效】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目赤痛,胁痛,口苦,耳聋,舌红苔黄脉悬数有力肝经湿热下注证。阴痛、阴痒,筋萎,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歌诀】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川山甲,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皂刺酒煎嘉,一切痈疽能溃败,溃后忌服用勿差。
【组成】金银花9、、陈皮9、当归尾、赤芍、穿山甲炙、天花粉、贝母、防风、甘草节 乳香、没药、皂角刺 各6g,白芷3g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焮痛,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本方只可用在痈肿未溃之前;本方性寒,阴证疮疡忌用,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慎用。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决》
【歌诀】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味同,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组成】生地、木通、甘草梢、竹叶 各6g
【功效】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
注意:脾胃虚弱者慎用。
清经散 《傅青主女科》
【歌诀】清经丹皮地骨皮,青蒿白芍大熟地;黄柏茯苓均可加,清热凉血降火气。
【组成】牡丹皮、地骨皮、青蒿、黄柏(盐水炒)、大熟地、白芍(酒炒)、茯苓
【功效】清热降火,凉血调经
【主治】月经先期,证属血热者
祛湿剂
平胃散《和剂局方》
【歌诀】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四味齐。
【组成】苍术 12、 厚朴、9、陈皮6、、甘草3、。
【功效】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酸腐,肢体沉重,怠惰卧床,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注意:阴虚气滞,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栀滑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组成: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炙甘草、木通、大黄各10g
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
【组成】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
【功效】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主治】湿热下注证之带下过多。
三仁汤《温病条辨》
【方解】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存,宣畅气机清湿热,湿热时疫是主方。
【组成】杏仁 15、滑石 18、白通草 6、白蔻仁6、竹叶6、厚朴6、生薏苡仁18半夏 .
【功效】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苔白不渴。
二妙散《丹溪心法》
【组成】黄柏、苍术各15g。
【功效】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证。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三妙丸《医学正传》
【组成】黄柏12、苍术18,川牛膝6
【功效】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之痿壁。两脚麻木或肿胀,如火烙之热,痿软无力。
四妙丸《成方便读》
【组成】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 各24g
【功效】清热利湿,舒筋壮骨。
【主治】湿热痿症,两足麻木,痿软,肿痛。
苓桂术甘汤《伤寒论》
【组成】茯苓12、桂枝9、白术6、炙甘草6
【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
真武汤《伤寒论》
【歌诀】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瞤惕保安康。
【组成】茯苓9、芍药9、白术6、生姜9、炮附子9
【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
独活寄生汤
【方源】《备急千金要方 卷八》
【歌诀】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组成】独活9、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 各6g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症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脉细弱。
补益剂
四君子汤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组成】人参 、白术、茯苓 各9 ,炙甘草6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六君子汤
【方源】《和剂局方》
【歌诀】四君子加陈皮、半夏。
【组成】人参 、白术、茯苓 各9 ,炙甘草6 陈皮3 、法半夏4.5 、大枣 二枚,生姜 3片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等
举元煎
【方源】《景岳全书 卷五十一》
【歌诀】举元煎中芪草升,更加白术与人参;气虚下陷亡阳证,舌淡脉细由血崩。
【组成】人参10-20、炙黄芪10-20、白术3-6、炙甘草3-6、升麻4
【功效】益气升提。
【主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等症。
香砂六君子汤
【方源】《古今名医方论 卷一》
【歌诀】香砂六君柯琴方, 健脾化痰气机畅;参苓术草陈皮夏,香砂和胃功效彰。
【组成】人参3、白术6、茯苓6、炙甘草2、陈皮2.5、半夏3、木香2、砂仁2.5,、生姜6
【功效】益气健脾,行气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参苓白术散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组成】人参15 、白术15 、白扁豆12 、白茯苓15 、莲肉9 、桔梗6 、山药15 、砂仁6 、薏苡仁9 、甘草9 、大枣汤调下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泄泻,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补中益气汤【方源】《脾胃论》
【歌诀】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组成】黄芪18 、炙甘草9 、人参6 、当归3 、陈皮6 、升麻6 、柴胡6 、白术9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虚气陷证。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玉屏风散【方源】《医方类聚》
【歌诀】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
【组成】黄芪12 、白术12 、防风6 、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自汗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脉虚。
注意: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不宜使用。
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
【歌诀】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组成】人参9 、麦冬9 、五味子 6
【功效】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舌干红少苔,脉虚数。
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耗气伤阴,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歌诀】完带汤中白术陈,苍术参草车前子,柴芍怀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能。
【组成】炒白术30 、炒山药30 、人参6 、酒炒白芍15 、酒炒车前子9 、制苍术9 、甘草3 、陈皮2 、黑芥穗2 、柴胡2
【功效】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带下清稀色白、舌淡苔白,脉濡欢。
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
【歌诀】桃仁红花四物汤,熟地白芍当归芎;
【组成】熟地12、当归9、白芍9、川芎6、桃仁9、红花6
【功效】养血活血
【主治】血虚兼血瘀证,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块,色紫稠粘,腹痛等。
胶艾汤《金匮要略 卷下》
【歌诀】胶艾汤能暖胞宫,地芍归草共川芎;妊娠腹痛虚寒证,养血安胎建奇功。
【组成】阿胶6、艾叶9、当归9、川芎6、白芍12、干地黄15、甘草6
【功效】养血止血,调经安胎。
【主治】妇人冲任虚损,血虚有寒症,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尽。产后或流产损伤冲任,下血不绝,或妊娠胞阻,胎漏下血,腹中疼痛。
圣愈汤《医宗金鉴》
【歌诀】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川山甲,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皂刺酒煎嘉,一切痈疽能溃败,溃后忌服用勿差。
【组成】熟地 20白芍15、川芎 8 人参20 当归 15 黄芪18
【功效】补气补血摄血
【主治】气血虚弱,气不摄血证。月经先期而至,量多色淡,四肢乏力,体倦神衰。
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30、当归6
【功效】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口渴喜欢热饮、面赤,脉大而虚,重按无力。现代用于妇人经期,产后发热、贫血、过敏性紫癜等。
归脾汤【方源】《校注妇人良方》
【歌诀】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远志、龙眼肉、酸枣仁、各3g,人参6 、炙甘草1、木香1.5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益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尽,舌淡,脉细弱。
大补元煎【方源】《景岳全书》
【歌诀】大补元煎用山药,山萸熟地加枸杞;当归杜仲人参草,滋补肝肾益血气。
【组成】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
【功效】补血益气调经。
【主治】气血大亏证。
小营煎【方源】《景岳全书》
【歌诀】小营四物去川芎,加杞炙草山药中,再加内金鸡血藤,血虚经闭亦见功。
【组成】当归、熟地、芍药、山药、枸杞、炙甘草
【功用】养血滋阴
【主治】阴虚血少,头晕心悸,面色萎黄,脉象细弱,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小腹虚痛。
八珍汤【正体类要】
【歌诀】四君四物加姜枣,八珍双补气血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
【组成】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炙甘草各9 ,生姜3 片 大枣5枚
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血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芪、当归、肉桂、炙甘草、橘皮、白术、人参各10 g,白芍药30g 、熟地黄 3g、五味子、白茯苓 各1g ,远志5g,生姜三片、大枣二枚 (空腹服用)
【功用】益气养血,补气安神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倦怠无力,食少无味,惊悸健忘,夜寐不安,虚热自汗,咽干唇燥,形体消瘦,皮肤干枯,咳嗽气短,动则喘甚;或疮疡溃后气血不足,寒热不退,疮口久不收敛。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24、山萸肉12、山药12、泽泻9、牡丹皮9、茯苓9
【功效】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知柏地黄丸
【方源】《医宗金鉴》
【歌诀】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
【组成】熟地黄24、山药12、山茱萸12、茯苓9、泽泻9、丹皮9、黄柏6、知母6。
【功效】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注意:脾虚泄泻慎用。
左归丸
【方源】《景岳全书》
【歌诀】左归丸=三补+枸、菟、鹿、龟、牛
【组成】熟地24、山茱萸12、山药12、枸杞子12、鹿角胶12、龟板胶12、川牛膝9、莬丝子12、
【功效】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真阴不足证。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 ,舌红少苔,脉细。老年性痴呆,更年期综合征,老年骨质疏松症,闭经,月经量少等肾阴不足者。
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歌诀】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
【组成】:生地黄18~30 北沙参 当归身 麦冬各9 枸杞子9~18 川楝子 4.5
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也治疗疝气瘕聚。
注意:停痰积饮而舌苔白腻、脉沉弦者不宜使用。
二至丸
【歌诀】二至女贞与旱莲,桑椹熬膏和成圆,肝肾阴虚得培补,清除眩晕与失眠。
【方源】《医方集解》
【歌诀】二至女贞与旱莲,桑椹熬膏和成圆,肝肾阴虚得培补,清除眩晕与失眠。
【组成】女贞子、旱莲草
【功效】滋养肾阴
【主治】绝经前后诸证,证属肾阴虚:右归丸合二至丸
肾气丸【方源】《金匮要略》
【歌诀】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淮药与山萸,丹皮苓泽加附桂,引火归原热下趋。
肾气加入车牛膝,二便通调肿胀除。
【组成】干地黄24、 山药12、山茱萸12、茯苓9、泽泻9、丹皮9、桂枝3、附子3
【功效】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脱而尺部沉细。
济生肾气丸
【方源】《济生方》
【歌诀】肾气丸+牛膝、车前子
【组成】熟地10、山药20、山萸肉20、丹皮20、白茯苓20、官桂10、泽泻20 、附子10、牛膝10、车前子20、
【功效】温肾化气,利水消肿
【主治】肾(阳)虚水肿。腰重脚肿;小便不通。
右归丸
【方源】《景岳全书》
【歌诀】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萸肉菟丝归;杜仲鹿角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组成】熟地24、山茱萸9、山药12、枸杞子9、莬丝子12、鹿角胶12、杜仲12、当归9、肉桂6、附子6~18、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哀证。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脉沉迟。现代用于肾病综合征,老年骨质疏松症,精少不育以及贫血、白细胞减少等肾阳不足者。
二仙汤
【方源】《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歌诀】二仙汤将瘾疹医,仙茅巴戟仙灵脾,加入知柏当归合,调补冲任最相宜。
【组成】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盐知母、盐黄柏
【功效】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
【主治】绝经前后诸证,证属肾阴阳俱虚:二仙汤合二至丸
归肾丸
【方源】《景岳全书》
【歌诀】景岳全书归肾丸,杜仲枸杞菟丝含,归地药苓山茱萸,调经补肾又养肝。
【组成】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
【功效】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主治】月经先期、月经过少之肾气虚证。
【方解】杜仲、菟丝子补益肾气,熟地、山茱萸、枸杞滋肾养肝,山药、茯苓健脾和中,当归补血调经。
理气剂
越鞠丸
【方源】《丹溪心法》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 等分各6~10
【功效】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乌药汤《兰室秘藏》
【歌诀】乌药汤中当归草,香附木香五药找。
【组成】乌药、香附、当归、木香各10 ,甘草6g
【功效】理气行滞调经。
【主治】气滞月经后期。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12、厚朴9、茯苓12、生姜15、苏叶6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喉中如有物阻,吞吐不得,胸膈满闷,苔白腻,脉弦滑。
金铃子散《素问病机宜保命集》
【组成】金铃子、延胡索 各10g
【功效】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主治】肝郁化炎证。胸腹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或痛经、或疝气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卷中》
【歌诀】橘皮竹茹治呃逆,人参甘草枣姜宜;胃虚有热失和降,肝胃不和最相宜。
【组成】橘皮15、竹茹15、生姜9、人参3、大枣五枚、甘草6、
【功效】降逆止呕,清热益气
【主治】胃虚有热之呃逆。
香棱丸
【方源】《严氏济生方 卷四》
【歌诀】香棱丸中用青皮,丁茴木香莪术宜;再入枳壳川楝子,行气导滞痞块移。
【组成】木香、丁香、三棱(酒浸一宿)、枳壳(麸炒)、青皮、炒川楝子、炒茴香、莪术
【功效】行气活血,化瘀消癥
【主治】癥瘕,证属气滞血瘀者。
理血剂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歌诀】桃核承气硝黄草,少佐桂枝温通妙,下焦蓄血小腹胀,泻热破瘀微利效。
【组成】桃仁12、大黄12、桂枝6、炙甘草6、芒硝6
【功效】逐瘀泄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歌诀】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草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组成】桃仁12、红花9、当归9、生地9、川芎4.5、赤芍6、牛膝9、桔梗4,5、柴胡3、枳壳6、甘草6。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痛如针刺而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孕妇忌用。
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
【歌诀】身痛逐瘀芎地龙,秦艽羌活与桃红;没药香附炙甘草,牛膝当归合五灵。
【组成】秦艽3、川芎6、桃仁9、红花9、羌活3、没药6、当归9、五灵脂6、香附3、牛膝9、地龙6、甘草6
【功效】养血活血,化瘀祛湿、通痹止痛。
【主治】血瘀证产后身痛。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歌诀】少腹逐瘀小茴香,延胡没药芎归姜;官桂赤芍蒲黄脂,经黯腹痛急煎尝。
【组成】小茴香1.5、干姜 3、延胡索 3、没药 6、当归 9、川芎 6、官桂3、赤芍6、蒲黄 9、五灵脂6。
【功效】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寒凝血瘀证。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痛,或经期腰酸,少腹作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等症。
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歌诀】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组成】赤芍3、川芎3、桃仁(研泥)9、红花9、老葱3根、鲜生姜9、大枣(去核)7枚、麝香0.16,黄酒250
【功效】活血通窍
【主治】瘀阻头面证。头痛昏晕,或耳聋,脱发,面色青紫,或酒糟鼻,或白癜风,以及妇女干血痨,小儿疳积见肌肉消瘦、腹大青筋、潮热等。
膈下逐淤汤《医林改错 卷上》
【歌诀】膈下逐淤桃牡丹,赤芍乌药玄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组成】五灵脂6、当归9、川芎6、桃仁9、丹皮6、赤芍6、乌药6、延胡3、甘草9、香附4.5、红花9、4.5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瘀血阻滞膈下证,膈下瘀血蓄积,或腹中胁下有痞块,或肚腹疼痛,痛处不移;或卧则腹坠似有误。
温经汤《金匮要略》
【歌诀】温经汤用吴萸芎,归芍丹桂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组成】吴茱萸9、当归6、白芍6、川芎6、人参6、桂枝6、阿胶6、牡丹皮6、生姜6、甘草6、半夏6、麦冬9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血夹有瘀块,时有烦热,舌质暗红,脉细涩。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组成】当归6、川芎6、白芍6、丹皮、莪术6、川牛膝、人参、甘草
【功效】温经补虚,化瘀止痛。
【主治】血海虚寒,血气凝滞证。月经不调,脐腹作痛,脉沉紧。
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歌诀】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加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组成】全当归24 X3包(10)、川芎9 X1包(6)、桃仁6 X1包(10)、甘草2 X1包(3)、炮姜2 X1包(6)、酌加黄酒、童便同煎。
【功效】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失笑灵脂蒲黄同,等量为散酽醋冲,瘀滞心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有奇功。
【组成】五灵脂、 蒲黄 各6g
【功效】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瘀血停阻滞证。心腹刺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现代常用于痛经、冠心病、高脂血症、宫外孕、慢性胃炎等属瘀血停滞者。
【注意】孕妇禁用,脾胃虚弱妇女月经期慎用。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卷下》
【歌诀】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和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癥块胎可安。
【组成】桂枝9、茯苓9、牡丹皮9、芍药9、桃仁(去皮尖)9
【功效】活血祛瘀,缓消癥块
【主治】瘀阻胞宫者;少腹有癥块,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
小蓟子饮【重订严氏济生方】
【歌诀】小蓟生地藕蒲黄,滑竹通栀归草襄,凉血止血利通淋,下焦瘀热血淋康。
组成:生地黄、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淡竹叶、 当归、山栀子、甘草 各9g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注意:方中寒凉之品多,只宜用于实热证。若血淋、尿血日久兼寒或阴虚火动或气虚不摄者,不宜用。
活络笑灵丹
【方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当归15、丹参15、生乳香15、生没药15
【功效】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主治】气血凝滞证。心腹疼痛,腿痛臂痛,跌打瘀肿,内外疮疡以及癥瘕积聚等。
清肝止淋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 卷上》
【歌诀】清肝止淋用归芍,生地丹皮炒阿胶;黄柏牛膝小黑豆,酒炒香附加红枣。
【组成】白芍(醋炒)、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阿胶、粉丹皮、黄柏、牛膝、红枣、香附(酒炒)、小黑豆
【功效】养血凉肝,止带止血
【主治】赤带,证属阴虚血热者;经间期出血,证属湿热内蕴者
理冲汤
【方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上册》
【歌诀】理冲汤主理胞宫,益气芪术山药;棱莪内金散瘀结,更佐知母天花粉。
【组成】黄芪、党参、白术、生山药、天花粉、知母、三棱、莪术、生鸡内金
【功效】益气健脾,化瘀散结。
【主治】慢性盆腔炎,证属气虚血瘀者。
和解剂
柴胡疏肝散
【方源】《证治准绳》
【组成】柴胡6、陈皮6、川芎4.5、香附4.5、枳壳4.5、芍药4.5、炙甘草1.5
【功效】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并主痈脓。
小柴胡汤【伤寒论】
【歌诀】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为宗。
【组成】柴胡 24 、黄芩 9、人参、甘草9 、法半夏9、生姜 9、大枣4枚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病证者。
【注意】方中柴胡升散,黄芩、半夏性燥,故对阴虚血少者禁用。
丹栀逍遥散
【方源】《内科摘要》
【歌诀】逍遥散中归苓芍,柴胡白术加甘草;薄荷生姜加少许,丹栀解郁疗效好。
【组成】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柴胡各5g ,牡丹皮、山栀、炙甘草3g
【功效】养血健脾,疏肝清热
【主治】肝郁血虚,内有郁热证。
逍遥散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卷九》
【歌诀】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来;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组成】柴胡30、当归30、白芍30、白术30、茯苓30、炙甘草15、生姜9、薄荷9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而虚。
痛泻要方
【方源】《医学正传》
【歌诀】痛泻药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组成】炒白术12、炒白芍8、炒陈皮6、防风4
【功效】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脉左弦而右缓。
开郁种玉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
【歌诀】开郁种玉芍术归,香附丹苓花粉齐;肝气郁结人当服,连服一月孕可喜。
【组成】白芍、香附、当归、白术、丹皮、茯苓、天花粉 。
【功效】疏肝解郁,调经种子。
【主治】妇人肝气郁结所致的不孕症。
四乌贼骨一藘茹丸《素问 腹中论》
【歌诀】化阴煎出景岳方,生熟二地牛膝添;猪苓泽泻车前柏,绿豆知母龙胆掺。
【组成】乌贼骨、茜根
【功效】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主治】虚热型经期延长。
化痰剂
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
【歌诀】苍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燥湿祛痰行气滞,痰浊经闭此方商。
【组成】苍术、香附、枳壳、陈皮、茯苓、半夏、胆星、甘草、生姜、神曲。
【功效】化痰燥湿调经。
【主治】痰湿证月经过少、闭经。
半下白术天麻汤
【方源】《医学心悟》
【歌诀】半下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
【组成】半夏4.5、天麻3、茯苓3、橘红3、白术9、甘草1.5、生姜1片、大枣2枚。
【功效】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略数。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现代用于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病、神经性眩晕、癫痫、面神经瘫痪等风痰上扰者。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组成:半夏15X2包(9) 陈皮 15X3包(6) 白茯苓 9 X1包(10) 炙甘草4.5 X2包(3)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闷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注意: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
温里剂
艾附暖宫丸
【方源】《沈氏尊生书》
【歌诀】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四味齐。
【组成】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芪、肉桂、艾叶、吴茱萸、香附、续断。
【功效】扶阳祛寒调经。
【主治】胞宫虚寒证。
当归健中汤
【方源】《千金翼方》
【歌诀】小健中汤+当归
【组成】当归12、桂心9、炙甘草6、芍药18、生姜9、大枣12枚、(饴糖30)。
【功效】温补气血,缓急止痛。
【主治】产后虚赢不足,腹中疼痛不已,吸吸少气,或小腹拘急挛痛引腰背,不能饮食者。
当归生姜羊肉汤
【方源】《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症治》
【组成】当归、生姜、羊肉。
【功效】益气补血,缓急止痛。
【主治】产后虚赢不足,腹中疼痛不已,吸吸少气,或小腹拘急挛痛引腰背,不能饮食者。
阳和汤【方源】《外科证治全生集》
【歌诀】阳和汤方主阴疽,鹿胶桂麻姜炭地,白芥甘草同煎服,温补通滞疮自愈。
【组成】熟地30、鹿角胶9、麻黄2、白芥子6、肉桂3、炮姜炭2、生甘草 3。
【功效】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阴疽。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
黄芪桂枝五物汤
【方源】《金匮要略 卷上》
【歌诀】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
【组成】黄芪9、桂枝9、芍药9、大枣4枚、生姜18
【功效】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黄芪建中汤
【方源】《金匮要略 卷上》
【歌诀】黄芪桂枝五物汤+甘草、饴糖
【组成】黄芪5、桂枝9、白芍18、生姜9、大枣十二枚、炙甘草6、饴糖30
【功效】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主治】气血阴阳俱虚证。里急腹痛,喜温喜按,形体羸瘦,面色无华,心悸气短,自汗盗汗。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方歌】当归四逆芍桂辛,通草大枣可温经
【组成】当归12 桂枝8芍药9细辛3炙甘草6大枣8枚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安神剂
甘麦大枣汤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9、小麦15、大枣10枚、。
【功效】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主治】脏躁证。
治燥剂
百合固金汤
【方源】《医方集解》
【歌诀】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组成】百合12、生地9、熟地9、归身9、白芍6、甘草3、桔梗6、玄参3、贝母6、麦冬9。
【功效】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咳嗽气喘、咽喉燥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增液汤
【方源】《温病条辨》
【组成】玄参30、连心麦冬24、生地24
【功效】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
固涩剂
四神丸
【方源】《证治准绳》
【歌诀】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须;大枣生姜为丸服,五更泄泻最相宜。
【组成】补骨脂12、吴茱萸3、肉豆蔻6、五味子6、大枣5枚、生姜120
【功效】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主治】脾肾阳虚之肾泄证。五更泄泻,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风剂
天麻钩藤饮
【方源】《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9、钩藤12、生决明18、山栀子9、黄芩9、川牛膝12、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各为9g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
当归芍药散
【方源】《金匮要略》
【歌诀】当归芍药有川芎,茯苓白术泽泻从;妊娠血虚少腹痛,养血行气并止痛。
【组成】当归、芍药、川芎、白术、茯苓、泽泻。
【功效】养血安胎止痛。
【主治】血虚妊娠腹痛者。
上下相资汤【石室秘录】
组成:熟地15,山茱萸10,葳蕤10,人参6,元参6,沙参6,当归6,麦冬15,北五味3,牛膝10,车前子
功用:养阴清热,固冲止血。
主治:虚热所致崩漏。
血崩之后,口舌燥裂,不能饮食。
两地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
【歌诀】两地汤方地骨皮,胶芍冬地及玄参,月经先期因虚热,清经凉血复滋阴。
【组成】生地、元参、白芍药、麦冬、地骨皮、阿胶
【功效】养阴清热调经。
【主治】阴虚血热证月经先期。
寿胎丸
【方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歌诀】寿胎丸中用菟丝,寄生续断阿胶施;妊娠中期小腹坠,固肾安胎此方咨。
【组成】莬丝子10、寄生10、川断10阿胶10
【功效】补肾安胎。
【主治】肾虚滑胎,及妊娠下血,胎动不安,胎萎不长者。
固本止崩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 卷上》
【歌诀】固本止崩归熟地,黑姜人参术黄芪;崩漏脾虚去当归,再加升麻山药奇。
【组成】熟地黄、白术(土炒焦)、黄芪(生用)、当归(酒洗)、黑姜、人参
【功效】补气养血,固冲止崩
【主治】崩漏证属气虚血亏证者
保阴煎
【方源】《景岳全书》
【歌诀】二地二黄山隔断,白芍甘草来作伴;崩漏胎漏经过多,滋阴清热保阴煎。
【组成】生地、熟地、白芍、山药、川续断、黄芩、黄柏、生甘草
【功效】清热凉血,滋肾益阴,固冲止血,养阴安胎。
【主治】月经过多,证属血热阴亏,冲任不固者;赤带,证属阴虚血热夹湿者;
胎漏、胎动不安病,证属血热者;产后恶露不绝,证属阴虚血热者。
毓麟珠
【方源】《景岳全书 卷五十一》
【歌诀】毓麟珠中八珍汤,杜仲川椒菟鹿霜;温肾养肝调冲任,经乱无胎此方商。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芍药、川芎、炙甘草、当归、熟地、菟丝子、杜仲、鹿角霜、川椒
【功效】补肾益气,温养冲任
【主治】不孕症,证属肾气虚者
100、五子衍宗丸【医宗入门】
胎元饮
【方源】《景岳全书 卷五十一》
【歌诀】胎元饮中参归甘,杜仲芍药地术掺;加入陈皮理脾气,补气养血胎可安。
【组成】人参、当归、杜仲、芍药、熟地黄、白术、陈皮、炙甘草
【功效】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主治】胎漏、胎动不安,证属气血虚弱者;胎萎不长,证属气血虚弱者。
养精种玉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 卷上》
【歌诀】养精种玉汤贵子生,服药节欲三月整;当归熟地白芍药,山萸四位滋肝肾。
【组成】大熟地、当归(酒洗)、白芍(酒炒)、山茱萸肉(蒸熟)
【功效】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主治】不孕症,证属肾阴虚者。
本文来源于临床整理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