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卜筮正宗》格言

---   注释   ---
卜筮格言:
夫卜筮之为道,通于神明,所以断吉凶、决忧疑。辨阴阳于爻象,察变化之玄机,此其义为至精,而其事为至大。圣经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故问卜者不诚不格,占卦者妄断不灵。此二语实定论也。每见世之人遇事辄卜,而诚之一字昧焉罔觉。或饮酒茹荤,或邪淫不洁,迨至临时祷告,遂欲感格神明,不亦惑乎?更有富贵之人,视卜为轻,或托亲朋,或委奴仆,不亲至其悃忱,故卜而不应,占验无灵。遂委罪于卜筮之家,而不自知诚有未至。此问卜者之过也。

注:
辄:zhé,总是,就。
昧:晦暗不明,遮掩,掩盖。
罔:wǎng,没有,蒙蔽。
迨:dài,等到。
悃忱:kǔn chén,真心诚意的情义。
至于卜筮者流,心存好利,借卜为囮。即如疾病一节,为问卜莫大之事,乃有丧心之辈,勾通僧尼道观,讲定年规节礼,三七二八常例,妄断求利,看卜者之贫富,为判断之多寡,妄断某寺某观礼忏几部,某庵某庙诵经几日。卜者心慌意乱,无不依从。
在富者费用犹易,其贫者至于典衣揭债,弃产卖物。一时有手足无措之苦,以冀其病之痊可。究竟礼忏未完,而病者已死;诵经甫毕,而病者告殂,则何益哉?此串通僧道之害也。更有初学医生,脉理未谙,嘱令引荐,令卜医者指明住处,姓名祷告,因而荐举。
不知卜者所得,不过年规节礼之微,而病者顿遭庸医杀人之害,此串通医生之祸也。二者郡城恶套,处处皆然。予垂帘街前,遂有若辈来相蛊惑,予誓绝之,一一照卦细断,无不响应。此非课学之精,实无妄断之失也。
今幸学稍有得,偶辑《卜筮正宗》一书,请教高明。而犹恐问卜者有不诚不格之误,占验者有妄断不灵之害也,故首识之。

注:
囮:é,捕鸟时用来引诱同类鸟的鸟。
殂:cú,死亡。
谙:ān,熟悉。
套:圈套。
---  扩展阅读  ---
1、“以钱代蓍”起卦方法
《增删卜易》《易隐》《断易天机》《卜筮正宗》等古典六爻典籍,都有“以钱代蓍”起卦方法的介绍。
就是用三枚铜钱,掷落六次,由铜钱的字与背的变化组合情况每次定一爻。
从卦的初爻(最下面一爻)起,每掷一次,记录一次,掷六次成卦。其中:
  • 两字一背为“单”,记阳爻(▄▄▄);

  • 一字两背为“拆”,记阴爻(▄   ▄);

  • 三个背为“重”,记老阳爻(O);

  • 三个字为“交”,记老阴爻(×)。

这种方法是用铜钱摇卦,所以又称为摇卦法。
其实也不限于铜钱,凡是大小相同,能分出反正面的物品均可,比如贝壳、纽扣、玉环等都可以,不过玉环比较贵,掷一次碎一次,有点浪费。
2、古人为什么要用铜钱呢?
因为中国古代一直到明代之前,铜钱都是流通量最大的货币,金银只作为辅助货币流通。所以,铜钱就是流传最广泛之物,到处都有,而且符合大小一致,质地一样,能分出两面阴阳的要求,自然就流行开来。
其原因并不在于外圆内方。外圆象天,内方象地是古人造币时的一种设计理念,当人们用铜钱占卜以后,为了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把造币时的特性拿过来赋予给了铜钱,这有点像现在“赋能”这个词,一个事物本来没有该属性,但为了方便使用或记忆,就赋予这个事物一种属性,叠加到该事物原来的属性之上。就像有些神本来是没有的,但人们为了解释某些事,就造了个神出来,并且赋予这个“神”一些意义,久而久之,因与果颠倒,后来的人不假思索,就以假为真了。
不过,铜钱的外圆很重要,因为外圆之物灵动性好,这样摇卦时随机性更强。
3、那么摇卦的时候是不是用越古的钱越好呢?
前几年一些专业六爻培训师(这些人与研究者不同,这些人以易学培训为职业)提出一个理论,说“六爻摇卦用的钱币越古老越好,用现代的钱币不灵”。这个理论乍一听很有道理,实际经不起推敲。
如果说钱币越古老就越灵的话,那么最古老的钱币应该是皮币、贝壳币或者陶币。这些钱币如果能找得到原物,都是文物,你舍得拿来摇啊摇的,摔碎了怎么办?
其次,这些文物的数量不多,有贝壳币的能摇卦,没有贝壳币的就不能摇卦吗,那岂不像某些专家一样,通过各种壁垒把一些知识垄断在少数人手中,以达到愚弄众人的目的?
第三,历史上京房、严君平、邵雍、刘伯温等人,包括王洪绪这些先贤,也没有用古币来摇卦,用的就是普普通通的铜钱而已,他们不一样预测得很准,很灵验吗?
学易的时候,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爱好者,貌似懂得很多的说:“你用XXX摇卦是不灵的,看不了。”或者说“XXX技术是有问题的,不能用。”这些言论在各大预测论坛经常会见到。这类言论我看到后,基本都是一笑而已。其中道理,看官略微一想就可以明白。说句粗俗的话,你自己便秘,埋怨地球引力不足,关地球什么事呢?
卜筮之道,入式有随机和不随机两种,随机的有六爻,梅花易数,最近十几年新创的阴盘奇门遁甲、金口诀等,也有不随机比如铁板神数,子平推命术,传统奇门遁甲,紫微斗数,大六壬等。
预测的时候,也有随机和不随机两种思路。这正符合太极阴阳之道和易道中“不易”与“变易”的辩证法则。具体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我们今天不展开说。
基于此,对易道真正深入研究的人,对于随机和不随机的预测术都会涉猎,不能说精通,至少不抗拒,因为这就像硬币的一体两面,你拿起了硬币,必然是同时拿起了硬币的正面和反面。
如果一个人拿着硬币对别人说,我拿的只是硬币的正面,反面是科学的,我不要。要么这个人拿的是个特制的假硬币,要么这个人脑瓜子可能不清楚。
4、那么摇卦用的钱是不是用乾隆通宝最好?
这个理论十几年前也比较流行,现在讲的人的就很少了,毕竟经过网络的普及,现在的人识别骗术的水平都高了一些。
这个理论的依据是,乾隆时代是封建社会综合国力最高峰的时期,所以乾隆时代的铜钱比较灵验,摇出来的卦比较准。这个理论更是经不起推敲,把两个本来不相干的事情硬扯到一起,是民科的常用手段,此为例证之一。
首先说乾隆时代是封建社会最高峰,跟乾隆时代的钱有什么关系呢?难道说,乾隆时代国力富强,乾隆通宝就具有了一种莫名巧妙的神力?其实如果你翻开《清史稿》,会发现所谓的康乾盛世,基本上年年饥荒:
  • 乾隆初年北京大饥荒,老百姓啃树皮;

  • 乾隆二十一年江南大饥荒,苏杭之地饿殍遍野。

这些事实证明着,乾隆时代并不是封建社会最高峰,所谓的“康乾盛世”跟历史上的封建王朝的盛世一样,有花团锦簇,也有累累白骨。
其次,假定“用国力最强盛的朝代的钱币最有神力”这条伪理论是成立的,我们新中国无论从综合国力还是人均GDP对比乾隆时代都要高得多,改革四十年,还从没说过哪个地方闹饥荒饿死人的。那么,新中国的一元硬币是不是比乾隆通宝更有神力?
第三,如果说“乾隆通宝最有神力,不用乾隆通宝摇卦就不准确”的假定成立,那么西汉的京房、严君平、唐代的袁天罡、宋代的邵雍、明代的刘伯温都没用乾隆通宝,为什么也能测准呢?即如本书作者王洪绪,用的是康熙通宝,竟然也能摇到准确的六爻卦,你看气人不气人。
易学界从来不缺标新立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理论,背后无非是利益驱动,欲望驱使,看官听到一个理论不要贸贸然就相信,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没坏处。
5、钱币阴阳面的确定
从明清六爻典籍中也可看出,以钱代蓍法都是以钱币的“正”、“覆”或“字(清代)”一面代表了阴面;钱币的“反”、“仰”或“背”一面代表了阳面。
但为什么背面代表阳面?如何确定钱币阴阳面?清代之前没有异议,现代以后异议较多。
“储泳《祛疑》谓:自昔以钱之有字者为阴,无字者为阳,朱子则以有字者为面,无字者为背。凡物面皆属阳,背皆属阴,因反旧法而用之。故建安之学者悉主其说,至今术家皆然也。按古者铸金为镜,其阴或纪国号,故有字者宜为阴。然镜有面,故其背有字;钱无面,则自当以有字者为面。若本朝之钱,一面纪年号,一面纪省局,则以年号为面,更不待言矣。”
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
由上文可以看出,清代以前辨别阴阳面很容易。有字的一面为面,无字的为背。但是到了现代,有人说“简虚为阳面,繁实为阴面”来区分阴阳。这个理论对不对呢?是对的。但这就像中国的菜谱里“放盐少许”的要求一样,并没有很明确的量化规定。所以,什么是“简虚”,什么是“繁实”,就一人一个说法。
有的说一元硬币的正面是“1元”字样,花纹少,属于“简虚”,应该属阳。背面是“花”纹,属于“繁实”,应该属阴。
但这时不同意见又来了,带国徽的一元硬币该怎么分辨呢?
有的说,按“简繁”标准,带国徽的一面应该属阴。但又有人说,国徽是国家的标志,国家属乾阳,应该属阳。
我认为,大道至简,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如果是硬币,那么有面值的一面属阳,没有面值的一面属阴,因为每个人使用硬币的时候,肯定是要用面值的,没有面值的硬币基本上就是个金属片,不信你把一元硬币的面值磨掉,拿出去花一下试试。那么让人明明白白看到的面值,就应该是阳面。
对于清代铜钱,有汉字的一面是阳,满文的一面是阴。有人说,满文笔画少,应该算阳面。我说汉字最流行,看得最明白。如果不是满文研究者,只看满文能不能分辨出来是哪个年代的铜钱?不能。那这就违背了“阳”是明明白白,清清爽爽的特征。抛开这个特征去数笔画,就像一个人到海边,第一眼先看到的细小的浪花,然后才看见成排的海浪,然后才看见大海一样,与现实生活明显是不符的。
对于宋明钱币,以有字的一面为阳面,无字的一面为阴面。不过我建议,如果你真有宋明钱币的话,就不要用了,太贵,一旦丢了挺心疼的。
如果你实在不想用钱币,就自己去砸三个铜片,在铜片一面刻上“正”,另一面自然就是“反”了。或者弄三个黑围棋子,三个白围棋子,放到布袋里,每次抓三个出来,以此来辨别阴阳,也可以。更懒的话,就用手机上的APP,随机起卦,也可以。六爻卦本身就是随机性的预测技术,只要分析技术过关,大都八九不离十。
---   END  ---
欢迎理性探讨,怒发冲冠、一叶障目者及鸣翠柳者不回复。
E-mail:youwushuzhai@126.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