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散户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机构投资者的弱点

学霸都掌握不好的办法?

作为一个宣扬“价值投资”理念的个人投资者,我遇到最多的一个疑问就是:

“你说价值投资者的收益来源于对公司成长的研究,请问,为什么很多基金同样跑不赢指数,机构那么强的研究和操盘实力,业绩也不过如此,你凭什么认为自己能赚钱呢?”

或者换一种说法:

“为什么那些研究能力很强的机构会在100多买乐视,500多卖茅台?如果你说这些机构不是价值投资者,那为什么他们要放弃价值投资呢?”

不得不说,这个疑问是很有道理的——学霸都掌握不好的办法,你让学渣去学?

想要相信个人投资者也能通过价值投资赚钱,必须了解机构投资在价值投资上的天生缺陷。

此外,价值投资者能赚的钱,很大一部分来自成长性很好的白马股,而白马又是机构重仓股,也是机构的“明牌”,想要拿到好的买点和卖点,你也必须了解机构的“出牌规则”。

研究的过程比研究的结果更重要

机构与个人投资者有两个最大的区别。第一个:机构是“研投分离”,做研究的人和实际进行投资的人,不是一拨人,常常分属两家公司;而个人投资者是“研投合一”。

“研投分离”的模式是:研究分析机构是卖方,提供个股、行业、策略和宏观经济的“研究服务”;而各类公募私募基金、保险、社保、QFII是买方。

“研投分离”有它的好处,研究和投资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大资金要多行业配置,基金经理不可能所有行业都懂,必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研究。

但“研投分离”却有四个最大的问题:

第一、研究员很难准确传递看法

投资不是盖楼,建筑师可以用一张带着各种技术指标的图纸,去约束施工单位的行为。研究机构的分析报告中,像“行业地位”“竞争状况”“产品供需关系”“原材料的供求关系”“产能增速”“渠道控制力”“定价权”“品牌偏好”等等相同影响估值的因素,既无法量化,也无法用精准的文字去表达。

这就导致分析师心里的感觉是“不错”,写出来的是“优秀”,而基金经理理解到的是“非常优秀”。

第二、投资机构缺乏感性认识

研究的过程比研究的结果更重要,研究过程中会有很多逻辑、假设和条件,最终都隐藏在分析报告之中,或者干脆不露面。

投资者如果没有亲历研究过程,只是简单的抄作业,当这些假设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投资者就会发生刻舟求剑的悲剧。

第三、对研究结果缺乏信心

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会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极端情景进行模拟,以寻求股价的安全边际。

投资者如果没有亲历研究过程,没有在大脑中进行反复推演,对一只股票的未来就不会有坚定的信心,就很容易受到股价走势的影响,出现类似500块卖茅台的情况。这点上,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是一样的。

第四、研究者与投资者的利益不一致

研究者即使看到了一家公司被市场忽略的优势,也常常表达得很谨慎,以免自己看错了,被同行耻笑,被客户怀疑;而且,他们即使已经意识到自己在某个股票上犯错了,只要其他机构也在推,常常会选择继续推荐,以保持研究的权威性。

这些都是研究者与投资者的利益脱钩,不承担风险造成的。

虽然投资机构会用与行业研究员进行一对一的实时联系的方法来保持沟通的准确性;行业研究员也会在发布研究报告之前,提前通知关系较好的投资机构,让其获得时间优势,但这些都无法彻底解决投研分离的弊端。

机构的弱点就是个人投资者的机会,其核心正是:只研究自己非常熟悉的行业,并且凭着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感觉,独立做出投资决策。

个人投资者虽然没有机构那么专业而强大的研究能力,但是我们可以把研究的精力集中在某一两个自己特别熟悉的行业,在十个行业上各赚20%,跟在一个行业上赚20%,收益是一样的。

当我们把自己的主要决策限制在一两个行业时,我们可以选择其中最具长期成长优势的龙头公司,把仓位分成长期持有的基本仓位和中期滚动操作的仓位,并通过长期的大量的跟踪研究去弥补研究实力上的不足。

这样,虽然我们的研究未必很专业,但这些研究的过程的全部信息可以让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投资心态,对股价的安全边际有清醒的认识,能够敏锐地发现公司业绩的边际变化所引起的股价变动的临界点,最重要的是——能够判断市场的走势中,哪一些是无效的杂音,哪些是有意义的信息。

机构没有独立的决策权

相比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另一个更大的劣势在于:钱不是投资机构的,不管是私募公募信托甚至国家队,因此他们并不拥有完全的、独立的决策权。

如果有一个机会,在未来三到五年是非常确定的,但在最近一年却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投资者都不会去介入去承受浮亏,他们总是会想再等一等,最好等到最低点或者右侧的位置再买入。

这个习惯,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是一样的,个人投资者是因为投资理念不够成熟,而机构无法忍受浮亏的原因在于:这笔钱真正的主人无法忍受浮亏。

以公募基金为例,“基民”总是倾向于买入前一段时间涨幅比较大的基金,抛出涨幅落后的基金(尽管这种做法常常是错误的)。在这种心态下,基金经理人即使对手中持有的股票长期看好,也不得不腾出相当多的仓位去追逐短期的热点,保持排名不落后,从而背离价值投资的初衷。

还有,市场经历长期下跌之后,开始回升到一定程度。基金经理即使看好后市,仍然会选择降低仓位。因为“基民”在忍受了一段时间的套牢后,一旦回到成本附近,就会急着赎回,进成赎回潮。

此外,公募基金有股票持仓的最低限制,这就导致了牛市高位时,即使基金经理认为市场上所有股票都高估了,也无法卖出。

私募基金经理没有排名的困惑,却有绝对收益的担忧,他们的投资合约上都会规定20%左右的清盘线,去年很多私募正是死在10月份超预期的最后一跌上。

为了避免“惨案”,在某些极端下跌的市场,基金经理即使觉得目前已处于很低的位置,而且仓位也很低了,为了考虑投资人的感受,仍然会继续选择低位斩仓。

这里又要说到巴菲特了,巴菲特之所以能在长期跑不赢大盘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持他的投资策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的资本来源于保险公司的浮存金,没有赎回压力。此外,由于他是价值投资的旗手,积累了巨额的信用,也很少有投资者会怀疑他的决策。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不少明星基金经理人都曾是草根投资者,当初个人投资收益非常牛,可一旦掌管大资金,业绩就变得平庸。

个人在总体研究水平上是比不上机构的,只有承认这一点,你才能学会利用机构的弱点,寻找最佳买卖点,比如说:

1、很多个股会遭遇非实质性利空,如果对公司有足够的研究,都明白利空不会影响业绩和估值。但机构基于“回撤管理”或排名管理,必须要进行“反身性思考”:

多家持仓机构中只要有一家调仓,就会导致股价非理性下跌,囚徒困境之下,其他机构只能选择抢先出货,结果是股价在非实质性的利空下,连续下跌。

而这正是个人投资者最佳的买入点。

2、公募基金在牛市中为了保持排名,不得不参与被市场大幅炒高的热点板块,在熊市中为了保持排名,不得不抱团在某一两个行业上。

而这正是个人投资者需要避免的事。

3、当某个行业长期被市场冷落时,研究机构会放弃对这个行业的跟踪(新财富评比取消后更是如此),投资机构会放弃配置,可一旦这个行业起来,他们会因缺乏研究而手足无措。

而个人投资者可以始终保持对自己熟悉的行业的研究跟踪,即使它不在市场热点。

4、机构为了控制短期回撤,常常要放弃很多机会,而个人投资者如果研究得透彻,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忍受浮亏”的能力,博更大的业绩反转机会。

散户的最大优势:自由的决策权

有一段时间,我同时做港美股,后来发现港股和美股中的个人投资者其实没有太大的存在感,就放弃了。

因为一个市场上的投资者越成熟,股价也越趋于理性,那么你的收益就越是只能从公司的成长中获得,还不如去买指数基金。

唯独我大A股,因为投资者的不理性,才能产生“超额阿尔法收益”。

个人投资者的不理性,是投资理念不成熟,是可以学习进步的;但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决策,并不是基金经理的不理性,而是最终投资人的不理性,这是天生的制度缺陷,是利益不对称的产物,是“信托责任”的负产品,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

散户出身的明星基金经理冯柳曾说过一个“轻研究重选择”的观点,意思是不要去追求在研究得比别人深,比别人透,而是善于总结别人的研究成果去做选择题,把握好方向,提高决策质量。

个人投资者的弱点通常在研究的广度上,但优势是“有自由的决策权”,既可以利用时间的积累创造研究深度,也可以忍受长时间的浮亏,这才是个人投资者长期超越机构业绩的唯二法宝。

投资理念系列

炒股“入门”第一问:你想加入“剑宗”还是“气宗”?

把知识变成财富,最好的地方就是股市

投资心理系列

为什么你的炒股水平比一般人高,钱却没有多赚?

为什么“频繁换股”是错,“坚持捂股”还是错?

100个纠结“要不要割肉”的人,99个没想到这个简单的道理

行业研究系列

怎么才能长期拿得住腾讯这样的大牛股?

公司研究系列

抓住十倍大牛股,逃不出这“四大增长逻辑”

熊市抄底绩优白马,做好三件事,你就战胜了大部分基金经理

新手的致命亏损,总是在“不确定”的机会上盲目重仓

估值方法系列

最会赚钱的经济学家凯恩斯:选成长股就像报纸上的选美大赛

交易方法系列

为什么有些股票涨个不停,有些一直瘟着不动?

这一波上涨,你为什么没赚到钱∣谈谈仓位管理

有没有安安稳稳赚大钱的投资方法?

一文说清“板块轮动上涨”的四大规律

思想

钢印

投资需要信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