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沿头村全国劳模刘凤竹都受到过哪些中央领导的接见和宴请?

刘凤竹 (1910-1995年),涉县河南店镇沿头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民国29年(1940年)任村生产主任,民国32年(1943年)任互助组组长。民国35年(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7年(1948年)后任村党支部书记、农业社社长、人民公社副社长。曾被选为涉县人民委员会委员、涉县第一、二届政协委员、中共河北省委第一届党代会代表。

  民国31年(1942年),日本侵略军大"扫荡"、大灾荒时期,他组织群众分队编组,白天开展对敌斗争,黑夜抢收庄稼。并于次年同村长程玉堂、政治主任王福众组织6户贫农成立互助组,栽二亩兰靛,开小染坊,开展生产自救。民国36年(1947年),他办了"新民互助合作社"。在农业上,根据农活、季节,实行编队编组、变工,集体劳动,按亩摊工,年终结算,解决了一些户缺劳力、缺牲畜、耕作难的问题。在副业上,根据过去手艺人多,战后市场不繁荣的特点,兴办了粉坊、染坊、豆腐房、油坊、酒坊、醋酱坊、绳麻铺、木匠铺、弹轧花铺、编织等20多种手工业生产。还组织了60多名妇女纺花织布,扒黑叶、染黑布,栽兰靛染青布,解决了当时染布难、买布难、穿衣难问题。还吸收20多户老弱孤寡病残参加互助组,按"各尽所能,人尽其才",进行合理分工。如张哑巴在粉坊担水、半痴子王老虎在轧花坊蹬轧花车,拐子程书元在豆腐坊里拉风箱,跛子张古时在互助组里记工打杂,做到了人人有活干,户户没闲人,农副业都有较大发展。这一时期,全村盖新房600多间,买牲畜60多头。"新民互助合作社"就盖新房30多间,买骡马12头,铁轮大车2辆。至1950年,粮食产量由解放前亩产69公斤,提高到125公斤。10月1日国庆节他第一次出席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并宴请了全体代表。在全国劳模会上,他听取了东北韩恩、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劳动模范耿常锁的办社经验介绍。回村后,于1951年试办了一个由5户土地入股的初级社。是年国庆节刘凤竹又以老区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国庆观礼。1952年春,他正式建成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有44户农民参加。建社的第一年,农业就获得大丰收,粮食产量由互助组时亩产125公斤,提高到166.5公斤,比上年提高32.4%,加上副业生产,年终决算每亩地分得小米95公斤,每个劳动日分得小米7公斤。如人少劳多户张魁明全家5口人,土地8亩,全年分得小米2750公斤,比上年增加960公斤。人多劳少的刘井文全家7口人,土地5亩,劳力2个,全年分得小米1283公斤,比上年增加393.5公斤。不论劳力多与劳力少的户,在原有基础上都增加了收入。1954年,全村260户有251户全部入社,实现了初级合作社。1955年,又建成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建成人民公社,粮食产量逐渐提高。是年,粮食亩产达到215公斤。

  涉县沿头村解放前,除14个地富子弟识字外,广大群众都是文盲。刘凤竹带领群众,从民国32年(1943年)开始办冬学。民国34年(1945年)办识字组。1950年建起三个常年业余学习班。1952年开展扫盲大突击,推选速成识字法,增设一名专职教师和两名兼职教师,组织起三个速成识字班和四个普通扫盲班。1954年,河北省教育厅奖给在社内办学成绩显著的刘凤竹农业生产合作社90万元(旧币)。1955年,刘凤竹率先在沿头村建立幼儿园,全村大部分幼儿进入幼儿园,使农村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农业生产。是年3月,县人民政府通报表扬沿头村幼儿园的建立,要求全县各乡镇学习沿头村,村村建立幼儿园。到1956年,全村14至40岁的333名青壮年,有262名扫除了文盲。1957年,刘凤竹出席了全国扫除文盲座谈会,受到了陈毅元帅的接见。1958年,沿头村普及了初等业余教育,邯郸专署组织各县教育科长、扫盲校长来沿头村参观学习了他的扫盲先进经验。在他任职期间,通过大办农民业余教育,共扫除文盲351人。其中有150人达到高小文化程度,有70人达到初中文化程度,有3人达到高中语文结业水平,使穷山沟变成了文化村。

  1960年,涉县沿头村被评为全国农民业余教育先进单位,刘凤竹以先进单位的代表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设宴招待。他还多次出席了县、地、省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来源:涉县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