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专题 第3讲 溶液的配制与分学案
第3讲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考纲要求] 1.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3.能按要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会进行有关误差分析。4.会根据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内容 物质的量浓度 质量分数 定义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有多少摩尔
溶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溶质的单位 mol g 溶液的单位 L g 计算公式 c= w=×100% 深度思考
1.观察两个试剂瓶上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5%硫酸铜溶液"中的5%是什么含义?
答案 5%表示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即100 g硫酸铜溶液中含有5 g硫酸铜溶质。
(2)0.4 mol·L-1 NaCl溶液中的0.4 mol·L-1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1 L该NaCl溶液中所含NaCl的物质的量是0.4 mol。
(3)从上述两种溶液中分别取出5 mL,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NaCl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5% 0.4 mol·L-1
解析 溶液一旦配好,它的质量分数及浓度就不再改变;从中取出部分溶液,其质量分数及浓度也不变。
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1 L水中溶解5.85 g NaCl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 mol·L-1 ( )
(2)将25 g CuSO4·5H2O晶体溶于29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 )
(3)在100 mL的烧杯中,加入10 g食盐,然后注入90 mL的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0% ( )
(4)将40 g SO3溶于60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
(5)将62 g Na2O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答案 (1)× (2)× (3)× (4)× (5)×
易错警示
(1)c=中的V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2)将CuSO4·5H2O晶体溶于水,其溶质是CuSO4,将Na、Na2O、Na2O2溶于水,其溶质是NaOH,将SO3溶于水,所得溶质是H2SO4。
(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选烧杯的规格一般应大于溶液体积的一倍。
题组一 根据cB=的计算
1.将10.6 g Na2CO3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1)该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2)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Cl固体,使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1(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需加入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答案 (1)0.1 mol·L-1 0.2 mol·L-1 (2)11.7 g 0.2 mol·L-1
解析 (1)n(Na2CO3)===0.1 mol
c(Na2CO3)===0.1 mol·L-1
c(Na+)=2c(Na2CO3)=0.2 mol·L-1
(2)根据电荷守恒(不考虑CO的水解)
c(Na+)=c(Cl-)+2c(CO)
c(Cl-)=c(Na+)-2c(CO)
=0.4 mol·L-1-2×0.1 mol·L-1=0.2 mol·L-1
n(NaCl)=n(Cl-)=0.2 mol·L-1×1 L=0.2 mol
m(NaCl)=0.2 mol×58.5 g·mol-1=11.7 g。
2.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 ( )
A. B.
C. D.1 000VρM(MV+2 240)
答案 B
解析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所得溶液的质量为(×M+100)g,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M+100)g÷(1 000ρ g·L-1)]=mol·L-1。
易错警示
规避两个易错点
(1)气体溶于水,溶质是该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NH3溶于水后主要溶质是NH3·H2O,但以NH3计算。
(2)气体溶于水,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更不是气体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应根据V=进行计算。
题组二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换算
3.在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V mL,溶液密度为d 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 g,该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为S。
(1)用w来表示该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S)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c、d来表示该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S)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m、V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w、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_____。
(5)用c、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为_________。
(6)用S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为____________。
(7)用S、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_________。
答案 (1) g (2) g (3) mol·L-1 (4)25dw mol·L-1 (5)%
(6)×100% (7) mol·L-1
解析 (1)S=×100 g(溶解度定义)
(2)= S= g
(3)c== mol·L-1
(4)c==25dw mol·L-1
(5)w=×100%=%[
(6)w=×100%
(7)c== mol·L-1
思维建模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一般方法
(1)由定义出发,运用守恒(溶质守恒、溶剂守恒等)及公式:c=、质量分数=×100%进行推理,注意密度的桥梁作用,不要死记公式。
(2)在进行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三者之间的转换时,除利用上述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假设法,使问题简单化。
例如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w,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求物质的量浓度c。
我们可以假设溶液为1 L,所以溶液质量为1×1 000×ρ g,溶质的质量为1×1 000×ρ× w g,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mol,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求出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 mol·L-1。
题组三 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计算
4.两种硫酸溶液,一种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密度为ρ1;另一种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密度为ρ2,将它们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3,则混合后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B. C. D.
思路点拨 (1)在进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时,要充分应用溶质的物质的量、质量及溶液中的电荷守恒。(2)溶液稀释混合时,溶液的体积一般不可直接相加,应用溶液的总质量和密度来计算。
答案 A
解析 据混合后n(H2SO4)=n1(H2SO4)+n2(H2SO4),设取混合前两硫酸溶液的体积均为 V mL,则有c===,应选答案A。
5.(1)将3p%的硫酸与同体积的p%的硫酸混合得到q%的稀硫酸,则p、q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q=2p ②q>2p ③q<2p ④无法确定
(2)若上题中的溶质是乙醇而非硫酸,则p、q的关系是________。
①q=2p ②q>2p ③q<2p ④无法确定
答案 (1)② (2)③
解析 当等体积混合时,设浓溶液的密度为ρ1,稀溶液的密度为ρ2,体积各为1 L,则混合后
w==()×p%=(1+)p%
则当ρ1>ρ2时,如H2SO4溶液、HNO3溶液,w>2p%;
当ρ1<ρ2时,如氨水、酒精溶液,w<2p%。
6.(1)在100 g浓度为c mol·L-1,密度为ρ g·cm-3的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 mol·L-1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________ 100 mL(填"="、">"或"<",下同)
(2)若把(1)中的H2SO4改成氨水,应加入水的体积________ 100 mL。
(3)若把(1)(2)中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均改为溶质的质量分数,则加入水的体积________
100 mL。
答案 (1)< (2)> (3)=
解析 (1)·c=·
V水=-100
由于ρ′<ρ
所以V水<100 mL。
(2)由于ρ′>ρ
所以V水>100 mL。
(3)根据质量分数=×100%知,溶质不变,质量分数减半,则溶液质量加倍,所以均应加入100 mL水。
学科思想
1.溶液稀释定律(守恒观点)
(1)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2)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1V1=c2V2。
(3)溶液质量守恒,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2.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计算
(1)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时,c1V1+c2V2=c混×(V1+V2)。
(2)混合后溶液体积发生改变时,c1V1+c2V2=c混V混,其中V混=。
3.溶质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两溶液混合定律
同一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的两溶液混合。
(1)等体积混合
①当溶液密度大于1 g·cm-3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如H2SO4、HNO3、HCl、NaOH等多数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a%+b%)。
②当溶液密度小于1 g·cm-3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如酒精、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a%+b%)。
(2)等质量混合
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无论ρ>1 g·cm-3还是ρ<1 g·cm-3),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a%+b%)。
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有关仪器的使用
(1)容量瓶的使用
①特点
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a.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漏液。其操作顺序为装水盖塞→倒立→正立→玻璃塞旋转180°→倒立。
b.用"能"或"不能"填空
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的容器;不能加入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
(2)托盘天平的使用
若配制0.2 mol·L-1 NaCl溶液500 mL,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5.9 g,称量时,不慎将物品和砝码颠倒放置,实际称量的NaCl的质量为4.1 g。
(3)量筒的使用
量筒没有0刻度;量取7.2 mL溶液,应选用10_mL量筒,量筒上标有使用温度、容量、刻度;不能加热,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量筒中溶解或稀释。
2.配制过程示意图
深度思考
1.将10.6 g 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0.1 mol·L-1,对吗?
答案 不对。10.6 g Na2CO3·10H2O中n(Na2CO3)<0.1 mol,故浓度小于0.1 mol·L-1。
2.实验中需要2 mol·L-1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你认为应该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碳酸钠质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000 mL 212 g
解析 实验室中没有950 mL的容量瓶,只能选用1 000 mL的容量瓶。所需Na2CO3的质量为2 mol·L-1×1 L×106 g·mol-1=212 g。
3.用"偏大"或"偏小"填空
仰视量筒刻度线,所量溶液体积________;俯视量筒刻度线,所量溶液体积________。
答案 偏大 偏小
4.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中,应放两张相同的纸片 ( )
(2)定容时,往容量瓶中缓慢加蒸馏水,等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1~2 mL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 ( )
答案 (1)× (2)×
题组一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实验室需要配制0.50 mol·L-1 NaCl溶液480 mL。
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等质量的两片滤纸。
(2)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NaCl晶体______ g。
(3)称量。
①天平调平之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下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所处的位置:
②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③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________处,改用________加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装瓶。
答案 (1)5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玻璃棒 (2)14.6
(3)①
②左盘
(4)搅拌,加速NaCl溶解 (5)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中
(6)2~3 cm 胶头滴管
解析 配制480 mL 0.50 mol·L-1的NaCl溶液,必须用500 mL的容量瓶。m(NaCl)= 0.50 mol·L-1×0.5 L×58.5 g·mol-1≈14.6 g(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物品放在左盘。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规范答题
仪器规格、汉字使用问题简答要规范
1.考生答卷案例--找错纠错
2.失分原因分析
(1)问中虽然熟悉某一规格的容量瓶只能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但未指明所选容量瓶的 规格。
(2)问中,[案例1]没有注意体现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案例2]不熟悉常用容量瓶的规格。
(3)问中②不按要求作答。
(4)汉字使用错误。
(5)回答问题不完整、太笼统。
(6)未写单位,汉字使用错误。
3.解决方案与规范指导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应注意:①做需要补充仪器的实验题时,要学会"有序思考"--即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步骤,思考每一步所需仪器,然后与已知仪器对比,就一定不会漏写某种仪器;②容量瓶的规格,常见的有100 mL、250 mL、500 mL、 1 000 mL;③所用定量仪器量筒、托盘天平的精确度。
题组二 误差分析"20"例
2.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1)配制45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1.8 g________。
(2)配制50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8.0 g________。
(3)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Na2CO3溶液,Na2CO3晶体已部分失去结晶水。用该晶体所配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4)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中含有Na2O杂质______。
(5)配制NaOH溶液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片,其他操作均正确________。
(6)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放在烧杯中称量时间过长________。
(7)天平砝码有锈蚀,其他均正确________。
(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需称量溶质4.4 g,称量时物码放置颠倒________。
(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用不干燥的量筒量取浓硫酸________。
(10)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入小烧杯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小烧杯
中________。
(11)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________。
(12)配制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________。
(13)转移到容量瓶的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________。
(14)转移后,未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或者未将洗涤液一并转移至容量瓶中________。
(15)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________。
(16)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
(17)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
(18)称量溶质的小烧杯没有干燥________。
(19)配制前容量瓶中有水滴__________。
(20)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________。
答案 (1)偏小 (2)偏小 (3)偏大 (4)偏大 (5)偏小 (6)偏小 (7)偏大 (8)偏小
(9)偏小 (10)偏大 (11)偏大 (12)偏大 (13)偏小 (14)偏小 (15)偏小 (16)偏小
(17)偏小 (18)无影响 (19)无影响 (20)无影响
思维建模
1. 误差分析的理论依据
根据cB=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溶液配制过程中引起了nB和V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2.俯视、仰视的分析
结果:仰视时,容器内液面高于刻度线;俯视时,容器内液面低于刻度线。
考点三 溶解度及曲线
1.固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_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该溶剂里的溶解度,其单位为"g"。
固体物质溶解度(饱和溶液)S=×100 g
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由结构决定)。
(2)外因:
①溶剂的影响(如NaCl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汽油)。
②温度的影响:升温,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少数物质却相反,如Ca(OH)2;温度对NaCl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2.气体的溶解度
通常指该气体(其压强为101 kPa)在一定温度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如NH3、HCl、SO2、CO2等气体常温时的溶解度分别为1∶700、1∶500、1∶40、1∶1。
气体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2)曲线法
4.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1)不同物质在各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
(2)曲线与曲线交点的含义: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有相同的溶解度。
(3)能很快比较出两种物质在某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4)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有的变化不大(如NaCl),少数则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深度思考
1.在通常状况下,NH3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700,其中"1∶700"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1∶700"指的是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的NH3,达到饱和状态。
2.请填写下列物质的结晶方法。
(1)氯化钠: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钾:________________。
(3)硫酸铜晶体:______________。
答案 蒸发结晶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反思归纳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NaCl)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或带有结晶水)采取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
1.某温度下,向100 g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 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沉淀物的质量为5.6 g
B.沉淀物的质量为7.4 g
C.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98.2 g
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98.2 g
答案 D
解析 因为原石灰水是饱和的,当加入生石灰后,0.1 mol生石灰要消耗石灰水中的水0.1 mol,生成氢氧化钙并析出,同时因为原饱和石灰水减少了1.8 g水,致使其中的溶质氢氧化钙也会析出一部分,故溶液减少的质量会大于1.8 g,所以最后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就小于98.2 g。
2.已知四种盐的溶解度(S)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将NaCl溶液蒸干可得NaCl固体
B.将MgCl2溶液蒸干可得MgCl2固体
C.Mg(ClO3)2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
D.可用MgCl2和NaClO3制备Mg(ClO3)2
答案 B
解析 A项,由于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正确;B项,虽然MgCl2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但由于Mg2+的水解,直接蒸干不能得到MgCl2固体,而得到Mg(OH)2固体,错误;C项,采取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可以结晶出Mg(ClO3)2固体,而NaCl仍留在滤液中,达到提纯的目的,正确;D项,当把MgCl2、NaClO3混合后,由于Mg(ClO3)2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当降温时,首先析出Mg(ClO3)2固体。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配制0.100 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
(2013·福建理综,10C)
(2)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
(2013·天津理综,4B)
(3)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1的溶液,所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 )
(2013·山东理综,11C)
(4)用 配制100 mL 0.100 0 mol·L-1 K2Cr2O7溶液 ( )
(2012·天津理综,4D)
(5)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L-1碳酸钠溶液 ( )
(2012·福建理综,6C)
(6)用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盐酸 ( )
(2012·安徽理综,10B改编)
(7)用量筒量取20 mL 0.500 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 mL,配制成
0.100 0 mol·L-1 H2SO4溶液 ( )
(2011·江苏,7B)
(8) 定容操作 ( )
(2010·安徽理综,8B)
(9)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 )
(2010·山东理综,14B)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2.(2010·四川理综,12)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
A.ρ=(17V+22 400)/(22.4+22.4V)
B.w=17c/(1 000ρ)
C.w=17V/(17V+22 400)
D.c=1 000Vρ/(17V+22 400)
答案 A
解析 由c==
= mol·L-1
由上可推知:ρ=
设溶液的体积为1 L
由c=可得,w==
w===
[
因此只有A项不正确。
3.(2010·课标全国卷,10)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
A.0.1(b-2a) mol·L-1 B.10(2a-b) mol·L-1
C.10(b-a) mol·L-1 D.10(b-2a) mol·L-1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500 mL溶液分成5等份,每份为100 mL。每份中n(Ba2+)=a mol,
n(Cl-)=b mol,根据电荷守恒关系得n(K+)=(b-2a)mol,则c(K+)==10(b-2a) mol·L-1。
4.(2010·海南,4)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答案 D
解析 注意混合液分成两等份,由Mg2++2OH-===Mg(OH)2↓、Ba2++SO===BaSO4↓可知原溶液中n(Mg2+)= mol=a mol、n(SO)=2b mol,依据电荷守恒可知原溶液中n(K+)=2n(SO)-2n(Mg2+)=2(2b-a) mol。
5.[2010·天津理综,9(4)]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O4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还需要下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答案 抑制NH4Fe(SO4)2水解 ac
6.[2009·广东理综,24(2)]NH4Al(SO4)2·1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3。欲配制100 mL pH为2、浓度约为0.1 mol·L-1的NH4Al(SO4)2溶液,配制过程为: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NH4Al(SO4)2·12H2O固体____________g;
②将上述固体置于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4.5 ②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
解析 由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公式可计算:
m[NH4Al(SO4)2·12H2O]=n·M[NH4Al(SO4)2·12H2O]=c·V·M[NH4Al(SO4)2·12H2O]
=0.1 mol·L-1×100 mL×10-3 L·mL-1×453 g·mol-1=4.53 g,由于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 .1 g,故为4.5 g。
练出高分
1.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25 ℃时,将a g该晶体溶于
b g水中恰好可形成V mL饱和溶液。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 mol·L-1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C.25 ℃时R的溶解度S= g
D.饱和溶液的密度ρ= g·L-1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等有关概念及其相互求算关系。A项,晶体的物质的量等于无水物的物质的量,
c(R)==== mol·L-1
B项,w=×100%=%
C项,=,S= g
D项,ρ=== g·L-1,因此只有选项C正确。
2.向50 g浓度为c mol·L-1,密度为ρ g·cm-3的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将其稀释至
0.5c mol·L-1,则加入水的体积 ( )
A.小于50 mL B.等于50 mL
C.大于50 mL D.等于50/ρ mL
答案 C
解析 此题是对溶液稀释问题的考查。解此类题要从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这一规律入手进行分析,并要准确判断不同密度的溶液,浓度变化引起的密度和体积的变化。计算过程中应注意单位的统一和公式的灵活应用。设加入水的体积为V mL,由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得:×c mol·L-1=×0.5c mol·L-1,化简得:V·ρ+50ρ=100ρ后,即:V=-50。因氨水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故ρ后>ρ,即V>50。
3.在a 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则原溶液中Al3+的浓度(mol·L-1)为(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由于产生c mol NH3,则必定有NH c mol,使SO完全沉淀需Ba2+ b mol,因此SO有b mol。根据电荷守恒:2c(SO)=c(NH)+3c(Al3+),则3c(Al3+)= mol·L-1,c(Al3+)= mol·L-1。
4.配制100 mL 1.0 mol·L-1 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于烧杯中,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答案 D
解析 固体溶质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A选项不正确;B选项中加入水的体积太大,要远小于所配制溶液的体积;C选项中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易漏出液体,产生误差。只有D选项正确。
5.下图是某同学用500 mL容量瓶配制0.10 mol·L-1 NaOH溶液的过程:
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 (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答案 C
解析 第①步不能把NaOH放在称量纸上称量;第④步玻璃棒应接触容量瓶内壁刻度线以下的部分;第⑤步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
6.若20 g密度为ρ g·cm-3的Ca(NO3)2溶液中含有2 g Ca(NO3)2,则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答案 C
解析 Ca(NO3)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7.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w=×100% ②c= ③若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w ④若上述溶液中再加入0.5V mL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H)>c(Cl-)>c(OH-)>c(H+)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w=×100%=×100%;②c==;③因为V mL水的质量大于V mL氨水的质量,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0.5w;④所得溶液为NH4Cl和NH3·H2O等物质的量的混合液,所以c(NH)>c(Cl-)>c(OH-)>c(H+)。
8.右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t1 ℃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B.t1~t2 ℃,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在t2 ℃时,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 ℃降至t2 ℃时,有晶体析出
答案 C
解析 A项,在t1 ℃、t3 ℃时,NaCl、MgSO4的溶解度都相等;B项,t2之前,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2之后,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项,w=×100%,S越大,w越大;D项,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 ℃降至t2 ℃时,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不会有晶体析出。
9.3 g镁铝合金与100 mL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硫酸盐17.4 g,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1 mol·L-1 B.1.5 mol·L-1
C.2 mol·L-1 D.2.5 mol·L-1
答案 B
解析 由镁铝合金到无水硫酸盐,固体增重的质量为SO的质量,则n(H2SO4)=n(SO)==0.15 mol,故c(H2SO4)==1.5 mol·L-1,B对。
10.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完全溶解,得到的Cu(NO3)2和Mg(NO3)2溶液的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 mol·L-1,则a与b的关系为 ( )
A.a=b B.a=2b
C.2a=b D.a=5b
答案 C
解析 该溶液中,n(CuO)∶n(MgO)=∶=∶=1∶2,体积相同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所以==,即2a=b,故选C。
11. 如图是硫酸的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某次学生实验需要0.5 mol·L-1 H2SO4溶液480 mL,若由你来配制所需溶液,请根据实验室已有的仪器和药品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容量瓶应如何检漏: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除量筒、烧杯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约为________mL;若将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49%(填"<"、"="或">")。
(4)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
(5)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
B.向容量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定容后倒置摇匀后再正立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6)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如图所示,下述读数(虚线所指刻度)及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①是量筒,读数为2.5 mL
B.②是量筒,读数为2.5 mL
C.③是滴定管,读数为2.5 mL
D.①是温度计,读数为2.5 ℃
答案 (1)将瓶塞打开,加入少量水,塞好瓶塞,倒转不漏水,然后正放,把瓶塞旋转180度,再倒转不漏水,则说明该容量瓶不漏水
(2)500 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3)13.6 >
(4)向烧杯中先加入适量蒸馏水,再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5)A (6)BD
解析 (1)容量瓶检漏的方法是加适量水后塞紧瓶塞,倒置不漏水,然后正放,应注意瓶塞要旋转180度,再倒置看是否漏水。(2)由于没有480 mL的容量瓶,故应使用500 mL的容量瓶,另外还需玻璃棒、胶头滴管。(3)由所给浓硫酸标签上的数据易求得该硫酸浓度为18.4 mol·L-1,故配制500 mL 0.5 mol·L-1的稀溶液时约需要13.6 mL浓硫酸。(4)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水中,并不断搅拌。(5)仰视量筒时,量筒中实际液面高于看到的液面,导致硫酸取多了,结果偏高;B、C两个选项操作均引起结果偏低。(6)量筒上没有0刻度值,A错;量筒的读数是2.5 mL,B对;滴定管读数时应保留两位小数,C错;只有温度计的0刻度下还有数据,D对。
12.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往往采用"凯氏定氮法",其原理是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 含量。
操作步骤:
①样品处理: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固体样品奶粉,移入干燥的烧杯中,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待冷却后移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
②NH3的蒸馏和吸收:把制得的溶液(取一定量)通过定氮装置,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使氨变成硫酸铵,再经过碱化蒸馏后,氨即成为游离态,游离氨经硼酸吸收。
③氨的滴定: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硼酸铵,由消耗的盐酸标准液计算出总氮量,再折算为粗蛋白含量。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可能使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 ( )
A.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烧杯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2)若称取样品的质量为1.5 g,共配制100 mL的溶液,取其中的20 mL,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使N转变为硼酸铵然后用0.1 mol·L-1盐酸滴定,其用去盐酸的体积为23.0 mL,则该样品中N的含量为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已知:滴定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答案 (1)B (2)10.73%
解析 (1)由c=n/V判断:A、D选项中使n偏小,浓度偏小;B选项中俯视刻度线,使V偏小,浓度偏大;C选项中仰视刻度线,使V偏大,浓度偏小。
(2)n(N)=5n(HCl)=0.011 5 mol,该样品中N的含量
w=×100%≈10.73%。
13.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溶质的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溶液的密度/g·cm-3 硫酸 c1 ρ1 氨水 c2 ρ2
(1)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不写单位,用含c1、ρ1的代数式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
(3)将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2 mol·L-1和c2 mol·L-1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ρ2 g·cm-3,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c2 mol·L-1(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 (1)% (2)c1/2 (3)大于 大于
解析 (1)设硫酸的体积为1 L,则w(H2SO4)=×100%=%。(2)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的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则浓度为 mol·L-1。(3)根据图像可知,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则c2 mol·L-1氨水的密度小于c2 mol·L-1氨水的密度,等质量时,c2 mol·L-1氨水的体积小于c2 mol·L-1氨水的体积。两者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一定比ρ2大,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趋近于体积大者,故大于c2 mol·L-1。
14.盐泥是氯碱工业中的废渣,主要成分是镁的硅酸盐和碳酸盐(含少量铁、铝、钙的盐)。实验室以盐泥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水,调成泥浆②稀硫酸调pH为1~2③煮沸④过滤―→―→产品
已知:①室温下Ksp[Mg(OH)2]=6.0×10-12。②在溶液中,Fe2+、Fe3+、Al3+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的pH范围依次为7.1~9.6、2.0~3.7、3.1~4.7。③三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在盐泥中加入稀硫酸调pH为1~2以及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室温下的溶液中Mg2+的浓度为6.0 mol·L-1,则溶液pH≥________才可能产生Mg(OH)2沉淀。
(3)由滤液Ⅰ到滤液Ⅱ需先加入NaClO调溶液pH约为5,再趁热过滤,则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滤液Ⅱ中获得MgSO4·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向滤液Ⅱ中加入_________;②过滤,得沉淀;③________________;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⑤过滤、洗涤得产品。
(5)若获得的MgSO4·7H2O的质量为24.6 g,则该盐泥中镁[以Mg(OH)2计]的百分含量约为________(MgSO4·7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6)。
答案 (1)提高Mg2+的浸取率(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8
(3)温度较高时钙盐与镁盐分离得更彻底(或高温下CaSO4·2H2O溶解度小等合理答案均可) Al(OH)3、Fe(OH)3、CaSO4·2H2O
(4)NaOH溶液 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硫酸(合理答案均可)
(5)20.0%
解析 (1)加入H2SO4可以使Mg的硅酸盐或碳酸盐充分转化成Mg2+。(2)c(OH-)= mol·L-1=10-6 mol·L-1,所以pH≥8。(3)加入NaClO,可以把Fe2+氧化成Fe3+,当pH大约为5时,Fe3+、Al3+完全转化成沉淀;根据溶解度曲线,温度高时,CaSO4·2H2O的溶解度更小,所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Al(OH)3、Fe(OH)3和CaSO4·2H2O。(4)使Mg2+转化成MgSO4·7H2O的步骤为①加入NaOH溶液;②过滤得Mg(OH)2沉淀;③加入稀H2SO4;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得产品;(5)根据镁元素守恒得×100%=2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