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4月16日开始,文艺朝歌陆续推送《红色记忆——淇县革命回忆录资料汇编》,让我们一起走进炮声隆隆、枪林弹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共同感受这片遍布红色基因土地上的光辉与荣耀。
霍云桥同志的回忆
霍云桥,男,原籍山西省左权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农历12月,任汲淇县县委委员、组织部副部长、区委书记,1947年9月调地委工作,1950年任淇县县委书记,1953年调离淇县。我家是山西省左权县的,三八年参加革命,同年五月就担任了区委书记,后又任过县委组织干事、干部干事。四四年为了开辟豫西工作,太行区党委决定从各地委抽一批干部,跟随皮定均司令员过黄河,到豫西去工作,抽的干部中有县委干部、有区委书记、有搞文教的、有搞武装的,从左权县抽了五十九名干部。四四年十一月从左权出发,到了太行区党委,就在这之前,太行区党委组织了道清路战役,就是从焦作至道口的铁路线,都被我们破坏了。这时七地委住在林县的上庄,因为是新建的地区,干部十分缺乏,就把调往豫西的干部留下来一部分,分配到七地委、七地委又把我分配到汲淇县,这样四四年旧历十二月份,我就到了汲淇县,我分到汲淇县还有另一原因,我与巩培基同志过去在一起工作过,对我了解,他分配到汲淇县任县长,非要我也到汲淇去工作。经他要求,地委同意了,撤销了原来叫我到辉县去的决定,我记到汲淇县是春节前,我到汲淇县任县委委员、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四区区委书记,实际上当时四区有区委书记,区委书记刘自浩、区长史荣保、武委会主任贾宏周,农会主席段敬堂,干部就这么四员大将,另外还有一个通讯员,一个炊事员,四区区公所在大石岩,管辖的范围有赵庄、大石岩、油城、对寺窑等村。五区是黄洞和北岭后,一、二、三区在汲县那边,但枣生上庄、下庄段窑等村则归二区(塔岗区)管。我因为是县委委员,又是组织部副部长,所以除四区外,二区、五区我都去,我分工也是负责淇县地区的工作。我到淇县之前,就见报纸上登载了黄洞村减租减息的报道,这是王莹同志在那发动群众搞起来的,抗日战争时期,和地主讲统一战线,所以和地主的斗争只搞减租减息,不能叫土地改革,实际上在老区搞的也差不多了,基本上是土地改革。通过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和对敌斗争,我们也发现了积极分子,象西掌的牛生堂,是山区发展较早的党员,还有王文贤、秦炳义,鱼泉的张学池、王X庆,黄洞的郭大孬、赵学仁、贾培功、李希泉、杨瑞文,大石岩的张明胜、苏九东等,都是山区斗争中涌现出的积极分子,他们中不少人都脱产出来工作了。当时的斗争形势是这样的,山里是根据地,山边是游击区,象大小滹沱、庙口、葛箭、北大李庄、仙谈岗及其往南靠山边的一些村庄,甚至西关庄我们也去活动,我们到那宣传,还帮助他们灭蝗虫。根据地的群众支援他们,白天去可以,晚上就行了,晚上敌人就到山边一带活动,南边的卧羊湾、大水头,我们可以去工作,再往外,也成了敌占区,有武装时我们可以住,没有武装活动不行,赵庄靠近灵山口,我们常在那住一个区干队,有时四十九团去一个连,这是为防止敌人袭击、破坏。淇县山区工作开展的比较好的村有:对寺窑、西掌、东掌、黄洞、油城、大石岩、鱼泉等村,北岭后的全寨、柳林等村比较乱些。后来在那成立了六区就比较好些了,在淇县的几条沟里,主要抓的重点是黄洞沟,你象西掌主要是搞杨家,黄洞也是搞杨家,鱼泉是搞王家,从这几家地主家开展减租减息,开展群众斗争,那时的群众运动,执行政策过“左”,不能区别对待,如分不清地主分子和地主家庭出身的,分不清罪大恶极的地主和一般地主,特别是到解放战争时期,提出了“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口号,打死人多了些,结果是老地主吓跑了,他家的年青人也跑了,有罪恶的跑了,一些一般地主也跑了,他们大部分跑到杨富那里了,有的跑到县城里,还有的跑到汲县去了。杨富的武装,开始是一个开门会,我们在山里建立了抗日武装,杨富在山外建立了两面派的武装,他一方面抗日,和我们联合,一方面他又反对我们发动群众搞减租减息,他的地盘主要是大李庄往东朱家的一带,而步前是在大李庄南边,庙口北边一带活动,他们都是几十个人。他们的组织是经我们同意后建立的,他们反对我们的政策,我们的政策也确实有些“左”的地方,关键是他们的反动立场改变不了。日本投降后,他们投靠了国民党,就死心踏地的为敌人所用,与人民为敌了。在日本投降之前,杨富和我们谈判、协商好的,要共同抗日,互不侵犯,这样我们才允许他拉起这个会队,在那时,杨富的会队是两头害怕,他那么几个人怕日本人吃掉他,他也怕我们,我们在根据地有县大队、有区干队,还组织了民兵,而且还经常有林县或磁县的民兵在这里支援我们,他又怕我们干掉他,这家伙暗中与扈全录勾结,求我们进行破坏,那时光他那几个人,他不敢妄动。
四五年麦后,我们打下了庙口,新建了个六区,后来把四区和五区合并为四区,又新建立了个五区,这个五区主要是庙口以北及北岭后,六区是仙谈岗以南的山边各村,我们的解放区扩大,随着民兵也扩大了。日寇投降后,我汲淇县县大队升编为主力四十九团,团都住塔岗东光,经常派一个连住淇县境内,光凭这个连当然不行,就发展民兵,西掌村一下就发展了几十条枪,后来又从敌占区拉关系,用粮食换敌人的枪和子弹,又通过斗地主,弄到一部分武器,声势越来越大,山里民兵组织起来了,原来较差的北岭后各村象全寨、马庄、柳林、鲍庄、土门等经过整顿,民兵也组织起来了。山外的一些村庄也开始组织民兵,如上下曹、大小滹沱、仙谈岗等村,林县民兵就住在庙口里的石棚,也住葛箭,我们武装力量可以向东活动到铁路沿线,到鱼坡各村。
我们在发展民兵方面不是很快的,是因为有关门主义,对民兵的要求条件过高,比现在要求党员的条件还严。如必须是贫下中农,必须经过实践斗争的,必须是和地主老财没有什么瓜葛的,这就限制了不少青年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各村的政权,建立农会,建立民兵组织,尤其是在农村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党的组织,各项工作就更好开展了,敌我界限也更加分明了,广大贫下中农都依靠我们,拥护我们,那些地主、富农基本上都逃跑了,他们投靠了敌人,当了杨富的会队。我到汲淇县时,当时灾情很大,蝗蝻很多,我们组织山区群众消灭蝗蝻。四五年蝗蝻还很多,到四六年基本上就没有了,那几年因为蝗虫吃,弄的庄稼不能或歉收,蝗虫虽打死了,但它下地里的卵,次年春天就成了小蝗蝻,遍地都有,我们就组织男女老少,趁还是幼虫时期把它消灭掉。根据地里没有了,又组织群众到山边帮助他们灭蝗蝻,象仙谈岗往东还不少,我们帮助那里的群众灭蝻,那些村的群众看到这种情景,很羡慕解放区,他们多希望共产党早日解放他们呀。四七年春天,我刘邓大军发动了豫北战役,围攻汲县、与此同时,我太行部队解放了淇县城。汤阴县来支援淇县的新五军,到淇县还未站住脚,就被我军给歼灭了,城里敌人也还梦想孙殿英来援救他们,写了欢迎标语,还准备了茶水、鞭炮,没想到城被我军打开后,在解决军的俘虏里,见到了新五军。汲县城由于种种原因,我军放弃了攻城,大军向北开来,刘伯承司令员进淇县城看了后说:“淇县城解放在军事上是出奇的胜利,政治上违法乱纪”。给了严厉的批评,当时秩序很乱,乱抓人、乱弄东西,弄了东西就往山里送,纪律太差了。刘邓大军由淇县向北,连夜打了庞村,消灭了豫北的土霸王扈全录匪部。这时追随扈全录的步前也在步庄被我活捉,在庙口开了个群众大会,宣判了他的死刑,当场枪毙了,接着在刘邓首长指挥下,在浚县境内的和营歼灭了敌人的快速纵队,不久,就打开了汤阴城,活捉了孙殿英。豫北战役开始之前,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汲县和淇县就成了两个县,淇县这边赵抱一任书记,我任组织部长,张冀凯任宣传部长,柳林任县长,县委、县政府也迁到了黄洞,后来搬到庙口,淇县城被解放后,敌人虽又占过几次,但时间都仅仅几天,正规军都固守在新乡、汲县、安阳几个孤城之内,只有杨富及其会队和高永清匪部在淇县的东南乡盘踞碰上,在王三祝匪部的流窜下,不断夜袭我们城关及铁路沿线各村,杀害干部抢东西,当时我军也只有个四十九团战斗在汲县、淇县一带,加上区干队和民兵,也守不住县城,所以当时形成了拉锯状态,使群众遭殃。为了改变这个形势,经地委、分区批准,淇县组织了“九四大出击”,也就是四七年九月四日,我县区干队和民兵,在四十九团的大力支持下,加上林县来了几百民兵支援,对敌人进行了突然袭击,消灭了杨富的便衣队,给了敌人以沉重打击,这一下确实把淇县的局面给打开了,敌人不敢那么猖狂了,我们县委、县政府也敢进城了。前方指挥不仅挪到了北关,后来还安在了西岗村,不断“九四出击”搞的太“左”了,抓人太多,还把很多牲口弄到山里,庙口里边的山坡上真是骡马成群,抓人时也出现了笑话:如穿长衫、戴礼帽的抓,吃的胖的抓,门口有拴牲口桩的抓,所以这一来就出了差错,只好经过查询逐步放回,只留下少部分有罪的地主恶霸扣在山上,牲口也不都是地主老财的,最后也只好通知群众认领。在“九四出击”中,少数人也有趁此机会混水摸鱼的。经过“九四出击”这么一来,敌人确实对我们有点害怕,不敢轻易来捣乱了,但由于我们的过“左)做法,不少群众也害怕了,很多人跑向了卫河南,使杨富会队趁机扩大了队伍,城里大街上连做小买卖的都没有了。到这年十二月份,地委在林县桑园召开整编会议,狠批了“左”的做法,参加会的干部都检查了自己“左”的错误思想和做法,有的还受了处分,会议是用“左”的办法纠正“左”的错误,处分干部多,还有的干部因为爱人成人高也成了挨整对象,还逼着叫离婚,所以桑园整编后,有不少干部不干,或请假回家不来了,我是第一批参加桑园整编的,本来我四七年十一月已经调到地委组织部任干部科长了,因为我长期在淇县工作,所以整编时又让我回到淇县组,让大家揭发,我是第一批被揭出来的,主要错误是在土改中走了富裕中农路线,所以也是检查几次过不了关。桑园整编后,我就又回到地委工作了,这样就离一了淇县,直到五O年十月我又调回淇县任县委书记,五三年三反五反以后,我调到安阳地委任常委、秘书长,完全离开了淇县。
|(二十二)淇汤县一些情况的回忆
|(二十三)我在豫北进行革命工作的情况回忆
|《红色记忆》(二十四)我对汲淇县、淇县革命工作的回忆
|《红色记忆》(二十五)回忆我在汲淇县工作时的一些情况
|《红色记忆》(二十六):回忆我在汲淇县工作时的一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