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魅力
儒学是真正起源于中华大地上的本土学问,不带半点外来文化的影响,在漫长的两千多年间主宰着中国以及东亚的学术理论界,其地位从来没有被动摇过,这期间经历过百家争鸣的思辨,经历过道教和释教兴起的改造,目前也正经受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但儒学从未脱离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一如既往地生活在儒学限定的范围之内,行为一直受到儒学的影响,偶有越界,终将回归。儒学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任何学说和思潮,只要与儒学相遇,最后都要在儒学当中扎根,从儒学当中吸收营养和智慧来进行自我完善,最后被儒学所包容。想取代儒学成为主流根本就不可能。所以任何教,传到中土,必须变样,必须成为具有儒学特色的学说。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以道教和佛教兴盛时的盛状,为什么就是取代不了儒学呢?道教和佛教都曾经成为过国教,但最后只能达到目前当下这种状况,有信徒,但很难壮大。对这种状况我曾百思不得其解。
通过学习,我深入地理解了儒学的本质,主要观点在《再论儒》的两篇文章中都谈过了,我的观点是“儒学的学习者都是儒教教徒,儒教是松散而又统一宗教”。《易传》中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以前的圣人作《易》的宗旨是让《易》书顺应天性和遵照命运的运行规律,所以建立了叫阴与阳的道来模仿上天的道,建立了叫刚与柔的道来模仿大地的道,建立了叫仁与义的道来模仿人的道。”儒学就是阐述仁与义的道,是人道。也就是说,儒学的根是《易》,阐述的是仁与义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再来看看儒家的核心思想。百度上对儒学是这样描述的:“儒家核心思想十分丰富。就个体讲,有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悌等思想。比照元素论,古人开出过三德、五行、六德等德目。孔孟讲的是“圣”端;董仲舒改为“信”端。
仁: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此外还有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廉:指礼义廉耻。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这些就是我们平时学习的儒学理论,十分经典。在中国,下到农夫和贩夫走卒,上到达官显贵,都会对自己的孩子灌输这样思想,看起来平平无奇,近现代还被说成是封建礼教,受到过批判。所以也看不出哪里能体现出来“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下面我就给你展示这套理论的神奇之处。
中国的《易》讲阴阳,儒学的根是《易》,阐述的是仁与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儒学中,仁属阴,管博爱,管收藏;义属阳,管进取,管拓展。《易》是自然现象观察的总结,所以仁义的现象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经过认真思考分析,我觉得用苹果的结构来理解儒学是比较恰当的。我们切开一个苹果,就会看到苹果的内部结构,从内到外分别是:苹果籽、种皮、果肉、果皮。其中苹果籽是仁爱的代表,牺牲自己繁育出下一代苹果树;种皮是义的代表,对内保护苹果籽,对外联系果肉,为果肉提供附着点;果籽-种皮-果肉-果皮这种从内到外的结构是礼的代表,它维持着果实形成的结构,任何果实从内到外都是这种层次结构,不会有例外;苹果肉是智的代表,苹果要离开母体到远处生长发育,就是以果肉为诱饵,让动物将它们带走;果皮是圣(信)的代表,柔韧而结实,能很好地提供外层保护,防止果肉腐坏。这就是苹果的儒学体现。恕、忠、孝、廉、悌等都是对仁、义、礼、智、圣(信)的进一步阐释和发挥,作为自然果实的苹果必然会具有这些品质。其实,所有的果实都和苹果的结构相似,这种结构具有通用性。言尽于此,具体能理解多少,要看每个人的悟性,我只能说,儒学是“道法自然”的学问,悟透了,就能明白为什么其它宗教在中国不会大面积传播开,就算一时能传播开,也不会长久占统治地位,必须经过改进,成为具有儒学特色的理论才能在中国存在下去。这就是儒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