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带孩子跟谁亲?错过这些与孩子的亲密阶段再亲也没用 2024-05-05 04:17:04 文丨 优宝不少双职工家庭都会把带孩子的问题抛给一方的父母,老人家愿意、父母也省心。但这也让不少妈妈生出了这样的担忧——宝宝从小就跟老人亲近,和父母却日渐疏远,这可怎么办?这种担忧也在一些家庭中逐渐升级为现实,孩子一和自己在一起就闹腾,甚至就连想抱抱他,也会哭着喊着要姥姥/奶奶抱,婆媳关系也逐渐滋生出裂缝。难道孩子真的是谁带就会和谁亲吗? 所以,爱会消失的对吗?很多人认为,等孩子长大了,跟自己自然就亲密了,但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19世纪,精神分析学家勒内·施皮茨,跟踪拍摄过一群没有妈妈照顾的婴儿:由妈妈照顾三个月后,一群婴儿改为育婴园的护士照顾。实验结果显示:这些孩子普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反应迟钝,有的情绪低落,施皮茨认为,护士照顾婴儿只是在履行工作职责,因此并未和婴儿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这种“缺爱”的情况下,依恋关系就会消失。 他又做了另一组实验,这次将婴儿该由家庭的其他养育者,比如爷爷奶奶照顾,为期一年。这些照顾者,同样对孩子充满爱,并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实验结果一目了然——这些孩子会把对妈妈的依恋关系转移到养育者身上。施皮茨也由此得出了结论:婴儿对妈妈的依恋关系是会消失或转移的,同时,错过的依恋关系是不可逆转的。 科学界普遍认为,2岁以前是婴儿与成人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0-2个月是无意识依赖期:谁抱都行新生儿阶段的宝宝对于抚养人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这个阶段的宝宝对人不挑,谁抱都行,只要能满足他们的基础需求,就万事大吉。3-6个月是初步依赖期:能够认出抚养人这个阶段开始,宝宝有了初步的心理要求,虽然不能够明确的表达需求,但是会用哭来与人沟通。这时候,对于经常照顾自己的人有了初步的认识,开始认定自己的抚养人。比如妈妈通过身体接触,情感交流,对孩子的及时回应来建立依恋关系。但当妈妈的角色被其他养育者代替,孩子的情感依恋自然全盘转移到其他养育者身上。 7个月-2岁是建立依赖的关键期:对抚养人会特别依赖这个阶段的宝宝从初步关系过渡到建立依赖关系时期,并认定了自己最依赖的人。不一定是付出最多的那一个,但是一定是给他陪伴最久的那一个。之后也有心理学家对2岁后宝宝的依恋发展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他们发现宝宝会在2岁后,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进入一个重新建立依恋关系的阶段,而这一时期的宝宝生活圈子也在逐渐扩大,朋友、玩伴都在他们心中并悄然占据了一席之地,但通常情况下父母仍是宝宝最依赖的人。但对于那些和宝宝不太亲密的父母,伤害的可也并不仅仅是依恋关系。 缺乏安全感的人生演员章龄之,曾参加一场心理游戏。心理老师让她在“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好友”中依次划掉一个人,最后人生只能留下一人,她毫不犹豫地先划掉了爸爸妈妈,然后划掉好友,最后万般不舍划掉外公。她很认真地说:“如果只能留下一个人,我要我外婆,我很爱她。” 章龄之的父母,在她一出生就去了日本,她是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成人后她和父母的关系非常寡淡,就连结婚也没经过父母同意。章龄之向心理老师坦诚:“我心里有很多缺失,每次有什么事,我一定要去外婆家,和她一起午睡,躺在她边上睡一场,就像自己充电了一样。”这就是很典型的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而这也让章龄之心里始终有股无处安放的怒气,老公陈龙说章龄之像个刺猬,和他沟通时,总用吵架这样的别扭方式。 这似乎也应验了美国作家约翰·布雷萧曾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写道的那样:如果在3岁之前,妈妈和孩子分离超过两周,那么孩子的被抛弃创伤将是不可逆的,孩子越小,心理就越脆弱,受到的伤害就越难以弥补。我们总爱说爱孩子,愿意为孩子付出生命,但其实,爱没那么沉重。就比如陪睡,谁全心全意给他讲个故事,睡前给他一个甜甜的吻,一个暖暖的拥抱,孩子能踏实感受到的,就是爱。长辈再细致,也终究比不上爸妈给予子女的爱。 但这或许也是很多职场妈妈的无奈,事业与家庭,丈夫与孩子,终究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对此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给出过一些建议:职场妈妈如何让孩子和自己更亲密?1、不用担心因为陪伴孩子时间少,孩子和我们不亲,孩子天然喜欢能够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人,因此建议妈妈们学几个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的亲子游戏,以此来建立亲密感;2、在有限的亲子时间里,做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妈妈,用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而不是用夸张的言行去讨好孩子;3、处理好上班前的分离焦虑,要明确告诉孩子妈妈去上班了,而不是不告而别,给孩子造成被抛弃的恐惧。 当然,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压力,请长辈协助养育也很锦上添花,但一定要尽力做到,孩子和长辈亲,也和父母亲。“爸爸”和“妈妈”,是世界上最有爱的称呼,也是最应该承担责任的称谓。当孩子深情呼唤你时,至少把入睡时光留给孩子。尤其在孩子1岁前,尽可能多的陪孩子睡,温柔的把他入怀,为他哼唱歌谣,陪着他咿咿呀呀,在他夜醒时及时给予回应。如果实在做不到,那么至少,赶在孩子睡前回家,给孩子一个甜甜的吻,一个暖暖的拥抱,一个充满爱意的抚摸...... 对孩子多说一点甜言蜜语,就比如在睡前和孩子说一声:“你是我最独一无二的宝贝,晚安......”对孩子来说,兴奋或疲惫的一天结束,在睡前带着父母深沉的爱意进入梦乡,月光下,妈妈温暖的怀抱,会是孩子一生甜蜜的记忆。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赞 (0) 相关推荐 心理学家:在感情中,千万不要过于依赖他人,否则会越陷越深 在微信群里聊天时,群友小A讲了这样一件事情. 她和男朋友已经交往3年.男朋友之前是在工厂工作,做手机安装.后来,工厂效益不佳,男朋友被辞退了. 之后,男朋友有象征性地出去找找工作,但都没有消息.后来, ... 命里注定的婚姻 常有人问,为什么恋爱与婚姻之间的变化如此巨大?那个人的变化同样如此巨大,根本理解不了.我们今天就讲讲你的婚姻为什么变化,并且从一出生就注定了. 中国民间早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 宝宝跟谁睡就跟谁亲?心理专家:错过“黄金期”,再努力也没用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宝贝,都被爸爸妈妈以及爷爷奶奶捧在手心里长大. 当然,现在很多年轻父母的经济压力比较大,他们在上班后都会把孩子托付给老人来照顾.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宝宝和谁待的时间越长感情就 ... 人格起源:我为什么是这种人格型号? 本文为我备课资料,也是未来九型高级班教材内容之一. "一个儿童如何认知.如何面对世界以及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 将深刻地影响儿童的发展."--佛洛依德 每次九型课都会有学员 ... 有这么多比打骂孩子更好的教育方式,为何总要“打是亲骂是爱”呢 棍棒教育真的那么有用么?别总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小时候,你是否挨过父母揍呢? 很多父母常用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是棍棒教育,可能很多人小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并且认为这样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虽然不能说明 ... 孩子的这些表现,看似“淘气”,其实是进入“仇亲期”了 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淘气是他们聪明的体现,因为有育儿专家曾经表示,幼儿越淘气说明他们大脑细胞的活跃度越高,这样的孩子智商.情商都会优于其他幼儿.但是幼儿淘气也是要分时候的,如果你的孩子总是淘气.不听你 ... 孩子由谁带大智商更高? 科学研究告诉你, 孩子让这个人来带更聪明 导语:你家孩子都是谁来带?一提到这个问题,相信大多数的父母都会回答是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带孩子,再就是全职妈妈了.虽然作为父母都是想亲力亲为地照顾孩子,但由于父母通常都要上班,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没有 ...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多带孩子做这4件事,孩子会越来越聪明 孩子的智商除了先天的因素,后天的培养也很重要. 每个孩子大脑智商发育高峰期都只有一次,那么这个高峰期在什么时候呢?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组研究数据显示, 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他们的大脑大概只有最终大脑2 ... 父母在家庭中的人格设定,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性格!#育儿 #家庭教育 #育儿经验分享 #育儿教育 #亲... 父母在家庭中的人格设定,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性格!#育儿 #家庭教育 #育儿经验分享 #育儿教育 #亲... 教育孩子要趁早, 不要错过了开发天赋的“黄金时期”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教育,等以后上学了老师自然会教他,可事实却是孩子的天赋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递减,教得越迟,他的天赋就会发挥的越少,这就是"天赋递减法则". 点 ... 忙不是借口,管孩子要趁早,错过黄金期后悔都来不及 每一天的好运,就从你无意中翻到这篇文章开始.一篇好的文章,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心情,而好的心情能决定你一天的幸运.小编收罗万千资讯.再细细给它排编,整合出一篇优质的文章,希望的是这篇文章,能够与阅读的你产 ... 郑州学生坠亡:家长允许孩子带手机进校,就是变相推着孩子跳楼 我们一起做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人 清晨醒来,请读"胡说" 提醒胡粉:"胡说"公号坚持日更原创,本号的网络教育课程辅导广告,都经由胡老师认真审查,高质靠谱,您可先 ... 别错过了让孩子能力开挂的9个黄金时期! 文章关键词:敏感期 我们经常会惊叹:"别人家的孩子"为啥这么厉害!我家那熊孩子,怎么每天就知道胡闹,感觉啥都不会!可你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你们家娃羡慕别人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