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讲课

5月16、17日,应邀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参会并讲课。

16日是该院“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课程诊断会”,“诊断”一词大概是深圳人的发明,别处一般叫“评估”,不过“诊断”和“评估”又略有不同,还含有进行会诊,提升教学质量的意思,更加积极。参加“诊断会”的还有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广东金融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的教师和领导,以及该校人文学院的相关领导和教师。东道主对他们大学语文课和应用写作课作了介绍,大家对他们的校本教材和教学情况作了高度评价,同时也介绍了各自学校开展大学语文课的经验,并对目前大学语文和应用写作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17日上午听了该校两位大学语文教师的课,她俩讲的都是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她俩在考勤、检查作业等环节使用教学软件都非常熟练,课堂上学生也使用手机和老师互动。特别是其中一位老师使用的教学视频,是“见字如面”节目中的朗读嵇康这封书信,字幕打出的是《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朗读的是现代文的翻译,又不是那种死板的直译,而是幽默、灵活的意译,效果非常好。这正是我也在教材编写中尝试的,如汪曾祺的《聊斋新义》,我选的是《黄英》一篇,汪曾祺就是用的意译兼改写的方法。

下午给学生讲课,题目是“高职学子如何提升语言文字素养”。我从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学问》一段话讲起:“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培根没有提到语文,我们代为补充:语文为史鉴、诗歌、数学、博物、伦理、逻辑修辞提供工具,从而使人明智、巧慧、精细、深沉、庄重、善辩,具有良好的气质。

显然我这里用的是语文工具论理论,我认为语文课的“人文性”“工具性”争论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语文是人文工具,还用得着争吗?其实语文不但是人文工具,还是自然学科的工具,是所有功课的工具,不掌握这个工具,那么一切“素质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职业教育”,统统免谈。我看得出来,同学们对我的这个观点非常认同。可惜他们接着还要上别的课,没有时间进行互动。

照片中是他们自编的校本教材《国文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