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出书了
今天是平安夜,白天收到出版社寄来的书,是我的《现代大学国文教育》。这本书的出版,得到不少同行和朋友的帮助,书上的这一段话我要再重复一遍:
“这里特别要感谢的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王兵、东北师范大学的徐强、吉林大学的韩建立、辽宁广播电视大学的高玉林、浙江工商大学的冯文丽、北京吉利大学的安红霞、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未谋面的管理员,以及中国教育报社的黄蔚主编、杭州新闻出版局的李涵秋书记、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宋旭华编辑,他们或为我校阅书稿,或为我在国图查找资料,或帮我录入文章,或帮我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而我因为一直是体制外研究,没有任何经费来源,只能心中有愧地接受这一切无偿援助,也只能在这里略表谢意。”
年终盘点,从2007年为了专心研究大学语文,选择提前内退,到2017年正好10年了,古人说十年磨一剑,10年前,媒体上大学语文大讨论,说“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大学语文面临尴尬的境地。”所以当时我的想法确实是想要为大学语文“铸剑”。不过盘点10年里的这几本书,主要还都是资料性的,还只能算是“铸剑”的准备,真正的“铸剑”,大概将是下一个10年的工作,计划有:1.《大学语文课程论》;2.《大学语文教育史》;3.大学语文百年资料汇编。这是一个大工程,诗曰:“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希望得到同行同道的支持和帮助。
下面略微介绍一下这几本书。
《母语主题的大学语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虽然只是为复旦大学《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教师手册,但贯穿了我研究大学语文的一个逻辑起点,当时一些大学语文教材多采用“人文主题单元”的体例,我认为大学语文应该有自己的“母语主题”,所以“大学语文母语主题研究”也是我当时申报的省重点课题的名称。后面的几本书可以说都是这一主题的逻辑发展。
《大学语文教育与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这是一本全国同行的论文集,第一主编是王步高,我是第二主编。如今王步高先生已驾鹤西去,独自抚摩这本集子,难以抑制对先生的怀念。
《大学语文》,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本来研究“大学语文母语主题”的一个目的就是要编写“母语主题的大学语文”教材,然而鉴于当前大学语文教材已经泛滥,所以我决意在没完成课题研究前不染指教材编写,但禁不住人民出版社编辑的一再鼓动,又因在课题研究中一些想法需要在教材实践中加以论证,所以就先编了这本教材,其后随着研究进行,2013年,2014年,又对教材进行过较大修订,而最终真正成熟的版本大概要待《大学语文课程论》完成以后。
《母语高等教育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2007年我拿到省重点课题,计划中的课题成果就是这本书,但是我研究得太慢,直到6年后才完成这本书,课题结题的时间早已超过,所以就没有经费,这本书是自费两万元出版的(浙大出版社将我算作本校教师,是很优惠的价格)。当时我在宁波大红鹰学院组建大学语文研究所,他们对这本书给予两万元的科研奖励,所以也不算真的自费,反而是我自己的学校,说退休教师已经和他们无关。还要说明的是,2007年我发现中国大学语文学科一百多年还没有一本专著,所以这本书本来是想抢占“百年第一”的,不过等我完成,前面已有同行们的6本专著了。这本书是我和中国教育报社黄蔚主编的合著,我自从内退以后,就是体制外人,说话属文往往指名道姓,口无遮拦,作为严肃的学术著作,这是很不相宜的,《中国教育报》是教育部的机关报,黄蔚主编的合作,对我是种约束,所以这本书是体制内外互相制约平衡的产物,自有一种妙处。
《现代大学国文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这本书一年前就已完成(“绪论”落款是2016年8月),一直找不到出版单位,其间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小宋编辑帮我申报过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未果;人民出版社的魏老师也帮我联系过出版社,甚至要自己拿出钱来帮我出版,我当然不好意思而婉拒了。还有台湾花木兰出版社也愿意出版,但他们是做图书馆丛书的,而我这本书是大学语文同行们最需要的,所以也只能放弃。最后华东师范大学的小范编辑独具慧眼,为我免费出版,并约定今后我的书都在她们社免费出版,不知如何感谢。这本书的原名是“民国大一国文资料研究”,但是“民国”一词近来有点犯忌,最后只能改成现在这样一个过于高大上的书名,只是为了通过审批,并非我不知天高地厚,在此也要说明,好在书中内容基本仍不违原旨,同行们自能会意。此书因免费出版,出版社不能给我太多的样书,所以也不能如前面几种书那样慷慨赠送,想必同行们也能够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