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亲历:我最喜欢的糖尿病诊疗是这样的……
2017.1.16 周一
腊月十九 丙申年
忌完美主义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Athem》
“根据这份检查报告来看,你已经可以确诊为1型糖尿病。所以从今天开始,你需要打胰岛素了,不过,不用害怕,稍后我们的糖尿病教育专员会告诉你怎么使用胰岛素,营养专家会来帮助你怎么搭配饮食,我可以理解现在的你很难接受这个事实,我们的心理治疗师稍后会来和你聊聊,有任何的问题你都可以和她说。另外,这份是你的糖尿病个案管理,希望你可以认真填写,帮助我们更了解你,平时有问题,也可以及时和我们沟通…”
如果,当被确诊的那一刻,你的身边有这样一个团队,是不是可以少走点弯路?是不是可以不用独自面对内心的孤独和害怕?如果,在糖尿病陪伴的日子里,被这样的团队悉心呵护,是不是可以少了一点对并发症的恐惧?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有着这样的一个梦。无论是美国糖尿病协会还是中国的糖尿病学会,在每年的指南中都会再一次强调建立一个健全糖尿病团队的重要性,规范糖尿病诊疗。来看看现实。
医患数量极度的不平衡,在三甲医院找个专家挂个号都无比艰难,和医生见面说话的时间不足3分钟,除了生理上的疼痛不舒服很难再顾及饮食运动的调整。
无论是患者还是医者,都清楚要管理好糖尿病,一整个糖尿病管理团队至关重要,只是在现行的医疗体制内,对于每一个医生和糖友来说,这始终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所以,当我偶然听说,国内竟有这样一个医生,坚持着自己的初衷,并且实实在在的建立起了这样一支团队的时候,我迫不及待的坐上了上海去南京的火车,急切的去探访和寻找身边的糖尿病管理团队。
医院坐落在南京十字街,一早的火车,中午12点就到了医院,这个时候正是医院停诊休息的时候,大厅里只有稀稀落落的人,刘超医生的内分泌诊室在3楼,我径直来到3楼,门口已经排了不少人,打听下来,原来都是没有挂上号的患者,在等着刘超医生加号。
其中不少患者和我一样,都是特地从外地赶来的,一个爸爸带着儿子来看甲亢,坐了3个多小时的车,没在网上预约上医生只能在这里排队加号,我问他闲聊,刘超医生怎么样,这个爸爸露出一丝笑容,刘医生很和蔼可亲,前面有一系列的预诊团队,病情都问的特别仔细,最关键的是开得药有用,现在血指标查下来基本正常。只是,每周要请假奔波两地,单位都不乐意了。
其实刘超医生最为人所知的是其自然疗法(在公众号搜素自然疗法,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文章),此次来探访,除了想一窥糖尿病全套管理团队究竟如何,还想看看这个神秘的自然疗法到底是什么。
诊室门口等待加号的患者和家属
耐心排队间隙,我开始观察为什么刘超医生的诊室一字排开一共有5,6个之多,上面挂着不同的科室名字,有内分泌科室,也有营养科,还有人体成分分析室,睡眠呼吸监测室这些不太常见的科室。
叫到号的患者被带进不同的诊室,大概15-20分钟后被带去第二个诊室。第一次来的我,实在摸不清什么情况,在一旁的外地爸爸,看我一脸茫然的样子,很耐心的告诉我,一会儿等叫到你的号,会有人带着你先去看第一个医生,帮你填写病史,问清楚疾病状况,然后才会去刘超医生那儿会诊,如果需要后续的其他科室跟进,你就会被带去其他科室直接就诊。
正说着,一个护士样子的工作人员带着患者从刘超医生诊室出来,说,我马上联系外科主任过来会诊。接着就开始打电话,一路陪伴患者直到外科医生前来会诊。
一直等到下午3,4点,护士台叫到了我的号,终于可以一探究竟了,我自然不会放过每一个提问的机会。我先是被一个年轻的医生带去了第一个诊室,我迫不及待的开始提问,你是内分泌科医生?
年轻医生笑着告诉我,是的,接着就开始记录我的病情,因为是第一次就诊,她问的相当仔细,从6年前发病时的情况,到最近一次验血报告单都一一记录在病史上,平时的用药方案,饮食运动习惯也被问及,就连瞬感血糖报告上的数值她都写进了病史。耐心程度让我感觉体验了一次vip服务,大概20分钟以后,我被带去了第二个诊室,也就是刘超医生的诊室。
睡眠呼吸检测室
刘超医生话不多,仔细看了病史后,又看了看我。你的甲状腺很肿大啊,甲功正常吗,我正想说正常,他直接拿起身旁的B超机器,给我做了个甲状腺B超。我还在惊讶诊室里居然还配套了B超机器,检查已经做完了。还好,两边有结节,但都不碍事,甲功正常就可以。刘超医生说完,就开始具体问我最近的血糖控制情况,然后嘱咐身旁的工作人员,一会儿建立个档案下载个app。除了为我调整用药方案,听说我对自然疗法感兴趣,嘱咐说一会儿见下营养科。
刘超医生在诊室门口
就这样,我被带去了第三个诊室。之前那个护士样子的工作人员原来就是糖尿病教育专员,同时也是糖尿病个案管理师, 如果是首诊糖尿病的病人,由她负责来指导患者如何服药,怎样使用胰岛素,怎么测量血糖。作为我这个老病人,自然这些基础知识已经熟知,于是乎这位糖尿病教育专员就开始指导我下载配套app,通过app来进行血糖管理,这些血糖记录她可以实时看到,如果有任何问题,我也可以直接在app上向她提问。如果她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她会帮助我找到合适的医生来回答我的这些问题。
血糖管理app例图
记录完我的基础档案后,我被带去了第四个诊室—营养科。营养科医生告诉我,现在使用最多的自然疗法是限食疗法。由于我的体重偏轻,其实并不太适合限食疗法·,加上要依靠胰岛素,会有低血糖风险。只是看我实在好奇,她还是耐心的和我讲解了什么是限食疗法。
限食疗法适合BMI>24的超重患者,或者是糖尿病前期患者,分为院内和院外两种方式。院内一般是9天时间,采用的是1+5+3的方案。第一天进食600大卡,接着五天500大卡,最后三天恢复600大卡,所有食物全部由院内供给,制作食物的厨师必须经过统一培训,严格控制食物生重。主食的搭配一般会是高纤维杂粮饭,馒头,代餐通常是低GI饼干,同时配合蔬菜汤、蛋白粉,纤维粉等等。
从和我的谈话中,这位美女营养科医生不断在探索最优的饮食搭配,在保证营养的同时改善食物的口感。她告诉我,按照以往的临床经验,第一、二天患者都会有明显的饥饿感,院内限食疗法最显著的效果就是体重下降,血糖得到改善。当然,出院后,为了巩固治疗,还需要配合长期的院外限食,通常建议采用5+2方案,5天正常饮食,2天400大卡低热量饮食。
走出诊室的时候,不知不觉已是晚上5点半了。我匆匆和医生告别,一头钻进夜色中。错过了原先预定回上海的火车,可是心里并不着急,看着路上人来人往,忽然发现自己很幸运。
一整个下午的就诊过程还历历在目,或许从没有人会认为去医院看病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可是今天的诊室却出乎意外的使我感到温馨,少了点烦躁,多了点信任。我不知道还需要多久,在我们身边,这样的管理团队会越来越多,这样的就医体验会成为常规。只是,现在这一切,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同时作为一名患者,我们也需要慢慢调整就医观念,不再只是把糖尿病单纯的视为内分泌系统疾病,平时的血糖管理除了找寻内分泌医生的帮助,还应该有意识的加入营养师、心理师等等的共同参与。
每周一,董小姐在此等你,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