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猫代人”,从善恶两面了解日本猫文化
一、序言
猫(ねこ)に木天蓼(またたび),お女郎(じょろう)に小判(こばん)。——日本谚语
大好物のたとえ。また、非常に効き目があることのたとえ。——日文解释
比喻最爱的东西,另外还比喻非常有效果。——中文解释
与其他国家不同,在日本,类似这种与猫有关的谚语非常之多,文化是语言的产物,日本之所以会存在大量和猫有关的表达形式,是因为猫在日本人心中有很高的地位。日本人对猫的钟爱,常常反应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究其缘由,除了自身性格和猫有很多相似之处以外,还与日本人喜欢借猫之口表达感情有关。日本人爱猫,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因为日本人内心情感丰富,并且对猫的喜爱之情不断的演化和深入,最终形成了一种文化。
(友情提醒:全文共5100字,阅读时间9分钟)
二、猫文化的产生
从爱猫,到借猫表达感情,猫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并且逐渐融入民族文化当中,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也是世界少见的猫文化。虽然喜欢猫的人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像日本民族那样将喜欢之情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还是比较少见的。
猫文化的形成其实是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的:据日本著作《不可思议的猫的日本史》(日本作家、翻译家北岛广敏代表作)介绍,猫是由中国到日本的遣唐使带去的,最开始是日本宫廷中贵族的宠物,到江户时期,才逐渐走入平常人家。
①客观背景
日本的奈良时期,为了防止佛教经书遭鼠类咬坏,猫和佛教经书一起经由中国引进到日本。在猫进入日本初期,由于数量稀少,只有贵族才能将猫作为宠物饲养,加上其保护经书的作用,当时的猫的身上带有一种“贵族特质”,是一种权势的象征。
早期由贵族饲养猫
到了明治时期,猫在日本开始逐渐日常化,由于数量不断增多,普通人家也可以饲养猫,并且这一风气也迅速流行开来,达到鼎盛。直到近代,猫不仅是家家户户可以饲养的宠物,也成为了很多人精神上的朋友,给现代人带来一种精神慰藉。日常生活中关于猫的产物也非常之多。
总体来看,当时猫进入日本,主要是用于保护经书。此外,日本是一个种植水稻的国家,猫进入日本之后消灭老鼠,保护水稻,因此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这也是日本人爱猫的最根本原因。
②主观背景
猫的性格安静、优雅,不喜欢喧闹,喜欢独处。日本人觉得猫的性格和他们相似,不喜欢他人揣测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的秘密,喜欢隐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觉得自己像猫一样优雅安静
日本民俗中,猫可以与神灵相通,他们可以通过猫表达自己的憧憬。此外,孤独感是日本民族内里的感情,因为猫身上能够折射出这一感情,所以日本人常常喜欢借猫抒发感情,特别是对人性进行深层的剖析和反应社会现实问题方面。
猫的拟人化
三、猫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日本灵异记》(日本奈良药师寺的僧人景戒所著)是最早有关于猫的相关介绍的文学作品,当时猫的形象是妖,猫又(ネコマタ,罗马音:Nekomata),俗称为猫妖、猫股。在日本神话中是一种有着两条尾巴的黑猫形象,耳朵大而尖,牙齿为双面锯齿型的妖怪,是猫妖的一种,据说有两条尾巴,能直立行走。在该部作品中,描述了一只猫死后产下的胎儿竟然变成人的故事。猫妖是上了年纪的老猫,通常以老太婆的形象显现,身体大约是人类体型的一倍,大只的猫妖甚至可以长得像小牛一般大小,尾巴在末端分叉为二。
猫又
江户时代,猫多会在浮世绘画作中出现,浮世绘中的猫经常被描绘成直立行走,做着人类的事情。当时的猫多被描绘成歌舞伎,因为政府禁止张贴表演人员和游女的照片,他们就利用猫来表现,将名人模拟成带有个人特色的猫画在浮世绘作品中,利用猫来传达大众的名人崇拜。
浮世绘猫
日本古典文学作品《源氏物语》(被誉为“日本《红楼梦》”,由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物语”是日本的文学体裁。反映了平安时代的文化生活和社会背景,在贯彻写实的“真实”美学思想的同时,也创造了日本式浪漫的“物哀(もののあわれ)”思想。)、《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时期女作家清少纳言创作的随笔集,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表达作者的感受以及感悟,不仅能够将作者积极的生活态度呈现出来,同时不乏表现散文的特点)当中都有关于“猫”的故事。以《枕草子》为例,“带着红项圈,挂着记名的白牌,拖着索子,且走且玩耍”的文字。日本人相信“化猫”的存在。何谓化猫?就是家猫活过十几年后,会变身成人,最终会杀死主人。这样看来,猫既是宠爱者,又是挑唆者,而在旁诡异地笑个不停的是人。
日本文豪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的小说《我是猫》(作品是以一位穷教师家的猫为主人公,以这只被拟人化的猫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心理。这是一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又具有文人气质、但至死也没有学会捕捉老鼠的猫。),更是把猫人格化,借猫之口嘲讽对社会的黑暗以及表达不满:
世人褒贬,因时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样变化多端。我的眼珠不过忽大忽小,而人间的评说却在颠倒黑白,颠倒黑白也无妨,因为事物本来就有两面和两头。只要抓住两头,对同一事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人类通权达变的拿手好戏。——夏目漱石《我是猫》
当今世界是个以个性为中心的社会,在一家由家主代表,一郡由郡守代表,一国由诸侯代表的时候,除了代表者,其他的人都是毫无人格可言的。——夏目漱石《我是猫》
加菲猫要有了三个愿望:“第一个是要猪肉卷,第二个还是猪肉卷,第三个,哦,你错啦,我想要更多的愿望,那样我就能得到更多的猪肉卷啦。”——夏目漱石《我是猫》
此外,赤川次郎的《三毛猫》、宫崎骏的《猫的报恩》等都是通过对猫的表述来表达人的感情。
到了近现代社会,猫文化多以动画形象在众多动漫中有所体现。
四、“吉祥物和猫妖”,猫文化在动漫作品中的不同体现
在不同的动漫作品中,猫的形象各异,想要表达的感情也不同。
①哆啦A梦(善)
《哆啦A梦》(日语:ドラえもん;英语:Doraemon;旧译叮当 / 小叮当)是由日本漫画家藤本弘(笔名藤子·F·不二雄,日本男性漫画家,小学馆的代表漫画家之一,代表作《Q太郎》《哆啦A梦》《小超人帕门》《超能力魔美》)创作的漫画。
哆啦A梦以一只来自22世纪的猫型机器哆啦A梦为主角,讲述了他受主人野比世修的托付,回到20世纪,借助从四维口袋里拿出来的各种未来道具,来帮助世修的高祖父——小学生野比大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以及他在日常生活中和身边的小伙伴们发生的轻松幽默搞笑感人的故事。
哆啦A梦主要人物照
作品自1970年1月开始在《小学1-4年级生》杂志中开始连载,并且大受小学生欢迎。《哆啦A梦》系列的篇幅浩繁,由原作者亲自执笔的短篇漫画共1345回(分为45卷单行本),大长篇漫画16回,《哆啦A梦Plus》6卷,在藤本弘去世后,又由其弟子创作了大量漫画,至今仍有新作品在不断推出。
日本人气卡通形象机器猫“哆啦A梦”得到外务省任命,荣膺日本首位卡通大使,负责向全世界推广日本动漫文化。
哆啦A梦被任命为卡通大使
在日本,《哆啦A梦》是其历史上首个总观影人次破亿的系列电影;在全球,它则是动画电影里获得年度票房冠军次数最多的。
就像歌里唱的“小叮当帮我实现所有的愿望”,竹蜻蜓、任意门、时光机、记忆面包、透明斗篷......哆啦A梦的万能口袋似乎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而且包含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会说话吃饭的机器猫,是猫的拟人化表现;机器猫对大雄和孩子们的太多,基本上都是以比较正面的形象出现的;对老师的尊敬,儿童训练文化,“反战”,梦想的实现,乐于助人等众多文化特征和精神特征都是通过哆啦A梦来反应。
哆啦a梦说:“这世上没有什么是别人做得到但是你做不到的事情!”在这句话的鼓励下,一向软弱的大雄,在受过无数次的伤之后终于学会了踩竹高跷。
人总是爱欺骗自己,因为那比欺骗别人更容易。
在你看别人的同时,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梦想是一个天真的词,实现梦想是一个残酷的词。
法国人说酒是葡萄的回忆,经历了足够的时间之后,所有事实都必然产生微妙的改变,到达美丽的顶点后枯萎下去。
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
天没降大任于我,照样苦我心智,劳我筋骨。
用人所短,天下无可用之人;用人所长,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用人所长,必容所短。
现在的梦想决定着你的将来,还是再睡一会吧。
哆啦a梦在动漫中无数的经典语录,都是人在社会现实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反馈,面对这些困难和挫折时,他大多数时候都是带着大雄正面的去面对这些问题。
《猫的报恩》中头戴礼帽身穿礼服举止绅士的猫;《龙猫》中传递着美好希望和温馨的猫;这些动漫中都是用比较正面的形象来抒发感情和表达希冀。
②黑化的猫(恶)
从另一方面,猫有时给人的印象是恐怖的,很多民间传说中都把猫描绘成一种具有灵性的动物。因此,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也衍生出了很多关于猫的妖怪:
在日本民间传说中,存在着一种被称为猫妖(不具有科学性和自然规律性)的生物,相传这种生物一般由年老的家猫和生活在山中的野猫所化成。故事里说,猫在化成猫妖的过程中,其先是逐渐变成双脚直立行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不仅能形成跟成年人一样大小的体型以及说人类的语言,甚至还能拥有随意改变自身外形、控制亡魂、控制火以及下诅咒等超自然力量。
日本猫女
尽管传说中猫妖有好有坏,但猫有的时候又完全被视为是邪恶的,并能给人类带来恐怖的灾难,如在古代日本猫又往往被认为是战争和火灾的罪魁祸首。传说中猫又有着数条尾巴,其尾巴越多、越长则说明它越邪恶。
还有传说曾介绍过,当一只猫逐渐能直立行走且双眼越来越发亮,那么就是即将要成为妖怪;此外更古老的一种说还认为,当一只猫去舔舐鱼油灯中的鱼油时,那么也是成为妖怪的预兆。
③不一样的猫咪老师
在动漫作品当中,《夏目友人帐》中的斑/猫咪老师(ねごせんせい)就是以招财猫为形象的妖怪。斑是一只高级妖怪,被封印在招财猫里,因为主人公夏目贵志不小心弄断封印的绳子而被解放,作为宠物猫和保镖与夏目一起生活着。可是因为多年被封印在招财猫中而被同化了,日常行为作风带有浓重的猫习气。本名斑(まだら),是个拥有强大妖力的妖怪。
据猫咪老师称,招财猫的外形是封锁妖气的“容器”,因此没有妖力或灵力的人看到的是招财猫的形象。因为强大妖力性格自傲的斑,成为夏目的保镖后要夏目尊称他“猫咪老师”,但很多时候都被戏弄。斑动不动就要吃夏目,并与夏目约定其死后友人帐就归他,然而在与夏目相处中逐渐被感化。爱酗酒且酒品奇差,动不动吓唬低等妖怪,五音不全。喜欢吃馒头,与夏目表面上无时无刻不在斗嘴,其实非常重视夏目。
喝酒的娘口三三
作品中的猫是以妖怪的形象出现的,但日常生活中的猫咪老师,和人类似,爱喝酒吃鱿鱼,吃馒头,口头上动不动就要吃人,但却对夏目非常的照顾。
人类还真是脆弱的生物,我最讨厌脆弱的东西。明明就很脆弱还去帮人,明明就没有能力还要拼命的去保护谁。
你的心出现了缝隙,软弱的心会招来妖魔。
人也好物也罢,寿命都很短暂,让他们返老还童焕然一新不是更值得高兴吗。是想脱胎换骨还是随岁月成长,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吧。
无论如何思念,也有些东西终究无法企及,那么,忘了就好。——猫咪老师
作者借猫咪老师之口,表达了很多对于人生的观点,强大如猫咪老师一样的妖怪,嚷嚷着要吃人,欺负新手,本性中似乎也是一个妖怪,但受到人的感化之后,学会照顾,学会同情,表达的是人类的感情。
无论是《哆啦A梦》中善良正直的猫的形象,还是《夏目友人帐》中要吃人的猫妖的形象,其实表达的都是人的情感,或积极,或悲伤,或喜欢,或离别,都是人生之常态。
五、猫文化的现代体现
在日本,因为大众喜爱猫,更有为猫庆祝的“猫日”,因为猫叫的声音与日语“2”的发音非常相似,所以每年的2月22日在日本被称为“猫日”。
从古至今,日本猫文化的演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期日本人民的内心世界的变化,也是通过猫表达了当时普通人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情感反馈;对应的,日本民族的发展也相应的左右着猫文化的变迁。
东京的今户神社里,拜殿里摆放着两只巨大的招财猫。这边还会出售由有斑块的男神和纯白的女神两只招财猫连接在一起的“结缘猫”。在豪德寺里,寺内遍地是参拜者供奉的招财猫。日本文化学家直江广治在《日本文化史词典》“猫”的词条中指出,猫已经成为一种代表财富和姻缘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拓展延伸之后,形成了多样的猫文化现象。
猫咖
诸如招财猫、Hello Kitty等猫的形象,猫咖(这种咖啡店与普通咖啡店的区别在于店内饲养着各种各样的猫,人们在品尝咖啡的同时,可以和身边的猫咪玩耍,在安静平和的环境中让身心有所放松。)的产生,猫咖啡馆可以说是猫文化和现代化结合的出色案例,都是日本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创造的,是日本民族特色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