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医养生治病理念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医养生治病理念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出自《汉书·艺文志》。
意思就是:“有病与其被庸医误治,不如不治,反而常能符合医理”。
其中“中医”通常被解释为“中等水平的医生”,又在近年来网络、媒体广告的宣传得有部分人群特别相信、崇拜中医,甚至达到痴迷、迷信的地步,并把一些中医大夫包装、神话到“神医”的地步。在《中国医学大辞典》中有:“中医犹言中工”。所以中医并不是很高大上的神医。
其实,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非“神医”。
医的本意是治病的人,即医生。
因为医生的职责是治疗,所以“医”又引申为治疗,还引申为医术。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自发的施治辨证法,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到了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作《伤寒论》,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
在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病(阴阳各三,二分为六)。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疾病是多元化的,同样是头痛施治之法也不尽相同也有异病同治之法。
大凡是见有五脏六腑之阴阳虚实寒热偏颇之任何,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
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人受外邪六淫,内伤七情,那有不生病。
有病?
什么是叫“有病”?“有病”无疑是与“健康”对应的一个概念,也就是身体处于不健康状态就是“有病”!人的身体自然会感觉到不舒服了,比如身体出现头痛头晕发热咳嗽或者情志失常首先想到自己是否患病了。
但有了病得要去求医,对于有些人却是一个大麻烦的事,因为他对医学毕竟是不懂。
特别是中医,一是中医西医化、受限制,另一方面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汗牛充栋比比皆是。所以对于求医者也成了一个难题。
然大部分患者基本是不坚持“能中不西,先中后西”的原则。而且中西药并用,名副其实的“双保险”,或者先用几剂汤药,稍无改善,概责中药无效,立马去求西药,西药无效再改中药,在这轮回里当病至垂危急重又找老中医求诊。
这无疑是仅仅把中医当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罢了,那又有何回天之力?命兮。
中医的称谓由来已久,在古代文献中便有记载,例如,《汉书·艺文志》中引谚语讲:“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但这里说的“中医”却不是现在讲的中医。按我个人的理解,这句话是说好多疾病,即使没有经过医生治疗,也会自愈,这种痊愈率甚至可以达到一个中等医生的水平了。
清代医家俞震《古今医案按》中讲:“至于病随药变,实有其事,所以旧有不服药为中医之说。”有时候,疾病会因为失治误治而变得更加糟糕,所以,碰到这种情况,想想看还不如一开始便不吃药呢。细细品味,这句话并不是有意要贬低医生的作用,更不是说得病之后不去寻求积极的治疗,而是说不能过度医疗,不要稍微有点身体不舒服就马上就去吃药,身边的确有很多人打个喷嚏就感觉自己感冒了,赶紧去吃感冒药,还美其名曰“预防感冒”,这种盲目用药只会使身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受到大大的伤害。而且,即使是生病了也不能单纯靠药物来消灭疾病,而要充分调动人体自我的正气,以发挥其自我修复和祛邪外出的能力。这暗含了中国古人对于生命与疾病的一贯理解,简言之,要“以人为本”,尤其是理解疾病时切莫眼里只有“病”,不要忘了还有个“人”在,要通过调理“人”来愈“病”,这种理解也成为了中医学有别于其它医学的重要特点。
医生是干什么的?好多人会想当然地回答道:治病的。这种回答没有错,但至少不能概括出中医的全部。
首先,因为中医一直把治未病作为医生职业之核心,以及评价医者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准。相关的论述和传说故事一直延续在中医学和其它传统文化典籍中。例如,《黄帝内经》中强调“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不治已乱而治未乱”,如果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就好比是渴了以后再去挖井,临到打仗了才去铸造兵器,为时已晚了。再如,《鹖冠子》中记载扁鹊有兄弟三个,都是医生,扁鹊的病人最多,二哥次之,大哥的最少。所以人们就夸赞扁鹊的医术最为高明。扁鹊说:其实我的医术相比于两个哥哥是最差的了,因为大哥治病是没等疾病发生就已经防患于未然了,所以很少有人会病了以后再跑来找大哥看病的。二哥治病稍逊于大哥,有一部分能见微知著而防患于未然,有一部分要等发病了以后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才能进行针对性治疗,所以找二哥看病的病人要比大哥多一些。至于我自己,则是医术最差的了,不能在发病之前就能让病人通过自行调理而治未病,所以找我看病的人最多。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中医学把养生放到很重要的位置,翻看历代的中医古籍,大部分是把养生、治未病之类的篇章,放在全书之首。例如,《黄帝内经素问》上来第一篇便是“上古天真论”,乍一看这一篇的内容,根本不是在治病。所以不同的人看《黄帝内经》会有不同的体会,据我了解,不是做临床医生的人,往往很喜欢《黄帝内经》,因为他知道养生的重要,喜欢看这本书里对养生的精辟论述,如何饮食,如何作息,如何避寒暑,如何调节情志等等,非常详细,可操作性很强。恰恰是不少临床医生却往往不喜欢看,老感觉《黄帝内经》扯来扯去,恨不得这本书全是讲不传之秘方的,最好是拿过来就能用,用上就能治病。若有这种想法,只能说明对中医的了解还很少、很片面。
其次,退一步讲,即使是治病,传统中医学从生命本身的自我调节与康复能力出发,非常重视调动人身正气来达到邪去病安的最终目的。所以,能不用药就不用药,能少用药就少用药。
好多人看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时也许会不理解,怎么治病时老谈一些导引吐纳之类的练功方法,哪里有开几副中药来得痛快?之前我也有这样的疑惑。
后来在青岛海慈医疗集团时,发现我练太极拳时的一个师兄张国平经常教病人一些练功方法来治疗哮喘等疾病,我问他这是从哪里学的,他告诉我是《诸病源候论》。我才恍然大悟,古人之言不虚,中医治病绝不是一个“药”字可以概括地了的。在古人眼中,疾病并非“天外来客”,它的形成与机体自身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因此,即使是应用中药疗病,开中药的目的并不是把活生生的人放在一旁不闻不顾,不是把活生生的人当作解剖台上的尸体或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不是像作体外实验一样,单纯靠药物来杀死某种细菌或病毒,而是充分考虑生命本身与中药的互动作用,借助中药重新开启、激发和协调机体正气来战胜疾病。
当然了,这不是说中医这样作就多么高明,其它医学就要低一筹,也不是说治疗疾病只有中医中药这一条途径。而是说,如果不按照这种思维来使用中药了,就很难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中医了,充其量只能说是挂着中医的幌子,在行其它医学之实了。正是因为中医学的这个特点,才决定了中医看病一定要把病人当做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来看待,要充分考虑病人的体质、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对机体的影响,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才能更好地使中药进入机体后发挥最大的效能。谈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我的一位老师讲的一句话,他说如果病人失眠你就只知道开酸枣仁,那么一斤酸枣仁可能还没有一片安眠药效果来得快。现在我们经常抱怨中医不好使,中药不好用,但有没有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对中医理解有多少,是否理解了古人是如何看待生命与疾病的。
有时候看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句话,再考虑到现在中医的发展境况,会不免有些心酸。中医是个好东西,但如果没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作保证,是难以说明自身优势的。要说明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必要,不是要让自己的治病理念和方法越来越向西医学靠近,而是必须静下心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认识生命的,是如何认识疾病与身体的密切关系的,是如何理解身体与中药的互动作用的。现代中医人应该需要有些属于自己的思考了。
《渐晓中医——中医是什么》,刘鹏 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
从此,对三世书有了一个正确的解释。《素女脉决》用以査症,《神农本草用以药,《皇帝针灸》用以法疾。就是说,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需要精通查症、辨药、祛疾。
文源:《渐晓中医——中医是什么》,刘鹏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