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熟取决于对世界的整体性把握

    闺女说,最近她帮同学解题,已经不象以前那样只讲自己的思路了,而是更多采取诱导的方式,更多提示同学通过融合自己的知识点来自己寻找解题思路。这当然是她个人的巨大进步,但同时也是我们的共同进步,因为这正是我所一直追求的。
    今天是她期末考试的日子,可昨晚闺女并没再投入紧张的复习当中,还拿出她心爱的小提琴,练起她的男同学们都喜欢的曲目,原来她之所以如此上心,用意竟然在这儿,这是什么力量啊?!我没敢干预,因为我知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听她跳弓的生涩,我又忍不住指导了一番,但我讲的却不是技法的问题,而是用我的哲学观点推理出来的,天才之所以是天才,他们是如何迅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的。
    我觉得,天才之所以是天才,不一定是他们的智商非比别人高多少,只是他们的性格或者逻辑习惯中,更敏感于对事物整体性的关注与把握,这样的行为习惯,或许是天生的,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后天生长环境的某个或某些不经意的偶然造成的,他们能执著地偏好于某一点或某一领域,所以他们的关注度高,就显得兴趣深厚。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他们异常的专注力,因此他们对事物的整体性具有超常的把握能力,这才是天才们成功的关键。
    一般人的学习总是从局部知识的积累做起,再由局部逐渐整合成整体,这样循序渐进式学习看似科学,但因为学习过程的漫长,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持久且稳定的兴趣,所以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成绩优异,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校学习成绩不好,但并不耽误他们在其他领域创造成绩。所以,我们的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对的,一定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多培养学生们发散思维的兴趣教育。

    只是这样的教育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我们这样的教育大国是很难短期实现的。因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教育,需要老师先具备这样的能力,可惜我们真不具备这样的基础条件。只有老师们具备相应的哲学素养,对事物或专业知识有高度的整体认知,同时也对人和教育理念一样具备高度的整体认知,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每一个学生深入思考人生与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不然,必定会有一些学生会因老师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而丧失对某科或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自然实现不了教育制度设计的初衷。 
    如此看来,人的成熟,当然是对事物、人生均形成相对整体的认知时,才算得上真正成熟。可如此浅显的道理,怎么就没有人给我讲过呢?要是早明白其中的道理,咱也早日建立起对事物、人生的整体认识,咱的生命中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思想纠结,咱的幸福指数又会提升多少?!孰之过?当然是哲学不昌之过。

    哲学不昌的消极性如此之大,哲学常识化和普及化才愈发重要。哲学的常识化和普及化道路肯定很难,但最应该首先改变的,也是最容易改变的,当然还是教育界,因为这样的理念欲得到自上而下的贯彻,有完备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当然相对容易得多。需要做的只是在现有制度中增加针对性内容和指向性要求,逐级落实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更加浓厚。

    让每个学生通过教育获得的对事物和人生的整体性认识,都学会“通过系统的反思建立起反思的系统”,这样的思想品德教育才是真正有思想的教育,是真正寓哲学于教育的教育,是真正负责任的教育。哲学的常识化和普及化自然也就慢慢实现了。 
    就这样,对哲学一知半解的我,尝试着讲了些自己尚且半懂不懂的哲学问题,闺女听得若有所思,也似有所悟,但我很知足,我们就是平凡人,不求异于常人,但求用哲学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让我们的生活能因哲学而获得更多意义,更大范围的自由。
    昨晚还看在朋友圈看到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智者不寻求愉悦,他们在忧虑和痛苦中寻找自由”,这话我在《哲学的故事》中同样看过,却怎么忘记了呢?幸好我一直也在朦胧地追求着。只是我忽然明白了,自由本来人人拥有,但感知能力却各有不同,对自由感知越多,愉悦感越强,反之则是忧虑和痛苦越多。怎样才能让自己愉悦感更多呢?当智者。怎样才能当智者呢?学、用哲学啊!

    学了哲学我们才会明白,理想的追求是过程,理想性的东西也只能是过程性的,而愉悦与幸福感只是正确人生的过程性感受与感觉,是不能作为理想来追求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却并不一定知道理想是什么,可笑不?不可笑!人生就是这样令人难以琢磨。                             (原作写于2017年1月12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