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案追思 ——记1940年界首血案往事

悬案追思

——记1940年界首血案往事

张庆

今年8月17日,是我的伯父三周年忌日。2017年8月17日,冥冥之中,似乎造物主发出了信号,血缘相连,情相通,一日内忐忑不安,仿佛注定要发生什么不测。晚上堂兄电话告知,我那远在四川雅安的伯父,8点51分归真。辗转难眠,思绪万千,我想了很多。
家.漂泊.思念……一个瘦高矍铄的老人,伫立江边,凝望远方,他那个在淮北平原上的家,魂牵梦绕的老家。
界首,东城张孔小张楼,寥寥百十口人,庄后的柿子树是我的最爱,爬上爬下摘取烘柿将童年定格在那里。
这几年,拆迁已经把老家从地球上抹去,但也抹不去浪迹天涯游子的乡愁。我的伯父老是惦念已经逝去不在的老家。在他的脑海中,多苦多难的家,还有牵挂的爹妈,似乎有不尽的话。伯父走了,心中还有遗憾,谜一般的变故事件也无法解开。
思我之家,按时间推算应该是1940年,不知何因,祖父张炳祥在界首的国民党沙河警备司令部枪杀,同时遇难的有十多人,据说是割了他们的电话线。对于我家而言,到底发生了什么,终我伯父一生没有探得究竟。
祖父殁年,留有子女四人。伯父张洪才年方十六,为了活命,奔了军队。二伯父张增财送给本家几老太爷?忘了。祖母怀抱尚在襁褓之中的父亲张增远和几岁的姑姑张玉兰讨饭维持生命。
伯父戎马生涯,扛枪打仗,我想大概好像只为了活下来,不会有什么凌云壮志,到了解放青康省雅安的时候,就留在那里,这一留就是一生。
伯父走了,我的父辈终结,那个家的故事结束了?没有,仍在延续……
作者注:前排左我的祖母张唐氏,右是我大娘张志润;后排右是我大伯张洪才,左是我父亲张增远。五十年代,合影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
可能我职业的原因,接触历史材料,查阅档案较为方便吧,伯父生前再三叮嘱,将我祖父历史悬案能查个水落石出,毕竟个中疑问太多太多。
我曾经到界首市档案馆、太和县档案馆,都很遗憾,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百姓的生命犹如草芥,别说一次杀害十多人,就是百人也是如割韭菜。活着,就是奢望;随随便便的一抬手,枪响人亡。和平、平安,在那时中国,是梦,是理想是信仰。
我的朋友柴进,是界首文史的研究者,我也请教过他,也请他帮忙查找记载的蛛丝马迹。但是也没有结果。我伯父去世三年了,这个萦绕家族两个世纪的劫难,终究要湮灭,犹如一粒沙,大沙河里的一粒沙。谨以此文,告慰逝者,掩卷寄语,企图合上沉重的家的史卷。
虽然将沉入大海,但是造物主似乎在启示我,国民党界首沙河警备司令部的司令李铣应当是凶手,他杀人如麻,双手沾满了平民的鲜血。他可能根本不知道一次十多个受害人姓啥名谁;他也可能早就忘记了在沙河之畔曾经杀人这件事,因为杀人对他而言就是职业甚至就是玩游戏。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家族的命运由此改变。一个宗教信仰者,确信这是真主给我的答案。在柴进兄就此事给我提供的《界首史话》第二辑第九页,有一个名叫“徐旬雨”的自述,他曾任沙河警备司令部军法处上尉书记,因他是1942年秋赴任就职,与祖父被杀害时间不相符。但有这么一段记载似乎给了答案:“在李铣任司令期间我记忆犹新……李铣,字季良,是汤恩伯的部下,曾当过军长,他英雄主义严重,嗜好杀人……从以上的事实,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李铣这个反动官僚阴险毒辣、嗜杀成性的真面目。”
这也算勉勉强强给伯父一个交代吧,我掩卷寄语,恐后来子孙渐渐忘记了这段历史。
本文系代朋友张庆发布,如果您对文中沙河警备司令部的滥杀无辜有所了解,请致电13956790005联系作者,或在本文下留言,提供线索,希望能解开当年的悬案。
(0)

相关推荐

  • (472)风水:形煞代数的判断

    瀚海易学 形煞代数的判断参考 判断代数问题,不是固定的多少尺为一代,而是需要根据家庭成员(长子)的年龄差进行判断. 首先可以明确的只有第一代,20尺以内伤第一代,伤第二代的判断为20尺到20加上第一代 ...

  • 北方:父亲节追思

    父亲节追思 文/北方 岁月思情忆, 河川落泪倾. 追寻廉夙愿, 吃喝父孤撑. 历尽千般苦, 归来夜半更. 劳身山化骨, 一世志铿铮. 2021.06.20. 往期佳作 北方:暑伏回故乡 北方:七律·沙 ...

  • 父亲•酒•年

    父亲有两大嗜好,一是吸烟,一是喝酒.吸烟是因为我的祖父母早有烟龄,他算耳濡目染吧.喝酒?父亲是什么时候学会的?我没问过,大概是他少年时偷学的吧.我记得以前夏夜停电时,他常跟堂兄堂姐讲他和他的伙伴们喝酒 ...

  • 世纪大悬案 炮击超市血案(上)

    世纪大悬案 炮击超市血案(上)

  • 血案疑踪

    血案疑踪

  • 世纪大悬案 炮击超市血案(下)

    世纪大悬案 炮击超市血案(下)

  • 小上海岁月丨旻轻:界首琐记(上)

    界首琐记 旻轻 抗日战争时期,地处豫皖边界.颍河中游的界首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国民党豫皖苏鲁边区政治经济的活动中心,是从敌占区到大后方的通商要道. 为了弄清界首的发展历史,我们曾作过专门调查,通过查阅档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王小二遇仙记

    王小二遇仙记 崔于氏口述 崔振东整理 传说很早以前,淮南八公山下有兄弟俩人,哥哥人称老大,弟弟为小二,父母下世早,哥弟俩相依为命,苦度时光.哥哥对弟弟十分疼爱,有饭先给弟弟吃,有衣先给弟弟穿,谁见了谁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不见黄鹤心不死(下)

    不见黄鹤心不死(下) 赵安  搜集整理 老和尚化缘到黄家庄,黄员外又请他吹笛子.那位黄鹤姑娘自小和尚走后,就盼他早日再来.这天她正在绣楼上拿着木鱼玩,听说和尚来了,便忙将木鱼往枕边一放,朝后花园走去.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不见黄鹤心不死(上)

    不见黄鹤心不死(上) 赵安  搜集整理   大家都知道"不见黄河心不死"这句俗语,可是,却不知道这句话传错了一个字,把"鹤"字传成"河"字了 ...

  • 安徽界首民间故事丨鸡冠花

    鸡 冠 花 于中举整理   很早以前,李家庄有兄妹二人,哥哥叫李友,妹妹叫佩兰,父母早亡,兄妹俩相依为命,苦度时光. 李友长到了二十三四岁了还没有说着媳妇,心里有点着急. 这一天,太阳晒红了东山墙,李 ...

  • 中国民间谚语继承安徽卷界首县资料本(之二)

    官民   朝里有人好做官,朝里无人办事难. 上梁不正下梁歪,为官不正政策邪. 官向官,民向民,老包向的庐州人. 火到猪头烂,礼到公事办.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软.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明白人好处 ...

  • 小上海岁月丨老界首:男耕女织的花布行业

    男耕女织的花布行业 张士友 曹挺   纺纱织布是农村妇女的一项主要劳动,也是农户经济收人.界首四周广大农村的女孩从七八岁起就要学纺花(纱),到了十五六岁就要学织布,从而形成了农村妇女个个会纺花,户户都 ...

  • 王东军作品丨戴厚英在界首

    淮河的女儿戴厚英在界首留影. 戴厚英(1938年-1996年8月25日),女,安徽颍上人.有长篇小说<人啊,人!><诗人之死><脑裂><我的故事>< ...

  • 中国民间谚语集成·安徽卷界首县资料本(之三)

    事理谚 辩理 有理不在言高,有智不在年高. 路不平,有人踩,理不平,有人摆. 木不钻不透,话不说不明.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心直好赌咒,理正不怯官. 路是弯的,理是直的.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