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之风散文《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感受鲁迅》
江南的七月,尽管水多,还是酷热难耐。道旁香樟树装饰的水乡充满诗意,浸润着我的思绪。在乌篷船摇曳的倒影里,我来到清秀明丽的文化之地——绍兴,寻访自己心中的文学圣地——鲁迅故居。
鲁迅先生的作品深深影响着中国人,这是早已不争的事实。在中国,每个读过小学和初中的人几乎都会对鲁迅的文章熟稔于胸。在我的脑海里,最早对鲁迅作品的了解是到了初中。最早知道鲁迅是在小学时期,好像是小学三年级,那篇课文叫做《三味书屋》。最有印象的是,课文里说,童年的鲁迅小时候上学有一次迟到,受到先生的严厉批评。鲁迅铭记在心,在自己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以此警示自己,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这篇课文显然是教育学生要有自我约束能力,要学习鲁迅的这种美好品德。因为年龄小,至于鲁迅究竟如何伟大,是不得而知的。后来到了初中,随着阅读鲁迅作品数量的增多。我慢慢走进了鲁迅的内心,鲁迅的形象也慢慢清晰高大起来。
要说鲁迅先生的作品,想必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就是那篇在刚入初中就学习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正是这篇作品,在我童年的心里埋下了文学的种子。后来自己做了老师,在教读这篇课文时特别用心,也自我感觉教学效果良好。三十多年前,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而今来到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实地探寻诞生大文豪鲁迅先生之地的魅力,实地感受作品中文字散发的气息,内心还是充满激动的。
在鲁迅的笔下,“百草园”充满童趣,而“三味书屋”则似乎很令人生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承载了我青少年时就喜欢文学的梦,这篇课文应该说开启了这个梦想。鲁迅的作品因为敢于说真话,敢于直视人性的弱点,所以成了我的最爱,我也成了鲁迅先生的铁粉。这次的绍兴之行也就成了一次寻梦之旅,完成了我多年以来的一个夙愿。
在绍兴现代化的建筑里,转过古朴的街道,一脚踏进鲁迅故里,恍如隔世。因为鲁迅先生的地位,加上他倾向于红色革命的缘故,鲁迅故居保护得不错,所有建筑几乎都是晚清时的原貌。撇开鲁迅的祖居和他的居处不说,我径直来到百草园,进入他童年的空间。而眼前的百草园却又让我大失所望,远不是我想象的模样。课文里对于百草园的描写栩栩如生,以致于至今我还能熟练地背出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这些句子,穿越了时空,今天依然有一种唯美的滋味。事实上,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早已经不在了,文章里也提到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而今的百草园应该纯是为了开发旅游业造出来的。
站在今天的百草园前,除了一块石头上刻着“百草园”,证明这里是课文中的百草园外,已经找不到当年的痕迹了。课文中的百草园充满了生机与童趣,今天的百草园杂草丛生。也有象征性的菜园,但只有些稀稀落落的蔬菜,显然是疏于管理,已全然没有鲁迅儿时的百草园景象。我站在那片所谓的菜畦前,遥想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字,莫名其妙地心生怅然。很失望,眼前的百草园和我心目中的形象相距甚远,当年的梦似乎已然不在,空生几多沧海桑田的感慨。也难怪,一百多年了,今天能够找到百草园已属不易,何求和作者笔下的描述高度一致呢?这里有石井栏,井口很小,水也很浅,远不是心目中的模样。很不起眼,游人匆匆而过,石井栏好像没有存在一样。有棵树很高,不知道是不是皂角树,桑树倒是没见到,也许有,不过没发现而已。很难想象,眼前这个满目很有点随意的园子,就是鲁迅幼时的乐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关于景物的描写艺术,历来是课文讲解的重点。作为教师,我多次讲授这一课,深有体会。作者在描写春夏秋三季景物时,抓住了石井栏的“光滑”,皂荚树的“高大”,黄蜂的“肥胖”……等诸多景物的特征,采用了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写景顺序,把百草园给人的总印象交代得清清楚楚。其次,为了避免单调,作者做到了多角度观察。从听觉角度写“油蛉在这里低唱”,从视觉角度写“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等景物。这些描写从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把百草园在一个儿童眼里的感受写得有声有色,加之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见动,静动交错变化运用,叫人读来有滋有味,整个画面带给人生机勃勃、如临其境的感觉。描写百草园的冬季,从儿童的角度只抓住“捕鸟”一个细节,逸趣横生。除了这还不算,作者还给百草园加了一个“美女蛇的故事”传说,更激起儿童的神往。写景离不开抒情,作者正是将自己童年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融进对景物的描绘中,所以情感色彩不言而喻,艺术感染力跃然纸上。
在百草园的院子里,我仿佛看到鲁迅儿时调皮甚至爱搞恶作剧的样子。他和小伙伴们一起,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在这里嬉戏玩耍。鲁迅和小伙伴在这里采桑椹和覆盆子,捕捉蟋蟀,玩弄斑蟊,还可以挖何首乌,摘木莲藤的果实。夏天纳凉,听虫蝉鸣叫;冬天在雪地上捕雀,拍雪人,塑雪罗汉,一切都是那么地意趣盎然。这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每个小虫子都充满了无限的童趣,儿时的鲁迅在这里满眼都是诗意。这些物象聚合起来,对他形成了极具冲击力的文学启蒙。
很怅然地告别让自己期望值很高而眼前很有点失望的百草园,穿越一段街巷,来到三味书屋的正堂前。课文里,“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这里的建筑应该就是当年的建筑,那座横跨在溪流上面的石桥古拙厚重,确实有些年代感,这应该是当年鲁迅到私塾经常走的石桥。
三味书屋是典型的古代私塾布局,几间房屋都是老式的建筑,很宽敞,明清风格的家具向游人彰显着年代的久远。为了保护三味书屋里面的文物,门口是拦着的,游人可以从敞开的门口处观看里面的布局。屋子并不大,旧时的桌椅依然摆放在那里,很有些陈旧感。里面几张应该是课桌的桌子形状不一,据说当时学童各自使用自家带来的桌椅。教书先生的桌子摆在学堂中央,桌子上摆放着几本书,一把戒尺。中堂挂着一幅画,有一只梅花鹿伏在地上,这实际上是“福禄”的寓意画,这实际上是当时教育的终极目的。课本里描述得很清楚,三味书屋有一个后院,有两棵桂树和一棵腊梅树,有两个圆门与前院通着,与学堂通着。当年鲁迅学习的间隙来到这里偷懒娱乐,也是鲁迅童年时的乐园。
今天的三味书屋就是一个景点,是一个游人来到鲁迅故居几乎必须到达的景点。由于通道的狭窄,想留影都不容易。在川流不息的人流中,三味书屋显得很是寂静,匆匆而过的游人真正解读透“三味”又有几人呢?据说,寿镜吾先生对三味书屋的解读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这种诠释蕴涵人生哲理,让人回味悠长。
过了学堂,通过后院,紧挨着的地方是一处文化用品商店。为了纪念这次寻访参观,我还特意买了一把竹子制作的戒尺,还买了一把写有“三味书屋”字样的折扇,价格不菲,但是为了以此作为自己到过三味书屋的明证,我还是毫不犹豫决计要买。
百草园是那么地有趣,而三味书屋却是那么地枯燥,不过这是儿童鲁迅的体会,无可厚非。鲁迅的文学启航以及后来在文学道路上的冲杀突击,其语言功底应该说在这里多少打下了基础,对于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鲁迅先生还是心生敬畏和感恩的。
告别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步行出去。其时,天很热,我的体恤衫已经贴在身上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去了鲁迅小说里提到的几个经典地点,咸亨酒店也是必去的地方。那里的门口树立着孔乙己的塑像,这位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苦人儿供游人合影留念。在游客的欢声笑语里,孔乙己的塑像成了游客“到此一游”最好的物证,哪里还有当年孔乙己心酸遭遇的诉说。咸亨酒店的柜台里有一个小黑板,上面赫然写着“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这是在提示游人,咸亨酒店是因为《孔乙己》而成为后人的记忆。酒店里游人满座,兴高采烈,没有了“短衣帮”和“长衫客”,早已握手言欢了,店内外确实洋溢着快活的空气。还有几处关于少年闰土的雕塑,布置在古街的边上,合影留念的不少。
归程中,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当年在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时,老师带着我们重回到那个“吃人的社会”,是鲁迅的文章唤醒了一个沉睡的民族。从此,一代代先进的中国人呐喊前进,直到今天,一百多年后,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今,前来鲁迅故居的游客尤其是一些孩子们,他们除了浏览一下鲁迅故居的物件外,对于当年先生的文章初衷,又有几人能够真正解读呢?先生如若在世,又会作何感想呢?
有人说,说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中国的文学如果没有鲁迅,试想是什么模样,因为莎士比亚和鲁迅都是所在国的民族魂,一个民族没有了魂灵,只能成为行走的躯壳。鲁迅弃医从文,立志疗救愚弱的国民,直面惨淡的人生,直到逝世。鲁迅的强大文学创造力,使他几乎独霸现代杂文文坛。评论界认为,鲁迅的经典就是“以民族为脊梁,塑造了高超的人性艺术手法和独特的生命体悟,引领当代读者的共鸣。”毛泽东在《论鲁迅》中指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也就是说,是鲁迅让我们明白了中国文学的方向,植根民众,写出民众感情,揭出民族病痛,才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文学。历朝历代的御用文人为了迎合独裁者,一味拍马溜须的官样文章,因为脱离民众,是得不到民众认可的。
来到鲁迅故居触发的体悟当然远不止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我循着《朝花夕拾》的文字,在熙熙攘攘的游客队伍里,匆匆而过。作为一个飘然的过客,是和鲁迅先生遇见不了的。要找到鲁迅先生,需要你远离尘嚣的生活,安静的日子里坐下来,在乌篷船里休憩一下自己的灵魂,也许鲁迅的灵魂就在水乡不远处。
——2021年8月1日上午
晨之风,本名李涛,中教高级语文教师,新闻学和教育学在职研究生学历。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文明教师、全国高考作文研究专家。工作之余潜心文学创作和作文教学研究,多篇论文在知名报纸发表,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散文作品多篇,作品曾被《读者》《作家文摘》《散文百家》《华夏散文》《美文》《天涯》《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文学报刊杂志及“强国论坛”刊登,有多篇作品被国家级图书收录,并有文章被高考中招选作阅读分析素材。其事迹入编《河南人物志》,被《检察日报》“人物声音”专题报道。出版有散文集《从小村上路》《情漫陈州》《我在旅途读风景》《回望那片故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