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讲台】如何与孩子交流​?​方法比内容更重要!

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追梦教师袁建国”,再点击“关注”,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这样,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

更多家庭品格教育文章,
请点击阅读
【家长讲台】如何指导孩子制定寒假计划?
【交流平台】习惯养成,从这些细节做起
【家庭展台】为这位母亲点赞
【家长讲台】怎样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推荐您一个公式
【家长讲台】我的这些文字,一定对孩子保密!
【交流平台】 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咋办?
【家长讲台】 滋养亲子关系,说给孩子听,不如带着孩子做
【家长讲台】滋养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基础
【家教讲台】孩子放假回家,  家长第一件事应该做啥?
三个平台,陪伴你过个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假期
成也礼,败也礼!快观察自己的孩子吧,否则真的晚了!
家长到底该不该逼孩子一把?
给家长朋友的一封信(3)如何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


【家长讲台】如何与孩子交流?

方法比内容更重要!

(2021034)

昨天发出文章后,有家长朋友发来信息,说自己家孩子根本不给大人“商量”的机会,常常是大人还没开口,他就先皱眉头,撅起嘴,弄得我只想大嘴巴抽他。
这种情况,是家长与孩子已经形成了交流障碍,短时间是无法扭转的,需要寻找时机慢慢交流,慢慢调整。我想与您说的是,与孩子交流,方法永远比内容重要!
有哪些方法呢?您不妨采用下面几种试一试。
1
从孩子的需要聊起
有时候,孩子孤独无助、迷茫彷徨,他需要倾诉;有时候,孩子取得进步、获得成功,他也需要倾诉。当他给家长“打开话匣子”的时候,我们无论有多么忙,都应该停下来认真倾听,作出回应。
他迷茫孤独的时候,我们给他以安慰,给他以拥抱,让他感受到温暖和踏实;给他以理解,给他以鼓励,让他感觉到父母就是他有力的支撑,家庭永远是他温馨的港湾。
他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们给他以赞赏,给他以爱抚,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是父母眼中最大的事情,能给父母带来无限的快乐和幸福。
如果自己确实有事脱不开身,绝不能粗暴地拒绝孩子,而应该给孩子说清楚原因,表明自己很快就会处理完工作。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应该立即找到孩子,听他倾诉。
与孩子交流绝不能心不在焉。你的情绪,孩子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进而影响到后续交流的质量。
前边说的那位家长,请您也反思一下,想一想过往,当孩子希望与您交流的时候,您有没有不耐烦?有没有应付?您的不耐烦和应付,换来的正是孩子的“皱眉头”“撅着嘴”——这是对等的。
2
从孩子的兴趣聊起
我有一个朋友,在某企业做办公室主任,孩子上初中二年级。前段时间他给我打电话,说自己的孩子“叛逆”了,说孩子什么话也听不进去,还扬言“再这样唠叨就离家出走”。
我问他:你经常给孩子聊些什么呀?
他说:还能聊啥呀?初中学习这么紧,他放学后不知道写作业,就知道跟一帮同学疯玩儿。
看来,这位朋友整天给孩子絮叨“学习呀”“用功呀”之类的东西,估计孩子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我向他说出我的判断:必须扭转目前紧张的亲子关系,否则孩子真的有可能“离家出走”。孩子离家出走与他的学习成绩比起来,哪一个更重要?显然,成绩好坏已经算不上什么了。
如何扭转紧张关系呢?我的建议是:孩子爱玩什么,家长就了解什么,如果能跟孩子一起玩就更好了。
为啥这样说?这样一来家长与孩子就有了“共同语言”,然后就可以心平气和地交流了。
从孩子的兴趣聊起,可以让孩子敞开心扉。交流的时候,家长应该多注意倾听,让孩子说出他的想法、困惑,再提出自己的建议,效果往往会更好一些。
3
以“求助”的姿态开始
孩子渐渐长大,总希望自己被看成“小大人”。如果我们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话题向他“求助”,他一定愿意与我们交流。
比如,孩子在同学交往中存在问题,我们不妨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同事交往”的困惑与孩子交流,说出自己的处境,讲出自己的苦恼,让孩子给自己想想办法,出出主意。
孩子被家长当成了“大人”,便真的会“像大人一样”设身处地地为父母考虑,甚至会安慰和鼓励家长。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想出的办法无论是对是错,都一定会融合着他对“人际关系”的理解,里面可能有许多不正确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给他交流自己的认识、想法,孩子便会欣然接受。
永远不要以为孩子什么也不懂!许多问题,我们都可以向孩子“求助”,这是与孩子交流的契机,也是促进孩子思考和长大的“武器”。
另外,家长的眼界和境界也非常重要。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即便是您以“求助”的姿态与孩子聊天,但您的说辞总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孩子能愿意听吗?
所以,不断学习,不停“充电”至关重要。今天的公众号推文,还有一篇文章——《孩子,所有现在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您不妨读一读,再跟孩子聊一聊或让孩子看一看吧,相信一定能让孩子有所触动。
4
不要直接否定孩子

受年龄和眼界的限制,孩子的许多想法都带有局限性,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否定,只能让聊天很快结束,而且孩子越来越不愿意与你交流。

那孩子的说法明显不对,我们不“否定”,应该怎么办呢?

三个字:同理心。

举个例子。

一次,孩子对你说:“自然课无聊死了。”

显然,如果孩子认为“自然课无聊”,那这一学科的成绩一定会受到影响。

怎么办?我们能不能直接给孩子说:“没有呀!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呀。自然课到了初中就是物理、化学和生物,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

你以为这样说孩子能听进去吗?肯定听不进去。

其实孩子并不是不知道自然学科重要,他说出这样的活,只是想向家长倾诉一下而已。

这时候我们不妨说:“喔,你能告诉我你觉得什么地方无聊吗?”

这就是“同理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认同和接受孩子的看法。

这样聊下去,我们就会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感觉到“无聊”,进而知道孩子更多的想法,了解他真正的需求,为帮助他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