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二十)太清(三)屈居在此的高位神仙
有关太清境的中阶层,前面已经仔细介绍了张天师,但其实他在神界的履历在这里是最浅的。其他神人就是上到玉清境也不算屈才,为何留在太清境?当然是有原因的了。
位于张天师之下的东华左仙卿白石生是一位很古老的仙人。有说他在彭祖时期已经活了二千来岁,但是看起来还象一个三十多岁的人。而且精力还很旺盛,有时一天就能走三四百里。他为什么可以这么长寿呢?有说他就是拿白石来当口粮,又有说他居于白石山中。还有说法他就是一个白石精。这让人想起张良的师父黄石公。
白石生很早就已经有了升天的能力了。但他却乐于在人间当一个地仙。彭祖问他为什么这样?白石生说:“天上未必有人间快乐啊。我们在人间想看书就看书,想吃什么吃什么。而天上却有很森严的等级。当了神仙可能还没人间自由。”
但就算是白石成精,未入正道,千万年可能也就是一只野猴子。所以白石生最终还是投奔于东华帝君门下,成了“左仙卿”。他还收了一些弟子,这些弟子比他还有名。彭祖可能就是其中一位。
白石生以下的三位是一个组合。他们基本是“荣誉成员”的味道。地位虽尊,但被架空,“不领兆民”,这里面可能涉及到复杂的宗教斗争。
这三位是:张叔茂、元始天王、玄成青天上皇。
先来介绍一下张叔茂。相信很多人对这个名字都很陌生。而且在这里感觉有点怪。是的,这感觉没有错,就算道经也没记载这个张叔茂是何许人也,有何事迹。
好在可以根据一些其他教派的资料来探索。在灵宝派的经文里同样提到了这个三人组合。但排名第一的不是“张叔茂”而是“天真皇人”。
峨眉山
天真皇人是一位传说中的远古仙人,他身材高大,浑身黑毛披体。隐居在峨眉山。在那里,他用苍玉在绝壁下建成了自己的居所。房间的里的家具坐椅全部是用黄金做成的。仙童玉女服待着他。传说黄帝寻仙找到了天真皇人,得到了他的指教。
天真皇人是怎么变成了“张叔茂”呢?有说是上清派与灵宝派间的明争暗斗所致。但在隐约的传说中,峨眉道派本来也是与正一、上清、灵宝、太清不同的道派。有说战国时号“白猿道人”的司徒玄空已经开辟了中国三大武术之一的峨嵋派(没郭襄什么事)。这时峨嵋道的影响已经扩散开来,所以后来才有陆通归隐峨眉。但这些都很难考证。因为从本宗门出发,每一个宗派都会竭力地鼓吹自己,贬低他人。相对而言,道教已经很平和的了。
另一方面,张姓在神界地位不低,因为传说玉皇大帝就姓张,而且还有“祠山张大帝”。因此“张叔茂”其实是某位大帝或者就是天真皇人的本名也未可知。事实上,太清境还有好几个强大的存在。比如后面要提到的“九天真王”就是其中一个。虽然他没有出现在这份名单里,但你能说他绝对不是“张叔茂”吗?
排第二的“元始天王”,之前已经说过他与元始天尊、东王公、西王母的关系。所以出现在这里,很明显是想与元始天尊划清界限。元始天尊是元始天尊,元始天王是元始天王。 也有说法认为他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按照灵宝派的经文和其他的道教典籍综合,元始天王的来历是这样说的:当阴阳二仪未分之时,宇宙间只有一团暝涬鸿濛,万物都没有成形。天地日月都没有具备。世界就象一个大鸡蛋。这就是混沌玄黄。一切的光与暗都没有分开。这时就有了盘古真人。他是天地精华所生,禀承天地自然的嫡系,在混沌之外的彩霞中成形,在虚无中形成了灵胎,于空洞无际的世界中诞生。他称自己为“元始天王”,在无边的浩漫太虚中度过了七千余劫的时间。这时,天地初分,天朗气清,日月之晖相缠。于是元始天王的头上生出了玄云紫盖,身后现出六气之电。他的身躯发出亮光,照耀着整个天地。
盘古开天
这时,天地的中心出现了一座大山,这就是玉京山,山中有各种以金玉装饰的宫殿。元始天王就上了玉京山,在这里仰吸天空中的灵气,俯首饮用地脉中的灵泉。
就在这时,太元圣母诞生了。元始天王一见她那曼妙的身姿就爱上了她。两位作为宇宙中最早的男人和女人,当然没别的选择。于是“通气结精”,。生下了扶桑大帝东王公与九光玄女西王母。开创了这个世界。
与神话中盘古的记载有所差别的是,在开天辟地后,元始天王没有告别这个世界。而是有了更强的神通,他变成芬香扑鼻的灵烟,上升入“霄霞之境”,在这里潜心修炼,继续着他伟大的创造。终于元始天王取得了突破,达到到了大逍遥的境界,于是有驾着玄龙的碧辇玉车来接他。在耀目的电光中,元始天王飞升天宫。他东行进入碧水茂林中的世界,在青霞荡漾的九曲房中登上金阙。 受封为“玉清紫虚高上元皇”(正是玉清界元始天尊下的第一位上神),是谁为他加封的呢?当然是元始天尊。后世基本都认为元始天王是元始天尊的直接下属。
虽然都叫“元始天”,但元始天尊与元始天王的威势不可同日而语,元始天尊的左右近侍没记载数量,但他以下的灵宝天尊左右有玉童玉女三十万人。而元始天王虽然有“金晨之童”与“玉华之女”但总数标准才六千。不过守卫在他的玉阙前的还有无数飞龙毒兽,长千寻的巨虬挥舞着它们的利爪。各色神仙在羽盖凤章的掩映下拿着各种宝物来到他的庭前。因为元始天王管理的就是位置达到上皇高帝这样的真仙。
太清三尊中的最后一位是玄成青天上皇。这位应该一直生活在太清境,管理着这里的仙神,几乎没有下降人世。所以世人对他一无所知,只知道他修炼的是万劫一出的《神洲七转七变化舞天经》。太微天帝、后圣帝君也是修炼的此经。对照其他文字,他有可能是宁封的师父玄威清天上皇,授予了他《蓬莱高上真书》。宁封的故事见后文。
天帝
再以下的三位即南上大道君、天帝君、九老仙都君 ,是个小团体,曾经与老君和无上大道君并列。南上大道君统治的是与无上大道君相对的“太清南宫”。从各种情况来看,可能是后世的“南极长生大帝”的前身。为什么“南上大道君”不如“北上大道君”呢?这是因为南不如北。中国自古就有北天极崇拜,称那里的星星为“北极星”,后来又说成“紫微星”,这是因为中国在地球的北半球所以决定的。
“天帝君”这个名字过于简单,简单得不好找渊源。他统治的是“太清东宫”。在中国神话中,虽然没有描写天帝的改朝换代,但还是能够看出朱丝马迹。如后世的张天君取代刘天君故事。这个“天君”也就是“天帝”,刘天君在被张天君夺了大位后只能在五岳间游走,也说他后来成了五岳神。而五岳神君也正好在太清境中。
九老仙都君很容易被认为是统治扶桑大帝那里的“九老京”山的神仙,但其实这个“九老”是太清境中的一座仙都,不是地界的。对他的情况,同样凡人一无所知。
接下来不得了了,东方灵威仰、南方赤熛弩、西方曜魄宝、北方隐侯局、中央舍枢纽这五位在《位业图》上排得很靠后,但在神话界里都是赫赫有名的。因为他们就是五方五帝。
五帝
可能有人会说:“你别骗我,五帝不是东方太昊、西方少昊、南方炎帝、北方颛顼、中央黄帝吗?”
是的,这也是五帝,只是这是“人五帝”,也叫“儒家五帝”。而灵威仰、赤熛弩、曜魄宝、北方隐侯局、舍枢纽被称为“神五帝”,也叫“太清五帝”。他们的历史可能要比人五帝早。
而在另外的道书里,认为他们就是五方五老,还有名为“五方天官大夫、玉女”的大量属官,详细描述是这样的:
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号为“苍帝”,其精青龙,姓焰,讳开明,字灵威仰。头戴青精玉冠,衣服是九气青羽飞衣。经常驾着苍龙,打着鹑旗,左右跟从的神仙被称为“甲乙官将”,数量有三十万人。他的领地在天界叫“东方青牙九气天”,在凡间叫“岁星”,在地界是泰山。在后宫中服待他的是青腰玉女,在堂前受他调遣的是太上真王。
南方焚宝昌阳丹灵真老,号为“赤帝”,其精朱雀,姓洞浮,讳极炎,字赤熛弩。头戴赤精玉冠,衣服是三气丹羽飞衣。经常驾着丹龙,打着朱旗,左右跟从的神仙被称为“丙丁官将”,数量有三十万人。他的领地在天界叫“南方朱丹三气天”,在凡间叫“荧惑星”,在地界是霍山。在后宫中服待他的是太丹玉女,在堂前受他调遣的是元气丈人。
五帝
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号为“黄帝”,其精麒麟,姓通班,讳元氏,字含枢纽。头戴黄精玉冠,衣服是五色飞衣。经常驾着黄龙,打着黄旗,左右跟从的神仙被称为“戊已官将”,数量有十二万人。他的领地在天界叫“中央元洞太帝之天”,在凡间叫“镇星”,在地界是嵩高山。
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号为“白帝”,其精白虎,姓上金,讳昌开,字曜魄宝,别字白招拒。头戴白精玉冠,衣服是白羽飞衣。经常驾着白龙,打着素旗,左右跟从的神仙被称为“庚辛官将”,数量有七十万人。他的领地在天界叫“明石七气天”,在凡间叫“太白”,在地界是华阴山。在后宫中服待他的是太上素女,在堂前受他调遣的是元气大夫。
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号为“黑帝”,其精玄武,姓黑节,讳灵会,字隐侯局,别字叶光纪。头戴玄精玉冠,衣服是玄羽飞衣。经常驾着黑龙,打着皂旗,左右跟从的神仙被称为“壬癸官将”,数量有五十万人。他的领地在天界叫“玄滋五气天”,在凡间叫“辰星”,在地界是常山。在后宫中服待他的是夜光玉女,在堂前受他调遣的是太玄真人。
很明显,他们其实都是被道教招安的上古神,所以称他们为“自然之神”。现代有个小说家“树下野狐”,跟据这些名字创出了本玄幻小说《搜神记》,把这五位做为上古高手,当然这与《位业图》毫无关系。
再以下是“三天玉童”,有说他名叫“高玉贤”,字“无常在”。又称“玉清三天玉童道君”, 明显是玉清境的,怎么会流落到太清境?可能还是和宗教斗争有关。
这群高层的最后一人是救苦真人君执,也就是后来的“太乙救苦天尊”,《西游记》里九灵元圣的主人。为什么在这里位置这么低呢?这是因为太乙救苦天尊是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而诞生的一位大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正是他信仰的产生时期。你可以把他理解为先后从上古太乙帝、佛门观音等人处学道。经历十分复杂。这个“君执”就有可能是“尹轨”的误写。尹轨是晋代的一个道士,字公度,他的神通就是煮石为粮。他在人间活了一百岁,经常为人治病降妖,排忧解难,收了个叫“山世远”的弟子。最后他进入了太和山成仙了。这可以将其理解为救苦天尊的一世。
太乙救苦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