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无忌的童言最伟大
冬歌文苑
无忌的童言最伟大
前段时间,大姐剖宫产喜得千金,又多了一位喊我舅舅的“小公主”。
大姐出院回家后,晚上给她发视频聊天,是8岁的外甥接的,他属虎,我经常喊他小崽子。几个月没见他,发现他长胖了不少,便逗他:“小崽子,你长胖了嘛!现在多了一个妹妹是不是很开心啊?”
他没回答我,说了些不着边的话,过一会他突然问我:“舅舅,你知道怎么分别男孩和女孩的吗?”
我听后,顿时语塞,一时间不知该用什么方式和语言来回答他的提问。
在成人世界里,有了知识和阅历积淀作为基础,辨别男女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可以通过看服饰相貌、观形体姿态、听声线音色等等,可对于一个知识和阅历相对匮乏的8岁孩子来说,该如何回答这一问题?为了避免对他产生误导,先听听他的意见,我回答道:“不知道啊!你知道怎么分别吗?”
他很随意地对我说:“应该是看尿尿的地方吧!”
我听后很吃惊,他回答一针见血,让我无力反驳,立刻说:“小崽子,你说得对。”
关了视频后,回想起他说的话,不免有些感慨,所谓童言无忌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在成人的世界里,无论如何也不会用这么直接、明了,甚至有些露骨的词语来分别男女的吧?!
都在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在当今社会里,绝大多数成年人,在面对孩子时,都把很多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想用自己所谓的科学知识去解开孩子内心的疑惑。在他们眼里,孩子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大人教。其实在重年的世界里,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能用更为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直指事物真相和本体,直观、明了,根本不需要成年人用华丽的措辞和语言去修饰与引导。
深入想想,在最简单的事物认知上,为何到了成年世界,就变得如此复杂呢?这是中国应试教育留下的诟病?带来的思维固化?还是成长阻碍了天性的发展?教育究竞为何?我们所经历过的教育到底是成就了人?还是毁灭和压制了人的天性呢?
毋庸置疑,教育就是生长。可是如今功利至上的教育体制又扼杀了多少人性中特有的天性?之前看了一篇报道,讲“雪化了是什么?”有个孩子回答说“雪化了是春天。”多么向往着美好的生活和充满憧憬的回答,孩子的天性和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却被老师无情地判错了。孩子用憧憬美好未来的方式,解答雪融化后的另一种意境,何错之有?老师非要用“雪化了是水”的固有思维来禁锢和抹杀孩子的天性,这样的教育意义何在?可能老师的教育方式谈不上误人子弟,但我觉得与真正的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周国平曾发出对智力素质和心灵素质的叩问——“把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忘记了,人还剩下什么?把一个人从社会得到的地位、权利、财产、名声都拿走了,人还剩下什么?”
我想,剩下的如果不是一副空空的皮囊,那便真正的教育。
泰戈尔说:在人生中童年最伟大。是指童年时期最天真,心灵最纯洁、想象力最丰富。
中国孟子说得更直白: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他在告示人们,真正的成年人,是内心充盈又本性天真,不忘初心的。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几乎都用欣赏,甚至是敬佩的眼光去看童年的孩子,他们深谙孩子的心智尚未被环境污染、功利侵蚀和岁月扭曲,保持着最宝贵的品质和灵性良心,很值得成年人学习。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成长是一个经历叠加、不断学习、不断蜕变的过程,学习怎么为人处世,如何思考问题,蜕变成一个更成熟、事等定的自己,不一定非要在课堂上。生活中的小惊喜,他人的善意提醒或恶意攻击,孩提、长者、智者的只言片语,或多或少都会给我们些影响,甚至还会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或许孔子深谙此理,便早早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至理名言。
在如今浮躁、功利、拜金、世风日下的社会里,经常提到一句话——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这一华丽的措辞无非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另一种诠释,归根结底,阐述的真谛与思想,无外乎是在告诉人们——学无止境,永远在路上。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夏海银,安徽庐江人,90后,爱好读书,音乐和文学写作,多篇文章刊发于网络文学频道。
长|按|二|维|码|关|注
以爱与青春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众号 hyd19671125
微信号 hyd196711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