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流转的岁月(二)
冬歌文苑
流转的岁月(二)
我爷爷讲,方老先生原先可不是这个样子的,不仅为人小气,待人刻薄,而且根本就瞧不起旁人的穷酸劲。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会不生病呢?况且,都是些常常吃上顿没下顿、营养不良的贫下中农们。方老先生具有很现实的功利思想,给穷人看病,从不怜悯,从不赊账,没钱就得给粮给物。否则,就算你只剩下一口游气,也甭想让他出诊看病的。
在方家,人人都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多少年了,没人能从他家讨半点巧,占上半点便宜的,就连那些要饭的穷人也不愿在他家门前停下脚步。用他们家人的话说,天下穷人那么多,管得过来么?管不过来还不如不管。他们家始终是关门过日子,他家那幽深的后院,除他家的至亲好友外,是很少有人能进得去的,似乎很神秘呢。
方老先生共有妻妾四房,除老大明媒正娶外,那三房,其实都是他的弟媳妇。说起这事,还得追溯到解放以前去了。当年,日本鬼子与中国军人在上海进行了一场大战。上海陷落后,日本人气焰更加嚣张,杀气腾腾,逆江而上,一个月后,南京沦陷。日本鬼子在南京城内下毒手,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几十万同胞丢掉了性命。相对富裕的江南从此不再太平,贫瘠的苏北也陷入了熊熊的战火之中。
我们那个地方曾是古黄河的入海处,也是灌河下游的出海口,到处是长满蒿草的盐碱地,田荒地贫,人口稀疏,交通不便,算不上战略要地。且东边临海、北边有河,南边无路,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芦苇荡和茫茫的滩涂湿地,加之陈家港一带,地方武装和游击队十分活跃,日本鬼子和汉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未敢轻举妄动。
不久,灌河对岸被小日本占领,不时会传来枪炮声,偶有几颗炮弹,划过夜空,在灌河堆上或芦苇荡里“轰隆、轰隆”炸响。刚开始,人们还有些胆战心惊的,躲在屋内,不敢出来随意活动。时间久了,精神上就会变得麻木,人们对这些已没有多少恐惧感,依旧耕种着自家的田地,照样忙碌着自己的事情。方老先生一家呢?每天依旧按时,一块一块地卸下临街的门板,照常打理着“方记药铺”。
方老先生,排行老大,下有三个弟弟。在我们那个地方,自古就有手艺“传男不传女,传大不传小”的地方习俗,方家世代的中医祖业自然传给了老大。长子为父。父母过世后,方老先生理所当然成了大当家的,忙里忙外,肩负重任,既要守住祖上的家业,又要传承家族的祖业。
在方家,有明确的分工:老大坐诊看病,老二按方抓药,老三采购中药,老四挂号收费。没过几年,长大成人的老四也娶了媳妇,有了家室,有了孩子,一家人不亦乐呼,倒也相安无事。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可哪个又能想得到,人丁兴旺,家大业大的方家会摊上大事呢。平静安逸的生活,富裕清闲的日子,被无情的战争,撕扯得支离破碎,方老先生一家从此再也没有消停过。自打那以后呀,街坊邻居们发现,方老先生的人生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做人做事,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乐善好施了,变得和蔼可亲了,变得不那么小气了。
那年春天,老三冒险去江南采购药材,返回途中在江阴码头遇上了一队日本兵,鬼子和汉奸,硬说他是新四军里的人,偷着为苏区的新四军伤员运药的,要“统统的,死了死了的”。方老三身背药材,有口难辩。最终,药材被无端地收缴了,人也被五花大绑地关进大牢,惨遭活埋了。落了个人财两空。打听到这一消息时,事情已经过去好多日子了。全家人捶胸顿足,悲痛欲绝。
人们常说,祸不单行。这点在方家得到了验证。当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忙碌了一上午的老二和老四,吃过中饭后,在堂屋过道门板上,光着大膀子睡中觉,不时地发出呼噜声来。说来蹊跷,真是有点邪乎。只听见河对岸“轰”的一声,一发迫击炮弹从天而降,嗖嗖落下,穿过方家房顶,不偏不邪,正好落在床边上爆炸了,兄弟俩再也没能从睡梦中醒来。
老三一去不还,老二、老四命归黄泉。平时文质彬彬,从不高调说话的方老先生,终于恼火了,愤怒了,发风似的当街骂出了一堆粗话、脏话。“小日本,我日你祖宗八代!”“小鬼子,你绝子绝孙,不得好死!”……顿时,全家上下,顿时乱的一塌糊涂。失去丈夫的寡妇们,整天哀声叹气,哭丧着脸;没了父亲的孩子,没把抓似的东屋串到西屋,天天哭喊着找大大;往日热闹的药铺,因缺少人手,也失去了生气,勉强地维持着。
面对窘境,方老先生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如果让三个弟媳改嫁他人,这年头家家都饥寒交迫,吃了上顿没下顿,眼睁睁地看着她们带着孩子受罪,于心不忍。再说了,孩子可是方家骨肉、方家的根啊!思虑再三,无奈之中的方老先生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将三个弟媳全部纳妾收养。说是纳妾,实际上只是供养,并未真正圆房。混乱的家庭,总算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然而,在数年后的“斗私批修”中,年逾古稀的方老先生,为这事,还是没少挨红卫兵小将的揪斗。戴过高帽子游过街,挂过牌子示过众,站在台上挨过斗,受尽了屈辱,吃足了苦头。好在,方老先生在日本鬼子占领期间,打死也不给日本兵和汉奸治病抓药,加上后来给乡亲们做了些善事,积了点阴德,免费为村里的穷人,上门看过病、送过药,这些受过恩惠的“劳苦大众”帮着说了好话,才被放过一马,保了一条老命。
经过再三折腾,方家已大伤元气,加上方老先生年老体弱,家境已大不如从前。妻妾之间,为了鸡毛蒜皮小事,开始争吵;子孙后代,为了争夺财产,拳脚相加。那段日子,方家是鸡犬不宁,后院内不断传出,吵闹声、叫骂声、撕扯声,以及坛坛罐罐的破碎声,此起彼落,影响着四邻。平静的日子再无安宁,往日的和睦一去不返了。(待续)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