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往事如歌

往事如歌

往事,犹如一架老式留声机上的一张旧唱片,尘埃沾惹,痕迹满布。咿咿呀呀,呀呀咿咿,倾诉着支离破碎、跌宕起伏的人生荒凉,漫阅着无尽无止的岁月沧桑。

随着岁月年轮的一圈圈增长,豆蔻的华光,恍若逝水无痕,但悠长的岁月,却抹不去我满满的曾经,咿咿呀呀,呀呀咿咿,这张旧唱片又将我带回二十八年前。

那是1990年的盛夏,那年我刚满二十岁,正值青春韶华,我以优异的成绩从师范学校毕业,焦虑地等待组织的分配。

就在那个愁雨依稀的末秋,我独自一人背上简单的行囊,背井离乡,来到昭觉县最偏远的古里区支尔莫乡中心校任教。师范校读书时,在城市里看惯了霓虹的闪烁,车水马龙的穿梭,忽然来到大山深处,面对大山的寂静和孤独,我真有一种“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的感觉。然而我又无法用稚嫩的肩膀改变眼前的现实,我的内心充满太多的无奈、矛盾和困惑。

古里区地处金阳、美姑、雷波三县交界地,辖八个乡,距离县城有八十多公里,交通极为不便,每隔十天,区上赶场,才有人开着敞口货车,拉着生意人到区上去做生意,平常我们都是乘坐这种毫无安全保障的货车进出古里区。一到雨季或冬季,一个月也看不到一辆车进去的影子。每年过完寒假返校上班,由于大雪封山,多数时间我都是乘座去金阳县的客车,中途下车,一个人走山上的捷径小路回区上。崎岖的山路,荒无人烟,很难看到一个行人,只有山间的鸟儿听到行人的脚步声,突然扑棱棱从灌木丛中窜出来,吓你一大跳。受惊的山鸟惊慌失措地扑腾着翅膀,迅速飞走,叽叽喳喳地给同伴传递信号。这样的山路要走一整天才能到达区上,到达区上后,在区上熟人家住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出发,再走半天的山路,才能回到学校。

支尔莫乡中心校就在古里区所在地的对面,区上和学校的直线距离并不远,面对面大声喊话都能听到,但是,从区上到支尔木乡中心校的必经之路是一道很深的夹皮沟,夹皮沟两边的道路都是一尺来宽的九曲十八弯般的羊肠小道,从区上走到沟底,经过摇摇晃晃的吊桥,然后再沿着羊肠小道向上攀爬,爬到对面沟顶,再走一段路程,才能到达学校。一来二去,大约需要四个多小时。在学校读书时,我最爱读李白的《蜀道难》,当读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时,我曾经对诗仙李白的描述产生过怀疑,蜀道真的就有那么险吗?当我第一次经过这段路程时,我才亲眼见证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夏季,羊肠小道上经常会看到一些黄色皮肤的蛇,懒洋洋的躺在小路上休息,只要发现有人,就会向你发起攻击,非常的危险。所以,学校的老师告诉我,夏季经过这段路程时,手里一定要拿跟棍子,防止毒蛇的攻击。

古里区的气候变化无常,不分春夏秋冬,本来是万里晴空的大好天气,突然从夹皮沟里喷出一阵白色的浓雾,霎时,整个古里区就会被云雾缠绕笼罩,一米见方都看不清楚。秋冬季节,浓雾从夹皮沟里升腾,寒风呼啸,云雾里夹杂着雨雪,夹杂着枯萎的树叶,打在脸上麻沙沙的,让人睁不开眼。山路全变成冻土,在户外活动的人,眉毛、头发、胡子全都挂上洁白的冻冰,被冻冰打扮成一个个圣诞老人。

支尔莫乡中心校有五位老师:两位民办教师,一位扫盲专职教师,一位校长,还有一位就是我,其中的四位都是当地人,一放学,他们就都回家了,学校就只剩下孤零零的我。学校只有两间破破烂烂的土坯墙教室,共有二十多个学生,最高年级是三年级。每当夜幕降临,学校一片漆黑,呼啸的山风拍打着教室的门窗,吱啦吱啦地响,学校里,我独自一人在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下看书、备课(说是煤油灯,其实是自己用墨水瓶自制的,将墨水瓶盖打个小孔,用牙膏皮卷个灯管,用棉花拧成灯芯,就成了煤油灯)。宅静僧闲笔为伴,夜深世远书作朋,其间的孤独与寂寞只有我自己知道。当孤独难耐时,我就独自一人歇斯底里地放开喉咙高歌一曲,寻找心里的慰藉。当时我最爱唱张黎作词、徐沛东作曲的《苦乐年华》:“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象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呀,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这首歌唱出了我当时的心境,现在唱起来还回味无穷。

刚参加工作的那段时间,我国还属于计划经济时代,教师的粮食属于国家供应,每月国家供应三十二斤粮食,半斤清油。我每月供应的粮食和清油要到区上的粮站去买,每到月初,学校的马海子格老师都要主动地到区上给我背供应粮。马海子格老师是学校的一位民办教师,在我的记忆里,马海子格老师个子矮矮的,瘦瘦的,四十多岁。他到区上买粮食要星期天才能去,往返要一整天时间。每次看到马海子格老师把粮食背到学校,我把早已准备好的两斤当地老白干递到他手里,他都会满足地拉起被汗水浸透的衣裳,擦去额头的汗水,笑盈盈地用夹生的汉话对我说:“陈老师,到了我们这里,千万不要客气,粮食吃完了,早点给我说,我帮你背。”出于对马海老师的感激,我会将每月剩下的面条之类的粮食送给他,还把我穿过的半新衣服送给他穿。

夏天,是支尔莫乡索玛花盛开的季节。“水蜂岩蝶俱不知,露红凝艳数千枝”, 每年四月,学校四周山上的索玛花就开始绽放了。索玛花的花期很长,要开两三个月,粉红色的,红色的,白色的索玛花铺山盖岭,争奇斗艳,千姿百态,灿若云霞,煞是喜人。每逢索玛花盛开的季节,马海子格老师会放下农活,抽时间带上我到山上去看漫山遍野的索玛花。我非常地喜欢索玛花,每次和马海子格老师去观赏索玛花回来,我们都要采上各色的索玛花,带回寝室,放在盆里,用水养着,把寝室装扮一番。

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当地人没有种蔬菜的习惯,所以吃蔬菜很困难。有一次,我和马海子格老师一起到山上玩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山间的小溪旁边土壤湿润的地方,稀稀疏疏地生长着野生的则耳根,我欣喜若狂。小溪旁边土壤并不坚硬,找一根干树枝就可以把则耳根从土里刨出来。从小溪旁边刨出的野生则耳根,由于土壤贫瘠,它的根细细的,一点都不茁壮,但是味道却很好。“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方叔莅止”。虽然我没有吃过《诗经》里记载的芣苢和芑这些野草,但我敢肯定,小溪旁的则尔根要比芣苢和芑好吃得多。“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在蔬菜极其匮乏的日子里,小溪旁边的野生则耳根,成了我餐桌上一道难得的山珍美味。

随着季节的更替,学校四周的山上的树木的叶子开始慢慢地变黄了,当地的彝族同胞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过年前,彝族同胞会请当地德高望重的毕摩择个好日子,日子一确定,家家户户都忙着杀过年猪,过年了。每年的彝族年,学校的同事和当地的老乡都要请我去吃过年饭。当时古里区最好的酒是沱牌曲酒,为了表示祝福,我会买上两瓶沱牌曲酒去,主人见我来了,热情地招呼我到火塘上方,盘腿坐下。火塘里熊熊的大火烧起来了,预示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大块的猪肉端上来了,自制的黄酒端上来了,吃着大块的坨坨肉,喝着醇香四溢的自制黄酒,我会用“直玛格里”、“卡沙沙”等夹生的彝族话向他们表示祝福和感谢。支尔莫乡中心校的校长叫海来克且,是个忠厚的好心人,对人非常好,语言不多,说汉话结巴。我在支尔木乡中心校教书时,我是他家的常客。每当家里杀猪做祭祀或过年时,他都要把我叫到他家里去改善生活,我和海来克且校长是难得的忘年交。

由于工作需要,我先后在古里区的三所学校教过书。在另一所学校,我还遇到了一个叫马瓦洛的民办教师,我和他亲如兄弟。他四十多岁,身材高大,略显秃顶,络腮胡,长胡须,常年戴一顶鸭舌帽,很像小说里描写的美髯公,他家就住在学校不远处。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季,晚上我和甲拉拉哈校长吹牛、喝酒到深夜,刚回自己的寝室休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急忙从被窝里爬起来,开门一看,原来是马瓦洛老师,我刚把门打开,马瓦洛老师就兴奋地拉着我,因为他太激动,所以他的声音略有些颤抖:“陈老师,我老婆生孩子了,你是个好人,性格好,人品好,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敬重你,我想请你去给我儿子当逢生人。”我知道,马瓦洛老师属于老年得子,应该庆贺。我立马就和马瓦洛老师去了他家。看到马瓦洛老师夫妻俩老年得子的高兴劲,我也替夫妻俩感到非常高兴,我从衣兜里拿出二十元钱(当时我每月只有一佰二十元钱的工资,五分钱能买一个鸡蛋)给马瓦洛老师,叫他买鸡蛋给老婆补补身子,一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当地彝族有这样的风俗,孩子出生时,第一个到他家的生人就是孩子的逢生人,而且,孩子长大后,他的性格会与逢生人一模一样。

我在古里区工作了整整四年,四年的时间,古里给我留下了很多记忆,让我对古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改变了我对古里的一些看法。慢慢地,我开始学着欣赏生活;慢慢地,我发现即使是与世隔绝的古里,它也不是只有冷漠与孤傲,它也是有亲和力的;古里的阳光很明媚,古里的空气很清新,古里山上的索玛花开得很鲜艳,古里的鸟叫得很自然;口干时,我随便找一泓山泉,就地采一片树叶,舀上一口山泉,那山泉也是清醇香甜的;如果大山让我的脚步感觉很累,我就随意找块石头坐下,绝对不会在我衣衫上留下任何污迹;缕缕微风掠过,带来了花香,带走了一路的辛劳,那些自上而下的溪流声让我心神舒畅,那一缕缕从山间洒下的阳光,纯纯的,让我心旷神怡……

四年的时间里,彝族人的那种质朴、耿直、好客的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四年的时间里,我饱尝了生活的艰辛,曾经绝望过,曾经对未来失去过信心,但留给我更多的还是感动和怀念。在这段时间里,我曾经遇到像马海子格、海来克且、甲拉拉哈、马瓦洛等好多热心肠的彝族朋友,有他们的朝夕相处,我艰难而愉快地度过了四年。

时光飞逝,星移斗转,这架老式留声机已伴随我二十八载,如今的我,已不知不觉地步入不惑之年,接近知天命的年龄,当年的青春韶华已不复存在,但是二十八年前的那段岁月,还历历在目,我还时常在梦里梦到在古里区一起共事过的那些人,梦到和他们一起喝酒,吃坨坨肉。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陈春海,男,汉族,生于1969年,大学本科学历,中专讲师,现就职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教师进修学校。工作之余,寄情翰墨,尤喜笔耕,用手中的一支秃笔书写心底感悟、抒发生活情怀。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众号 hyd19671125

微信号 hyd196711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0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1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0)

相关推荐

  • 阿达色轨:鸟语或花香(微诗选)

    作者简介:阿达色轨,彝族,生于1986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彝汉双语文学专业,作品曾刊发于<中国文学><华夏微型诗><中国微型诗><边防文学><草 ...

  • 福安市“甘下片区教研活动”在甘棠举行!

    福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甘下片区 教研活动暨农村中心校教研模式创新研讨会" 在甘棠中心小学举行 2016年4月14日,为完善学校精细化管理,探讨学校教学改革,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 ...

  • 柳河职教中心校区

    柳河职教中心校区

  • 正式上班第一天

    正式上班第一天 今天是正式上班第一天,从大家的干劲中可以看得出来,三个校区的老师都以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投入第一天的工作. 看来,前期五天时间的暑期师德培训还是非常有效果的.虽然很多人都对师德培训产生各 ...

  • 原创散文:冬临,让往事如歌

    往事如歌 当岁月的风吹过满是尘埃的窗台,季节渐渐老去,我们一个人行走在浅冬季节,微微寒凉的天气,让大脑在萧瑟中清醒,季节从来不会和我们告别,每次都匆忙仓促的离开,我们还沉醉在秋的多姿和丰硕中,浅浅的冬 ...

  • 【散文】 往事如歌 河北 欣欣向荣

    2021.10.27 星期三 [作者简介] 欣欣向荣, 河北大城人, 文学爱好者,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曾有诗歌散文新闻等 发表于书报刊物及网络. 散文 往事如『歌』 河北 欣欣向荣 留不住的岁月, ...

  • 朱洪业丨往事如歌 笑看流年

    <往事如歌 笑看流年> 作者:朱洪业(红叶寄深情) 时光一逝永不回 往事只能回味中 笑意脸庞任流淌 青色烟雨素洁纱 诗歌流泻心灵美 四季心语曲折路 温润心田栖息地 心腔诗章永芳华 辛酸委屈 ...

  • 散文||往事依稀

    往事依稀 二月的春风,乍暖还寒,梅花在枝头闹的正欢.喜鹊和斑鸠吱吱喳喳叫个不停,穿梭在树林之间.就在我静心欣赏这鸟语花香的初春美景之时,兄长打来电话说十一叔明天一早就要返回北京,让我晚上过去相聚话别, ...

  • 散文||往事回味心底甜

    往事回味心底甜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在似水流年的时光里,我即将越过耳顺,迈入古稀.回想过去的岁月,往事历历在目,每当忆起,心底都是满满的幸福和甜蜜. 一 高端晓开卷,共读圣贤书.我读过一年私塾,六岁那 ...

  • 《往事如歌·经典老歌全集》CD1

    《往事如歌&#183;经典老歌全集》CD1

  • 【赣雩文艺】作者:谷滨《小樱桃》​往事如歌(2218)总第860期⑥2021年第66期⑥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小樱桃 往事如歌(2218) 作者:谷滨 惊蜇的北国春早,小樱桃已上市,小巧玲珑,鲜艳夺目,垂涎欲滴.记忆中小樱桃应在阳春四月,樱桃树上结出一串串绿中带黄,黄中带红的樱 ...

  • 《往事如歌》+《花开原野》+关牧村《传奇再现》+乌兰托娅《草原情》

    《往事如歌》+《花开原野》+关牧村《传奇再现》+乌兰托娅《草原情》

  • 《新京都文艺》作者:谷滨《眼神月明》(往事如歌2217)总705期⑦2021年55期⑦

    眼神月明 (往事如歌2217) 作者:谷滨 眼神,还是初萌.正月十五月儿圆,还恋着昨日的眼神.月满冰轮,嫦娥送来多情的眼神,吴刚的桂花酒,满满的装着多恋眼神的思颂.多姿多彩,花灯在读念着万家灯火.元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