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戏说关中八大怪
戏说关中八大怪
郑凡涛||陕西
陕西人都知道,关中有个八大怪:“凳子不坐蹲起来;家家房子半边盖;本地姑娘不对外;妇女帕帕头上戴;面条宽得像腰带;锅盔大得似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秦腔不唱吼起来。”今天,我就给大家说一下这关中八大怪。
一
“凳子不坐蹲起来”是说关中男人吃饭时,端个大老碗,蹲在凳子上吃。外地人就不明白了:“放着好好凳子不坐,为啥要蹲在凳子上呢?”关中人把蹲叫“圪蹴”,“蹴”在古语就是“蹲”的意思。而“蹲”在古意就是“坐”。古人所谓的坐就是双膝着地,臀部紧贴腿部。现在日本人、韩国人依然延续这种坐法。《广韵》中指出:蹲,坐也。可以说关中人的“蹲”实际上就是“坐”,是对“坐”的一种改进。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春秋时期。秦孝公以前的时期秦国长期受到战乱袭扰,全民皆兵。坐着吃饭,遇到危险,无法快速起身应变,所以就蹲在凳子上吃饭。一是吃饭时看得远,二是便于起身应变。一代一代相传,慢慢就养成蹲在凳子上这个习惯了。
蹲是讲究功夫的,一般人蹲的时间不会长。只有长年累月的历练,才能长蹲,而且不累不乏。“关中蹲景”绝对是独步天下的。现在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蹲”的人已经很少了。但你如果看见长“蹲”的人,那肯定是地地道道的关中人。
二
房子是人们安身所在。一说起房子人们就自然会想到那个“人”字结构的房子。可过去关中农村很多人家的房子不像人们印象中的结构,而只是“人”字的一半。形成了“家家房子半边盖”的怪相。关中人叫做“厦房”。这个建筑风格主要是因为贫穷形成的。
厦房建筑成本低,工期短,是穷人的不二选择。有钱人绝对不盖这“厦房”,一定会盖成“人”字房。关中人叫这种“人”字结构的房为“大房”或者“上房”。但凡条件好一点的人家,除了盖上几间“厦房”,也会在家里盖上一间“上房”,一是彰显一下财富,二是给老人居住。
现在人们富裕了,“厦房”已经成了很少见了。关中人大都盖起了一砖到顶的平房、楼房、大房了。你如果再看到“厦房”,一般是关中人用作杂物存放的房子。
三
“本地姑娘不对外”是说关中的姑娘不愿远离父母,一般都嫁给附近村庄的人们,更别说是外县、外省了。
不光是姑娘不愿到外地,关中男人也曾经沉醉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田园式封闭生活。历史上关中自然条件优越,而陕北、甘肃、宁夏土地贫瘠,生活困难;陕南、四川交通不便,山多地少,生活艰苦。常有四川、陕南女子逃荒到关中道,就地嫁人生活,不再回去;东面河南逃难到陕西的更是不计其数。正因为这样,所以关中人不愿远离家乡。这也同时束缚了关中人的思想,以至于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中落后于其他地方。
现在周边地区自然条件改善、交通方便、经济快速发展,陕南、陕北、周边省份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有的甚至比关中还要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关中人与时俱进,思想也早已转变,不再留恋故土,开始走南闯北,行走江湖了。
小伙子,只要我们关中的姑娘看上你,不管你是哪儿的人,一定会嫁给你的!
四
过去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加上土地沙漠化,造成关中地区尘土很大。那大风一吹,世界一片灰尘,真是:“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关中大部分地区又干旱少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苦恼。男人头发短还好办,可女人们头发长,洗头很不方便。大部分穷苦人没有钱买帽子、围巾之类的东西,就选择最便宜的手帕、毛巾顶在头上,遮灰挡土了。“妇女帕帕头上戴”这一大怪就这么产生了。
过去,手帕是关中女人的一道风景。头上顶一个,口袋揣一个。聚在一起,还彼此评论着。过去谁要是有钱买个围巾、帽子,那可神气了!别人羡慕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现在好了,多年的退耕还林,治理沙漠,使得黄土高原得以绿化,沙漠得以治理,“八水绕长安”得以重现,再也看不到尘土飞扬的景象了。“妇女帕帕头上戴”永久成为历史了。
五
关中道东西长达八百里,土地肥沃,以种植小麦为主,饮食也就以面粉为主食。关中人想方设法变着花样做面食,据不完全统计关中各地面食品种多达二百多种,其中面条品种就有六十多种。
“面条宽得像腰带”是陕西人豪爽粗犷性格的充分体现。一根面条,两指多宽,一米多长,大碗一盛,臊子一浇,辣子一放,香醋一加,筷子一挑,哎呀,就是给个皇上咱也不换!
像什么油泼扯面、岐山臊子面、杨陵蘸水面、驴蹄子面、户县软面、摆汤面、丁丁面、酸汤面、浆水面等等都是极具地域特色的人间美味。
我的神呀,秦朝人,你不就吃了个面么,这咋就激动得要到都城咸阳去逛?
六
我说天下面食属关中,有的地方人民可能不服:“你关中不就是面条好吃,咋就吹上了?”好,我就接着给大家说说这第六大怪“锅盔大得似锅盖”。
将发酵好的面团擀成大饼,放进大锅,文火烙烤。烙熟之后其形恰如头盔,这便是锅盔。锅盔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称。干硬耐嚼,内酥外脆,香醇味美。锅盔保质期较长,适合长时间存放和携带。锅盔作为关中人过去必备干粮,伴随关中人度过了无数艰难岁月。我小时候上中学时就经常带着锅盔过上一星期。
锅盔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传说周文王伐纣时锅盔就被用做兵士的军粮,至今宝鸡一带还有种锅盔叫“文王锅盔”。后来的秦、汉、唐更是代代相传到今天。锅盔的品种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口味的需求,衍生出很多品种。关中比较有名的是乾州锅盔、泾阳锅盔、宝鸡油酥锅盔等。
到过陕西的朋友可能都吃过一个著名小吃:“锅盔夹辣子”,那个味道嘛,吃过的人都说:“嫽扎咧”!
七
很多陕西人嗜辣如命。有句俗语说:“一碗面条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人都说:“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这些地方人喜食辣椒主要是因为当地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可这陕西关中地处西北,干旱少雨,却偏偏喜食辣椒,这是为什么?
我仔细研究了辣椒在陕西的种植史,发现陕西人关中人吃辣椒主要是因为历史上的灾害和贫穷造成的!
辣椒于明朝末年经丝绸之路,从西亚进入新疆、甘肃、陕西等地,率先在西北栽培。明朝末年,陕西地区旱、蝗、风、雹、水、霜、地震、山崩、瘟疫等自然灾害连年不绝。频繁的自然灾害下,粮食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整个陕西民不聊生。在这个情况下,辣椒恰逢其时传入陕西,它不但可以食用,而且还有发汗、抗菌杀虫等药性,便成了陕西人救命的食物。
关中人吃辣椒不同于别地方。将焙干的红辣椒研成辣椒面儿,用热油一泼,加上盐、大香等佐料,香味四溢。无论是一碗面条,还是一碗凉皮,加上一勺油泼辣子,色、香、味俱全。哎呀,馋死个人咧!更有喜食者,一块锅盔、一个馒头,从中切开,夹上油泼辣子,就是一顿饭了。这就整出了个“油泼辣子一道菜”的第七怪了!
油泼辣子香是香,可结果倒好,关中人本来就性情豪爽,民风刚烈,吃了这辣子,陕西愣娃更多了!
我因皮肤过敏,不能食辛辣。有人问我既是陕西人,咋会不吃辣子?我便戏说:“过去穷才把辣子当菜。现在咱有钱了,改吃菜了!”其实是,我不想当陕西愣娃!
八
谭维维的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吼》颠覆了人们对秦腔的认识,好多人才开始关注起秦腔来了。
秦腔是西北地区传统戏剧,源于西周,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它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自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秦腔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当年鲁迅先生来西安易俗社观看秦腔演出后,称秦腔为中国戏曲鼻祖,并提笔写下了“古调独弹”四个大字,至今悬挂在西安易俗社内。
好多人不了解秦腔,便有了“你不听话,就罚你去听秦腔戏”的笑话了。秦腔唱腔分为“欢音”和“苦音”。欢音腔欢快、明朗、刚健,用来表现喜悦、愉快的感情,极具生活气息。
而苦音腔是秦腔区别于其他剧种的一种特有唱腔。演唱时激越、悲壮、深沉、高亢,用来表现悲愤、痛恨、怀念、凄凉的感情。这让外人听起来,就有关中第八大怪“秦腔不唱吼起来”。
这可真是:“喝烧酒端起个大老碗,吼一声秦腔震破天。祖祖辈辈吼了几千年,这吼声里有血也有泪,吼声里有苦也有甜。不要说天南海北你都走遍,最美的歌儿还在秦川!”
八百里大秦川,关中人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几千年。在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之后,终于迎来了这个伟大的新时代,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过去关中八大怪,一半都是贫穷、落后的产物。如今这个历史的产物,也该寿终正寝了。
吸其精华,剔出糟粕。让我们抛弃八大怪中那些今后不该有,也不会再有的东西;留下我们的美食,传承我们的文化,坚定、幸福地奔向美好的明天吧!
配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郑凡涛,笔名海岸线,1971年11月出生,陕西咸阳人。爱好文学,现就职于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管理工作。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监制:倪宝元 陈俊泽
编审:吴秀明 孟芹玲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