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止是一个职业,更是底层家庭的全部希望——写在家访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永不之地。既然不可以永不长大,但愿永不苍老。——永远不要说再见)

2020年的暑期,来得有些晚,7月12日才算假期。按照往年的惯例,学校要对贫困学生和班级的学生代表进行家访,三个行政村,班级上报走访家庭24户,又加上临时走访的三四家,我们三个人用了将近三天的时间。

家访中,除了学生的局促、紧张,家长的热情、寒暄,让我意外发现,我以前仿佛低估了教师这个职业对于农村家庭的重要性。

蔡同学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并不出色,我们到她家的时候,已经过了约定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家里大门敞开着,走进大门,她的爷爷奶奶在堂屋门口端坐着,大约七八十岁的样子,奶奶的头发是刚精心梳过的,上面稍微有些湿,还有梳子走过的痕迹。

见我们进门,老两口嘴里就小声说着:“来了,来了,来了,来了”。并不麻利的腿脚快步走到我们面前,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屋里。

一阵寒暄之后,我们对孩子的暑期学习和安全进行了叮嘱,孩子爷爷和奶奶表示感谢。临走时,孩子爷爷用几乎颤抖的声音说:“她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们都八十多了,孩子跟着我们,我们辅导不了,什么都不知道,多亏了老师的照顾。孩子没有上学前班,刚开始上学什么都不会,现在慢慢能赶上来,我非常感谢老师和学校”。

这样的孩子,在农村还有许多,这样的家庭,在农村也很普遍。

监护人豆大的字不识一个,儿子儿媳在外打工挣钱,却并不往家里拿钱,老人每月只有几十块钱的补贴,他们满怀希望地把孩子送进学校,把自己全部的钱放起来给孩子买书,他们深知“知识改变命运”,所以对教师抱有极大的希望,希望对自己的孩子好一点,希望上课能多提问孩子几次,希望孩子的成绩能够有所进步。

可是家里条件不好,子女又不在家,在“钱多胆儿肥”、“欺软怕硬”的社会里,他们又是自卑的,他们所有的期望、所有的期许,所有对孩子的憧憬甚至都不敢和老师提一下。

有人说,教师也只是一个职业,可是这个职业分明又承载着每一个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全部希望和梦想。

有人说,教师也只是一个称呼,可是这个称呼分明又是无数个祖国儿童黑夜时的启明星。

在农村,教师不止是一个职业,也不止是一个称呼,他是底层家庭的全部希望。

刚入职的时候,一位老教师谈到教师这个职业,她说:“教师是一个良心事业,可以很累,累到每天疲惫不堪,心中脑中都是学生,连做梦都是学生的分数和学习习惯。也可以很轻松,拿起课本进教室讲十分钟,让学生背书做题30分钟,一天两节课就完成了任务”。

直至今日,我一直记得老教师说的话,我也一直认为:如果想大富大贵就不要做老师,因为老师穷的很稳定。

身而为师,不忘初心,传道授业解惑,关注到班级的每一个孩子,不仅要关注那些学习好、聪明伶俐、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更要关注那些不善言辞的孩子,那些贫困的孩子,还有留守儿童。虽然这些孩子的学习一般都不尽如意,可能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对于他们而言,你是他们不可替代的那个教师,是他们家庭所有的希望。

亲爱的老师,当一位步履蹒跚、饱经沧桑的老人满怀希望交给你一个纯净的儿童,放暑假那天,您会还给他怎样一个少年?

琐事:

今天早上又要喝苦的要死的中药,提前准备好水果、酸奶、糖果,还是下不去口。左手端着药站在水池边,想起近段自己所受的疼痛和煎熬,忍不住呜呜呜哭了起来。先生不在家,儿子听到哭声,哄我说:“妮,良药苦口,我给你找糖”。说完左手一勺白糖,右手棒棒糖站在我跟前。我喝完药,他立刻把棒棒糖放进我的嘴里。

吾家有儿初长成,在我家男子汉面前,哼,谁还不是个宝宝了?

END

作者简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