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眉弄眼仨月不停,一张方子止住!中医是不是科学,你看了再说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藏象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好多年前,曾有一个西医学中医的同行,跟我说过这样的话:“你们中医主张,心属火,肝属木,肝为母,心为子,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完全没有科学根据”。

我说,根据,确实不好找。心脏和火怎么有关了?肝脏和木怎么有关了?透过解剖,根本看不出来。

但是,中医的这些结论,却是从临床实践中得来的。说白了,是先有临床结果,再有理论升华。

要想理解这些理论,必须结合实践。

说这些,可能你又觉得玄奥了。来,我给你说一个案例。

早年,临床大家焦树德老前辈,曾经接诊过一个小患者。

这个人,当时才10岁,是一个男孩。

什么毛病呢?大概在半年前,他因为和同学闹矛盾,结果第二天就出现了手足不由自主挥舞的现象。

父母吓坏了,赶紧带孩子看医生。结果,被确诊为所谓“小舞蹈病”。经过西药治疗,很快就好转了。

本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可是,当年的春节,这个小男孩被外头燃放的爆竹给吓了一跳。结果,病情复发。再用以前的疗法治,无效了。

怎么办?看中医,找到焦树德老前辈。

小患者当时是什么表现呢?就是不停地挤眉弄眼,表情十分丰富,根本停不下来,完全不受自我控制。与此同时,舌头不停地往外吐弄,两手两脚乱动。

面对这个患者,见多识广的焦树德前辈也有点犯难。焦师想要诊脉,也很难完成(因为小孩乱动),只能隐隐感觉到,小男孩脉象弦。

后来,经过一番权衡,老前辈书方一首,但见:

生代赭石21克(先煎),生牡蛎24克(先煎),天竺黄6克,白蒺藜9克,钩藤15克,全蝎9克,防风9克,归尾9克,白芍12克,桑枝30克,水煎服,一共是6剂。

另外,患者服成药牛黄镇惊丸,随汤药送下。

结果如何?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患者六剂药喝下去,症状基本消失,手脚不再乱动,就连挤眉弄眼的现象,也是偶尔才出现一次。如果不仔细观察,是根本看不出来的。

接着,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投用三剂。患者最终诸证悉平。

怎么样?神奇不神奇?

来吧,我给你讲一讲,你就懂了。

你看啊,这个小患者,最初发病因为什么?因为吵架生气。这就提示我们,病在肝。肝主情志嘛。

后来,他因为被鞭炮惊吓而复发。惊吓,也是作用于情志的事儿。这个和肝还是有联系。

另外,这小患者,脉弦。弦脉,主肝气不平。

好了。从这可以看出,患者有肝郁的问题。肝主情志。肝郁,情志不舒,所以在生气、受惊吓的时候,出现异常。

肝郁日久,就会化火。化火了,必然伤阴。阴虚,则阳亢。肝阳上亢,则化生肝风。肝风一吹,好家伙,肢体就如树叶抖动不已。手脚乱动、挤眉弄眼,就是这么来的。尤其是挤眉弄眼这个事儿,会比较明显。为什么?因为肝开窍于目。

中医藏象理论认为,肝属木,心属火。木生火。肝为母脏,心为子脏。肝郁化火,母病及子,自然心亦有火。心,开窍于舌。心火偏亢,患者就开始不断地吐弄舌头。

你看见没有,这个事儿基本就捋清楚了。

现在,要想调治,就必须清肝火、熄心火、平肝风、抑肝阳。这样,人才会消停下来。

好,我们再看看焦师当时用的方子:

生代赭石21克(先煎),生牡蛎24克(先煎),天竺黄6克,白蒺藜9克,钩藤15克,全蝎9克,防风9克,归尾9克,白芍12克,桑枝30克。

这里头,赭石、牡蛎镇肝潜阳。天竺黄可以清心火。白蒺藜和钩藤可以平抑肝阳,息肝风。全蝎和防风用于熄风。血行风自灭。所以用当归和白芍来养血柔肝。桑枝一味,祛四肢之风,并且能引所补之血通行四肢。这就实现了血行风自灭的目的。

这就是基本的治疗思路。说起来,也不算多么复杂和高深。

就这样,小患者肝火消了,肝阳不再上亢了,肝风停止了,心经也没火了。他一身上下,自然就老实了。

我解说到这里,读者朋友。你能体会出来吗?

严格说,这是一张奇症医案,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都不大。但是,你会发现,我们在立方治疗的时候。所依据的东西,全都是中医藏象学理论。心属火,肝属木。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肝阳上亢则肝风内动,母病及子则心火偏亢……这些东西,你结合医案看,就发现,是完全正确的。按照这个思路治,有效。所以我说,中医的此类理论,源于哪里?源于临床实践。正因为有了实践,才有了理论认识。离开临床实践去理解中医藏象理论,是很困难的,甚至是行不通的。这就难怪有些初学者,认为中医理论“非科学”、“无法懂”了。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如果你喜欢看这类东西,文老师就会在以后多给你讲讲。

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