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关于头痛相关条文的总结

张仲景的《伤寒论》开创了中医理法方药体系的先河,其中的六经辨证更是把经方派和医经派做了完美的融合。是集大成的一部巨著。不仅理论上达到了一个顶峰,在实践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知道作用,被各世医家奉为圭臬。其中对于一些症状的相关性经行了高度的概括,每一个主症必然是此疾病的核心症状,并且把症状与病机有机的结合起来,组成了《伤寒论》的行文特点。后世医家们根据条文中的症状,进行方症对应,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头痛作为一个以症状命名的疾病经常是作为其他疾病的一个伴随症状,原发头痛较少见,诊断也十分的模糊。《伤寒论》按照六经辨证对疾病经行了分类,其中有不少条文提到头痛,说明头痛对应的病机也可以出在各条经的疾病中。现在把其中的与头痛相关的条文经行整理,收集各医家的注解。希望可以从中找到各经头痛的病机,也是对头痛按照六经经行一个很好的分类,并且得到治疗各类头痛的有效方药。

临床上头痛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并且《伤寒论》中写作手法也有省略和互文等,所以在整理过程中把“外证未除”、“项背疼痛”、“郁冒”、“头眩”等一些症状也经行了摘录,希望读者可以经行参考。

文中引用医家注解:

【成】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方】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

【钱】清。钱潢《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

【柯】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张】清。张隐庵《伤寒论集注》

【森】森立之(日)《伤寒论考注》

【鉴】《医宗金鉴》 清。吴谦等。

参考书目:

《伤寒论考注》 森立之(日)。著。郭秀梅、冈田研吉(日)、加藤久幸(日)。翻译校点。崔仲平。审订。 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1年10月北京第1版 2001年10月北京第1次印刷 ISBN7-5077-1887-5

《伤寒论集注》清。张隐庵。注释。清。高士宗。纂集。张金鑫。校注。学苑出版社 2009年9月第1版 2009年9月第一次印刷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040223号

《伤寒论条辨》明。方有执。编著。陈居伟。校注 。学苑出版社 2009年9月第1版 2009年9月第1次印刷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31546号

《伤寒来苏集》清。柯琴。编撰。张海鹏。陈润花。校注。学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2009年9月第1次印刷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197885号

伤寒论卷第一

脉法第一

三十二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慄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谓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溷,内外不同,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龈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抟,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

张:寸口脉阴阳者,概左右三部而言,三部俱紧则上下受邪,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上中雾露之邪,故名曰清也;下中湿着之邪,故名曰浑也。中上、中下俱属乎阳,若阴中于邪,内干五脏三阴之气,必慄也。夫三阳之表气微虚,三阴之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如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而邪于上,腰痛、胫酸而邪中于下。盖三阳之脉皆络于头面颈项,而瞎循于腰膝足胫,俱所谓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也。”若阴中于邪,在太阳则阴气为慄,阴气者,太阳之所主也;在厥阴则足膝逆冷,足膝者,厥阴之所主也;少阴则便溺数出,前阴者,少阴之所主也。三阳表气微虚,以致三阴里气微急,微急者,正微邪急也,夫正气内微,邪气外急,是以三焦之气不能从内达外,而三焦相溷,内外不通。夫所谓三焦相溷者,如上焦怫郁,不得阴气以相滋,则脏真气相熏,故口烂食断,断齿根也。食者,如日月之蚀而缺也。如中焦不治则胃气不能与之外达而上冲,脾气不能为胃转输而为浊。夫荣气出于中焦而主血,是以荣为不通而血凝不流。

成:浮为阳,沉为阴,阳脉紧,则雾露之气中于上焦。阴脉紧则寒邪中于下焦。上焦者,太阳也。下焦者,少阴也。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酸、胫酸者,雾露之气中于太阳经也。独邪中于下,阴气为慄,足胫逆冷、便溺妄出者,寒邪中于少阴也。因表气虚微,邪入而客之。又里气不守,邪乘里弱,逐中于阴,阴虚遇邪,内为惧慄,致气微急矣。《内径》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此上焦之邪甚则下于中焦,下焦之邪甚则上于中交。由是三焦溷乱也。三焦主持诸气,三焦既相溷乱,则内外之气俱不得通,膻中为阳气之海,气因不得通于内外,怫郁于上焦而为热,于藏相熏,口烂食断。《内径》曰:“膈热不便,上为口糜。”中焦失治,胃气因上冲也。脾:坤也。坤助胃气磨消水谷,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磨消,故胃中浊也。《金匮要略》曰:“谷气不消,胃中苦浊。”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气不能布散,致荣卫不通,血凝不流。

伤寒论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六: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成:太阳为三阳之长,其气浮于外,故尺寸俱浮,是邪气初入人皮肤,外在表也,当一二日发。风府穴名也,项中央。太阳(《经脉篇》)之脉从巅入脑络,逐出别下项,是以上连风府,其经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故病头项痛,腰脊强。

十二:若两感于寒者,一曰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曰阳明受之,即与太阳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曰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藏府不通,则死矣。

成:阴阳俱病,表里俱伤者为两感。以其阴阳两感病则两证俱见,至于传经则亦阴阳两经俱传也。始得一日头痛者,太阳。口干烦满而渴者少阴。至二日则太阳传于阳明。而少阴亦传于太阴。身热谵语者阳明,腹满不欲食者太阴。至三日阳明传于少阳,而太阴又传于厥阴,耳聋者少阳,囊缩而厥者厥阴。水浆不入、不知人者,胃气不通也。《内径》曰:“五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云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谓三日六经俱病,荣卫之气不得行于内外,府藏之气不得通于上下,至六日府藏之气俱尽,荣卫之气俱绝而死矣。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成:《经》曰:“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太阳主表,为诸阳主气。”脉浮头项痛而恶寒者,太阳表病也。

张:太阳为诸阳之主气,有通体、分部之不同。通体天阳如天,主周身皮肤毫毛肌表,一似天之环绕于地外;分部太阳如日,主头项脊背尾闾,一似日上旋于躔度。此首阳太阳主通体之毫毛,而复有循经之分部也。太阳之为病,脉浮,言太阳运行与周身之肤表,病通体之表阳,故其脉应之而浮也。头项者,太阳经脉所循之分部也,病在表而涉于分部,故强痛也。恶寒者,恶本气之寒也。盖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以寒为本,以热为标故也。《天元纪大论》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六微旨大论》云:“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

八、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方:太阳头痛,首条已具言之。此又独言者,举大意也。七日以上,该六日而言也。行亦传也。经尽,谓传遍也。欲作再经,谓病加进也。针足阳明夺其传路而遏之也。传与阳明篇转互音义。

柯:旧说伤寒日传一经,六日至厥阴,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谓之再经,自此说行,而仲景之堂无门可入矣。夫仲景未尝有日传一经之说,亦未有传至三阴而尚头痛者。曰头痛者,是未离太阳可知。曰行,则与传不同,曰其经,则是指本经而非他经。发于样者七日愈,是七日及太阳一经行尽之期,不是六经传遍之日。岐伯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有明征也。故不曰传足阳明,而曰欲再作经,是太阳过经不解,复病阳明而为并病也。针足阳明之交,截其传路,使邪气不得再入阳明之经,则太阳之余邪亦散。非归并阳明,使之不犯少阳之谓也。本论传经之说,惟见于此。盖阳明经起于鼻頞,旁纳太阳之脉,故有传经之义。目痛、鼻干是其症也。若脚挛急,便非太阳传经矣。阳明经出大指内侧,太阳经出小指外次经络不相连接,十二经脉,足传手,手传足,阳传阴,阴传阳,与伤寒之六经先阳后阴、先太后少之次第迥别。不知太阳传六经,阳明传少阳之说,何据乎?细审仲景传属,转系并病、合病,诸条传经之妄,不辨自明矣。

十三、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方:此与前条文虽差互,而证治则亦。前条有脉无头痛,以揭病名,此有头痛而无脉,以言治。互相详略耳,无异殊也。

柯:此条是桂枝本证,四证中头痛是太阳本证,头痛、发热、恶风与麻黄证同,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非桂枝证。

十四、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张:此承上文,头痛而及于项背,以见太阳循经自上而下之义也。几几者,为短羽鸟之伸颈鼓翼,飞翔之不能状。太阳经脉循行于脊背之间,今风邪涉于分部,而经气不舒,故项背强而几几然也。循经下入,是当无汗,反汗出者,分部受邪而肌腠不密也。肌腠虚故恶风,用桂枝汤以解太阳肌中之邪,加葛根宣通经脉之气而治太阳经脉之邪。

柯:足太阳脉自络脑而还出下项挟背脊,此从风池而入,不上于脑,而下行于背,故头不痛而项背强也,几几,项背牵动之象,动中见有强意。凡风伤卫分,则皮毛闭,故无汗;风伤营分,则血动摇,故自汗出。不可以本症之无汗为伤寒,他条之自汗出为中风也。桂枝大青龙症,恶风兼恶寒者是中冬月之阴风,此恶风不恶寒者,是感三时鼓动阳风。风胜而无寒故君葛根之甘凉,减桂枝之辛热,大变麻、桂二汤温散之法。

二十八、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成: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虽经汗下,为邪仍在表也。先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则欲成结胸。今外证未罢,无汗小便不利,则心下满微痛,为停饮也。与桂枝汤以解外,加茯苓白术利小便,行留饮。

柯:汗出不彻而遽下之,必心下之水气凝结,故反无汗而外不解,心下满而微痛也。然病根在心下,而病机在膀胱。若小便利病为在表,仍当发汗;如小便不利,病为在里,是太阳之本病,而非桂枝症未罢也。故去桂枝,而君以苓、术,则姜、芍即散邪行水之法,佐甘、枣效培土制水之功,此水结中焦,只可利而不可散,所以与小青龙、五苓散不同法。但得膀胱水去,而太阳表里症悉除,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伤寒论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一、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方:太阳病,项背强几几与上篇(桂枝加葛根汤)同者,风寒过太阳之荣卫,初交阳明之经络,经络痛,所以风寒皆然也,无汗者,以起自伤寒,故汗不出,乃上篇有汗之反对,风寒之辨别也。恶风乃恶寒之互文,风寒皆通恶,而不偏有无也。夫以太阳中风,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用桂枝加葛根而论之。此太阳伤寒,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当用麻黄加葛根,而用葛根汤者何哉?盖几几乃加阳明之蚀,喘已不作,过去杏仁,不用麻黄汤之全方,不可以麻黄加为名,而用麻黄桂枝甘草葛根以为汤者,实则麻黄加之规制也。用姜枣芍药者,以阳明属胃,胃为中宫,姜枣皆和中之物,芍药有缓中之义也。不须啜粥,麻黄类例也。

柯:同桂枝加葛根汤。

伤寒论第三卷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五、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方:无汗乃对上篇之有汗而言(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遂利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以见彼此两相反,所以为风寒之辨别,不然无是证者则不言也。然所无以汗者,汗乃血之液,血为荣,荣强则腠理闭密,虽热汗不出也。喘,气逆也。卫主气,卫弱则气乏逆,呼吸不利,而声息所以不遂也。然上条言呕,而次言喘,呕与喘皆气逆,亦互言以明互见之意。麻黄味苦而性温,力能发汗以散寒。然桂枝汤中忌麻黄,而马黄汤中用桂枝,何也?曰:麻黄者,突阵擒敌之大将也。桂枝者,运筹帷幄之参军也。故委之以麻黄,必胜之算也,监之以桂枝,节制之妙也,甘草和中而除热,杏仁下气而定喘。惟麻黄有专功之能,故不须啜粥之助。

柯: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外束,阳气不伸,故一身尽疼。太阳抵腰中,故腰痛,太阳主筋所生病。诸筋者,皆属于节,故骨节疼痛。从风寒得,故恶风。风寒客于人则皮毛闭,故无汗。太阳为诸阳主气,阳气郁于内,故喘。太阳为汗,立麻黄汤以开之,诸症悉除矣。麻黄症,头痛、发热、恶风,同桂枝症,无汗、身痛,同大青龙汤症。本症重在发热、身痛、无汗而喘。

本条不冠伤寒,又不言恶寒而言恶风,先辈言麻黄汤主治伤寒不治中风,似非确论。盖麻黄汤、大青龙汤治中风之重剂,桂枝汤、葛根汤治中风之轻剂,伤寒课通用之,非主治伤寒之剂也。

十、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成:《经》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水气即寒水之气而无形者也。太阳秉膀胱寒水之气,运行于肤表,出入于胸膈。今寒伤太阳正气,不能运行出入,故表不解而致心下有水气。水气逆于心下,故干呕。表不解,故发热。水寒上逆故咳。气不化而水不行,故有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诸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小青龙汤主之。

柯:发热是表病未解,干呕而咳,是水气为患。水气者,太阳寒水之气也。太阳之化,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其他人也,浅者皮肉筋骨,重者害及五藏。心下有水气,是伤藏也。水气未入于胃,故干呕。咳者,水气射肺也,皮毛者,肺之合,表不解,寒水已留其合矣。心下之水气,有上至于肺则肺寒,内外合邪,故咳也。水性动,其多变。水下而不上,则或渴或利,上而不下,则或噎或喘,留而不行,则小便不利而小腹因满也。制小青龙以两解表里之邪,复立加减法,以治或然之症,此为太阳枢机之剂。水气畜于心下,尚未固结,故有或然症。若误下,则硬满而成结胸矣。

十二、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钱:脉浮弱,即前“阳浮阴弱”之义也。外证即“发热汗出,头项强痛,恶寒”等症也。言凡仍当用解肌之法,以桂枝汤汗解之,此所以示叮咛之意也。

张:自此一下,凡十五节论桂枝、麻黄二汤各有所主,为发汗之纲领。言邪有在表,在肌之浅深,汗有津液,血液之变化。夫皮毛为表,肌腠为外,太阳病,外证未解,肌腠之邪未解也。浮为气虚,弱为血弱,脉浮弱者,充肤热,内之气血两虚,宜桂枝汤以助肌腠之血气而为汗。

十三、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成:下后大喘则为里气大虚,邪气传里,正气将脱也。下后微喘则为里气上逆,邪不能传里,犹在表也。与桂枝汤以解外,加厚朴杏仁以下逆气。

十四、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柯:外证初起,有麻黄桂枝之分。如当解未解之时,惟桂枝汤可用,故桂枝汤为伤寒中风、杂病解外之总方。凡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咸得而主之也。即阳明病脉迟,汗出多者宜之。太阳病脉浮者亦宜之,则知诸经外证之虚者,咸得同太阳未解之法。又可见桂枝汤不专为太阳用矣。

十五、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森: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者,若表虚用桂枝,若表实用麻黄,其邪不解也。而复下之者,是误下也。然其人胃气盛,宿饮多,故误下不为逆。脉浮者不愈,言其脉浮而病不愈者,犹宜以汗解。盖发汗用麻黄,则此宜用桂枝也。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言此宜用桂枝,而反下之是非其治,故令不愈也。今脉浮故知在外,言经汗下后,胃阴尚盛,故邪犹在外。何以知之,脉浮故知在外也。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经汗下之后,荏苒邪热在外肌腠之间

,是非麻黄所宜,故用桂枝汤也。柯氏曰:下之后仍用桂枝汤,乃见桂枝汤方之力量矣。

十六、太阳病,脉浮紧而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方:微除言虽未全罢,已减轻也。发烦,风壅而气昏也。目瞑,寒郁而血滞也,剧作衄之兆也。衄,鼻出血也。鼻为肺之窍,肺为阳中之阴而主气,阳邪上盛,所以其载血上妄行而逆出于鼻也。风为阳而由气通,所以得随衄散解,曰阳气重故也。

柯:“麻黄汤主之”均在当发其汗下,此于结句补出,是倒序法也。仲景于论证时,细名其所以然,未及与方故耳。前辈随文衍义,谓当再用麻黄以散余邪,不之“得衄乃解”句,何处着落。

二十、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今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成:《针经》云:“夺血者无汗”尺脉迟者为荣血不足,故不可发汗。

二十一、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成:浮为轻手得之,以侯皮肤之气。《内经》曰:“其在表者,汗以发之。”

二十三、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气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成: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卫受风邪,而荣不病者,为荣气和也。卫既客邪,则不能与荣气和谐,亦不能卫护皮腠,是以常自汗出,与桂枝汤解散风邪,调和荣卫则愈。

二十六、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成: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故宜当下。若小便清者,知里无热则不可下。《经》曰:“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况此不大便六七日,小便清者,不可责邪在里,是仍在表也。与桂枝汤以解外,若头痛不已,为表不罢,郁甚于经,破血妄行,上为衄也。

张:此论承气之上承热气,以明头痛有在上、在表、在经之不同。伤寒不大便六七日,热邪内乘也。头痛者,病太阳之在上也。在热者,里有热液。夫承气者,乃乘在上之热气而使之下泄,头痛有人,故可与承气汤。其头痛,而小便清者,知热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发汗不已而复头痛者,太阳高表之邪,入经脉,故必衄,宜桂枝汤。言头痛有在上、在表、在经之不同者如此。

三十七、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冲上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鉴:脉必紧,是其人必素有寒饮相挟而成,若不头眩,以瓜蒂散吐之,亦可自除。今乃起则头眩,是又为胸中阳气已虚,不惟不可吐,亦不可汗也。

四十四、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柯:其人必心下有水气,膻中之火用不宣,邪水凝结于内,水饮拒绝于外,邪不能外输于玄府,又不能上输与口舌,亦不能下输于膀胱,此水逆所由名也。

方:伏饮内作,故外者不得入也,盖饮亦水也。以水得水湧溢而为格拒,所以谓之曰水逆也。

五十四、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成:发汗不解仍发热,邪气未解也。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汗出亡阳也,里虚为悸,上虚为眩,经虚为身瞤,振振摇,与真武汤主之,温经复阳。

方:盖太阳中风,误服大青龙而致逆之救法也。发汗而病不解者。其为误汗可知也。仍发汗,言汗虽出,病依旧在也。悸,怔忡也。眩,昏晕也。瞤,(月取)(tie)动也。振振,振作业。擗,拊心也。言心怔而忡,头昏而晕,肉(月取)而动。手拊心而无何可奈,厥逆筋惕肉瞤条文之互词也。夫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汗出恶风,例虽名曰发汗,义则实在解肌,解肌者,桂枝汤也。

五十七、疮家虽然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庢。

柯:疮家病与外感不同,故治法与风寒亦异。若以风寒之法治之,其变不可知也。疮虽偏痛一处,而气血壅遏,亦有遍身疼者。然与风寒有别,汗之则津液越出,筋脉血虚,挛急而为痉矣。诸脉症之当审,正此故耳。

森:身疼痛者,麻黄汤证也。言若身中有金创之人,则虽遇寒表实身疼证,不可用麻黄汤也。若发汗,汗大泄,则筋脉失润,攀引为痉也。宜桂枝汤主之,或用新加汤亦可。

五十八、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鉴:额角上陷中之脉紧且急也。

柯:太阳之脉,起自目内眦上额。已脱血而复汗之,津液枯竭,故脉紧急,而目直视也,亦心肾俱绝矣。目不转故不能眴,目不合故不能眠。

六十四、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成:发热头痛表病也。脉反沉者,里脉也。《经》曰:“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见表病而得里脉当差,苦不差为内虚甚也。与四逆汤救其里。

张:病发热、头痛,邪在太阳之高表,其脉当浮反沉者,阳气内入也。《平脉篇》曰:“病人若发热,身体疼,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今不差,身体疼痛而脉沉则指正气虚陷矣。故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六十五、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成:冒者,郁也。下之则里虚而亡血,汗之则表虚而亡阳,表里俱虚,寒气怫郁。其人因致冒。《金匮要略》曰:“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汗出则怫郁之邪得解而冒愈。《金匮要略》曰:“冒家欲解,必大汗出。”汗出表和,而里未解者,然后复下之。

七十二、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肋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成:身热恶风颈项强者,表未解也。肋下满而渴者,里不和也。邪在表则手足通热,邪在里则手足厥寒,今手足温者,知邪在表里之间也。与小柴胡汤,以解表里之邪。

张:此言,太阳分部之邪涉于里阴而不内陷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四五日,乃太阳少阴主气之期。身热恶风,颈项强,太阳分部之邪未解也。胁下满者,少阳主枢而少阴亦主枢也。手足温者,系在太阴也。渴者,表里津液之气不和也。是宜达太阳之邪从枢转以外散,小柴胡汤主之。

八十四、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凡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慄,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成:太阳病二日,则邪在表,不当发躁,而反躁者,热气行于里也。反熨其背而发汗,大汗出胃中干燥,火热入胃,胃中燥热,躁烦而谵语,至十余日振慄自下利者,火邪势微,阴气复生,津液得复业,故欲解。火邪去,大汗出则愈,若从腰以下不得汗,则津液不得下通,故欲小便不得,热气上逆而反呕也。欲失溲足下恶风者,气不得通于下而虚也。津液偏渗,今大便硬着,小便当数。《经》曰:“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也。”此以火热内燥,津液不得下同,故小便不数及不多也。若火热消,津液和则结硬之便得润,因自大便也。便已,头卓然而痛者,先大便硬,则阳气不得下通,既得大便,则阳气降下,头中阳虚,故卓然而痛。谷气者,阳气也。先阳气不通于下之时,足下恶风,今阳气得下,故足心热也。

方:卓,特也。头特然而痛,阴气上达也。病虽不言解,而解之意已隐然见于不言之表矣。

九十九、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郁热在里故也,抵挡汤主之。

成:太阳,经也。膀胱,府也。此太阳随经入府者也。六七日邪气传里之时,脉微而沉,邪气在里之脉也。表证仍在者,则邪气犹浅,当结于胸中,若不结于胸中,其人发狂者,热结在膀胱也。《经》曰:“热结膀胱,其人如狂。”此发狂则热又深也。少腹硬满,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者,血证谛也。与抵挡汤,以下蓄血。

柯:此方病发于阳,误下热入之症也。“表症仍在”下当有“而反下之”句。太阳病六七日不解,脉反沉,微宜四逆汤救之,此因误下,热邪随经入府,结于膀胱,故少腹硬满而不结胸,小便自利而不发黄也。太阳经少气多血,病六七日而表症仍在,阳气重可知。阳极则扰阴,故血燥而蓄于中耳。血病则知觉昏昧,故发狂,此经病传府,表病传里,气病传血,上焦病传于下焦也。少府居下焦,为膀胱之室。厥阴经脉所聚,冲任血海所由,瘀血留结,故硬满。然下其血而气自舒,攻其里而表自解矣。《难经》云:“气结而不行者,为气先病,血滞而不濡,为血后病。”深合此症之义。

伤寒论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四、结胸者,项亦强,如柔庢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成:结胸病项强者,为邪结胸中,胸膈结满,心下紧实,但能仰而不能(亻奂),是项强如柔痉之状也,与大陷胸丸下结泄满。

柯:头不痛而项犹强,不恶寒而头出汗,故如柔痉状。此表未尽除而里症又急,丸以缓之,是以攻之剂为和剂也。此是结胸症中或有此状,若谓结胸者,必如是则不当有汤丸之别矣。

七、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恼,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心发黄,大陷胸汤主之。

成:动数皆阳脉也,当责邪在表。睡而汗出者,谓之盗汗,为邪在半表半里则不恶寒。此头痛发热,微盗汗出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当发其汗,医反下之,虚其胃气,表邪乘虚则陷,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邪气内陷,动数之脉所以变迟,而浮独不变者,以邪结胸中。上焦阳结,脉不得沉也。客气者,外邪乘胃中空虚而入里,结于胸膈。膈中拒痛者,客气动膈也。《金匮要略》曰:“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短气躁烦,心中懊恼,皆邪热为实,阳气内陷不得通于膈。壅于心下为硬满而痛,成结胸也。与大陷胸汤,以下结热。若胃中空虚,阳气内陷,不结于胸膈,下入于胃中者,遍身汗出则为热越,不能发黄。若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者,热不得越,必发黄。

十三、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不止。脉沉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成:此太阳病下之后,邪气传变,其脉促者为阳盛,下后脉促,为阳盛阴也。故不作结胸,为欲解。下后脉浮者,为上焦阳邪结而为结胸也。《经》曰:“结胸者,寸脉浮,关脉沉”下后脉紧则太阳之邪传于少阴。《经》曰:“脉紧者当属少阴。”《内径》曰:“邪客于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所以脉紧者必咽痛,脉弦则太阳之邪传于少阴。《经》曰:“尺寸俱弦者,少阳受之也。其脉循胁络于耳。”所以脉弦者,必两胁拘急,下后邪气传里,则头痛未止,脉沉紧则太阳之邪传于阳明,为里实也。沉为在里,紧为里实,阳明里实,故必欲呕。脉滑则太阳之邪传于肠胃,以胃为阴气有余,知邪气入里,干于下焦也。沉为血胜气虚,是为协热下利,浮为气胜血虚,是治必下血。《经》曰:“不宜下而便攻之,诸变不可胜数。”次之谓也。

十五、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方:眩,目无常主而旋转也。冒,昏蒙不明也。

成:太阳之脉,络头下项,头项强痛者,太阳表病也。少阳之脉,循胸络胁,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少阳里病也。太阳少阳相并为病,不纯在表,故项不单强痛而或眩冒,亦未全入里,故时如结胸,心下痞硬,此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也。刺大椎第一间,肺俞以泻太阳之邪,刺肝俞以泻少阳之邪,邪在表则可发汗,邪在半表半里则不可发汗,发汗则亡津液,损动胃气。少阳之邪,因干于胃,土为木刑,必发谵语,脉弦,至五六日传经尽,邪热去而谵语当止,若复不止,为少阳邪热甚也。刺期门以泻肝胆之气。

十九、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节,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成:伤寒六七日,邪当传里之时,支散也。呕而心下结者,里证也。法当攻里,发热恶寒,肢节烦疼,为外证未去,不可攻里,与柴胡桂枝汤,以和解之。

二十五、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知也,十枣汤主之。

成:下利呕逆,里受邪也。邪在里者可下,亦须待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不恶寒者,表已解也。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者,邪热内蓄而有伏饮,是里未和也。与十枣汤,下热逐饮。

三十二、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成:伤寒吐下后发汗,则表里之气俱虚,虚烦脉甚微,为正气内虚,邪气独在,至七八日正气当复,邪气当罢,而心下痞、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者,正气内虚而不复,邪气留结而不去。经脉动惕者,经络之气虚极,久则热气还经,必成痿弱。

三十五、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成: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为重虚其里,邪热乘虚而入,里虚协热遂利不止,而心下痞。若表解而下利,心下痞者,可与泻心汤,若不下利,表不解而心下痞者,可先解表而后攻痞,以表里不解,故与桂枝人参汤,和里解表。

四十三、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成:心下痞硬而眩者,少阳也,颈项强者,太阳也。刺大椎,肺俞以泻太阳之邪,以太阳脉下项夹脊故尔。太阳为在表,少阳为在里,即事半表半里证。是发汗攻太阳之邪。少阳之邪益甚干胃,必发谵语。此云:“慎勿下之。”攻少阳之邪,太阳之邪乘虚入里,必作结胸。《经》曰:“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

张:言太阳少阳并病,涉于经脉而宜刺之之意,前言慎不可发汗,此言慎勿下之义一也。

伤寒论第五卷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上第八

十六、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发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成:阳明病脉迟,则邪方入里,热未实也。食与阴,长气于阴,胃中有热,食难用饱,饱则微烦而头眩者,合气与热气相搏也。两热相合消搏津液,必小便难,利者不能发黄,言热得泄也。小便不利则热不得泄,身必发黄。疸,黄也,以其发于谷气之热,故名谷疸,热实者,下之则愈。脉迟为热未实,虽下之腹满亦不减也。

十八、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疼。

成: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而小便利者,阳明伤寒而寒气攻之,至二三日,呕咳而支厥者,寒邪发于外业。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是寒邪但攻里而不外发,其头亦不痛也。

方:此亦寒胜,故小便利、呕、手足厥,手足为诸阳之本,三阳皆上头,故手足厥者,必苦头痛也。

十八、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成:阳明病身不重痛,但头眩而恶寒者,阳明中风而风气内攻也。《经》曰:“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风邪攻胃,胃气上逆则咳。”咽们者,胃之系咳甚则咽伤,故必咽痛,若谓气不内则不咳,其咽亦不痛也。

柯:不恶寒,头不痛但眩,是阳明之表已罢。能食而不呕不厥但咳,乃是咳为本病也。咽痛因于咳,此邪结胸而胃家未实也。当从小柴胡加减法。

五十二、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成: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当责邪在里,以微恶寒知表未解与桂枝汤和表。

七十、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柯:伤寒七日不愈,阳邪入阴矣。目不了了,睛不和,何以故?身微热,是表症已罢。不烦躁,是里症未见。无表里证也。唯不大便为内实,斯比浊邪上升,阳气闭塞。下之,而浊阴出下窍,清阳走上窍矣。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一、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柯:苦干眩者,人所不知,惟病人独知,诊家所以不可无问法。

方:少阳者,胆经也。其脉起于目锐眦。《灵枢》曰:“足少阳之正,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领中。”故有曰:“是动则病口苦。”苦,胆经之味也。咽,胆之使也。口苦、咽干,热聚于胆也。眩,目眩转而昏晕也。少阳属木,木生火而主风,风火扇摇而燔灼,所以然也。

三、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成:《经》曰:“三部俱弦者,少阳受病。”脉细者邪渐传里,虽头痛发热,为表未解,以邪客少阳,为半表半里,则不可发汗,发汗亡津液,胃中干燥。少阳之邪,因传入于胃,必发谵语,当与调胃承气汤下之,胃和则愈,不下则胃为少阳小邪干支,故烦而悸。

方:少阳属木,故其脉弦,细则欲入里也。谵语者,夺其血液而胃干,故心慌而乱也。胃和,以来至实言。不和,言实也。然上条以风言,风主气,故禁吐下,此以寒言,寒主血,故禁汗,对举以示教也。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十七、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则死。

成:下利止则水谷竭,眩冒则阳气脱,故死。

方:头眩,俗谓昏晕是也,诸阳在头,然则下利止而头眩者,津液内亡,而阴已虚竭,阳无以附,浮越于外,而神气散乱,故时时自冒也。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四十、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成:下利清谷,脉沉而迟,里有寒也。面少赤,身有微热,表未解饿。病人微厥。《针经》曰:“下虚则厥。”表邪欲解,临汗之时,以里先虚,必郁冒,然后汗出而解也。

方:诸阳聚于面,少赤,亦阳回也,故曰戴阳。郁冒,作汗液。微厥,邪正争也。下虚指利而言。

五十二、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成:干呕吐涎沫者,里寒也。头痛者,寒气上攻也。与吴茱萸汤温里散寒。

柯:呕而无物,胃虚可知矣,吐唯涎沫,胃寒可知矣,头痛者,阳气不足,阴寒得以乘之也。吴茱萸汤温中益气,升阳散寒,呕痛尽除矣。干呕吐涎是二证,不是并见。

伤寒论第七卷

辨霍乱脉证并治第十三

二、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热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成:发热头痛,身疼恶寒者,本是伤寒,因邪入里,伤于脾胃,上吐下利,今为霍乱,利止里和,复更发热者,逐是伤寒,必汗出而解。

方: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外寒也。吐利,内伤也。上以病名求病证,此以病证实病名,反覆详明之意。

五、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成:头痛发热则邪自风寒而来,中焦为寒热相半之分。邪稍高者居阳分则为热,热多欲饮水解,与五苓散以散之,邪稍下者,居阴分则为寒,寒多不用水者与理中丸温之。《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甘补之。”人参白术甘草之甘,以缓脾气,调中。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干姜之辛,以温胃散寒。

方:理,治也,料理之谓。中,里也,里阴之谓。参术之甘,温里也。甘草,甘平和中也。干姜,辛热散寒也。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十三、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懊恼如饥。发汗则致庢,身强难以伸屈。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久久发咳唾。

成:伤寒当无汗恶寒,今头痛发热,微汗出,自呕,则伤寒之邪传而为热,欲行于里。若反下之,邪热乘虚流于胸中,为虚烦心懊恼,如饥。若发汗则虚。表热归经络,热甚则生风,故身强直而生庢。若熏之则火热相合,消烁津液,故小便不利而发黄。肺恶火久则火热伤肺,必发咳嗽而唾脓。

张:此言伤寒太阳之经脉、汗、下、火熏施治各异,损正则一,故举下之、熏之与发汗而并论之。所以推广而终不可发汗之义。伤寒头痛者,伤寒太阳循经脉而病于上也。病于上,故发热,循经脉故翕翕发热。夫寒性凝敛,风性鼓动,今头痛而翕翕发热,故形象中风。邪入经则血液内虚,故常微汗出。经脉之气不通于肌表,故常自呕。夫伤寒太阳之经脉,至微汗,自呕者,不可下,下之则经脉内虚,故心中益烦而懊恼如饥。既不可下,亦不可汗,若发汗则经脉外虚,故致痉,痉则身强而难以屈伸,既不可汗,亦不可熏,若熏之则伤肌腠,土气不和,故身发黄,不得小便,久则脾土之气不能循经而上交于肺,故发咳吐。

伤寒论第九卷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五、动气在下,不可下。下之则腹胀满,卒气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也。

成:动气在下,肾之动也。下之则伤脾,肾气则动,肾寒乘脾,故有腹满头眩,下清谷,心下痞之证也。

十一、脉濡而紧,濡则卫气微,紧则荣气寒。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荣紧胃气冷,微呕心内烦。医谓有大热,解肌而发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若痞坚。表里俱虚竭,卒起而头眩。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不知胃气冷,紧寒在关元。技巧无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热应时罢,慄慄而振寒。重背覆之,汗出冒巅。体惕又振,小便为微难。寒气因水法,清谷不荣间。呕变反肠出,颠倒不得安,手足为微逆,身冷而内烦。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

成:胃冷荣寒阳微,中风发热恶寒,微呕心烦。医不温胃,反为有热,解肌发汗,则表虚亡阳,烦躁心下痞坚,先里不足,发汗后又虚其表,表里俱虚竭,卒起头眩,客热在表,怅怏不得眠。医不救里,但责表热,汲水灌洗以却热。客热易罢,里寒益增,慄而振寒,复以重被覆之。表虚遂汗出,愈使阳气虚也。巅顶也。巅冒而体振寒,小便难者,亡阳也。寒因水发,下为清谷,上为呕吐,外有厥逆,内为躁烦,颠倒不安。虽欲拯救,不可得也。《本草》曰:病势已过,命将难全。

十八、伤寒发热、头痛、微汗出。发汗则不识人。熏之则喘,不得小便,心腹满。下之则短气,小便难,头痛背强。加温针则衄。

成:伤寒则无汗发热,头痛微汗出者,寒邪变热,欲传于里也。发汗则亡阳增热,故不识人。若以火熏之,则火热伤气,内消津液,结为里实,故喘而不得小便心腹满。若反下之,则内虚津液,邪欲入里,外动经络,故短气,小便难,头痛背强。若加温针,益阳增热,必动其血而为衄也。

二十、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水者必呕,恶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疮。假令手足温者,必下重便脓血。头痛目黄者,若下之则目闭。贪水者,若下之,其脉必厥,其声如嘤,咽喉塞。若发汗,则战慄,阴阳俱虚。恶水者,若下之,则里冷不嗜食,大便完谷出。若发汗,则口中伤,舌上白胎,烦躁,脉数实,不大便六七日,后必便血。若发汗,则小便自利也。

成:伤寒发热,寒变热液。口中勃勃气出,热客上膈也。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者,热蒸于上也。《千金方》曰:无阳即厥,无阴即呕。贪水者必呕,则阴虚也。恶水者厥,则阳虚也。发热口中勃勃气出者,热气不结而下行,作协热利,下重便脓血也。头痛目黄者,下之热气内伏,则目闭也。贪水为阴虚,下之又虚其里。阳气内陷,故脉厥声嘤,咽喉闭塞,阴虚发汗,有虚其阳,使阴阳俱虚而战慄也。恶水为阳虚,下之又虚胃气,寒内甚故里冷不嗜食,阳虚发汗则上焦虚燥,故口中伤烂,舌上白胎而烦躁也。《经》曰:“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此有瘀血。”此脉数实不大便六七日,热蓄于内也。七日后邪热减解,迫血下行,必便血也。便血发汗,阴阳俱虚,故小便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