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清代玉器(欣赏馆藏精品)

  清代玉器广泛地继承了前代玉器艺术的优良传统,并借鉴了同时代的雕塑、绘画、漆器、金银器等其他优 秀传统技艺的表现手法,将镂雕、浮雕、圆雕、镶嵌等工艺融会贯通。随着社会的进步、工艺水平继续提高,而达到了空 前的高度尤其是清代乾隆年间,更是清代玉器艺术史上的鼎盛时期,同时在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清代玉器的形成直接的原因就是康雍乾三代的玉器,以及所有工艺品的要求,这个要求的标准是比较高的,不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条件,另外一点的话,那么乾隆这个时代的从乾隆十几年,到二十五年这个时代,把西北地区的问题解决了,正式纳入清代重要王朝的统治范围,版图里边,所以从乾隆二十五年以后,每年新疆要向清朝朝廷里进贡四千金玉材,而且进贡的玉材都是非常优质的。

  清代玉器的用料可以比较明显地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宫廷玉器用玉。宫廷玉器的用料以白玉为主,小件基本上都是籽料,直观特征是高纯度洁白的质地并不多见,较多见的是有一点闪青,没有瑕疵,油润度饱满的籽料。稍大件的材质籽料、山料并见,即使是山料,其纯净度、油润度也是胜于一般民间所用的籽料,同样是山料中的精品,一般民间用玉对之望尘莫及。宫廷用玉的另一特征是黄、碧玉材的奢 侈使用。

  清代玉器千姿百态,造型各异。清时期玉器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日臻密切,仿古造型的玉器层出不穷。玉质非常盛行。文人在书斋作画、书写,往往也用玉来做文具或以玉器装饰陈设。由于玉材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加上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每个时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题风格也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另一个识别难度是现代制玉,仍然可以用清代民国时期的设备工具,和加工方法磨制玉器。由于技术和手段相近,因而伪造清代玉器相对比较容易,同时也难于鉴别。虽然鉴别难度很大,但是无论用现代的设备工具,还是延用明清时期的设备工具造假,从器物的工艺处理特征上,真与伪新与老仍然能够识别出来。简单的说,出于赚钱进行造假,用这种企图心和目的伪造赝品,必然带着急工尽力的伪造心态,这种心态一定会造成磨制中的加工缺陷。例如:线条磨宽了、窄了、深了、浅了、磨削过头了,或者没有磨制到位。有些工艺死角磨制处理的粗糙,过度强化抛光造成的抛光划痕,光亮度过高以及亮度不均匀等。有些赝品加工完成以后,再进行机械或者化学腐蚀方面的做旧处理,用这种强化处理伪装清代玉器的老旧状态。赝品与清代玉器的材料差别;风格造型;比例结构方面的差别;以及绘画功力,与加工技术体现的工艺和美术的结合方面,通过清代玉器与现代赝品的对比,能够找到很多证据。

  清代宫廷建立了庞大的消费系统,玉器作为一个独立的工艺美术品种,出现在宫廷典章制度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宫廷玉器体系,而支撑这一体系发展的正是新疆和田玉。

  清代玉器由于其年代距今较近,故玉器在成器后所发生的次生变化被相对较为轻微,在一般条件下只会在玉器的柳裂部位或边角、碾琢痕迹处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些柳裂部位有极细微的裂痕并有锯齿形似云母开片类的沁带,沁色有油质光泽并带有轻微的渗透过渡现象。有些生坑玉器表面粘附着氧化铁锈斑,当这种锈斑剥落以后,表面会留下清洗不掉的淡红色沁斑,并有轻微的表皮渗透。

(0)

相关推荐

  • 清代玉器是如何显赫于天下

    乾隆时期的玉器雕琢精致,线条流畅自然,有一气呵成之感.玉器表面均抛光十分细腻,呈现蜡状光泽,所以后世把乾隆时期的玉器做工又称之为"乾隆工". 皇 家重视.民间普及,清中期社会安定, ...

  • 乾隆孝粉碗披有神秘的色彩

    汉白玉是一种名贵的建筑材料,它洁白无瑕,质地坚实而又细腻,非常容易雕刻,古往今来的名贵建筑多采用它作原料.它的起名还有一个起源,据传,我国从汉代起就用这种宛若美玉的材料修筑宫殿,装饰庙宇,雕刻佛像,点 ...

  • 拥有清代玉器,今生无憾!

    清代玉器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它在继承我国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一脉相承的玉雕技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首先是为了统治者的需要,对历朝都有制作的上古礼器在器型.纹饰上加以丰富和完善,从而达到帝王在封禅.郊祀等 ...

  • 清代玉器,一次带你看够!

    通过对馆藏的玉器皿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制玉的水平,观其整体器物的轮廓线都极规整,横平竖直外缘及子口转折严谨舒展,其棱角多呈劲挺锋锐状.起凸的浮雕图案边缘,也处理成锋利边线,观之剔透,触之扎手.在抛光 ...

  • 稀释珍宝清代玉器解读

    清代的工艺也达到了制作史上的高峰,工艺水平发展迅猛,尤其是乾隆时期,雕工高超.风格多样,是清中期玉器制作的代表,因而中期玉器也被称为乾隆工. 乾隆时期的玉器雕琢精致,线条流畅自然,有一气呵成之感.玉器 ...

  • 传世清代玉器,难得的鉴赏资

    一般清代玉器表面都会出现不规则划痕划伤特征,这是经过长期盘磨把玩造成的.通过放大观察,这些划痕有年代造成的重叠.近些年赝品也伪造这种特征,主要釆用硬度高的工具故意制造划痕.这就如同老旧汽车表面的自然划 ...

  • 清代玉器为何被誉为中国玉文化的第三个高峰

    清代,是中华文明史中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我们所讲的玉器文化历史的最后一个阶段. 这个朝代带给后人太多的感情,也成为影视剧最大的创作来源,这一段历史在史学家和作家的口中有时是相对和矛盾的,从历史 ...

  • 精品古玉鉴赏

    精 品 推 荐一.汉代龙纹蒲格涡纹大璧 藏品规格:直径26.5cm,内径5cm,厚0.8cm.说明:此璧应为地方玉种,用料大气.璧两面纹饰相同,中部以绞丝纹分成内外两个部分.外侧琢饰四组夔龙纹,内侧琢 ...

  • 细读石铁陨石(欣赏馆藏精品)

    由于石铁陨石来源极 具特殊性,并非轻易可以获得,已经成为了与邮票.珠宝.字画.钱币等比肩的极 具收藏价值的珍品,所以当今国内外很多古玩的收藏爱好者,已经渐渐的把目光投向了石铁陨石的收藏项目之中.现在石 ...

  • 细读青铜境(欣赏馆藏精品)

    众人皆知,照镜子并非今人的日常,古人也有不少吟咏铜镜的诗句:"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和今天镜子的功能类似,铜镜本为"整 ...

  • 细读徐渭字画(欣赏馆藏精品)

    徐渭是一个注重本心的艺术家,他的艺术追求的并不是把真实的事物再现于笔下,而是将自己的心情.心境融入艺术创作中,以此来寄托自己的内心感情,其目的已经不仅仅 限于绘画本身,而往往一时超乎其上.这种艺术追求 ...

  • 细读齐白石字画(欣赏馆藏精品)

    齐白石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 ...

  • 细读蜜蜡(欣赏馆藏精品)

    如何盘蜜蜡:1.用手盘玩效果最 佳.所谓盘玩,指的就是各种抚摸,包括手,肌肤,布袋等等.但老蜜蜡的盘最 好用手细细的抚摸,时而用分泌的油脂滋润一下.这样一来,老蜜蜡会焕发迷人的青春,盘玩时不要让老蜜蜡 ...

  • 细读唐三彩(欣赏馆藏精品)

    谁能想到,如今在各大博物馆中那么极引人注目的唐三彩,得名不过一百多年?在这之前,很少见有传世的唐三彩,史籍中也缺乏记载.一千多年来,几乎没人注意到盛唐时候有这么一种辉煌灿烂的艺术.它活生生地被人遗忘了 ...

  • 细读景泰蓝(欣赏馆藏精品)

    景泰蓝作为一种美术手工艺品,是瓷铜两种工艺的结合,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因景泰时期的制品发明了特色的蓝色釉料,所以又被叫做景泰蓝.制作方法就是,用紫铜作胎,做成各种造型,然后在铜器表面上嵌以设计好的纹饰 ...

  • 细读大明宣德炉(欣赏馆藏精品)

    宣德皇帝制此式,赐之与兵部尚书.大都督等高层军职要员,狮为百兽之 王,取其威仪以率六军之统.整器曲线优美,古朴典雅,炭火供养,使得光泽内敛,温润古朴,十分难得. 凡大器,一般六炼之铜者,底有" ...

  • 细读成化青花(欣赏馆藏精品)

    成化朝御窑所产瓷器包括青花.孔雀绿釉青花.黄地青花.青花加矾红彩.釉里红.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白釉.鲜红釉.鲜红釉拔白.祭蓝釉.祭蓝地白花.仿哥釉.酱釉.孔雀绿釉.浇黄釉.瓜皮绿釉.白釉酱彩.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