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读书】“李陵事件”对于司马迁,究竟是成全还是毁灭?

《诗经》和“楚辞”之后,《史记》是又一座文学高峰。

但他的作者司马迁就像“楚辞”的作者屈原一样,悲摧的人生令人扼腕不已——屈原被逐,最后投江自尽;司马迁则身受腐刑,后半身活在无尽的屈辱之中。

什么是腐刑?

一种把男人变成太监的“外科手术”,所以它又叫宫刑。

宫刑起于何时,已是远不可考,大约起于皇帝的女人需要服侍之日起吧。后来宫刑发展到用于惩罚男女之间不正当的关系,所以它也施予女性,对于女性则叫幽闭。

《尚书》中已明确提到宫刑,可见其久远。

宫刑与墨、劓、剕、大辟,是最早惩罚人的五种方式,也叫五刑。

墨,就是在人的脸上刺刻符号或字迹,然后涂上墨或别的颜料,使之成为永久性的记号,跟现在的纹身是一个原理。显然,这是最轻的一种惩戒,它主要是作表记,侮辱性更强一些。《水浒传》的武松、杨志等人都受过此刑,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犯过事的。

劓读着yì,就是割掉人犯的鼻子。甲骨文中已有“劓”字,战国及秦时常把俘获的军士施以劓刑,其惨状不忍想象。

剕读着fèi,又称刖,就是砍掉人犯的脚。历史上最有名的剕刑受害者是向楚王献玉的卞和,因被认为所献的只是块丑陋的石头,而被砍去了双脚。

大辟就是死刑。但死却不是让人轻易就死,先秦时有炮烙、剖腹、醢(肉酱)、脯(肉脯)、戮、斩、焚、踣(曝尸)、五马分尸、腰斩等等。最残忍的要数凌迟,就是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晚明袁崇焕被诬通敌,被剐了3543刀。《明史》载,到法场时,袁崇焕已经“皮骨已尽”,但“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

 司马迁家自唐虞以来,世代都是史官。他父亲司马谈有志于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试图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但终其一生,都没能实现这一愿望,于是临终将之托于儿子司马迁。司马迁遂从20岁开始全国漫游,为写《史记》进行实地考察,获得了许多一手材料。

正当司马迁着手写作时,这年夏天,发生了李陵事件。

在汉武帝手里,北伐匈奴是既定国策,这一次刘彻派的是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李陵作为别将负责押运辎重。出居延不久,李陵带领的步卒五千人不幸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由于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弹尽粮绝,不幸被俘,然后投降,

这一消息传到朝中,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陛下。”武帝认为司马迁是在有意贬低李广利,一怒之下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竟下令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判司马迁死刑。

汉朝的死刑有一个免死环节,一是交50万钱,一是接受宫刑。宫刑对男人而言,是为奇耻大辱,不仅污及先人,更是见笑亲友。

但司马迁接受了宫刑。

不是因为他怕死,而是自己一死,父亲的遗愿和自己多年搜集的资料,都将付诸流水。

李陵是李广的孙子。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每读《滕王阁序》上的这两句,心中都有无限感慨。李广难封也就罢了,而李陵却被满门抄斩,更是祸延司马迁。

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司马迁出狱时已经50岁。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记》全书终于完成,共130篇,52万余言,分为:

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生平、政绩);

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

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史记》是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通史,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此后近两千年间历代所修正史,都毫无例外地沿袭着《史记》的传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