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报业集团“小记者团”的运营方向与策略建议

前言


由于工作关系,微信上有很多记者朋友,这些朋友都在我的职业发展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其中有些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有一天,一个非常好的记者朋友打电话给我,说翻阅了好几遍我的《运营元素》,一直想写篇书评,光是笔记都做了两大本,但还是感觉无从下手,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写的太乱太杂的缘故,正如我在回复中说过,那本书本来就是心血来潮的产物。不过他这次打我电话,是想跟我讨论另外一件事,他目前负责报业集团的小记者团项目,而且小记者团项目也在开发自己的APP,他希望在APP中架设一个商城,问我的意见,是否可行?我们进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电话沟通,后来他也没给我讲过该APP最终做的怎么样了?本次,我想将我在那次电话里沟通的观点分享在此,以供参考,说的对与不对,有做小记者团项目的负责人请海涵,毕竟我们也只是在电话里简单沟通,越想要无限接近项目的本质就越需要深入的沟通,不断的论证,才可能给出相对靠谱的运营策略。而我本次所写的运营策略,只是我个人的观察理解以及道听途说的资料综合分析以后的结论,请务必注意。

为什么会有“小记者团”这样的产品存在?


“小记者团”依我简单的了解就是各地为了促进提高孩子们写作文的能力,在报纸上专门开辟相关的版面,对孩子们写的作文进行刊载,以提升孩子们学习写作的信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加入小记者团,而小记者团在实施当中,可能会相应的收取一部分费用。

早期的小记者团,各地在运作过程中,会开辟各种各样的作文大赛,甚至是跨地市进行作文大赛,乃至上升到省级,一旦有作品获奖,可能还会在升学考试中有相应加分,而且家长们也热衷此事,后来随着运作的深入,升学加分被取消了,但小记者团还照样存在。虽然没有了升学加分,对小记者们的写作提升仍然有一定的帮助。只不过按照以往作文大赛,夏令营之类的套路,肯定是不能继续了。

那么我们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产品存在?存在即合理,存在即需求,有需求,只要在运作中不过分,家长们仍然热衷,也无所谓那点所谓的报名费。只有讨论清楚产品的需求根源,才有可能得到相对靠谱的运营策略。这是我对产品和运营的基本看法,小记者团也不例外。

小记者团传统营收的三板斧是什么?报名费、报纸订阅费、夏令营游学


“小记者团”的传统运营策略,归纳起来,基本为三大套路:

第一、报名费。家长们应该也很清楚,班级都还有班费,报名费,取得小记者证件的费用对家长而言也是毛毛雨;

第二,报纸订阅费。就是说,只要你愿意加入小记者团,就需要订阅一份当地的报纸,传统的操作手法,以订阅“晚报”为主(在某些报业集团,小记者团的报名费是不收的,作为小记者只需订阅晚报即可,其目的还是在拯救日渐式微的报纸,完成报纸的订阅任务,是用来辅助报社业务开展的)。

第三,夏令营游学等的旅游产品打包。即景区与小记者团合作,以旅游的名义,收取一部分费用。但事实是,与其合作的景区太老套了,基本为本地,对小记者们尤其是掌握经济大权的家长们没有任何意义,近处无风景,反倒增加了许多怨言。

下面是一则《金华晚报》小记者报名的信息,各位可以感受一下:

“金华晚报小记者报名开始啦!成为小记者的孩子有机会在金华晚报上发表个人小作文、美术、书法等作品,并有相应稿费。给孩子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每位小记者需要征订一份《金华晚报》,全年定价XX元。此外,持金华晚报小记者证还能再看电影、购买图书等享受优惠!”

“小记者团”产品在报业集团眼中的定位是什么?


随着传统媒体的日渐式微和消费者对“天鹅肉”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第一个做“小记者团”的人眼光独到,他意识到了,采用这么一款产品,既能续命传统报业又能产生新的营收渠道,于是,这么个产品就应运而生了。

那么从最原始的出发点来看,最初的做法是来给传统报业续命(拯救报纸的订阅量下滑)的,就意味着这款产品就是一个副产品。但无论什么样的副产品,只要是产品,就要有价值,就要尽量的挖掘“利他”功能。

溯源产品背后的人性规律,为什么要成为小记者?


那么小记者团存在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我想其原因就在于,获取一次出名的机会。绝大部分报名小记者的,都是在为自己孩子争取一次出名的机会,无论互联网如何发达,人们天然的相信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一旦在权威的传统的媒体上出现过,那也算是一份荣誉。“出名”就是天鹅肉,谁都想去吃一口,但事实上,能吃到这口天鹅肉的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只是报名者忽略了而已。

总结来看,对孩子和家长们而言,之所以成为小记者,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锻炼兴趣爱好,提升写作能力;

第二,获取一次“吃天鹅肉”的机会,虽则大家都知道,报名不一定能让孩子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但增加了见报的机会,至少说是提升了几率。为孩子的以后做打算,对父母来说,孩子就是未来,在费用不多的情况下,购买一次机会是可行的。

当下“小记者团”的新变化是什么?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传统的“小记者团”产品,在某些报业集团稍微发生了变化,那就是搭建自己的平台,目下最为流行的就是APP。小记者们可以在APP上面投稿,发表文章,阅读文章,分享文章,获取积分,外加商城板块,小记者们可以以积分兑换产品,甚至是购买产品,说的直接点就是玩电商。但这里面有个明显的问题在于,电商是一个红海市场,不但平台多,可替代性强,而且价格战激烈,寄希望小记者们在线兑换或购买,如果产品没有显著特色,依靠电商所带来的营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小记者团”电商产品的特色应该如何发掘?


如果小记者团在APP上一定要架设商城,那么产品就不能那么随意,毕竟它不同于一般的电商平台,它的产品应该具备某些纪念意义和纪念价值。

比如我们讲到水杯,首先说水杯的质量没有问题,其次得符合这个年龄群体,最后水杯本身要有纪念意义价值,这就意味着水杯是定制的,只有加入小记者团的孩子才能拥有,在定制上,除了“小记者”的显著标志,还应该拥有“小记者证”的证书编号,因为编号是唯一的。让孩子们拿着水杯饮水的时候去发现同类,是一个身份的见证,有一定的“炫耀”暗示在里面,只有如此,产品才能做活。

水杯只是举例,对“小记者团”产品的运营者而言,得有发现的眼光,了解孩子这个群体,以贴合他们的需求为出发点,组织产品,设计研发产品。

“小记者团”电商产品的两个方向


这两个方向看似是营收之争,实际是定位之争,你期望如何运营好“小记者团”这个产品。

第一,依靠产品贴补营收,就是卖产品赚取利润,但我上面说了,除了产品研发要贴近需求之外,对记者出身的项目运营者而言,凭着这个群体想要搞活一个产品难度太大,也得不偿失。这就需要从总体上去界定电商在“小记者”眼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第二,以产品为载体,提升“小记者”在孩子们眼中的知名度。

任何一家公司或者一个项目,从营收的角度来讲,要提高营收能力,有两条路可以选,要么扩大规模,要么提高售价。在“小记者团”这个产品当中,提高售价几乎不可能,比如报名费和“晚报”的订阅费,订阅费是死的,面向社会也是这个价格,而报名费,如果提高的太多,即便孩子们愿意掌握最终决定权的家长们也不愿意,何况,要不要成为小记者的营收场景是一个理性过程,毕竟这个销售是通过学校传达,孩子带回家跟家人商量的结果。总体来看,提高售价是比较冒险的。那么,对“小记者团”这款产品,剩下的是另外一条路,扩大用户群体,就是在现有价格基础之外,扩大小记者的人数,规模扩大意味着着营收提升。但这里面也存在一个“边际效应”。

如何解决规模扩大以后的“边际成本”?


这里的“边际成本”本质是指资源配置的问题,报纸版面有限,在现行条件下,都无法满足和保证“小记者”作品的见报机会,就更不要去谈扩大规模以后的见报机会了。在讨论和想清楚,为什么家长们愿意让孩子成为小记者的需求之后,作为报社就需要认识清楚,怎样去满足家长和孩子们的显性需求:吃到见报这块天鹅肉。但扩大版面是不可能的,报纸上的版面继续保留。那么有没有办法去开辟另外一条路,以“月刊”、“季刊”的方式进行操作,比如“读者”杂志的“春夏秋冬卷”的方式,将更多的小记者作品呈现出来。最为优秀的作品,呈现在报纸上,稍次一点的,将以“刊物”的形式呈现。至于取什么名字,各位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城市区域自行去琢磨。

“月刊”、“季刊”的费用如何解决,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


任何一种形式都是需要考虑成本的,我相信报社的决策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成本,而不是如何将这件事情做好,他当然想做好,就是不愿意出钱或者配置资源,但我在上面讲过了,资源的问题只是简单的问题,除了资源之外,毕竟还有印刷费用存在。

其实这一点对报社来讲,也不算多难,报社是最擅长于拉业务的。可以年度性的拉战略合作伙伴,也可以拉临时性的广告商进行合作。唯一的操作难度和难点在于,将年度性的战略合作伙伴定下来,数量的确定来自于“刊物”的年度预算费用。千万不要想着在这些战略合作伙伴身上还赚钱,你的目的在于,扩大“小记者”品牌的影响力,而不是雁过拨毛,这一点在初期操作的时候务必管住想要伸手的欲望。

我为什么会重视“小记者团”的线下运营,比如“月刊”和“季刊”?


如果我们将“月刊”、“季刊”这些小记者作品视为线下的话,那么大家的感觉应该是,我还是在重视线下,没错。我想表达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无论互联网如何发达,线上如何有火爆,都只是一种现象,目前为止,线下仍然干不过线下,而“小记者团”这款产品的运营重心本身就不是在线上而是在线下。如果说一定是线上的话,那么也应该是线上线下的结合。

线上做推广,线下做营收,推广做的越好,营收便做的越好,这里的推广还分为单纯的线上与现有的线下的报纸媒体,不能割裂起来看待和操作。而且,我也不准备在这里谈运营的细节,只是想明确方向,在线下运营的时候,主要朝:活动运营开展即可。

“月刊”、“季刊”如何与线上APP结合?

(0)

相关推荐

  • APP用户运营四要素:拉新、促活、留存、营收

    一.拉新方式 (1)应用商店推广,做好ASO优化:刷量.刷榜.积分墙 (2)流量运营(SEO/SEM):优化官网关键词,提高排名和引流.SEM可以选择热度较大的关键词,进行推广. (3)软文推广:利用 ...

  • 主业下滑,“报业第一股”博瑞传播加码游戏能成功么?

    原创稿件,转载请授权 博瑞传播再次加码游戏. 博瑞传播9月11日晚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漫游谷与爱奇艺等七方,以现金共同出资1亿元,认购广州糖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后总股本的50%股权.其中漫游谷拟 ...

  • 百度收购YY,走得一步好棋

    撰文 | 何玺    排版 | 叶媛 百度又有新动作. 据媒体报道,百度将收购欢聚集团(YY)国内业务,并将于11月正式宣布.据了解,本次收 购完成后YY客户端将保留,其内容.技术以及直播团队同步提供 ...

  • 和明季刊秋收篇

    和明季刊秋收篇

  • 被低估的SaaS概念股兑吧(01753):2年4倍的投资机会|兑吧|港股

    核心逻辑和观点 1.市场大部分投资者没有正确理解兑吧(01753)的商业模式.公司主要有两块业务,一是互动式广告,二是用户运营SaaS.互动式广告方面,按照"净收入"口径计算,公司 ...

  • 远景科技集团:2022年运营碳中和,2028年全价值链碳中和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科技集团发布首份碳中和报告,承诺将于2022年年底实现全球业务运营碳中和,2028年年底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远景也因此成为承诺最早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的 ...

  • 光州华人社区小记者团招募啦

    关 注 你有想要跟别人分享的美食美景吗?你想和一群小伙伴到全罗南道好吃好看的店铺拍照打卡吗?你想用文字记录你在光州的生活吗?你想在吃喝玩乐之余赚点零花钱吗?你想认识一群新的可爱的朋友吗? 现在光州华人 ...

  • 优博集团:用多元化运营提升市场竞争力

    优博集团初创于1999年,从前景市场的"星星之火"."燎原",至2006年的优博地产成立,优博完成了成功转型,近20年来已发展成为集物业研发.商业运营.房地产研 ...

  • 小面馆的运营策略

    一家60平米的夫妻档小面馆,做着各种面试和各种小炒,如何经营的更好呢? 我们先看盈利情况,面食平均10元每份,毛利80%,小菜平均15元每份,毛利80%,饮料平均3元每瓶,利润10%,如果有36个餐位 ...

  • 又一家互金平台转型!掌众集团敲定三大战略转型方向:技术赋能、出海和连接

    互金平台们的转型步伐正在加速.5月18日,掌众集团宣布转型金融科技的三大战略方向:技术赋能.连接和出海. 互金平台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5月18日,掌众集团宣布开启集团化战略,围绕"金融科技连 ...

  • 图记|今天起办公地点有变 报业集团启用新媒体大厦

    今天,深圳报业集团启用新媒体大厦,我也正式开始在这个地方上班. 办公室堆满了纸箱,因为,还没时间摆书,也没地方摆书.书架暂时不是书架,是植物架. 据说这样的植物吸味道.吸什么味道?当然不是书香.你懂的 ...

  • 医馆运营| 方向错了,你也无法走进患者的心!

    医馆机构运营者彼此交流,通常会问对方两种问题,一是你的店里有多少人?每个月能卖多少钱?另外一种是,你们每个月能去多少客户,这些客户的回头率有多高? 大家能去一家医馆,基本有两个判断:一是能治病,二是体 ...

  • H5打开微信小程序,运营人的「小心机」让它看上去更「官方」

    这个帖子 2018 年 7 月 9 日建立,在发帖当天得到官方工作人员回复「H5 不支持跳转到小程序」后,发帖人记录下了工作人员回复时间,尚未支持该功能.之后,诸多来此帖询问同样功能的开发者也都会在问 ...

  • 监区小队长的努力方向

    小塔观察 为敢而发 因爱守护 立即关注 文:小塔 聚焦于高墙职场里的智慧.温暖的小塔 前几天推送了一篇文章火了,是一位从监狱调到公安的战友写的,经过大墙小警与基层务语的转发话题进一步发酵,后台留言暴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