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重构(八) 要看皇帝怎么打仗,更要看皇帝怎么赚钱

中华历史绵延数千载,研究中国雄伟绚烂历史的文字汗牛充栋。这里面既有专业学者的学术著作、也有民间大家的科普读物、史学评论乃至历史小说;很多作品的史料深度、文笔水平都非常的高,令人赞赏。可是在读大部分作品的时候,扁舟却总有说不出的感觉,因为很多大作臧否人物,分析史实固然很精彩,可是对与帝国手里到底有什么、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很少会定量分析,以至所有的宏观研究难免会有空对空的嫌疑。

就好比,某位首富要收购一个XX地产做商城,后来决定不收购了。针对这么一件史实,无数专家学者深入分析,从首富的性格,首富的战略思路,首富的人生轨迹,首富的童年隐秘,首富的夫人,首富的丈母娘,首富的儿子,首富的左膀右臂,甚至直到首富的秘书的情人的小舅子,被收购方的情人的私生子的小三都研究透了!

研究的固然很精彩,可是最关键的事,很多人却忘了——收购方要价底线是100个小目标,首富因为各种原因亏损了,原来能弄到120个小目标,现在七拼八凑,左融资右贷款也只弄到80个小目标,所以这事自然就黄了。

对于帝国的军事政治研究,大约也是如此。就好比代宗皇帝势如破竹平定安史之乱,为什么要给叛乱分子裂土分疆,分他们各个藩镇?吐蕃入侵、西北大乱后,代宗皇帝在军事、政治和人事上为什么会有这一系列政策?

我们看到的各类学术类、普及类、文学类的作品很多,大多都是一路这么讲过来,这个作者有一套看法,那个作者有一套道理。然而,对于基本的,皇帝手里现在到底有多少钱,他到底想要多少钱,他做了些什么,最后得到了多少钱,却很少有人去分析,更少有人把这些和中央的军事、政治和人事等各项政策联系起来。

可问题是,如果没有了对钱的定量分析,所有关于军事、政治和政策的研究与看法,怎么看都有点空中楼阁的嫌疑。那些饱受争议的皇帝们,哪天从地下醒来,看到大批专家或者民科们的研究文字,大约也会忍不住跳起来喊一句“要是每年有人给老子几千个小目标,老子早就一统天下,远迈先祖了,还用得着你在这唧唧歪歪。”

玩笑归玩笑,大家接下来不妨跟着扁舟来看下,这代宗皇帝兜里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子仪遗之彩三千匹,酋长分以赏巫。子仪竟与定约而还。

乙酉,回纥胡禄都督等二百余人入见,前后赠赉缯帛十万匹;府藏空竭,税百官俸以给之。

第六节为大家介绍了郭子仪单骑闯营,与回纥达成协议,一举退敌十万的壮举。郭子仪的行动固然令人心潮澎湃,然而真要细究的话,其实也没那么了不得,因为郭子仪之所以能说服回纥,关键点无外乎给钱罢了。

郭子仪当场带去了三千匹绢帛,以当时物价大约四千一匹上等绢,所以郭子仪带去的钱市值在一千万以上。这只是订金,接下来回纥大佬来长安领赏,中央拿出国库里仅有的十万匹绢帛全部,又被迫把京城官员一个季度的薪水办公费用等都挪用出来,算下来这轮赏金值总价大约五个亿。

问题是回纥关键时刻帮忙打跑了吐蕃,绝不是区区四五个亿可以打发的,人郭子仪和回纥不止签订了友好条约,也签订了个一揽子关贸协定,简单来说就是帝国每年向回纥买马6500匹,每匹约定价格四十匹绢。这么大一笔钱当时值钱有十亿,而实际上一匹好马市价大约是二十匹绢,帝国订购价贵了一倍,所以这个关贸协定大约就是变相规定帝国每年赏回纥四五个亿。

协定虽然签了,可架不住回纥对帝国的友谊实在太深了,时不时就超额“进贡”,每年都送一两万匹马过来,让帝国实在是叫苦不迭。这样算下来,和回纥的“交易”导致帝国每年要多花大约三四十万匹绢、相当于十五亿的钱,而这只是帝国新增支出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头,那就是军费。

连年战争让帝国被迫调整西北军事部署,西北常备军大约十七万,比此前至少要多七到八万。每个士兵的粮食和薪水的花费,我们先不细算,可以认为不少于三万,也就是说帝国每年军费就要多二十多亿,算上回纥的费用,帝国每年支出要多出接近四十亿!

这笔开支给了帝国非常沉重的负担,我们透过下面的史料可以感受下:

吐蕃之入长安也,诸军亡卒及乡曲无赖子弟相聚为盗;吐蕃既去,犹窜伏南山子午等五谷,所在为患。

…上命李抱玉讨之。贼帅高玉最强,抱玉遣兵马使李崇客…大破之;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擒玉,献之,馀盗皆平。

763年吐蕃第一次入侵并攻克长安,事发突然,很多驻守京城的部队走散,被迫南逃到终南山。这些散兵只要帝国重新召回,就会归队,但是经济崩溃的帝国,无力养活这些军队,竟然干脆不召回,任他们在终南山成为成建制的盗贼。这支部队在终南山大约当了一年多的土匪,越闹越大,帝国被迫调集藩镇的部队去消灭他们。

肃宗皇帝花了大力气,存了这么多年的钱,辛辛苦苦组建的帝国禁军,原本是天之骄子,最后竟然沦落到终南山落草为寇,最后帝国竟然让外人统帅的藩镇去绞杀自己的“亲儿子”,皇帝的心情有多么沉痛,可想而知。

言归正传,皇帝怎么摆平这大约四十亿的新增支出呢?我们先给大家卖个关子,下节再做介绍,咱们现在先来看看皇帝额外收的另一笔钱,叫做“青苗地头钱”。

(764年)七月,庚子,税天下青苗钱以给百官俸。

这个青苗地头钱有着极其重要的用途,到底是什么用途呢?请容我再卖一个关子,以后自会详细介绍。现在我们先来看,皇帝为什么要收这笔钱,以及这笔钱以怎么样的方式来收,为什么要这样收。

帝国此时的在籍户口大约到了290万左右,其中可以纳税的课户只有120多万,这个数字大约只有玄宗时期的四分之一多点,此外帝国的在籍田地,也就是可以收税的田,一共是1.1亿亩,和玄宗时期比,大约不到四分之一。

帝国的户口、在籍土地之所以出现如此大幅的下降,并不是因为人口损失有这么大,而是因为藩镇军阀已经取代了帝国直属的基层,基层无力也不愿再像以前那样,进行细致的户籍人口登记追踪。

当时的情况,河北完全割据,基本可算半独立,河南山东所在的黄淮地区,以来自辽宁的平卢系为主,名义上唐帝国的旗帜口含震天响,实际上收入一分钱都没得上缴。山西和关中除首都以外的地方,现在也被分割成七八个小藩镇,藩镇首脑都是雄震一方的军头,甚至连四川、湖北这样相对顺从的地方,现在也动荡不安,割据军头在迅速崛起。

这些地方的军头和中央的关系有好有坏,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要养大量的部队。军头要养部队,自然就需要大量的税收,军头们自己要搞的税多了,上缴国家的税当然就是能少给就少给,能少报就少报。当时的中央能真正一杆子吼到底的地方,大约也就是首都附近和江南,也就这里的人口和土地数据稍微接近实际一点,所以人口土地数据只有玄宗时四分之一左右,也就顺理成章了。

帝国传统的税收是传统的基于人头税的租庸调,和财产税的地税,税收收入和在籍的人口、土地数量都成正比,现在人口土地只有四分之一,税收自然也就只剩四分之一了。

钱少了没关系,咱们换个角度思考,帝国现在的税收只剩下四分之一了,但这也意味着帝国的税收还有另外四分之三的增长空间嘛。就算连年战乱人口减少打点折,比现在多搞一倍以上的税收是没问题的,所以,加税成为了必然,可是怎么加也需要仔细斟酌。

最简单的,当然就是现有税收基础上直接加,比如帝国的主要税收是人头税,以前每纳税人收粮食二石,织物二匹,我现在加到粮食四石,织物四匹,不就把少收的税收回来了吗?可这样做恶果非常明显,因为这样加税都加到了帝国的模范纳税人头上。

帝国税收少是因为在籍人口少,你加税不去找那些逃税的人,反而给纳税的人加负担,这不是逼得纳税的人承受不了,逃亡到逃税人的地盘上去吗?这样加税,没几年后,只怕帝国就没几个纳税人了。

好了,直接加纳税人的人头税不行,要把新税收到逃税的人头上去,那我干脆就全国范围内来次人口、土地大清查,再加个严打嘛,肯定能多搜出上千万的人口,上亿的土地。

不过稍微有点脑子的都能看出来,这个方案同样不可行,因为帝国要是有这本事,早就荡平藩镇,天下归一了。帝国搞清帐,搞严打,那就是把手伸人藩镇的兜里去抢钱,眼下积贫积弱的帝国要敢这么玩,当场就能让人给灭了,别的不说,《安史之乱》最后几节,就给大家介绍过老皇帝曾经想要搞搞清账,下场有多惨,大家可以去回顾下。

直接加人头税不行,清查户口也不行,聪明的朋友可能会想到,帝国不是还有个财产税——地税嘛,那我就加地税,比如原来每亩收二升,现在改收四升,应该可以把缺的税收补回来不少。

这个方案思路是对的,因为财产税漏洞相对于人头税要小一点。户口有很多关系户贫困户不能收税,比较好钻空子,以至纳税人比账面人口少太多。而实际上,不纳税的人往往比纳税人拥有更多的土地,所以按照土地收税,能尽可能的保证把多加的税,收到逃税人头上去。

不过思路对了,具体执行细节还需要更细致的考虑。地税是收粮食存地方仓库,而现在粮食缺口主要在首都周边,所以地税收的粮食还需要运到首都,当时帝国还没有恢复漕运,粮食的运输成本太高。所以只要再做点微调,把税收单位从粮食改成钱,就比较完美了,因为钱在当时主要是用绢帛代替,非常的轻便,运输成本能几十倍的节省。

理解了青苗地头钱的含义和征收方式,我们来稍微定量的看下这笔钱,先只看前三年。青苗地头钱从764年开始收,到766年为第一阶段,这三年的税额是首都附近每亩35,其他地方每亩15。首都的田地大致是一千万亩上下,其他地方大致一亿亩,这笔钱的主要支出暂时只有一个,就是用来给首都官员发工资,大约一年一亿多一点,我们据此可以列出下面的表:

首都

其他

全国(首都+地方)

亩数

1000万

1亿

1.1亿

单价

35

15

总计

3.5亿

15亿

18.5亿

表8.1  764-766三年间全国青苗钱总数

时间

收入(单位亿)

支出(单位亿)

盈余(单位亿)

广德元年(764年)

18.5

1.1(薪水)

17.4

永泰元年(765年)

18.5

放免1.49+1.1

15.91

大历元年(766年)

18.5

首都免三分之一,约1.17+1.1

16.23

总计

55.5

49.54

表8.2  764-766三年间青苗钱总盈余

我们计算出来的青苗钱,三年后总共剩49.54亿,即495.4万缗(一缗就是一贯等于一千文),这和史书的记载非常吻合:

大历元年,敛天下青苗钱,得钱四百九十万缗,输大盈库,封太府左、右藏, 鐍而不发者累岁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有问题,青苗钱764年开始收的,中间764、765两年正是仆固怀恩联合西北联军猛烈入侵帝国关中的时候,帝国一时穷困潦倒,最后贿赂回纥时,不但国库全空,官员们的工资和办公费用都被捐出去了。现在一看,皇帝手里原来还有这么大一笔钱,为什么不花呢?

这笔钱呀,并没有放在国库,而是放进了皇帝的私库,也就是说,这是皇帝的私房钱,至于皇帝为什么就是不肯花这笔钱,那是因为皇帝心中有一个大计划要实施,这笔钱,一分也动不得。什么计划?不好意思,又要卖关子留待下回分解了,实在是因为这里面的东西,一两句话介绍不清楚,请见谅。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笔近50亿的巨款,这笔巨款在当时足以拉出一支小十万的精兵。如果无视这50亿的积累过程和积累结果,那任何对帝国这段时期的各种军政操作的分析解读,任何臧否这段时期帝王将相的功过得失乃至脑子好坏的精妙文字,都难免沦为空对空的脑补。

顺便说下,本公众号的粉丝朋友们近期在上海和广东先后进行了两次线下见面会,朋友们的热情、友善与豪爽令人感动;大家的素质之高、所取得的成就之广令人惊佩;几番畅饮热议,其愉快的经历与满满的收获更是令人难以置信。今年我们将更多的举行这样的见面会,兄弟姐妹们一起把酒言欢,有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任何文章下留言,我们会邀请您加入微信群,和所有同好们在线上热聊,相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