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母亲文七妹:26岁生下主席,一生勤劳节俭,待人宽厚

1867年,文七妹出生在湖南湘乡棠佳阁,是我国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和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后裔,出身大有来头。在那个年代,很多普通人家的女孩子都没有名字,她因为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所以人称文七妹,原名文素勤。特殊的时代和成长环境,使得她节俭勤劳,待人宽厚。

打开WiFi万能钥匙,查看更多图片

文七妹18岁的时候,嫁给了湘潭人毛贻昌。她比毛贻昌大三岁,公公是一位老实的庄稼人,祖上条件倒是不错。因为家境窘困,公公不得不把老祖宗留下来的部分田产典当给别人,换些钱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结婚后不到一年,毛贻昌就外出当兵,17岁开始当家,此时的毛家负债累累,不得不出去当兵赚钱,增长了一些见识,攒了一些钱。回家后,他拿积蓄赎回了父亲典当的土地,另外又买了一些,毛家的田地增加到22亩,生活好了一些。

遗憾的是,文七妹生下的2个孩子都不幸早夭了。直到1893年,她和毛贻昌才迎来了第一个孩子,也就是后来新中国的第一任主席。夫妻俩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为了让他平安长大,文七妹替孩子向南岳观音许愿,孩子长大后去还愿;让孩子拜石观音为干娘;把孩子送回娘家抚养,自己吃观音斋。她是一个贤惠之人,在毛贻昌外出当兵时,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受乡人的尊敬。文七妹的性格,对3个孩子的影响也很大。

在家里,文七妹扮演着慈母一角,毛贻昌则是严父。大约在他20多岁时,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他决定经商。毛贻昌善于经营,短短几年,就成了韶山冲的小财主,家里还雇了长工干活。不过,毛贻昌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人物,认为读书没有多大用处,也不允许孩子们离开家乡外出打拼。在他看来,孩子们就应该跟着自己学经商。但是,大儿子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父子俩意见不合,经常为了此事发生争吵。

这时,文七妹就会站出来当和事佬。她很支持长子的决定,并帮着孩子一起劝说毛贻昌,让他允许孩子出去闯荡。所以,长子和她的感情非常深厚。除此之外,她经常偷偷给家里的长工一些吃的或者用得,对他们非常好。由此可见,文七妹是一个非常善良、宽厚、极富同情心的女性。当然,毛贻昌发迹后也没忘记回馈乡里,慷慨解囊,出钱修路修桥,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1917年后,毛家遇到了一系列考验。文七妹脖子上长了一个包,看了医生,没什么效果。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其实她患的是淋巴腺炎。家里被残兵勒索了好几次,被强盗抢劫。文七妹本来身体就不好,有老毛病,病痛日益加剧。毛贻昌苦苦支撑着家业,是一个合格的顶梁柱。1919年,在长沙读书的大儿子知道母亲生病后,立即赶回家,把母亲接到城里治疗,一家人拍了唯一一张合照。

同年10月5日,文七妹因其他病症齐发,离开了人世,被安葬在韶山南岸。大儿子悲痛不已,在18日含泪写下了令人十分感动的《祭母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