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490

伤寒身面发斑
大青散
【处方】 大青1两半,川升麻2两,甘草2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身面发斑。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豉小半合,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
枳实消痞丸
【方源】:《兰室秘藏》
【组成】:干生姜3克,炙甘草6克,麦芽曲6克,白茯苓6克,白术6克,半夏曲9克,人参9克,厚朴炙12克,枳实15克,黄莲15克。
【用法】: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食远服。现代用法:水泛小丸或糊丸,每服6~9克,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或改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主治】:脾胃虚弱,寒热互结。症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体弱倦怠,或食后胀满不便不调。
【方解】:心下痞满,不欲饮食或食后腹胀,大便不调,为本方主症。体弱倦怠为兼虚之症。脾胃素虚,升降失司,寒热互结,气壅湿聚,故痞满而不欲饮食;脾失健运,食滞内停,大肠传导失常,故大便不畅;脾虚湿困,后天失养,故体弱倦怠。此属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热重于寒,实多于虚之症。
方中枳实破气除胀,消积导滞,为主药。厚朴燥湿除满,行气导滞,合枳实加强消痞除满之效,为辅药。黄莲苦寒,清热燥湿;半夏曲辛温,降逆散结。二药配合,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行气消痞。脾胃素虚,故用人参益气补脾,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干姜温中祛寒,麦芽消食和胃,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益气补脾,为使药。
本方是由半夏泻心汤和枳术汤化裁而成。方中枳实、厚朴、黄莲用量较重,故着重行气消痞,燥湿清热,其病当属热多寒少之症。枳术丸补重于消,而本方消重于补,用药各有侧重,应当细心体会。
【按语】:本方以心下痞满,食欲不振,体弱倦怠、苔腻,脉滑为辨证要点。现代可用于治疗急性、慢性胃炎、消化不浪,膨胀、胸痹,胁痛等病症。
若脾胃甚虚者,不宜使用。
【附方】:黄莲消痞丸(《兰室秘藏》),由黄莲、黄芩、半夏、陈皮、枳实、猪苓、干姜、白术、茯苓、炙甘草、泽泻、姜黄组成。功能理气清热,化痰消痞。主治壅滞不散,心下痞满,烦热喘促,心焦不安。
大安丸
【方源】:《丹溪心法》
【组成】:山楂60克,白术60克,炒神曲30克,半夏30克,茯苓30克,陈皮15克,莱菔子15克,连翘15克。
【用法】:为末,粥糊为丸,每服6~9克,温开水送下。
【功效】:健脾消食。
【主治】:脾虚食滞,腹胀食少,大便稀溏等症。
【方解】:本方主治脾胃虚弱,食积内停,由保和丸加白术构成。方中白术补脾益气,为主药,用量稍重;保和丸消食和胃。
【按语】:本方以食少纳呆、多食则大便稀溏、腹胀不适、舌淡、苔厚腻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病症。
【同名方】:》《杂病源流犀烛》大安丸,由本方去莱菔子,加苏子、麦芽、黄莲组成。功能清热化痰、健脾消食。主治新咳有食滞者。
消谷丸
【方源】:《杂病源流犀烛》
【组成】:神曲180克,炒乌梅肉120克,炮姜120克,麦芽90克。
【用法】: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米饮送下,日3次。
【功效】:消食健脾。
【主治】:脾胃虚弱,不能消化水谷,胸隔痞闷,腹胁膨胀,日久不愈,食减嗜卧,口无味者。
【方解】:本方中神曲消食调中,健脾和胃,重用为主药。炮姜温中暖胃,散寒止泻;乌梅味酸,生津开胃,又有止泻之效;麦芽开胃消食,为辅佐之药。诸药并用,共奏消食健脾,温中止泻之效;乌梅有安蛔之功,与苦温之炮姜相配,则有安蛔止痛的效用。
【按语】:本方以腹胁膨胀,胸隔痞闷,或腹痛泄泻、食减嗜卧,口无味为辩证要点。现代可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蛔虫病等病症。
食滞积热之症,不宜使用本方。
时气,咽痛口疮,烦躁头重
大青散
【处方】 大青1两,黄芩1两,川升麻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栀子仁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时气,咽痛口疮,烦躁头重。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6-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五
小儿脏腑壅热,心神烦躁,小便赤涩不通
大青散
【处方】 大青半两,川升麻半两,瞿麦半两,黄芩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川大黄3分(锉,微炒),川朴消3分,滑石3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小儿脏腑壅热,心神烦躁,小便赤涩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温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九十二
伤寒烦热不解,下痢困笃
大青散
【别名】 大青汤
【处方】 大青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赤石脂1两,栀子仁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烦热不解,下痢困笃。
【用法用量】 大青汤(《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摘录】 《圣惠》卷十三
葛花解醒汤
【方源】:《兰室秘藏》
【组成】:木香1.5克,橘皮4.5克,人参4.5克,茯苓4.5克,猪苓4.5克,神曲6克,泽泻6克,干姜6克,白术6克,青皮9克,白豆蔻15克,葛花15克,砂仁15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每次用白开水调服。
【功效】:理气健脾,分散酒湿。
【主治】:湿伤脾胃,饮酒过度。症见胸膈痞闷,眩晕呕吐,饮食减少,身体疲倦,小便不利或泄泻。
【方解】:饮酒过度,酒湿停积为本方主症。方中甘平无毒能解酒的葛花,使湿热从肌表而出;用神曲解酒消食;砂仁、白蔻仁行气醒脾和中,开胃消食;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使湿热从小便去。上药相配,使酒湿从内外分消。又佐以陈皮、木香、青皮理气化滞;干姜温中;人参益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诸药合用,功效卓著。
养脾消积丸
【方源】:《幼科发挥》
【组成】:白术30克,陈皮30克,苍术15克,厚朴15克,枳壳15克,半夏15克,青皮15克,神曲15克,麦芽15克,山楂15克,炙甘草9克。
【用法】:为细末,蒸饼为丸,黍米大,每服6克,米饮送下。
【功效】:养脾消积。
【主治】:小儿伤食成积,日渐羸瘦、不思乳食。
【方解】:方中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陈皮、苍术、枳壳、厚朴、半夏、青皮理气和胃,消积化湿、神曲、麦芽、山楂消食化积。诸药合用,有理气健脾,消积和胃之功。
【按语】:本方以小儿不思乳食,日渐羸瘦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病症。本方以行气消积为主,补脾之力稍显不足,可加茯苓、党参、山药等。
【附方】:家秘消滞汤(《症因脉治》),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莱菔子、枳实、山楂、麦芽构成。功能和胃消食。主治胸前满闷,食积呕吐,嗳气作痛,痛则呕吐,得食愈痛,按之亦痛。
枳实导滞丸
【方源】:《内外伤辩或论》
【组成】:大黄30克,枳实15克,神曲15克,茯苓9克,黄莲9克,白术9克,泽泻6克,黄芩9克。
【用法】:研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每服6~9克,温开水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效】:消导化积,清热祛湿。
【主治】:积滞内阻,生湿蕴热。症见胸脘痞闷,腹痛泄利,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方解】:本方主症为湿热食积,内阻肠胃。湿热食积,内阻肠胃,气机阻滞,故脘腹胀满疼痛;食积不化,湿热内蕴,故泄泻,或下痢;若热盛气壅,又可大便秘结。
方中重用大黄荡涤攻积,燥湿泄热,属“通因通用”之法,使积热从大便泻出,为主药。辅以枳实下气消积,散结除痞;神曲消食导滞。佐以黄莲、黄芩清热燥湿,厚肠止痢;白术健脾燥湿,使攻积而不伤正;茯苓、泽泻利水渗湿,亦可止泻。诸药合用具有泻下积滞,清利湿热之功。
【按语】:本方以下痢腹痛、胸脘痞闷、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沉实为辩证要点。现代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急性菌痢,急性胃肠炎等病症。
凡泻痢而无积滞者,不宜使用。
【附方】:
1、 木香导滞丸(《松崖医经》)本方加槟榔、木香构成。功能行气导滞,清热利湿。主治伤湿热之物,消化不良,痞满闷乱不安者。
2、 枳实导滞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由枳实、生大黄、厚朴、槟榔、连翘、神曲、黄莲、紫草、山楂肉、木通、生甘草构成。功能清热导滞,解毒透疹。主治湿竭化燥,伤寒兼湿,内夹食滞,症见斑疹不能速头,大便秘结者。
木香槟榔丸
【方源】:《儒门事亲》
【组成】:木香30克,槟榔30克,青皮30克,陈皮30克,莪术30克,黄莲30克,黄柏90克,大黄90克,香附子120克,牵牛120克。
【用法】:上药为末,水丸,每次服6~9克,每日2~3次,温开水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行气导滞,攻积泄热。
【主治】:积滞内停。症见脘腹痞满胀痛,下赤白痢,里急后重,或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沉实。
【方解】:脘腹痞满胀痛,大便秘结,以及下赤白痢,里急后重,为本方主要症状,属积滞内停,气机阻滞之症。饮食不节,损伤胃肠,积滞内停,浊气不降,故脘腹痞满胀痛;湿热与积滞互结,热盛肠燥,则大便秘结;湿热阻滞气血,则下痢赤白,里急后重。
本方为行气导滞,泄热通便的常用方。方中重用大黄、牵牛攻积泻热,导,滞通便,为主药。香附疏肝行气,为辅药。佐以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行气消积,导滞除满止痛;黄莲;黄柏清热燥湿,厚肠止痢;莪术(广茂)疏肝解郁,破血中之气滞。诸药合用,以泄热通便为主,兼以行气导滞,使积滞从大便而解,气机得通,热随积去,诸症自除。
【按语】:
本方以脘腹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或下利赤白、舌苔黄腻、脉实为辩证要点。现代可用于治疗急性肠炎、消化不良,急性菌痢等病症。湿热痢疾者,去陈皮、牵牛、莪术,加白头翁、白芍以清热治痢。
本方攻积行气之力较强,宜用于行气俱实者。虚人误用,易损正气。
【同名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木香槟榔丸,由郁李仁、半夏曲、皂角、槟榔、枳壳、木香、杏仁、青皮构成。功能消积导滞,理气化痰。
阳盛发狂有斑,大小便秘涩
大青散
【处方】 大青1两,知母1两,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煨)1两,山栀子仁1两,升麻1两,黄连(去须)1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阳盛发狂有斑,大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入朴消1钱匕,用蜜水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小儿伤寒,头痛壮热,烦渴
大青散
【处方】 大青半两,知母半两,柴胡半两(去苗),葛根半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升麻半两,石膏1两,黄芩半两,川芒消1分,赤芍药半两,栀子仁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伤寒,头痛壮热,烦渴。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四
肝肺热甚上攻,白睛覆盖瞳人
六:大青散
【处方】 大青1两,栀子仁1两,羖羊角(镑)1两,大黄(锉,炒)1两,桑根白皮(锉)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肝肺热甚上攻,白睛覆盖瞳人。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5分,去滓,入生地黄汁半合服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
酒积丸
【方源】:《杂病源流犀烛》
【组成】:黄莲30克,乌梅肉30克,半夏曲21克,枳实15克,砂仁15克,杏仁9克,巴豆霜3克。
【用法】:为细末,蒸饼为丸,每服9克。
【功效】:清热理气,消积导滞。
【主治】:饮酒受伤成积,面黄黑,腹䐜胀,时呕痰水。
【方解】:本方主治酒食蕴热成积之病症。方中黄莲清热燥湿,乌梅生津止渴,半夏曲,砂仁、枳实、杏仁理气化湿,消积和胃,巴豆霜则攻积导滞。
【按语】:本方以饮酒过度、腹胀不适、面色黄黑、时呕痰水、口渴、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为辩证要点。现代可用于过量或长期饮酒所导致的脂肪肝、胃肠疾病等病症。
此方中巴豆毒性较大,不可长期或过量服用。药后勿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之食物。感冒、泄泻、发疹、及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本方。
消食丸
【方源】:《婴童百问》
【组成】:砂仁15克,陈皮15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神曲15克,炒麦芽15克,香附30克,炒枳壳30克,槟榔30克,乌梅30克,丁香3克。
【用法】:为细末,面糊为丸,绿豆大,每服3克,紫苏煎汤送下。
【功效】:理气消食。
【主治】:治小儿乳食不消。
【方解】:本方中陈皮、三棱、香附、莪术、炒枳壳、槟榔理气除胀;神曲、炒麦芽消食和胃;砂仁、丁香行气化湿,芳香醒脾;乌梅涩肠止泻。诸药配伍,共奏理气消食之功。
【按语】:本方以乳食不节、厌食呕恶、腹胀不适、大便酸臭为辩证要点。现代可用于治疗幼儿消化不良等病症。
本方重在理气消食,脾虚者不宜使用。
【同名方】:
1、《类症治裁》消食丸,由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陈皮、青皮、香附、阿魏组成。功能化积消食,行气消癓。主治脾胃先弱,饮食失节,生冷不化,日积成块,发为食癓;及食滞,胁下胀痛者。
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食丸,由乌梅、麦芽、干姜、神曲组成。功能消食和胃。主治脾胃俱虚,水谷不消,胸隔痞闷,腹胁时胀,口苦无味,食减嗜卧,虚羸少气。
保赤万应散
【方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组成】:天南星30克,朱砂15克,六神曲15克,巴豆霜3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0.1克,日服1~2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消食化积,祛痰定惊。
【主治】:小儿食积,脘腹胀痛,或痰多抽搐。
【方解】:本方用天南星、朱砂化痰定惊,配以六神曲消食,巴豆霜攻积导滞。四药配伍,功能祛风痰,定惊痫,消食滞,攻里积。
【按语】:本方以食滞不消、脘腹胀痛,或贪多抽搐为辩证要点。现代医学常用于治疗小儿腹泻,食积,癫痫等病症。
方中巴豆毒性较大,用于小儿病症时必须注意用量适中。药后勿食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之品。发疹、感冒、泄泻者治痰食停积,三焦气滞,脘腹痞满,大便秘结。
【同名方】:
1、《类症治裁》木香槟榔丸,由木香、槟榔、枳实、白术、陈皮、香附、神曲构成。功能消食导积。主治食滞,脾气不得运行、于四肢而成痿。
2、《医方集解》木香槟榔丸,由本方加枳壳、芒硝、三棱组成。功能攻下积热,行气导滞。主治胸腹积滞,痞满结痛,二便不通,或泄泻不痢,食疟实积,里急厚重。
三棱消积丸
【方源】:《脾胃论》
【组成】:丁香9克,益智仁9克,巴豆15克,茴香15克,陈皮15克,青皮15克,炮三棱21克,炮莪术21克,炒神曲21克。
【用法】:为细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6克,食前温姜汤送下。
【功效】:温中行气,攻积导滞。
【主治】:伤生冷硬物,不能消化,心腹满闷。
【方解】:本方中青皮、陈皮、炮三棱、炮莪术行气除积;丁香、茴香、益智仁芳香理气,温中散寒;炒神曲消食和胃;巴豆攻逐冷积。
【按语】:本方以过食生冷、心腹胀痛、食入则胀痛加重、得温则舒、脉沉或紧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肠痉挛等病症。
脾虚食滞者,勿用本方。
【附方】:
1、三棱煎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杏仁、硇砂、麦芽、神曲、青皮、干漆、三棱、莱菔子构成。功能消积滞、顺气宽中,化痰饮。主治中脘气痞,心腹坚胀,胸中痞塞,胁下紧硬,喘满短气,噎气不通,呕吐痰逆,饮食不下,大便不调,或泄火秘。
2、三棱丸(《证治准绳》),由煨三棱、木香、陈皮、炒神曲、半夏、丁香、官桂构成。功能和胃消积,温中行气。主治小儿停积,腹胁胀满,不思饮食,干哕恶心。
3、三棱煎(《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由三棱、莪术、半夏、青皮、麦芽构成。功能化痰消食,行气破积。主治妇人癓瘕血瘕,食积痰滞。
4、三棱化积丸(《古今医鉴》),由三棱、槟榔、大黄、莪术、木香、陈皮、青皮、香附、枳实、厚朴、缩砂、神曲、麦芽、南星、半夏、莱菔子、黄莲、桃仁、干漆、甘草构成。功能活血理气,消积导滞。主治诸般积聚。
5、三棱散(《证治准绳》),由人参、炮三棱、青皮、香附、益智仁、陈皮、炒枳壳、炒神曲、大黄、谷芽、紫苏、甘草构成。功能消积导滞,益气补虚。主治停滞疳积,发热泻痢酸馊,水谷不化。
6、三棱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煨三棱、煨莪术、益智仁、青皮、炙甘草、白茯苓构成。功能宽胸利膈,消食和胃。主治酒食所伤,胸膈不快,腹胁胀满,翻胃腹疼,呕吐酸水,以及食积气块,攻刺腹胁,不思饮食,日渐羸瘦。
化滞丸
【方源】:《丹溪心法》
【组成】:三棱14.4克,莪术14.4克,半夏曲7.5克,木香7.5克,丁香7.5克,青皮7.5克,陈皮7.5克,黄莲7.5克,巴豆肉18克,乌梅肉15克。
【用法】:上药为末,和丸黍米大,每服3克。欲通利则以热汤下,欲磨积则以陈皮汤下,欲止泄则饮冷水。
【功效】:理气化痰,磨积导滞。
【主治】:久坚沉痼,暴积乍留,腹中有块,或积或散,胀痛不适,大便不通,或大便泻下不爽,脉沉实。
【方解】:本方中三棱,莪术破气消积;青皮、木香、丁香行气止痛,助三棱、莪术消食破积;陈皮、半夏曲化痰和胃;黄莲清积滞之郁热;巴豆攻逐积滞;乌梅涩肠止泻,又可防巴豆之攻下太过。诸药并用,能使暴积乍留,导之立去;久坚沉痼,磨之自消。夺造化,有通塞之功;调阴阳,有补泻之妙。
【按语】:本方以腹中积聚、胀痛不适、大便不通、或大便泻下不爽、脉沉实为辩证要点。现代可用于治疗胃肠痉挛、肠粘连,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病症。
方中巴豆毒性较大,不可长期过量服用。药后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之物。感冒、泄泻、发疹、脾胃虚弱者禁用。孕妇勿服。

【附方】:
1、 化滞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由白芍药、当归、山楂、炒莱菔子、甘草、生姜构成。功能和营调血,消食化积。主治痢疾初起,痢下赤白,腹痛,里急后重。
2、 化滞调中汤(《证治准绳》),由白术、人参、陈皮、茯苓、厚朴、山楂、半夏、麦芽、神曲、砂仁、生姜构成。功能补脾益气,消食和胃。主治积滞胀满。若胀甚或伤于面食,加炒莱菔子。
健脾丸
【方源】:《证治准绳》
【组成】:白术75克,木香22.5克,黄莲22.5克,甘草22.5克,白茯苓60克,人参45克,神曲30克,陈皮30克,砂仁30克,麦芽30克,山楂30克,山药30克,肉豆蔻30克。
【用法】:为共细末,蒸饼为丸,每服6~9克,开水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补脾益胃,理气运滞。
【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内停。症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体倦少气。
【方解】:脾胃虚弱,饮食内停为本方的主症。方中人参益气健脾,以补脾虚;用麦芽消食积,健脾开胃。以白术助人参益气健脾;山楂、神曲助麦芽消食化滞。又佐以陈皮理气健脾和胃;枳实行气导滞,消积除痞。诸药相合,共成消补兼施之剂,使脾健食消。
【按语】:本方以脘腹痞胀、食少难消、苔你脉虚、大便溏薄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泻,胃下垂等病症。若无热象,去黄莲;脾胃虚寒,可加干姜、附片以温中散寒;气虚甚,可加黄芪以补气;气滞甚,可加枳壳以行气。
【同名方】:《医方集解》健脾丸,本方去木香、甘草、黄莲、茯苓、砂仁、山药、肉豆蔻、加枳实构成。功能、主治与本方基本相同。
【附方】:
1、 大健脾丸(《景岳全书》),由人参、陈皮、枳实、茯苓、青皮、半夏曲、白术、山楂、木香、炒白豆蔻、炒谷芽、黄莲构成。功能健脾养胃,利湿消食。主治脾虚气亏,饮食不化,胸膈痞满,面黄肌瘦。
2、 小儿健脾丸(《中药制剂手册》),由人参、砂仁、炙甘草、黄莲、桔梗、法半夏、神曲、炒山楂、炒麦芽、炒扁豆、橘皮、山药、莲子、白术、茯苓构成。功能理气健脾,和胃化滞。主治脾胃虚弱,饮食不消,腹痛胀满,呕吐久泻,面黄肌瘦,身体倦怠等病症。
启脾散
【方源】:《成方便读》
【组成】:人参90克,白术90克,莲子肉90克,山楂炭60克,五谷虫炭60克,陈皮30克,砂仁30克。
【用法】:上药研末。每服6克,温开水送服。
【功效】:健脾消积。
【主治】:小儿因病致虚,食少形羸,将成疳疾,或禀赋素亏,脾胃虚弱,常易生病者。
【方解】:方中白术、人参、莲子肉健脾补气、山楂炭、五谷虫炭化积消食,砂仁、陈皮醒脾理气。诸药并用,共奏消补兼施,健脾消积之效。
【按语】:本方以食少不化,形体羸弱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症,厌食,消化不浪等病症。若积食内停者,加莱菔子、鸡内金、炒麦芽以消食;大便干结者,加大黄;积热者,加胡黄莲;气滞者,去人参、加枳实、木香。
【附方】:
1、 启脾丸(《医学入门》),由人参、白术、山药、茯苓、莲子肉、陈皮、山楂、泽泻、甘草构成。功能消积健脾。主治脾积,五更泻。
启脾丸(《景岳全书》),由人参、白术、青皮、陈皮、炒神曲、炒麦芽、厚朴、砂仁、干姜、炙甘草构成。功能和胃健脾。主治脾胃不和,心腹膨胀,中满痞塞,肠鸣泄泻,茶饭不思。
大青龙加黄芩汤
【处方】 麻黄2两,桂枝6钱2字半,甘草6钱2字半,杏仁40个,生姜1两,大枣12枚,石膏2鸡子大,黄芩6钱2字半。
【功能主治】 太阳无汗,恶风烦躁。寒疫头痛,身热无汗,恶风烦躁者。
【用法用量】 《济阳纲目》本方用法:每服五钱,水煎,温服,取汗。
【各家论述】 《医方考》: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抑遏阳气,不得泄越,有上件诸证者,皆为时行寒疫。表有风寒,故见太阳证,头痛身热,无汗恶风;里有温热,故见烦躁。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辛甘物也,辛以解风寒,甘以调营卫。石膏、黄芩,寒苦物也,寒以清温热,苦以治烦躁。
【摘录】 《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喉中热塞,及舌上腭生疮
大青煎
【处方】 大青半两,黄柏(去粗皮,蜜炙)半两,升麻半两,射干半两,蔷薇根半两,苦竹叶1握(细切),生地黄半两,玄参1两,白蜜2两,天门冬(去心,焙)半两。
【制法】 上除蜜外,细锉。
【功能主治】 喉中热塞,及舌上腭生疮。
【用法用量】 用水3升,煎取1升,去滓下蜜,再煎成膏。每服半匙,含化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伤寒后,下冷上热,口舌生疮
大青煎
【处方】 大青1两,升麻1两,射干(去毛)1两,苦竹叶1两,山栀子仁1两,黄柏(去粗皮,蜜炙)半两,玄参(坚者)3分,蔷薇根2两,生地黄汁半斤,白蜜半斤。
【制法】 上将8味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伤寒后,下冷上热,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 用水5升,煎至1升,去滓,下蜜、地黄汁,搅匀,再煎如稠饧,以净器盛。每服半匙,含化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
三宜汤
【方源】:《医方新解》
【组成】:广藿香、厚朴、苏梗、苍术、茯苓、前胡各12克,广木香、法半夏、黄芩、生姜各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芳香化湿,宣肺化痰。
【主治】:积食便溏,便秘或咳嗽之症。
【方解】:本方治疗因食积所致便秘、便溏、咳嗽、故名三宜汤。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有积食症。症见恶寒发热,脘腹胀痛,恶心矢气,舌苔白滑或白兼黄滑,或便溏、或便秘,或咳嗽。凡暑天感冒或四时之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支气管炎等,具有以上证候者,均可加减应用。
宽中降逆汤
【方源】:《温病刍言》
【组成】:莱菔子、焦山楂、麦芽、神曲各10克,厚朴、酒大黄、枳实各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宣导中焦,理气降逆。
【主治】:食滞中焦,脘腹胀满而引起的呃逆或嗳气、不思饮食等症。
【方解】:方中莱菔子、焦山楂、麦芽、神曲行气健脾导滞;厚朴大黄、枳实行气导滞降逆。诸药共奏宣导中焦,理气降逆之功。本方加连翘、砂仁、佛手,其行气降逆效果更好。
消积理中汤
【方源】:《中医医案八十例》
【组成】:党参、白术、三棱、莪术、鸡内金、白芍、地骨皮各9克,茯苓、玄明粉(冲)各6克,干姜、酒大黄(后下)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中健脾,消食开胃,软坚泄热。
【主治】:胃结石(胃柿石)。症见胃脘胀满不适、不思饮食,并可触到坚硬团块,推之移动,稍有压痛。
【方解】:方中党参、白术、鸡内金健脾消食;三棱、莪术软坚散结;白芍、地骨皮滋阴泻热;玄明粉、大黄、茯苓泻热导滞。本方主治食滞于胃、运化失职、结聚成积等病症。若大便溏泻,可去大黄、玄明粉,或减量;五心烦热,可加鳖甲、地骨皮;小便短赤,则倍用茯苓,再加车前子。
降脂益肝汤
【方源】:《肝胆病实用方》
【组成】:泽泻20~30克,生首乌、草决明、丹参、黄精各15~20克,生山楂30克,虎杖12~15克,大荷叶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4个月为1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主治】:脂肪肝。症见肝区不适,体胖肝大,腹胀无力,小便色黄,舌苔黄腻。
【方解】:方中泽泻清热除湿;首乌、草决明、丹参、黄精清肝除湿活血养阴;山楂、虎杖、荷叶清热利湿。全方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
【加减】:若腹胀明显者,加炒莱菔子;右胁疼痛较甚者,加白芍、龙胆草;恶心平重者,加半夏;服药后大便每日超过3次者,应减少虎杖、生首乌剂量;服药后吐酸水者,加乌贼骨,或减山楂剂量。
大青根
【别名】 淡婆婆根
【处方】 大青根(淡婆婆根)100克,当归、黑豆各30克,鸡蛋(连壳)2个。
【功能主治】 据报道,此方服后半小时左右,可使偏头痛症消失,曾屡试屡验。
【用法用量】 水煮,熟后吃蛋(去壳)喝汤,每日1剂。
【摘录】 《食疗方》
(0)

相关推荐

  • 脾虚食积证非酒精性脂肪肝【精】

    组成:枳实,麸炒白术,荷叶,陈皮,法半夏,神曲,麦芽,山楂,姜黄,木香. 加减:热重者加黄连,栀子.肝郁明显加佛手,川芎:血瘀明显者加桃仁,红花:脾虚明显者加党参,苍术:食积明显者加鸡内金,鸡矢藤. ...

  • 中医儿科学——积滞脾虚夹积——健脾丸——阴阳解析

    健脾丸--阴阳解析 积滞脾虚夹积证候: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肢倦,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大便稀溏酸腥,夹有乳片或不消化食物残渣,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指纹淡滞. 治法:健脾助运,消食化滞 ...

  •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输卵管不通# 莪术50g三棱50g当归尾 100g 艾叶 50g白芷50g皂角刺 50g 血竭 50g地鳖虫 50g没药 30g透骨草 100g 红花 30g ...

  •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 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主要遵循软坚散结.舒筋止痛的原则,按照发病情况及疾病分型的不同予以配方.     1.复方红花酒     原料:红花20g,当归尾15g,赤芍15g,川芎15 ...

  • 《金匮要略》之106方总结应用《完》

    麦门冬汤 麦门冬 半夏 甘草 粳米 大枣 主治:1.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2.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 ...

  • 老人尿不畅,参考一下这个方

    I导读: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作者以清·沈尧封所撰<女科辑要>之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老年性癃闭 作者/嵇明亚 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以小便涓滴不利或 ...

  • 万方论文网_核心期刊目录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3.学报(改名为:医学争鸣)   4.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5.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6.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7.解放军医学杂志 8. ...

  • 一个外用方,治疗慢性鼻窦炎

    I导读:作者应用苍耳子散原方内服作外治法,比内服简便经济,收效快,疗效高.临床值得一试. 苍耳子散外治慢性鼻窦炎 作者/黄宗勖 刘××,男,32岁,干部. 患者自诉: 在初中求学时即患慢性鼻窦炎,十余 ...

  •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真武汤! 治疗心力衰竭,首先要弄清楚患者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这个要了解二者的区别,再根据症状,选用选用五苓散合它方,或者真武汤. 一.左右心衰的区别. 心力衰 ...

  • 国医大师肖少卿:常用配穴主治方49类,涵盖100多种病症经验配穴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相信很多灸友日常艾灸中最困惑的就是关于配穴的问题,什么病灸什么穴位?当然,最好还是需要专业中医师详细辩证以后,方能给予有效合理的配穴方案. 前几日,朋友赠我一本国医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