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五位古人堪称人生赢家,他们的副业比主业做得好,看看都有谁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华历史悠久,文人才子层出不穷,其中有五位古人非常厉害,他们不仅将“主业”做到了极致,而且“副业”做得比主业还出名,到今天都让人叹为观止。您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什么是主业?汉语意思当中的主业代表着主管的产业,主要的产业。比如一个老师的工作就是教师,一位医生的工作就是医生,一个农业国家的产业就是种植。什么是副业?一个人或一个国家主要生产活动以外的生产事业,比如一位设计师除了设计图纸,私底下可以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用画画谋生,比如农业国家的主业除了种植,还可以做畜牧等工作。

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许多人往往终其一生,也只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碌碌无为罢了,哪里还有空闲时间去经营副业,将两个行业都做到顶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竟然真的出现了这样的人才。

第一位正是辛弃疾,他的“主业”是宋朝朝堂上赫赫有名的大将军。辛弃疾是山东人,生于金国,青年就参与起义,杀了叛徒张安国,这是何等的英勇?之后,他又平定了许多地方,立下了赫赫功绩,将自己的事业做到了极致。虽然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再次入战场,但他心心念念报效国家,将自己的满腔热血都写到了词句的运用上,反而创造了一代佳话。

后人记住他的名字,也不是因为他本职的工作——将军,而是因为辛弃疾所留下来的诗词。他的“副业”优秀到什么程度?后人将他的词称为“词中之龙”,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辛弃疾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更是成为了千古绝唱。

第二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是赵佶。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按照现在的“主业”、“副业”划分,“皇帝”就是宋徽宗的“主业”。后人之所以记住他的名号,反而不是因为他皇帝的身份,而是因为他书画家的才华。宋徽宗私底下热爱书法,自创了一种格外漂亮的书写字形,被后人称为“瘦金体”,他也极热爱绘画,利用自己“主业”皇帝的身份,推动“副业”绘画艺术的发展。宋徽宗在位期间,民间的书画艺术达到了一波小高峰。

第三位“副业”比“主业”还要厉害的历史人物是索靖。索靖是西晋时期著名的将领,他出身世宦家族,历任州别驾、驸马都尉、尚书郎、雁门太守等职位,晋惠帝在位时,他担任大将军,平定叛乱,立下了无数功劳。不过后人之所以记住他的名字,并不是因为他“将军”的身份,而是因为他的“副业”——书法。

索靖很擅长书写草书。他学习到了东汉书法家张芝书写的精髓,险峻坚劲,自名“银钩虿尾”,字迹漂亮又有气势,被张怀瓘评道“有若山形中裂,水势悬流,云岭孤松,冰河危石,其坚劲则古今不逮。”

第四位“副业”比“主业”还厉害的古人身份非常的奇特,他就是著名的“药王”孙思邈。孙思邈本来是做什么的?其实他真正的身份是一位道士。相传,孙思邈是楚大夫屈原的后人。他幼时聪明向学,入了道教之后,就隐匿在陕西终南山中修道炼丹。

孙思邈的“副业”是研究“医学”。他私底下经常给别人看病,在中医方剂学、本草学、各科疾病防治方面很有心得。唐朝建立之后,孙思邈被当时的皇帝邀请出山,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不得不说,孙思邈“副业”的医学成就比自己“主业”成就高得多了。

第五位著名古人身份更加奇特——和尚。姚广孝是明朝著名的佛学家,他年轻的时候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和尚当得很称职。但是姚广孝本人很有谋略,与多位儒家、道家领袖也有来往,渐渐地,他的名声就传了出去。

在洪武15年,明太祖亲自挑选姚广孝为谋士。之后,他又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在他的帮助之下,以少量的兵马夺得了南京的胜利,此战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精彩一战。

当时的皇帝想升他的官,但姚广孝本来的“主业”是和尚,谋士身份只是“副业”罢了,所以朱棣没办法直接升他的官,便给他另外的称号,姚广孝又被称为“黑衣宰相”。姚广孝“兼职”做了编撰官,将《永乐大典》编撰得很是完美,这也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最大的贡献。

“副业”做得好,“主业”也不能松懈。姚广孝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此事也是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姚广孝的存在,也成为了明朝历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死后,被追赠为“荣国公”,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姚广孝将“副业”谋臣的身份做到了顶尖。

世界真奇妙,许多人明明有颜值,有却偏要拼才华,有的人明明有地位,却偏要拼才艺。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许多人都笑称自己为“打工人”,私底下也会做“副业”。而将“主业”和“副业”都做到顶尖,甚至副业完全超越了主业,成为了影响时代五位古人,也是我们的榜样。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冯豆豆

资料来源:

《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作者:房玄龄,出版社:中华书局

《姚广孝史事研究》,作者:郑永华,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