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多讲究的淮安名菜—软兜长鱼||谢志明
作者:谢志明
淮安有一道对外叫得响的名菜,这就是:软兜长鱼!
严格来讲,这道菜应当是饭店宾馆的高级菜,普通人家是做不出来的。
这是因为,这道菜有好多讲究。
第一,食材的原料非常有讲究。不是什么长鱼,都有资格来做软兜长鱼的。只有在开春头朝,甩籽孵化的野生长鱼,长到六七月份春夏之交,个头儿不大不小,筷子般长短,肚里没有籽的雌长鱼,肉质细嫩,脂肪丰腴,又不缺少纤维肌,淮安专业术语叫“笔杆青”无籽长鱼。这才是做软兜长鱼的正宗原料。
就是做辅料的大蒜也有考究,最好的大蒜,是邳州车夫山的紫皮独头蒜。
第二,氽长鱼的过程有讲究,锅里水放盐倒醋适量,不能把水烧的滚开的,水温大约在八十度左右。长鱼一次倒入,迅速按严锅盖,分把分钟后揭开盖子,用长筷搅动,待长鱼成圈状且长鱼小嘴张开,这时用漏勺捞出长鱼,迅速放到流动的冷清水里冲激。
长鱼不能皮开肉绽,没有品相,一划就散。也不能氽的时间太短,里肉没熟不好划。必须不老不嫩刚刚好,这些度的掌握,都得靠经验的把控。
第三个,划长鱼时有讲究,左手按头,右手持篾刀。第一刀从鱼鳃边下刀,先划鱼肚皮,带出鱼内脏。第二刀顺鱼头后下半刀浮划,一刀至尾。第三刀接第二刀后,捺到案底深划,这样就划出了一个整的长鱼的脊梁盖子来。
就这个划长鱼的篾刀也是有讲究的。
第四个,做软兜长鱼,只用长鱼的脊梁盖子肉,在炒长鱼之前,先把长鱼肉要放在热的高汤里浴一下。这个高汤有讲究,高汤最好是圆骨与老母鸡一起煨的汤,浴的时候不宜长,但须浴透。
第五个,开炒时,烧热锅,下凉油,油必须是荤油,油热放入姜丝蒜片爆香,放入长鱼大火翻炒,加调料,清汤酱油里加少许红汤酱油调色,白糖适当提鲜泛光,喷几滴醋,勾薄芡,浇明油,起锅装盘,再在盘头滴几滴麻油。
第六个,火候特别有讲究,大火烧锅才能达到爆炒的要求,一般颠勺只要三四下之间,讲的最玄乎的说是颠三勺没熟,颠四下老了,三下半正好。这个对于火力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在饭店宾馆来讲,这是没问题的,现在天然气灶的火头还是很猛的。在以前的饭店 要在炉里面加几块焦炭来加强火力,炉下架鼓风机吹风助燃。焦炭是什么概念?焦炭是可以融化钢铁的,这道菜也算是烈火中的艺术品了。
第七个讲究,就是装盘,对于盘子要求也有讲究。盘子要放在开水里煮,或者放在笼里蒸,这不是杀菌消毒,而是要求盘子必须是热的。为什么要是热的?因为如果冷盘盛了热长鱼,会发生像淬火一样的情况。
淬火知道吧?打铁的时候,烧红的铁从炉子里拿出来,红红的铁往冷水里面一放,这个冰火两重天的过程就叫淬火,经过淬火的钢会更加的坚硬。
同样的道理,热乎乎的长鱼,遇到了冷冰冰的盘子,肉质就会变硬发柴,影响质感口感,不好吃。
第八个讲究,器皿也有讲究,必须是白色的腰果形的盘子,白色的盘底,更加突显黑色的长鱼。黑白配,真绝对!桌上吊顶的灯光再一打,绝对是主角上场,好看好吃。
现在有的饭店上长鱼,直接用黑小碗装所谓的软兜长鱼,碗下还点着一个小蜡烛头子,一根火苗燎着碗底,装的高大上的样子。实际上看着真正滑稽可笑。活像京剧《智取威虎山》上,点在那威虎厅上的,被杨子荣一枪打灭了两盏的,瞌睡人眼睛似的鬼鬼急急的灯。
第九个讲究,要外加胡椒面,胡椒不在锅里洒拌,是装了盘之后洒,洒的胡椒必须是正宗的白胡椒,这也是黑白配的需要。堂官把软兜长鱼一上桌子,打开小胡椒面瓶子,哗啦哗啦一洒,桌上肯定有一两个的客人立马背过脸去,掩鼻捂嘴,“阿啐!阿啐!”地打两个响亮喷嚏。
咦乖乖!!这个胡椒面子还就呛人呢嘛!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就是正宗白胡椒,这才叫正宗白胡椒。
第十个讲究,这道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要由客人自己来完成的。一个客人用一双公筷,把洒了胡椒的长鱼上翻下搅,把胡椒面与长鱼拌匀了,然后大家开吃,这就是为什么要外撒胡椒面的原因。
在拌长鱼的过程中,长鱼的鲜香与大蒜的焦香,猪油与麻油荤素搭配的混香,胡椒的辛香,再加上酒杯中的酒香,香香缠绕,只挤得鼻腔里满满当当的。把馋涎子泌的一嘴的,口水淌的拉拉的。
眼睛盯着那一双拌长鱼的筷子,耳朵听着别人拿筷子的动静,自己手中的筷子早就捏的紧紧的,只等那拌动的筷子一停,他就是那个埋伏已久的战士,听到了冲锋号吹响,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将上去,对着瞄好的目标,扁上一大筷子过来,再看看这长鱼,软绵绵的两头环一头,挂在筷子上,亮闪闪的颤威威的活抖抖的。光看着就好,更不要谈吃了。
哈哈!你看看这么多的讲究,这么高的要求,这么复杂的过程,一般人在家里,怎么能弄得出这软兜长鱼来呢。
难道说淮安人在家就不吃长鱼了吗?说笑呢,那怎么可能呢!再好吃的东西你也要落地生根,走进寻常百姓家的餐桌才对啊!所以,淮安人不仅吃长鱼,进入了市井民间的长鱼,还被淮安的吃精们,吃出了许许多多的曲里拐弯,花里胡哨的形形式式来。
什么长鱼拱进韭菜地啊!什么大烧马鞍桥哪,什么快马加鞭哪!等等,据说能做一百多道呢!
最厉害的长鱼菜,它居然叫炝虎尾!淮安人真的胆子太大了,竟敢触动老虎的淫威,都说老虎屁股摸不得,淮安人却敢炝老虎的尾巴当菜吃!好生了得!
就是那个鳝鱼的骨头,也能变废为宝,做出一道销魂酥骨的好菜——椒盐龙骨。吃到嘴里比大京果子还要酥脆,嚼的格崩崩的,有声有味,提神醒脑,三两根下肚,把你浑身的骨头架子都吃的散得了。
……
不嚼了,不嚼了,不嚼舌头根子了,再嚼肚子又饿了。
下一篇文章,作者将着重介绍一道在淮安久违了的,快失传的长鱼菜——缠缠绵绵走天涯。这道菜名很有诗意吧,它还有一个俗名叫鳝丝细粉,说白了,实际上就是长鱼炒粉丝。
这道菜,是我在清江浦港口路上的松鹤酒店偶尔吃到的。味道不是一般的好,是真好!我对这道菜的评价是:好吃不贵,经济实惠。
和我一起去的兄弟二蝈蝈,他是书法家又是美食家,人家评价就不同了,人家会写书法,又会写诗。他吃了这鳝丝细粉,几大筷子拖到肚之后,激动无比,圆眼一睁,双眉一挑,拽过一张餐巾纸,掏出笔就写下一首歪诗来:
吃了一口想两口,
吃了三口不丢手。
吃了四口和五口,
抬起脚来不想走!
哈哈哈!!!到底是文化人,就是不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