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强不灭,家国不兴!

读史悟道

敖让的净化号,无广告,更悟道!
1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 建安九年 公元204年
又辟崔琰为别驾,操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
琰对曰:“今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
操改容谢之。
【译文】曹操又延聘崔琰为别驾,对他说:“昨天查核冀州户籍,发现可以征兵三十万,天下第一州果然名不虚传。”
崔琰回答说:“如今天下分崩离析,袁家兄弟自相残杀,冀州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死尸遍布原野而无人掩埋。
今朝廷大军进驻冀州,未闻慰问民间疾苦,拯救百姓的举动,反而先计算甲兵数量,唯独将此放在首位,这怎么能符合敝州百姓对您的期望!”
曹操闻言色变,向崔琰表示歉意。
【解析】一、材料背景
这篇材料讲的是曹操击败袁尚以后的情景,五月,曹操清扫周围据点,断绝上党、邯郸方向的支援,随即开凿壕沟围审配于邺城。
七月,袁尚自青州回援审配,派人入城沟通作战计划,约定于某夜同时举火为号,邺城内外同时夹击曹操。
曹操背腹受敌,便依凭地利和兵力优势双面御敌,先败审配,再败袁尚,袁尚败走被曹操包围,突围,再次被包围,部下大将举众投降。
袁尚败逃中山,准备去幽州找袁熙,曹操尽收其辎重,以缴获的袁尚印绶等信物出示城中。
城中知援兵断绝,大沮,内变,审配的侄子审荣夜开城门迎曹操,曹操入邺城,杀审配,祭袁绍墓,痛哭流涕,抚慰袁绍的妻子刘氏,退还袁家的金银财宝,并加赐绫罗绸缎,发生活费。
对,就是之前矫诏立袁尚的那个刘氏,要是没有她助攻就没有袁家兄弟争位自相残杀,曹操没她助攻还真不能这么快攻破河北。
随即,曹操回师许下,向天子献捷,献帝诏书,以曹操为冀州牧,曹操为表示谦虚不专权,交还兖州牧印绶。
其实这只是一个形势而已,曹操当不当兖州牧,并不很影响他在兖州的权威,只要兖州各个关键岗位都是他的人就行了。
曹操美滋滋的前往邺城上任,于是便拿出冀州鱼鳞册出来看,一算发现冀州竟能征兵三十万,于是忍不住大喜,对新任命的冀州别驾崔琰感叹了起来,这便有了材料中的情景。
二、袁尚的大败局
看到这篇材料的时候,不光曹操感慨,我也很是感慨,曹操感慨的是冀州竟还能征召三十万大军,何愁不能平天下;
我感慨的是冀州竟还能征召三十万大军,袁本初父子,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惨字了得。惨,太惨了,我竟有点同情袁本初父子,好似崇祯。
邺城失陷,袁尚败亡,曹操占领河北后一清查,冀州竟能征召出三十万甲兵,这是什么概念?我直接贴原文吧:
秋,七月,尚将兵万馀人还救邺;操曰:“尚从大道来,当避之;若循西山来者,此成禽耳。”
袁尚失败前夕,不过才领兵万人救援邺城,曹操说要是袁尚从大路来就不跟他打,要是走西山小路来就干他。
曹操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就是看袁尚带多少兵来,毕竟冀州豪强实力难测,有多少人愿意投资袁尚曹操也没底。
如果支持袁尚的多,袁尚带的来的人多,必然走大路,所以曹操说要让;反之,如果袁尚走小路来,就说明心虚,因为兵少,所以要不客气的打。
果然袁尚走小路偷偷摸摸的来支援邺城,结果曹操看出了袁尚底气不足,因而两面迎敌,两面获胜。
这个袁尚真可怜,像条狗,明明自己地盘上有三十万甲兵可以征召,却征召不到,生死存亡的关头只能带一万多人从青州支援审配。
这说明什么?
袁尚无权啊,使唤不动这些冀州豪强,袁尚缺乏基层控制力啊,就好像明明看见银行卡里有钱却取不出来,只能带一万多本钱匆忙的跟曹操坐上同一张牌桌,结果一个梭哈就输没了。。。
袁绍以宽政得众心,结果怎么样,曹操围困邺城大半年,冀州既然有三十万甲兵的战争潜力,竟无人勤王,无人来救邺城,你说,袁家得的哪门子民心?
所以我说豪强这个东西,是要常态化打击的,这东西一旦做大了是会噬主的,比如说袁家,就是被豪强给坑惨了。
袁家新家主袁尚带一万多人支援邺城的尴尬场面,说好听点叫支援,说难听点就是博奇迹,说白了就是去送。
倘若袁家的政权,掌握的是一个平民化的冀州,直接由政府统治到个体,何至于有实力使不出?何至于邺城败北?
退一万步说哪怕冀州单个豪强的势力稍微小一点,豪强多一点,碎片化一点,君主的话语权多一点,也不至于明明有三十万甲兵,却只能带着一万兵去救援邺城。
所以我说,不打击豪强,国家就没法强盛,不信请看袁尚,明明冀州有三十万兵力,他就是提不出来。
这是冀州豪强过度截留了人口的后遗症罢了,人口对于宗族豪强的依附程度,远大于政府,宗法大于国法,这样的冀州,怎么能有力气?
这也是曹操闻言色变的原因,崔琰是什么出身?是后世被唐高宗嫌弃的五姓七望,听清河崔琰说话这么硬气,曹操杀心已起,因为他不想做第二个袁尚。
但经历了兖州叛乱的事情以后,曹操也越发成熟来了,政治就是妥协,眼下的情况,完全不和豪强合作是行不通的。
所以只能捏着鼻子,改容谢之,一方面和崔琰联姻,利用崔琰在河北的影响力更好的掌控河北。
但豪强不灭,家国不兴,另一方面,曹操对崔琰的杀心已经埋在了心里,这就是崔琰没有好下场的主要原因,利用完就被杀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