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红谈中医人的读书境界
刘观涛按:
1 1=2,您不是一个人阅读,“经方学堂”永远和您同行!
每周二,中医学苑订阅号“经方学堂”的固定时间。
经方学堂,精彩的文章与您分享,与热爱中医的好友们分享。
“经方学堂”栏目主持:刘观涛,
《中医师承学堂》丛书主编、微信订阅号“悦读中医”主编。
------------------------------------------------------------
刘力红谈中医人的读书境界
广西中医学院 刘力红教授
以往的传统班,我都要求有一些必须读诵的书籍,请注意!是必须读诵的书,而不仅仅是看的书。读诵就是要求读出声来,朗朗上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当然我们现在都已经不懂读诵了,我这样仅仅是读而已,谈不上诵。诵的时候要有音、有韵,抑扬顿挫、摇头晃脑地去读。
以前的读书人都会读诵,我们现在都不行了,真是惭愧啊!不过也没有多大问题,你就这样很通顺地读出来,也都会有很好的效果。为什么要读呢?读书有什么好处呢?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过去是读书人,不是看书人。现在的人都是看书人,很少有读书人,而看过就过了。读却不同,读是读进去的,我们读出声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六识都动,都在起作用。我们读书,眼睛要动(看),嘴巴要动,鼻子要动,舌头要动,耳朵要动。而眼为肝窍,口为脾窍,鼻为肺窍,舌为心窍,耳为肾窍。这一读,五脏都动起来了。尤其舌窍带动心,耳窍带动肾,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肾藏精而主智,所以读书与看书是不一样的。那么,读还有另一个好处,读出声来,还可以训练自己对声律、音韵的这样一个感受和习惯。
我们为什么要求要读好的范文呢?因为好的范文在声律、音韵方面都是极佳的。好的范文读多了,自可以将我们的感觉器官训练出来,训练成只接受好的声律和音韵。我原来要求传统班的同学,《古文观止》要读诵20篇,要经常读,读到能够背。这样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训练我们的感官。实际在这一点上,我是很惭愧的,我在上大学之前基本没有学过文化,没有读过什么书。大家看过我的历史就知道,我是有历史问题的,从小就是右派,没生出来我就作了右派。父母因为右派而下放到农村,我在农村呆了整整16年。父母为什么会被划成右派呢?因为他们是读书人。所以,很自然地就认为读书无用了。
我在20岁之前,父母叫我做的是什么事情呢?猪没有吃的,就去打猪菜;没有水,就去挑水;没有柴,就去砍柴;没有粪,就去挑粪,就是去干这些事情,从来没有说你去读两本书啊,去读读《论语》啊,没有!所以20岁之前根本没读过什么书。哪个叫李白,哪个叫杜甫,我都不知道,还有什么长恨歌、短恨歌,我更是不知道了。上了大学以后,因为我们78级里有很多老三届的高中生,出口就是这个古人那个古人,就是什么“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就是“满城春色宫墙柳”一类的东西。一听这些,我就懵了,根本不知道说的什么,更不知道它的来路。后来慢慢就觉得很惭愧,这样怎么行呢?与他们没有共同语言。这个时候才找书来读,才知道有《唐诗三百首》,有《古文观止》。才知道有《长恨歌》,有《琵琶行》,有前后《出师表》,有《陈情表》等等。
今天回忆这个过程,更知道读诵的重要。通过读诵可以训练你的语感,训练你的听觉,训练你的五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好的东西读多了,这个感受能力就成了一种很自然的东西,所谓习惯成自然也。这个好的语感一旦形成,成为自然了,成为习惯了,那么,会写文章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你不需要别人来教你,也无需什么章法,只要一动笔,写出来的文章都应该是能入眼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的语感在把关,好的文辞能够通过,不好的文辞自然过不了。那是比任何一个语文老师都要强的。现在很多人写文章真不敢恭维,我的学生也是一样。不敢恭维的地方在哪呢?就是文章写出来了,自己居然不知道这个文章顺不顺,自己以为还蛮好,可一看就知道不是文章。什么叫文章?通顺才叫文章。为什么连通不通顺都不知道呢?因为没有上面的“语感”把关。
语感也就好像味觉一样,什么味道一尝便知,那自然不好吃的就吐出来了。小孩半岁以后就有很好的味觉了,为什么我们读到大学,读到研究生,都没能训练出好的语感呢?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我想这与中小学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现在中央强调科学发展观,而小学的很多教育就不太符合科学发展观。以语文教育为例,小孩这个阶段的天性是模仿能力强、感性能力强,而相比之下,理性思维的能力却比较弱。所以,小学的教育应该在这个前提下,设计出符合其天性的教育。我们看现在的小学教育却不是这样,没有注重小孩的天性,相反过多地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内容的安排上必须要能让孩子懂,不懂的内容一律排斥在外,这样一来,许多流传千秋的好范文,便被拒之门外了。而好的范文却是训练我们语感的无上良方,这个良方没有别的可以替代。如果能在小学的阶段读诵一定数量的范文,上述的语感是很容易造就的。这真正是事半功倍的事,因为天性在起作用。
我有一个不很好的习惯,我看书的能力基本上可以说没有,要看实际上也是读着看。《思考中医》出版以后,大家都以为我了不起,都说我读的书很多很多。听了这个评价我就觉得好笑,就感到外面的声音不能听,很多都在以讹传讹。其实我读的书是很少的,为什么读的少啊?因为我是真正在读书,我不会看书。读意味着什么呢?读就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看一眼就看过去了,为什么能一目十行呢?读,你不可能一口读十行,你怎么读啊?读跟看的区别就在这里。所以这注定我是读不了几本书的,我读小说、读报纸也跟读《黄帝内经》一样,所以我不读报,因为没法读,一份《南宁晚报》就可能花去我一天的时间,要读我就成读报专业户了。过去还喜欢偷空看看武侠小说,现在也没时间了。
但是为什么不少人还喜欢我的文章?我想就正因为我读书。我所有的书都是用的“读”这个方法,只不过是小声地读,尽管是在小声读,但是它都在训练这个语感。尤其经典里的文章,尤其流传千古的文章,语感都是极美的。
大家读读《伤寒论》的序:“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大家看这多美啊!沉稳中带几分飘逸,这是白话文很难达到的。这样优美的文字和语言读多了,它是具有感染性的,为什么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呢?你经常读这些圣贤的文章,经常读这些很美的文章,你写出来的东西不美也办不到。大家说是不是啊?!就如你经常跟一个很温柔、很贤惠的女孩在一起,你不温柔也办不到;你经常跟一个很暴躁的人在一起,你不暴躁也办不到,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大家要读好书,读圣贤的书,要读,而不仅仅是看。久之,自然就会被它那种美感而化之。什么叫感化?什么叫化?化就是它变成你,你变成它,融为一体,这叫化。达到这个化的境界,你想写一篇不通顺的文章,是不可能的,是办不到的!因为你这个语感形成以后,它就会替你把关,杂质的那些东西,不通不顺的东西不可能有,就像过海关、过安检一样,违禁的物品一律都会被扣下来。
谈到写文章,实在是很惭愧,我哪里学过写文章?压根就没有学过。高考的时候作文还不及格,但是现在为什么写文章还能自信,还能得到老一辈的认可,其实就是那一点点功夫,就是这样一个平常读书的习惯,训练了这样一种语感。所以大家一定要读一些书,我讲的是“读”一些书,而不是看一些书。因为你们已经养成了看书的习惯,那么现在要回过头来读一些书,要强迫自己读一些书。具体读什么?大家可以自己找。比如《素问》的前九篇,比如《大学》、《中庸》,这些都是很美的语言,又比如刚刚读过的《伤寒论》序,还有《古文观止》等等,总之要读一些书。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系列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传承集》张大昌钱超尘 主编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研究》衣之镖衣玉品赵怀舟编著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讲疏》衣之镖赵怀舟衣玉品编著
《辅行诀临证心得录》(衣之镖)
《辅行诀用药法要用药求真》衣之镖著
《解读伊尹汤液经》 冯世伦 主编
《汤液经钩考》杨绍伊辑复 陈居伟 校注
本草经典论著十人书
《本经疏证》【清】邹澍 著
《本经续疏》【清】邹澍著
《本经序疏要》【清】邹澍著
《本草思辨录》【清】周岩著
《本草求真》【清】黄宫绣著
《本草问答》【清】唐容川著
《长沙药解》【清】黄元御著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药性切用》【清】徐大椿著
《本草崇原·医学要诀·草决》【清】张志聪著
《神农本草经读·药性歌括400味》【清】陈修园著
《珍珠囊·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清】李东垣·张元素著
《本草经解》【清】叶天士著
经方应用系列
《用方临证指要》 王付 编著
《经方治病经验录》 刘含堂 编著
《经方药对》 王付 编著
《经方化裁》 李文瑞 编著
《经方杂谈》 姜宗瑞 编著
《经方实验录》 曹颖甫 著
《经方躬行录》 闫云科著
《方证学习精义》 赵俊欣 著
《经方活用心法》 毛进军 编著
《经方世界》 张再良著
《伤寒论113方临床应用经验》李翰卿著
《伤寒论方证捷钥》 周鸿飞编著
《经方异病同治》 瞿岳云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