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湿气?什么是风湿?《黄帝内经》教你5分钟变成老中医

湿气,是近些年来颇为流行的一个中医养生名词,且大有变成万能箩筐之势,啥都往里面装:大便稀淌,体内有湿;大便不通,体内有湿;脸上长痘,体内有湿;身体肥胖,体内有湿;精神不好,体内有湿;刷牙恶心,体内有湿;舌苔发白,体内有湿;舌苔发黄,体内有湿;腰腿酸痛,体内有湿;吃得太多,体内有湿;不想吃饭,体内有湿......

但是如果你问湿气怎么来的,就很少有人能给说明白了。有的说,空气潮湿就会导致体内湿气加重,以至于有人担心洗澡会加重湿气;有的说;睡眠不足会导致湿气,但马上有人反驳说睡懒觉才会加重湿气;还有的说,消化不良就会导致湿气,但又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还有一个问题:风湿,和湿气是一回事吗?这个,真不知道......

这样一来,“湿气”似乎成为了一个大家似乎都明白,但又都说不清楚的东西,真玄啊,于是中医被归到“玄学”的范畴。

当然,玄学本质上是研究天体运动的学问,而天体运动造就了大自然,天人合一,将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中医归纳到玄学也没有错(参见《玄学是迷信?你太不了解古人了......》)。

但可惜的是,今天很多人对玄学的认识不够,说中医是“玄学”,其实是带有恶意的,意即说不清道不明、似乎有其实无的东西。

真的说不清吗?

当然不是。湿气和风湿,《黄帝内经》中说的清清楚楚,是我们今人没理解到位罢了。

——————————————————

《黄帝内经 素问 至真要大论》载:“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又载:“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又载:“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这三句话,该如何理解呢?

——————————

要理解上面这三句话,我们必须要先理解“湿”字的内涵。

我们来看古文字“湿”,左边是一个“水”字旁,代表其分类属于水;右边是一个“显”字,上面的“日”字代表太阳,下面的“丝”字代表蚕丝一样的阳光

那么“湿”的字面含义:象太阳和阳光一样的水。

《说文解字》载:“湿同隰,阪下湿也。”湿,即时坡下有水的地方。

综合以上,湿,即是坡下面象太阳和蚕丝一样有水的地方,即今天的水潭。(水潭圆形,象太阳;水潭外流的水象蚕丝)

——————————————

搞清楚了“湿”的内涵,我们再来看上面所说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我们前面讲过,指人体的肌肉系统(详见《中医五行:简单直接的活体解剖》)。

肿,指浮肿病,或者水肿病。

满,本意指丰满,这里这肥胖。如“脑满肠肥”。

那么“湿”,如何理解?

众所周知,我们身上有很多的穴位,所谓穴位,顾名思义,即是一个个的小坑。

这些穴位,其主要功能是什么呢?

是缓冲和调节。

前面我们说过,人体五脏系统为充满气体的封闭系统(详见《五脏、六腑这么解释,你就知道中医高明在哪里了》)。我们的身体部位能够灵活运动,而血管、神经、肌肉、骨骼、筋腱不互相压迫损伤,是因为其间充满了气体,隔离和缓冲了这种压迫损伤。

而肌肉血管等和气体的汇集之处,就是穴位。

我们运动和安静的时候,身体内的气体能保持一个大致平衡,就是因为这些穴位有一定的空间,可以根据呼吸的节奏来调节充盈度。

正常情况下,这些穴位里充满气叫做“卫气“。所谓卫气,即是食物消化后比较轻薄的那部分气体,随着食管上浮到咽,然后顺气管被肺输送到全身,来给肌肉、皮肤、筋腱提供营养。(详见《简单形象!《黄帝内经》所讲人体“三焦”,原来是指这三个器官》)。

正常的卫气,是平滑干爽的,在全身流动,而不会固定待在穴位里。

但是,如果我们饮食过饱,或者吃了生冷、油腻等食物,出现了消化不良的情况。食物在胃里面长期存放,其产生的气体浓度就会比较高,其间夹杂大量的厚重之物。如果这些厚重之物进入卫气之中,便会在穴位的小坑中沉淀下来。这些沉淀物日积月累,慢慢将穴位填满,甚至溢出来,就像水潭一般,是谓“湿气”。

这些湿气有哪些危害呢?

上面说了,由于穴位是神经、血管、肌肉、筋腱、骨骼的汇集之处,因此,其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位的。

由于穴位一般位于肌肉之间,湿气对人的影响最明显的是肌肉,在肌肉中持续堆积,营养过剩的地方肥胖,营养缺乏的地方浮肿;湿气如果压迫到血管,便会差生痒疮,是谓湿疹;湿气压迫神经,便会差生疼痛;湿气压迫筋腱,便会曲伸不利;湿气阻塞经络,精气神不够,缺气少力,人就会慵懒......

那么所谓的“湿气”,即是浓度比较大、沉淀于穴位中的物质。

然后我们再回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

各种穴位堵塞、浮肿、肥胖等症状,都属于肌肉系统的问题。

古代有一门养生技术,叫做“辟谷”,其本质即是通过针灸、按摩、药物等手段,从而将穴位中的湿气去除,从而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详见《真正的“辟谷”方法,不是不吃饭,而是做这几件事情》)

————————————

第二句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风,我们前面讲过,指人行走歪斜不稳,就像风刮一样。(详见《“中风”,是被风吹的吗——中医可以说清楚系列一》)。

强,本意有硬的意思。

直,这个好理解,即是平直不弯曲。

暴,古代有的地方指“干”,本意指棍棒。《说文解字》载:“暴,晞也。晞,干也。”暴徒,指拿着棍棒的人。

而人的身躯,在有的地方被称为“躯干”。

那么“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翻译过来就是:

各种躯干的僵硬平直(不得弯曲),都属于风症的范畴。

————————————

第三句话: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强,指僵硬。

痉项,指颈项,即今天的脖子。

翻译过来:各种脖子僵硬,都属于湿症的范畴。

为什么说脖子僵硬,属于“湿症”的范畴呢?

我们来看头和脖子的位置关系,人头圆圆的,颇象一个水潭;脖子细长,颇象水潭流出的水。

头和脖子放在一起,是为“湿”,所以说各种脖子僵硬,都属于湿症的范畴。

——————————

综合以上,从《黄帝内经》内经来看:

“湿气”指浓度高、比重大、容易沉淀于穴位之中、堵塞经络的物质;

“风症”,指躯干部位僵硬平直、不得弯曲的症状,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腰椎病;

“湿症”,指颈项部位僵硬、不灵活的症状,大致相当于几天的颈椎病;

“风湿症”,本意指腰椎和颈椎部位僵硬、不灵活的症状,今天指一切导致身体歪斜、屈伸不利的病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