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丨年味:彭阳赶大集 正逢立春时
03 .
Feb
赶集是一种民间风俗,也有"赶山"、"赶场"之称。该词语最早出自于明代谢肇淛的《五杂俎·地部一》。我国农村自古以来有赶集的习俗。腊月期间有许多与岁时节气有关的民俗活动,例如腊八、立春、小年、送灶神等,赶集就是其中一项。更有许多有关春节的歌谣,将充满了与自然共处的生活方式表达的淋漓尽致。
而春节前腊月的集是一年中所有集市中最热闹、喜庆,同时又是交易量最大的。乡村居民包括部分城镇居民都会赶这个时候采购过年的食品和物品,整个集市人山人海,充满了节日喜气洋洋的氛围里。当赶集遇上立春,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今天我们就随着摄影师马明星一起去看看彭阳县草庙乡的热闹集市吧~
此刻
赶集的由来:
古代人们进行物资交换时,由于没有固定的日子和地点,又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有一方吃亏。因此,人们都有希望有一个定期的公平合理的交换场所。汉朝初年,陆贾和陈平这两位著名政治家通过官府明令规定:各村镇每旬逢"三、六、九"或"一、四、七"或"二、五、八"为上集市进行物资交换日期,集市上设有公证人叫价评议。这样,就形成了原始贸易市场。
后来,人们就把上集进行物资交换,称作"赶集"或者叫赶节场。现在,大多地方选择每旬的逢五或逢十作为集市,进行农村物资交流。"赶集"是名副其实的买卖交易,一般时间较短,多者不过一天,少则半个时辰,到集上进行交易的时机很要紧,所以前面加了个"赶"字。
视觉宁夏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