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与编辑的相爱相杀

最近在读英国学者哈罗德·拉斯基(Harold Joseph Laski)的The Dangers of Obedience一书,打算将它翻译成中文。作者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在伦敦政经学院主讲政治学,是个地地道道的英国人,写作写书自然也是地地道道地英国范儿。而这本书是由一家美国出版社出版的,编辑把书中原有的英式拼写全部改成了美式拼写,让我在阅读时多少产生一种芥蒂之感。但也能够表示理解,毕竟本书的目标读者都是美国人,出版社自然要照顾读者的阅读体验,这直接跟书的销量和出版社的收入挂钩。而另一方面,这也多少反映出美国文化心理的自信和强势,将外来文化“拿来”为我所用时,会把它变成美国人接受起来最轻松、最乐意的样子。而我想要谈的是作者与编辑这对“冤家”之间的矛盾与妥协,爱恨与情仇。

诚然,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的作者,如果想把自己的作品在期刊发表,或是在出版社出版,一定少不了要和编辑们打交道,商讨一下具体的事宜。作为作者而言,自己的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经过辛苦的孕育和长期的等待,终于盼来了它的问世,迫不及待地想要介绍给身边的人,让他们都知道有这样一个孩子的存在,并对自己投以应得的赞许,这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而编辑则是站在出版社的立场考虑:作品对不对读者口味?内容尺度是不是得当?甚至于作品逻辑是否合理、表达是否顺畅、语法是否错误之类的问题,也都会得到编辑们的重点对待。作者与编辑的矛盾必然会产生,而沟通协调的结果则决定了这些作品最终的命运。

有个朋友在某出版社担任编辑,单位打算出版一些英文书的译本。她与译者就译文进行了多次讨论,有些是关于语法和句式,有些则是关于结构和表达。其中有几次争执地比较激烈,找了另外一个业内人士来做评判。发过学术论文的朋友,应该有更深的体会,毕竟给期刊投稿之后,总会收到反馈和修改意见,往往要做数次修改之后才能最终发表。一般而言,编辑会充分尊重作者(或者译者)的意见,但作者也必须要站在编辑和出版社的立场进行考虑,做出必要的妥协。

理查德·赖特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和评论家,他1908年9月4日生于密西西比州纳切兹附近的一个种植园里。祖父是奴隶,父亲是种植园工人,后弃家出走。母亲是乡村教师。赖特进过孤儿院,曾在几个亲戚家寄养,15岁起独立谋生。他的长篇小说《土生子》被某些评论家称为“有永久价值的社会小说和社会批评”,是“黑人文学中的里程碑”。这部作品对后来的黑人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些黑人作家追随赖特,被称为“赖特派”。

赖特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了一部自传体小说《黑孩子》(Black Boy),并把它寄给了月读书友会(Book of the Month Club),让他们的评审来帮忙校对。在欧美国家有很多这样的书友会,它们的会员都是一些著名的出版社、作家和资深读者,一本书一旦被选中并得到书友会的推广,基本上一定会成为畅销书,在接下来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会被热卖,这是一种异常强大的营销力量。据说,海明威在巴黎的时候,有好几部作品都拿给巴黎的书友会去做过鉴审,电影《午夜巴黎》(Midnight Paris)里有类似的情景,托尔斯泰的书也是经过书友会的推介,作品才在社会上大为流行,创造了销售量的奇迹。

月读书友会的评审告诉他说“书很不错,但是我觉得你应该删掉最后的100页”,如果他同意回到芝加哥并且略去自己在北方的任何困难与失落而不提,便重点推出他的书。整本书400页左右,删掉最后的100页,对赖特而言,这确实一个艰难的抉择。他想了想答应了这个要求,按照了评审的要求做了删改。书出版了,在接下来的40年里都得到了热卖,得到了读者的普遍好评,但被删掉的那部分内容却没有被任何人看到,手稿被自己锁进了箱子里,遭受了不同的命运。1977年赖特离世12年后,自传的第二部分才得以出版,名为《美国饥饿》,主要讲述赖特在芝加哥的生活和经历。赖特大概到死也不会知道,自己锁进箱子里的那部分手稿,还能够重见天日,在读者手中传阅。

赖特为了出品能够出版和畅销做出了必要的妥协,也有人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保证自己作品的完整。第二部分能够出版,是因为赖特早已奠定了自己在美国文坛,尤其是黑人文坛的地位,而他的作品也早已变得家喻户晓。出版社再去出版,就少了很多顾虑,不用冒着试水失败的危险,但看读者对第一部分的热情度,就能预测第二部分出版后必然不会收到冷落。一个作者的名气越大、作品越受欢迎,在与出版社和编辑商讨出书事宜时,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据说当年出版的时候稿费是按行数,就有著名作家为了多拿稿费,采用长短句搭配的写法,一句话能说的内容,偏偏要拆成了三个短句。但鉴于该作家文字驾驭能力实在太过强大,作品在读者中有太过欢迎,竟也将此变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由此可见出版社和编辑对于一部作品的命运,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左右能力的。出版社最终出版的书也许与作者原稿会有一些出入,记者写好的稿子见诸于报端时也可能会被编辑做了一定的修改,最重要的是彼此之间能够做好协调,达成一种默契,才能出现皆大欢喜的局面。尊重作者的本意,参考市场的需求,作者与编辑的相爱相杀,其实也是在相互成全。

“I would hurl words into this darkness and wait for an echo, and if an echo sounded, no matter how faintly, I would send other words to tell, to march, to fight, to create a sense of hunger for life that gnaws in us all.”

——Richard Wright, American Hunger, 1977

“我要向这黑暗大声呼喊,然后等待回音。如果听到回音,不管多么微弱,我都会报以更多话语,为啃噬我们所有人的生活而诉说,而抗争,而创生一种饥饿感。”

——《美国饥饿》,1977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