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会读书的人,越懂这4种读书的态度
这是单华伟的第一零二篇原创文章(2.0)
01 阅读是修行,不可太过功利
阅读肯定得是功利的,因为我们都希望能从书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但一个人越想要提升自己的见识,越希望在书本当中获得对自己的成长和事业真正有用的东西,其实越应该去钻研那些真正具有思想价值的书籍 —— 而不是整天捧着一本带着各式各样的“速成”标签的书籍。
如果那些畅销书真有那么神奇,那岂不是读了的人都成了大神?知识的获取和理解,必然是艰难的,每天固定时间阅读,记笔记,思考,多方面求证,并且在实操当中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认知……有了这个过程,你才能真正重视你学习到的东西,不会以一句“不过是……”做简单化理解。
比如,假设你有一些心理和情绪上的问题,倘若求助于各种廉价的鸡汤,肯定不会有任何的长进,脑袋里塞了一大堆看似极具价值的道理,在行动上却总是陷入无能,最后还感慨“懂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静下心来,去阅读一些研究人的思维的书籍(比如《改变》这本书),结合更多拓展阅读和思考,你会渐渐理解到,你的很多心理和情绪问题其实不过是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圈套 —— 你对自己,对生活的不满,以及由此产生的很多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对自我和对世界有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
潜入到那些真正的思想当中,拿出点毅力,仔细读读那些可能让你觉得晦涩的字句,经历一番思维的磨砺,再回头看生活,很多困惑就能迎刃而解。
更奇妙的事情是,当你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你越能理解得深刻,所谓“学习能力”,不过是扎实的知识和严谨的思维所造就的自然。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你艰苦的阅读。
读书的时候,尽可能的去阅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书籍吧 —— 既不是很轻松,也不至于难道你根本无法理解,一步步攀登,终会有所收获。
02 书中只有“启示”,没有“规则”—— 知识的局限性
要通过一本书真正完完全全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是不可能的,因为文字不过是表达思维的工具,当思想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必然会变形,发生偏差。
比如当你看完一部电影,想要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往往会发现自己陷入一种“词不达意”的状况 —— 这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即使有大量阅片经验,经常写影评的人,也会时常觉得词穷,做了再多努力,也不能保证自己对心中所想做了最完整的表述。
况且一个再厉害的人,其知识也一定有限,假设他能掌握所有的知识,他也不能超越知识本身的局限 —— 因为知识的本质就一个个封装起来的概念,而这些概念本身又受制于人类思维方式本身。
比如,对于上面『 知识的本质就一个个封装起来的概念,而这些概念本身又受制于人类思维方式本身 』这句话,你能清晰的定义何为“概念”,何为“知识”吗?——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和概念往往处在混沌(甚至矛盾)当中。
写书的人难,阅读的人也难,阅读者往往陷入“误读”,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模型和世界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意”这个东西,严格来说并不存在。
但话又说回来,对于大多数人,对于大部分的阅读来说,一个作者的真正本意是如何,真的那么重要吗?很多时候我们从书本当中有所收获,都是受到书本当中的一些观点的“启发”,甚至误读,从而在解决自己的问题上发现新思路。
不过,很多东西还有其基本的范式和规定,比如对一切文本不可过度诠释,写作应该遵循的基本逻辑,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应该有的基本的乐理概念等等。
读了书,心中要有法度,但是不能全是法度,因为这已经偏离了想要通过读书完成自己的认知拓展的初衷。
03 少否定
有的人看书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觉得很多人行事和思考很“蠢”,仿佛每个人都应该有书中的智慧,世界才成为世界。
但正如笔者在前文所讲,知识本身是具有局限性的;并且,不管处在社会的什么阶层,知识和见识多或寡,没有人能够在所有事情上滴水不漏,不过,每个人却都有最适合自己的身份的一套思考和行动的逻辑 —— 这个世界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便是明证。
如果阅读没有给你带来包容和理解,那书基本上是白读了。
当你认为自己读到一些好东西,在老师那里学到了一些好东西,千万不能把它们当做金科玉律去规定去评判你看到的一切,而是应该从其中发现多样性 —— 看到一个不符合自己的理念的东西,应该去看他提供的新价值,而不是去否定他的意义。
04 读书在精不在多
知识的价值是有限的,但真正有价值的书籍,却总能给我们带来思维和效率的提升,要读书,一定要把时间花在那些真正的好书上。
那如果才能发现这些书呢?拿起这本书开始阅读时你就能够判定:当发现不能三心二意的读,必须找单独的时间一边看,一边勾勾写写,那你一定是找对了。
所以,笔者在这里不列什么书单,对于一个真正饥渴的,有行动能力和鉴别力的求知者来说,在图书馆和各个搜索引擎中找到那些自己需要的好书,并不是什么难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