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那小巷
晚上,在北京的好友跟我视频。她们今晚约了饭,之后去了我们之前约好一起去的小巷子里遛弯儿。这条巷子靠近前门,名叫“得丰东巷”,是我之前未曾去过的。今晚从她们的视频里看到了这个小巷子里的别有洞天,让我不禁觉得北京真的好大,大到了我用五六年都没有把很多有趣的地方都走上一遍。
我是一个喜欢走街串巷的人,因为我觉得巷子里住着很多人,也住着很多故事。古龙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巷子的地方多半也是有故事的。当我踏入一条幽长的巷子,就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个背着行囊的探索者,把许多细小的发现都装进去,然后在走到巷子尽头的时候统统打包带走。
在北京,巷子多是以某某胡同命名的,例如,“帽儿胡同”、“菊儿胡同”和“八大胡同”,但也有以巷子名字的,例如,著名的商业街“南锣鼓巷”、出现在历史课本中的“东交民巷”,以及“北锣鼓巷”。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罗棋布,数目达到7000余条。不过总体而言,叫胡同的远多于叫巷子的,而这种情况在南方则刚好反过来。戴望舒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美诗歌,就叫《雨巷》。我们成都也有很多巷子,最著名的当然要属“宽窄巷子”。
其实说起来,我真正喜欢上在巷子里遛弯儿,其实是从工作之后开始的。
我第一份的工作地点在北新桥一个小胡同的深处,每天上下班都要从胡同里穿行。每天早上从地铁站走到单位,总能遇到一位年龄应该比我还小一两岁的的外国小哥,骑车往地铁站的方向而去,途中与我打个照面。我们每周都会遇到好多次,后面都对彼此的面貌慢慢变得熟悉了,有时也会相视而笑。
有一次,我忍不住跟他打了招呼,聊了几句,得知小哥是西班牙人,在北京工作,租了北新桥某个四合院里的一个房间。他告诉我说他喜欢住在四合院里的感觉,觉得这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这次对话,让我对北京的胡同更加充满好奇。
从那之后,我中午午休的时候经常出去,到旁边的雍和宫、国子监附近的小巷子,以及著名的五道营胡同上散步,看时少时多的人,看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植物,看一个个店铺的名字,看习以为常的一切,也看那些不易被捕捉到的惊喜。我愈发地感觉到胡同的多种维度,发现了关于胡同越来越多的秘密。
研究生室友小哲,曾经在北京派驻过一段时间,期间住在宣武门附近。我们有几次晚上约了见面,一起去吃北京地道的卤煮,一起喝上两口好喝还不贵的二锅头。酒足饭饱之后,就一起去探索夜里北京的胡同。年轻小伙,脚力很好,走很远的路也不会觉得累。我们在遛弯儿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一些名字奇特的小店,一些地理位置很偏但菜肴味道很好的小饭馆,一些规模不大但却很有情调的书店。。。
对了,我们有次还遇到了一个精酿啤酒店,但这家店里酿的酒还没有对外出售。经营这家店的是一对夫妻,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这个精酿啤酒店,其实就是他们下班之后和几个朋友聚会的地方,一起品尝啤酒,聊聊人生,放松一下心情。我们也有幸尝了尝那里的酒,至于什么味道,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是觉得很好喝,氛围也很好。
我认识一个在天津读书的朋友,她也特别喜欢北京的胡同,经常从天津坐车来北京,就是为了在北京的胡同里走一走,享受一下置身其中的感觉。在天津读本科的那几年,她来北京很多次,我们也打算约着一起逛一下北京的胡同,但一直没有成行。如今,我已经离开北京了,我们都还没有见上一面,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我去过而且她也去过的胡同数量在增加,就当我们超时空见过好了。毕竟,人生处处是相逢。
前年一个人去泰国旅行的时候,在曼谷的唐人街里遇到了两个拿着相机的外国人,一个来自美国,一个来自加拿大,都在泰国生活了多年。唐人街里也有很多巷子,这些巷子还别具特色。我和这两位摄影师攀谈了之后,就加入了他们探索唐人街的行程。听他们说,他们经常来唐人街拍照,墙上极具中国文化的涂鸦,很多人家门前的对联,一些祠堂和庙宇,都成了他们拍摄的对象。我的加入,无疑有助于他们更多地去了解这些东西的含义。
我也跟着他们去了很多我一个人可能不会去的地方,算是开了眼界。我们之间算是一种共赢。对了,美国大叔非要请我吃炒河粉,我们就在巷子深处的一个小摊位上吃到了比较地道的泰国美食。他们把自己叫做“city rambler”,意思是“在城市里漫步、闲逛的人”,我觉得我和他们是一类人,所以才会那么投缘。他们会把拍的照片发到Twitter上,据说有特别的很多粉丝,很多外国人通过他们在上面的分享来更多地去了解泰国,了解曼谷。
其实,胡同不只是砖瓦和建筑,不只是宽窄之间承载着的空间,也不只是车水马龙和人来人往,它也是生活的载体和延展,是社会的一个局部,它有着专属于巷子本身的故事。
带着好奇走进巷子,带着故事离开。或许,还能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