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家常

昨日,酷暑来袭,太阳的強光直射大地,焦烤着每一个角落。我龟缩在自家的后院专心致志的操动着手中的刀具,摆弄着从周边几十里外收集的奇石,依型体画面主题配座,以寻乐趣打发时空。

突然手机铃声响了,拿起一看是亚志兄弟打来的,我即点开互致问侯之后,清楚地听他说道,近日是否抽点时间写篇文稿在高成文学转发分享。听到此言我心怀愧疚,即刻放下刀具,思索着该写的主题,很快一天过去了不见头绪,最后只好来点真实的一述家常。

一九五二年二月初,我在慈爱的小脚母亲腹中第十胎降生,时年她已四十,本应大喜过望。可是当我听得懂话时,他们曾经确说丝毫没有喜悦的心情。因为在我之前所生育的九个子女中已夭折6个,且都在2一4岁之间,个个玲珑乖巧,人见人爱,最后仅有两个姐姐健全健在。还有个哥哥偏偏在躲日军时,临产于寺庙中,加之不期患病髙烧抽筋,无医无药治疗,任其自然成为一级残废,不能自理,光着屁股长期盘坐在穿眼木椅上,于1976年离世。由此可见落后的世代,残酷的命运,不幸的忧伤始终在我父母已近冰凉的心情中。因此,我的降生他二老无从高兴,更是担忧。

一九五八年秋季,我瘦小的身子在还不足十岁的小姐姐呵护下翻寨垭,经寨湾,过砖口(溪沟)上了我今生中唯一的罗汉寺小学。当时家庭条件不堪回首,小脚的母亲与手带伤遗的父亲已年近半百,我虽是他俩老第十胎生育的独男子,他们依然只能在家一无所有的处境下疼在心中,爱在嘴上,厚着脸皮,拖欠着每期不足四元的书杂费让我读书至小学毕业。尔后,父亲因寒碜的家境与文革的展开之由,让我留守在他身边放牛喂猪了。

文革中,家庭成份十分重要。我们家虽是中农成分,但所属我的姑舅姨叔全是地主富农,因此怕受牵连,处处言行谨慎,忧心忡忡,极少往来以防不测。在这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业余文艺宣传队是农村青年发挥才能的平台,也是农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于是宣传队队伍在以无私奉献精神思想的引领下,大门敝开,广纳人员。我有幸成为其中的学员。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身体的逐渐增高,参与外出统调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也日趋达标。于是刘油公路的开通,王家大湖垦植,荆松水泥厂初建,四六一电厂施工,以及五家湾,何家湾,文家河水利工程都留下了我人生的足迹。那时侯我虽少在一线工地流血流汗,但从事有关动脑写算的行让我在实践中有很大的提升,为我后半生的爱好打下了基础。

随着文革的结束,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社会人文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我的闲余时间的增多,更加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首先与石头结缘。往往涉步河滩,在以数万分之一的机率中觅石消遣,梦幻希望,足矣成为乐趣生活的常态。简陋的农家空间由于奇石的安置,顿生了石头文化的馨香,“龙凤呈祥、如意鸡象、老夫老妻、异口同声"等等意韵醒目之奇石,无一不在与我朝夕相处的生活中散发赏心悦目的气氲。

玩石离不开配座,一块再精美的石头若不配座,其意难立,其色必逊。配座大都以木刻为主,可以网购,但达不到如意配安,还是自配自刻为佳,由此雕刻艺术的消遣紧随而来。继而在没有从师的实践中开始了艺术雕刻,故事虽不精彩,但我的处女之作“鱼跃龙门”给了我当时很大的自信,其后又刻出了“龙戏弥勒"蛟龙出海"等作品,虽非大雅之上,但我自觉如意,赏之安然!

古稀之年已近,回首往事,感慨万千。解放前,家运多舛;解放后,成长于宣传队,安逸于改革开放,耕种之余,习雕虫小技,不失人生乐趣。于此,寄望国运蒸蒸日上,家家户户奔小康。

(图片中的木雕、奇石均系本文作者周远侠作品)

高   成   文  学

顾       问:王夏子

覃世良

李克权

名誉主编:覃章海  周    兵

主       编:覃亚志

执行主编:红   叶

副  主  编:杨祖新  杜旭琼

文学总监:卢义宏

文       印:邓呈静

影像制作:刘红灵   曹  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