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敏||北大,我来了!
北大,我来了!
河南汝州 陈向敏
初闻北大,是读初中时,在历史课上——北大,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大师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自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开始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考学时,无缘北大——北大是精英们的殿堂,像美好的月亮,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只能仰望。工作后,讲到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为蔡先生的真知灼见所折服,为北大对中国的影响而赞叹,对北大更是顶礼膜拜。北大,就像我的梦中情人,我朝思暮想,盼望有朝一日能一睹她的芳颜。
2019年1月19-21日,乘坐“中国大学先修课程(AC)”的快车,我终于来到北大,投进她博大的胸怀,抱紧她,感受她令人陶醉的芬芳气息。
北大,公园式的校园是天然氧吧。这里的天空如此湛蓝,蓝得像晶莹剔透的宝石;这里有丘有湖有塔。丘是土丘,上面有草有树,植被茂密,有的树龄成百上千年。中间有小径,曲径通幽。几步一湖,以未名湖为最。因是冬天,湖面结着很厚的冰,人们在上面滑来滑去,欢声笑语,驱散了阵阵寒意,连冷风也避而远去。来自中原的我,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拉着同伴利品、海立的手,在冰上自由嬉戏。这时候,身体是如此地放松,即使跌倒也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时候,心灵是如此地纯净,纯净得如脚下的冰层,什么功名利禄,通通见鬼去吧。未名湖畔,有博雅塔。未名湖畔名人多,博雅塔前人博雅。伫立其间,我仿佛看到了蔡元培、傅斯年、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李克强、俞敏洪、撒贝宁……一位位大师级的人物款款走来……
北大,学富五车的教授让人受益匪浅。“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短短三天,我聆听了漆永祥教授、朱红教授、卢晓东教授的谆谆教诲。漆永祥教授讲《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从尧舜禹时期的“举贤任能”,到汉代的“察举与征辟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官人制”,到隋唐至清代的“科举制”,到现在的“高考”。用生动幽默的语言,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把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的制度,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最终得出结论,现今的高考制度是选拔人才的最公平的制度。漆教授还特别重视实践活动,安排我们到“国家典籍博物馆”去实地学习。甲骨文、《诗经》、《永乐大典》、《红楼梦》……短短一个下午,我们穿越到古代,沿着文化长廊,从古代走到今天,汲取文化营养,干瘪的心灵变得充实饱满。朱红教授倡导“体验式学习”,指出不能仅停留在书本知识,关键是实践、是体验。教育要在做中学,教育和活动不能脱节。学考古的要到洛阳去、到敦煌去、到蔚县古城去,学文学的要深入到人民生活中去。课堂上,朱红教授带领我们对《布洛克做到了》那段视频的探讨,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创设一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如何让一支看似失败无疑的队伍“起死回生”。卢晓东教授,他提倡创新,指出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他的“范式陷阱”学说让人耳目一新。何谓“范式陷阱”?范式陷阱:也许在旧的范式中沉浸越深者,在旧的范式中学习越多、掌握更加精确、不断在旧范式中取得成功的人,陷入旧的范式陷阱越深,越难以跳出陷阱而做出创造。这种学说让人深思,促人反省,反省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呢?要保持童心,要跳出“范式陷阱”,要清除“所知障”,要进行发散性思维……
北大,人们的善良让人备感温暖。第一次到北大就餐,是在“勺园”餐厅,因早上来得早,既没领到餐票,又不能刷卡,还不能用现金。无奈,我们一行八人就开始厚着脸皮“蹭饭”。“用您的卡给我买份饭吧,我给您现金”……结果,无论是教授还是学生还是工作人员,他们几乎有求必应,使我们八个人很快都买到了可口的饭菜,使我们在滴水成冰的冬天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三天培训,转瞬即逝,但北大如画的校园,永远珍藏在我的心间;大师谆谆的教诲,永远指引我奋勇向前;北大如春的温暖,永远提醒我一心向善。
别了,北大,愿后会有期!
同行者:张园园、杨海立、胡利品、郭多彩、张春香、崔晓歌、赵盼超
作者:陈向敏,河南省名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在《教育》《教育时报》《中学生导报》《语文周报》《青年文学家》《散文百家》《唐山文学》《青春岁月》《人生十六七》《西江文艺》《文艺界》《长江诗歌》《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少年素质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外文艺》《汝海》等媒体发表过文章,中国诗歌网诗人。曾出版散文集《行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