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阳暖地草木荣
天地运转,自然变化,人类万物,生生不息。生活在地球上,人们要想生存发展、安康长寿,就必须了解自然,顺应自然,与天地和谐相处。
“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自身也在旋转,在一年中不同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所受到的太阳光照与热量是不一样的,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国际通用的太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而定的历法,简称阳历。
中国古代农历,依月亮的朔望盈亏[1]变化来设置时日,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按前后顺序分为“孟、仲、季”三个月[2],每月为二气,共“二十四气”;二十四气在月初称为“节”,在月中以后称为“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曰: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夏秋冬四季二十四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冬至、小寒、大寒。其中,“立”是“开启”的意思;“分”为“平分”的意思,如“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指平分了春季,也指一天时间昼夜均等,阴阳平衡;“至”指暑或寒的“到来”、后续逐渐转强。“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指夏至、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是一年当中最热、最冷的日子。
春夏秋冬,四时变换,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春阳照地,春风拂吹,春雨降临,春雷轰响,万物复苏,草木荣华。
立春是春天的启始,新的一年的温暖生长自此开启了;雨水意味着天降春雨,雨量往后渐增。虽说北方阴寒未尽,尚难入春;但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初兴,一幅早春的景象。请看:
“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梅香,先报春来早”,“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木梢寒未觉,地脉暖先知”,“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闲倚阑干看新柳,梅花庭院雪飘香”,“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往往开红花,偏在白雪中”,“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初晴爱小园,见花都未有,唯觉树枝繁”,“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纔黄半未匀”,“池鱼戏叶仍含冻,宫女裁花已作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野树花初发,空山独见时”,“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水芹寒不食,山杏雨应开”,“旋遗厨人挑荠菜,虚劳座客颂椒花”。
孟春地气上腾,天气下降,天地和同,草木萌动。迎春生,樱桃始葩,梅花香,山茶花红,春兰芳,百草萌芽。寻觅阳春者,赏梅为佳,也可观山茶,看新柳,食生菜。
“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梅花现在被南京、武汉等十大城市定为市花,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也是呼声最高的国花评选的最前位的候选者。
冰雪寒空、万物萧条之时,清雅淡泊的梅花犹能散发出淡淡的幽香,赢得了诗赋家的几多赞美:
年归气新,摇芸动尘,梅花特早,偏能识春,或乘阳而发金,乍杂雪而被银,吐艶四照之林,舒荣五衢之路。枝抽心而插故,香随风而远度。 ——梁简文帝《梅花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山园小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白梅》、《墨梅》
“俏也不争春,却把春来报”,集姿色香韵为一身的梅花被誉为高洁淡泊傲强的精神品格的化身,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与兰花、竹子、菊花并赞为四君子,“咏梅”也就成了各个时期的文人墨客写不完也咏不完的主题。
“繁花满树梅欲放,万蕊千葩弄天巧”,梅唱新春,竹报平安。神州大地,人们共庆新春佳节:
爆竹银花喧夜半,歌舞曲乐云天欢。
三百六旬初一日,四时嘉序太平年。
正月初一为春节,是中华民族神圣而美好的盛大节日。新年伊始,充满了希望。黄金长假,举国上下,人们举杯祷祝吉祥如意、幸福年年。张灯结彩,迎春探春,拜年祝福,亲朋饮宴,爆竹烟花,游玩嬉戏,其乐融融。
春节过后,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水浒传》第三十三回载有一首描绘花灯结彩和热闹场面的《元宵灯会》诗:
山石穿双龙戏水,云霞映独鹤朝天。
金莲灯,玉梅灯,晃一片琉璃;
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团锦绣。
银蛾斗彩,双双随绣带香球;
雪柳争辉,缕缕拂华幡翠口。
村歌社鼓,花灯影里竞喧阗;
织妇蚕奴,画烛光中同赏玩。
虽无佳丽风流曲,尽贺丰登大有年。
元宵过后,不久就进入仲春。“春雷惊百虫”,时至惊蛰,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分平分昼夜,也平分春季,自此昼渐长而夜渐短。我国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均进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气候温和,草木兴盛。且看:
“戏鱼池面微添绿,啼鸟枝头尚带寒”,“翠低新柳弱,红润穉花娇”,“兰蕙暖初吐,春鸠鸣欲巢”、“竹笋纔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纔能没马蹄”,“竹光浮画碧,花蕊扬春红”,“小桃婀娜并芳柔,红兰茁芽满春洲”,“陂塘几曲深浅水,桃李一溪红白花”,“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嫩茶重搅绿,丁香正堪结”,“半沾蝶粉帘栊雨,远送莺声巷陌风。千缕曲尘杨柳绿,万枝猩血海棠红”,“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因见刺桐花满树,柳影侵阶日自移”,“麦苗含穗桑生葚,共向田头乐社神”,“东风生意闹,农圃正宜勤,稻种开包晒,菊苗依谱分”,“山鸟一声催布谷,绿杨阴里听农歌”。
(注:此文未完,待续。)
[1] “朔”:当月亮轨道上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阴暗的一面对着地球,“无月为朔”,正是农历每月的初一。“望”:当月亮绕行至地球的后面,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对着地球,“满月为望”,一般在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日。盈亏:指月亮的圆缺。
[2]“孟、仲、季”:用来指四季排行的前后顺序,如春季前后三月,正月称为“孟春”,二月称为“仲春”,三月称为“季春”;夏季、秋季、冬季的月份的称呼依此类推。“孟仲季”或“孟仲叔季”、“伯仲叔季”,也用来指兄弟姐妹的长幼顺序;“伯”通“孟”,同指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