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刚之气,与少女贞操
阳刚之气,与少女贞操
文/蔡朝阳
先说一下,我这个文章讲的是家庭教育。我的所有文章都只讲教育内部的事。而阳刚之气,显然也属于教育问题,所以,我这篇是教育评论,而非时政。
这话题大致是由一个提案引发的。中国教育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引发社会大众广泛地讨论。覆函中,教育部表示会加强体育教师的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设计等四个方向,以此培养男学生的阳刚之气。
但关键是,我们想要搞清楚,这个所谓的“阳刚之气”,究竟是指什么。
按照我等粗浅的理解,大概所谓的“阳刚之气”,就是,男孩要有男孩样儿吧。比方说,菜虫小时候,他奶奶就一直有个想法,觉得,男孩子就应该有一把玩具枪。可能这样才具有“阳刚之气”。于是奶奶就给菜虫买了一把塑料做的玩具枪。可是,菜虫一直都不喜欢,他只喜欢车车。好在奶奶不是一个纠结的人,也没有强迫症,菜虫不喜欢,只好作罢。
男孩样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不同,自也不同。所以,你说要培养阳刚之气,那是培养哪个时代的所谓阳刚之气呢?
有论者引用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观点,高氏注意到中国各朝代的男性审美,基本都在文与武之间摇摆。唐代的主流男性审美孔武有力。文官武将都练习骑马、射箭、剑术和格斗。从宋代开始,由于科举制度、文化上以文人为主流,男性审美从武转变为文。
那么,当下,你说要有阳刚之气,这个标准何去何从,也是个问题。
其实,我倒是觉得,这话题之所以引发广泛的热议,根源不在于所谓的“阳刚之气”究竟是什么,而是,有些成年人,就是不喜欢看到孩子们展现个性。这里隐含着一个意思,就是,孩子,你得按照我的想法来。主流的成人社会所谓的阳刚之气,才是阳刚之气。
那么,问题就显而易见了,归根到底,要的不是阳刚之气,而是,这个世界,得按照他们所希望的那个样子运行。
比如说,有的人,希望孩子是个西瓜,即便他是倭瓜的种子,那也得按照西瓜的方式来培养,没培养成西瓜,成了倭瓜,那就是孩子不对。
而有的孩子呢,明明是一棵乔木的幼苗,偏要按照《病梅馆记》的方式来培养,乔木也只能夭折。
有一种愿望,叫做,你得按照我的意思来。这种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其实很常见的。我们这些爹妈,是不是也曾经用尽各种能事,以坑蒙拐骗的方式,来逼孩子就范?因为这都是为你好,爹妈用爱心安排的,你以后会知道。
我长大后很惊悚于一句儿歌,就是《让我们荡开双桨》里唱的:我问你亲爱的朋友,是谁为我们安排下美好的生活——原来,生活是被安排的,所谓的美好,也是被安排的。既然是被安排的,那么肯定是美好的。
所以这个讨论,凸显的是,有人其实想为孩子们安排一种“阳刚之气”。这实际上是一种控制型的心态,和当下个性自由的追求之间的一种矛盾。
按照荣格的理论,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性别的同时存在。有个词,叫阿尼玛,指男性心中的女性意象。有个词叫阿尼姆斯,指女性心中的男性意象。如果说人格面具可以看作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给别人看的一面,是世人所见的外部形象,即“外貌”,那么与之相对照,男性心灵中的阿尼玛与女性心灵中的阿尼姆斯可看作是个人的内部形象,即“内貌”。
说句大白话,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雌雄同体”。片面强调阳刚之气,这也会出问题。比如,举个例子,高仓健,很冷峻,这算不算阳刚之气?可是问题是,我们从高仓健的自述里来看,高仓健其实有很大的心理阴影。因为他从小被母亲严格对待,就是为了培养成男子汉,导致高仓健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跟异性建立亲密关系。
日本在一段时间推行军国主义教育,很注重所谓的“武士道”。河合隼雄小时候,男孩子连哭都不能哭。所以他后来写了一本《爱哭鬼小隼》,来回忆这段历史。好在河合隼雄有个通达的妈妈,他的妈妈告诉他,男孩子,也是可以哭的。那么,我们现在来看,河合隼雄是不是不够阳刚之气呢?
这种刻板的模子,可能以各种名义出现,比如传统价值,比如宗法伦理,比如阳刚之气,比如少女贞操。但我们要去识破,这种话语背后的实质。
关键是,孩子,那是一个自由的个体,他是什么,就该长成什么样,而不应该有一种刻板的模子去固化他。尤其是,他是他自己的,他的身体他做主,他的人生他负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外人有什么资格去说三道四呢?
这个事情,其实,令我想起很多年前,大概是1990年代吧,一个叫什么晓声的作家,写了一篇忧心忡忡的旷世奇文:女孩,请保护好你的贞操。
你看,总有怪蜀黍,要对男孩女孩指手画脚。男孩,你要有阳刚之气,女孩,你要保护好你的贞操。我真不懂他们那里来的这么多底气,可以颐指气使的。
尤其是所谓的“贞操”,那是封建礼教用来束缚女性身体和精神的桎梏,早就该扔进历史的垃圾堆,进入21世纪,又再捡起来,真不知道他们的脑子还停留在哪一个前现代。
教育部的回复说,会加强体育教师的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设计。这很对。但这显然不该只针对“阳刚之气”,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这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是不分性别,一视同仁的。毕竟,少年强,则国强嘛;毕竟,巴达式的教育,早就被唾弃了。
概而言之,任何人,都有权利,去成为他想要成为的样子。任何的阻挡,在这种人性本身的力量之前,都是徒劳,也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