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耳疾治疗的10个药酒配方
所谓的药酒的原理是“取药之精酒之华,两者互补相辅相成事半功倍”中华秘方网温馨提醒,下方内建议的剂量只是给大家试试效果的推荐剂量,如果对药酒知识有一定了解或懂方子,方内药物配方合适自己可以制作多一些。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今天的药酒配方。
磁石酒
【适用人群】由肝肾虚弱导致的耳聋、耳鸣等症患者。
【主要功能】开窍、纳气、潜阳。
【配方组成】磁石6克,木通石菖蒲各16克,白酒250毫升。
【制作方法】将磁石破碎,石菖蒲用米泔水浸泡一天后切、焙,再将前3味药研成粗末,置于提取釜中,加入白酒浸泡,经常搅拌,5~7天后滤出酒液,静置澄清,低温过滤,即成。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早中、晚各服1次,每次服用10~15毫升。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附注】资料来源于宋·《圣济总录》。
胡桃滋肾酒
【适用人群】肾虚引起耳鸣、耳聋等症的患者。
【主要功能】益肾补脑。
【配方组成】磁石、胡桃仁、胡桃荚、石菖蒲各8克,黄酒200毫升。
【制作方法】将前4味研成粗末,置于提取釜内,加入黄酒,搅拌加热,浸泡5~7天,过滤去药渣,静置澄清,引出上清液,低温泡,密封,5~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用法用量】空腹温饮。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每次服用10~20毫升。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附注】资料来源于《百病中医药酒疗法》。
磁石浸酒
【适用人群】风邪入脑、耳,经久不散、经络壅塞者
【主要功能】益肝肾、平肝阳、散风热、化湿开窍、安神。
【配方组成】木通、防风、干姜、山药、菖蒲、远志、天雄(炮)川芎、细辛、肉桂、蔓荆子、甘菊花、白茯苓各2克,山茱萸4克,熟地6克,磁石10克,白酒300毫升
【制作方法】备一个洁净的容器。将诸药研成粗末,置入容器,加入白酒浸泡,经常搅拌,5~7天后滤出酒液,静置澄清,引出上清液,低温过滤即成。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早中、晚各服1次,每次服用10~30毫升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附注】资料来源于明·《普济方》。
聪耳酒
【适用人群】肾虚耳鸣兼遗精等症的患者
【主要功能】补肾聪耳。
【配方组成】蜂蜜6克,五味子8克,胡桃仁12克,白酒150毫升。
【制作方法】将胡桃仁、五味子粉碎成粗末,置于提取釜中,加入白酒浸泡,搅拌5~7天,测定有效成分、酒精含量,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后,滤出酒液、加入炼过的蜂蜜,或其他调味剂,静置澄清,引出上清液,低温过滤,分装。
【用法用量】空腹温饮。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20~30毫升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附注】①资料来源于《补肾益寿药酒方》。②病重者可加熟地、磁石、山茱萸、金樱子,以增强疗效。
清热明目。
【配方组成】石决明、甘菊花各30克,龟胶、枸杞子、生地黄各60克,白酒2升。
【制作方法】备一个洁净的布袋和一个干净的容器。将前5味共研为粗末,用布袋包好,置入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泡,密封,半个月后,过滤去渣,即成。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每次服用10~20毫升。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附注】资料来源于《药酒汇编》
牡荆酒
【适用人群】耳聋(气滞型)患者
【主要功能】利气,化痰,开
【配方组成】牡荆叶(微炒)25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药材捣碎,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周后,过滤去渣,即成
【用法用量】口服。不拘时,随量饮之。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附注】资料来源于《圣济录》。
黄柏酊
【适用人群】化脓性中耳炎者。
【主要功能】消炎,止痛。
【配方组成】川黄柏30克,酒精(40度)150毫升。
【制作方法】备一个洁净的容器。将药材切薄片,置入容器中,加酒精(以浸没药面为宜)浸泡,密封,一天后用滤纸过滤,即可。
【用法用量】外用:先将患耳用双氧水擦洗干净,待干后,取少许黄柏酊滴入耳内,每日滴卜~2次。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附注】引自《中药制剂汇编》。
草乌酒
【适用人群】耳鸣患者。
【主要功能】温补元阳。配方组成】生草乌60克,75度酒精200毫升。
【制作方法】将生草乌用酒精浸泡,7天后即成。
【用法用量】外用。每日取适量药酒滴患耳,每次滴2~3滴,10次为一个疗程。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附注】可用1~3个疗程,一般4~5日见效。
化湿开窍。
【配方组成】小茴香10克,九月菊、鲜木瓜、桑寄生、鲜石菖蒲各20克,白酒1.5升。
【制作方法】备一个洁净的容器和一个干净的布袋。将前5味捣碎,用布袋包好,置入容器,加入白酒浸泡,密封,一周后,过滤去渣,即成。
【用法用量】口服温服。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每次服用10~15毫升。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附注】资料来源于《药酒汇编》
补铁酒
【适用人群】耳聋患者。
【主要功能】开窍。
【配方组成】磁石1块,铁1块,白酒30毫升。
【制作方法】将铁烧红,急投酒中,去铁取汁即可。
【用法用量】口服。将磁石塞耳中,随意饮铁酒。
【贮藏】密封,置阴涼处。
【附注】资料来源于《圣济总录》。